一种治疗崩漏、呕血及便血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6718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崩漏、呕血及便血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崩漏、呕血及便血的药物。
背景技术
崩漏、呕血及便血是中医血证中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有资料显示,呕血、便血发病率为12%以上,多发于青壮年男性,男性多于女性。国外报道崩漏发病率为22%,可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之间的任何年龄,以青春期发病率居多,约占80%-90%,严重威胁妇女身心健康。呕血、便血相当于西医学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胃粘膜脱垂、胃癌、肝硬变时胃底及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胆石症、肠道感染等所致的出血。也可见于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及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等。此外,尿毒症晚期,严重的颅脑疾病应激性溃疡时,亦可导致呕血或便血。但临床应以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者多见。该病极易引起胃穿孔、幽门梗阻等并发症,甚或发生癌变,对患者身心健康具有极大危害性,若不及时治愈,迁延日久,甚或构成生命危险。西医主要采用对症处理,制止出血、补充血容量、配合抑制胃酸分泌、抗胆碱药及H2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无效时,则需外科手术治疗。崩漏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激素疗法、手术疗法、局部疗法等,其中止血方法主要包括刮宫、孕激素内膜脱落法、雌激素同膜生长法、合成孕激素内膜萎缩法、单纯子宫内膜切除术、烧灼子宫内膜法、单纯加热破坏子宫内膜法以及子宫切除法等等。根据文献报道,激素治疗需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确定方案,其优点是不必施行手术,并可保留生育能力,但疗程长、方法烦琐,病人不易坚持,且副作用多,如胃肠道不适、眩晕、声哑、体重增加等,因而常常治疗不理想。本发明选题正是在充分调研、分析上述临床现状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而提出的,具有重大社会意义和巨大经济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崩漏、呕血及便血的中成物,该药副作用小、治愈率高。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血证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就,按中医组方理论,提取精华,使其发挥清热凉血,化瘀止血之功效。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治疗崩漏、呕血及便血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大黄 50~70份 黄连 40~60份 三七 40~60份白芷 20~40份 阿胶 40~60份 煅龙骨 30~55份白及 30~55份 制没药 20~40份 海螵蛸 30~55份茜草 40~60份 龙血竭 10~20份。
在上述原料药中还可添加甘草5~20份、和/或珍珠1~10份、和/或冰片1~10份。
本发明的最佳重量份配比是大黄65份、黄连50份、三七50份、白芷31份、阿胶50份、煅龙骨44份、白及44份、制没药31份、海螵蛸44份、茜草50份、龙血竭12份。
在上述原料药中还可添加甘草11份、和/或珍珠4份、和/或冰片4份。
本发明按常规工艺及按各剂型要求可以精制成胶囊剂、片剂、散剂、滴丸剂、气雾剂。
其中煅龙骨取净煅龙骨小块,置耐火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煅至红透,取出凉干,碾碎。(见《中药炮制学》第116页)其中制没药取净制没药大小分开,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冒烟,表面呈油亮光泽时,取出放凉。(见《中药炮制学》第654页)注叶定江 张世臣主编.中药炮制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为治疗崩漏、呕血及便血而研制的,本发明配方中大黄、黄连,清热凉血止血、化瘀散结行滞,共为君药;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经,取其苦寒沉降之性,使上炎之火得以下泄以止呕血;又可取其活血祛瘀之能,以治瘀血宿积、新血不生、血不归经之出血诸证。正如古人云“大黄能入血分,破瘀血,并能引胃气下行,故善止呕血”。而黄连亦性味苦寒,归心、胃、大肠经,功专泻火解毒、泻火除蒸,清热躁湿解毒疗疮,其抑制幽门螺杆菌的转阴率为80%,既可用于热盛火炽、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血,又可用于肠胃湿热蕴结所致的便血、腹痛诸证,与大黄相合而用,共为方中之主。而三七、龙血竭、茜草、制没药、阿胶、白芷六味为本方之臣药,此乃“君二臣六之制也”。其中三七微苦,入胃经,化瘀止血,且有止血而不留瘀之特性,三七内含三七皂甙、黄酮甙、生物碱,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血管脆性,修复粘膜溃疡的作用;龙血竭甘咸,味咸者专入血分,内服可活血散瘀止痛,亦有止血而不留瘀之妙用;茜草苦寒,凉血止血,活血祛瘀;制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且有偏于“散血”之长;而阿胶甘平,滋阴补血止血,为止血之要药,与黄连同用,善治呕血、便血,而白芷祛风躁湿,消肿排脓,止痛,未溃者能消能散,已溃者能排脓止痛。六者相伍,或活血散结、化瘀止痛,或补血滋阴、顾本护正,或燥湿排脓、消肿定痛,共助君药之清热凉血止血、祛瘀散结定痛之效。而煅龙骨、海螵蛸、白及、珍珠,冰片之属,为方中之佐药,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其所含白及胶能使爱损的粘膜上形成一层薄膜,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和增加创面渗出多形核白细胞、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有利于止血、修复和抗感染;煅龙骨收敛固涩、吸湿敛疮;海螵蛸收敛止血,与白芷、冰片等同用,可治溃疡多脓;珍珠、冰片清热止痛,治溃疡久不收口者效卓。五药相合,一则佐助君臣加强止血之效,一则兼治吐血、便血伴溃疡疼痛。至于甘草乃方中之使药,甘草甘平,入脾胃经,有缓急止痛、缓和药性、引药归经之功,甘草与大黄相配,又可缓和其泻下作用。正如《用药法象》云“甘草……其性能缓急而又协和诸药,使之不争,故热药得之缓其热,寒药得之缓其寒。”总之,本方君臣佐使相配,清热凉血止血之物与化瘀止痛收敛之品相伍,各司其职,又相辅相成。全方注重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动血,以收到既可清热凉血止血,又可化瘀生肌定痛之功,用以治疗血热血瘀所致之呕血、便血,可使其热毒清、瘀血化、气血调,其痛必定,其出血必止。
本发明的剂型有胶囊剂、片剂、散剂、滴丸剂、气雾剂。
下面是本发明的产品治疗崩漏、呕血及便血临床试验总结情况。
本发明的产品由陕西省人民医院承担临床试验,采用中药制剂治疗不同病因出血208例,并设云南白药对照组210例,结果治疗7天,本发明产品总有效率95.7%。提示本发明产品具有迅速止血和明显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现将临床试验资料总结如下一般资料 418例中,男217例,女201例;平均年龄48.3±4.3。中医辨证属热迫血行99例,阴虚火旺62例,气虚不摄47例。其中崩漏85例,消化道出血及呕血65例,便血58例。入选患者每日出血量<500ml。因血液病所致出血的患者不在观察之列。
治疗方法 将41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云南白药对照组。本发明药品规格为0.3g/粒,每日3次,每次4粒,连续服用7天。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粪潜血,尿常规,肝、肾功能。
疗效标准 以治疗前出血量为基线进行评定。止血效果评分标准为痊愈为治疗后出血量停止;显效为减少≥60%以上;进步为减少30%~60%;无效为减少≤30%。以痊愈和显效合计为有效,并计算有效率。
治疗结果 1.本发明药品治疗208例不同病因出血的临床疗效和不同证型出血的临床疗效,见表1、表2。
表1.本发明药品治疗208例不同病因出血的临床疗效

表2.本发明药品治疗208例不同证型出血的临床疗效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药品对治疗组中崩漏、消化道出血及呕血、便血效果较佳。
由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药品对治疗组中热迫血行者疗效最佳,可以全部治愈,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者次之。
2.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痊愈例数160例(76.9%),比对照组113例(53.8%)明显增加)(P<0.05)。两组疗效比较见表3。
表3.本发明药品与云南白药的疗效比较

具体实施例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不仅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按下述重量称取原料药(单位克)大黄65、黄连50、三七50、白芷31、阿胶50、煅龙骨44、白及44、制没药31、海螵蛸44、茜草50、龙血竭12。
制备方法以上药材,取大黄、黄连、白芷,加80%乙醇3~8倍量,加热回流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醇提液,滤过,回收乙醇,清膏备用;药渣与茜草加水8~12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与上述醇提取物混合,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1.38(60℃测定)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取三七、海螵蛸、白及在60℃干燥后与煅龙骨、制没药、阿胶混合粉碎,细粉备用;龙血竭制成细粉,与上述二细粉混合均匀,加适量淀粉,制颗粒,混匀,即得胶囊剂。
实施例2按下述重量称取原料药(单位公斤)大黄50、黄连40、三七40、白芷20、阿胶40、煅龙骨30、白及30、制没药20、海螵蛸30、茜草40、龙血竭10。
制备方法以上药材,取大黄、黄连、白芷,加80%乙醇3~8倍量,加热回流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醇提液,滤过,回收乙醇,清膏备用;药渣与茜草加水8~12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与上述醇提取物混合,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1.38(60℃测定)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取三七、海螵蛸、白及在60℃干燥后与煅龙骨、制没药、阿胶混合粉碎,细粉备用;龙血竭制成细粉,与上述二细粉混合均匀,加适量淀粉,制颗粒,压片,即得片剂。
实施例3按下述重量称取原料药(单位公斤)大黄70、黄连60、三七60、白芷40、阿胶60、煅龙骨55、白及55、制没药40、海螵蛸55、茜草60、龙血竭20、珍珠10。
制备方法以上药材,取大黄、黄连、白芷,加80%乙醇3~8倍量,加热回流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醇提液,滤过,回收乙醇,清膏备用;药渣与茜草加水8~12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与上述醇提取物混合,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1.38(60℃测定)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取三七、海螵蛸、白及在60℃干燥后与煅龙骨、制没药、阿胶混合粉碎,细粉备用;龙血竭和珍珠制成细粉,与上述二细粉混合均匀,过100目筛,即得散剂。
实施例4按下述重量称取原料药(单位克)大黄55、黄连45、三七45、白芷25、阿胶45、煅龙骨35、白及35、制没药25、海螵蛸35、茜草45、龙血竭15、冰片3。
制备方法以上药材,取大黄、黄连、白芷,加80%乙醇3~8倍量,加热回流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醇提液,滤过,回收乙醇,清膏备用;药渣与茜草加水8~12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与上述醇提取物混合,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1.38(60℃测定)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取三七、海螵蛸、白及在60℃干燥后与煅龙骨、制没药、阿胶混合粉碎,细粉备用;龙血竭制成细粉,与上述二细粉混合均匀,再加入制成细粉的冰片,混匀,加适量聚乙二醇6000和硬脂酸镁,制成滴丸。
实施例5按下述重量称取原料药(单位克)大黄60、黄连55、三七55、白芷35、阿胶55、煅龙骨50、白及50、制没药36、海螵蛸50、茜草55、龙血竭18、甘草5。
制备方法以上药材,取大黄、黄连、白芷,加80%乙醇3~8倍量,加热回流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醇提液,滤过,回收乙醇,清膏备用;药渣与茜草和甘草加水8~12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与上述醇提取物混合,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1.38(60℃测定)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取三七、海螵蛸、白及在60℃干燥后与煅龙骨、制没药、阿胶混合粉碎,细粉备用;龙血竭制成细粉,与上述二细粉混合均匀,与适量司盘-85研成糊状,以12000rpm过胶体磨,得粒径小于10μm,置容器中,加阀门、封帽,压入抛射剂,摇匀,得粉末气雾剂。
实施例6按下述重量称取原料药(单位克)大黄65、黄连50、三七50、白芷31、阿胶50、煅龙骨44、白及44、制没药31、海螵蛸44、茜草50、龙血竭12、甘草10、冰片10。
制备方法以上药材,取大黄、黄连、白芷,加80%乙醇3~8倍量,加热回流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醇提液,滤过,回收乙醇,清膏备用;药渣与茜草和甘草混合加水8~12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与上述醇提取物混合,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1.38(60℃测定)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取三七、海螵蛸、白及在60℃干燥后与煅龙骨、制没药、阿胶混合粉碎,细粉备用;龙血竭粉碎成细粉,与上述二细粉混合均匀,加适量淀粉,制颗粒,再喷入用无水乙醇溶解的冰片,混匀,即得胶囊剂。
实施例7按下述重量称取原料药(单位克)大黄52、黄连44、三七44、白芷24、阿胶44、煅龙骨35、白及35、制没药26、海螵蛸33、茜草44、龙血竭16、珍珠1、冰片1。
制备方法以上药材,取大黄、黄连、白芷,加80%乙醇3~8倍量,加热回流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醇提液,滤过,回收乙醇,清膏备用;药渣与茜草混合加水8~12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与上述醇提取物混合,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1.38(60℃测定)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取三七、海螵蛸、白及在60℃干燥后与煅龙骨、制没药、阿胶混合粉碎,细粉备用;龙血竭和珍珠分别单独粉碎成细粉,与上述二细粉混合均匀,加适量淀粉,制颗粒,再加入制成细粉的冰片,混匀,即得片剂。
实施例8按下述重量称取原料药(单位克)大黄68、黄连58、三七58、白芷38、阿胶58、煅龙骨50、白及50、制没药38、海螵蛸50、茜草50、龙血竭18、甘草20、珍珠8。
制备方法以上药材,取大黄、黄连、白芷,加80%乙醇3~8倍量,加热回流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醇提液,滤过,回收乙醇,清膏备用;药渣与茜草和甘草混合加水8~12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与上述醇提取物混合,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1.38(60℃测定)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取三七、海螵蛸、白及在60℃干燥后与煅龙骨、制没药、阿胶混合粉碎,细粉备用;龙血竭和珍珠分别单独粉碎成细粉,与上述二细粉混合,混匀,过100目筛,即得散剂。
实施例9按下述重量称取原料药(单位公斤)大黄65、黄连50、三七50、白芷31、阿胶50、煅龙骨44、白及44、制没药31、海螵蛸44、茜草50、龙血竭12、甘草15、珍珠6、冰片6。
制备方法以上药材,取大黄、黄连、白芷,加80%乙醇3~8倍量,加热回流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醇提液,滤过,回收乙醇,清膏备用;药渣与茜草和甘草混合加水8~12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与上述醇提取物混合,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1.38(60℃测定)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取三七、海螵蛸、白及在60℃干燥后与煅龙骨、制没药、阿胶混合粉碎,细粉备用;龙血竭和珍珠分别单独粉碎成细粉,与上述二细粉混合均匀,再加入制成细粉的冰片,混匀,加适量聚乙二醇6000和硬脂酸镁,制成滴丸。
实施例10按下述重量称取原料药(单位公斤)大黄65、黄连50、三七50、白芷31、阿胶50、煅龙骨44、白及44、制没药31、海螵蛸44、茜草50、龙血竭12、甘草11、珍珠4、冰片4。
制备方法以上药材,取大黄、黄连、白芷,加80%乙醇3~8倍量,加热回流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醇提液,滤过,回收乙醇,清膏备用;药渣与茜草和甘草混合加水8~12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与上述醇提取物混合,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1.38(60℃测定)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取三七、海螵蛸、白及在60℃干燥后与煅龙骨、制没药、阿胶混合粉碎,细粉备用;龙血竭和珍珠分别单独粉碎成细粉,与上述二细粉混合均匀,再加入制成细粉的冰片,混匀,与适量司盘-85研成糊状,以12000rpm过胶体磨,得粒径小于10μm,置容器中,加阀门、封帽,压入抛射剂,摇匀,得粉末气雾剂。
实施例11按下述重量称取原料药(单位公斤)大黄65、黄连50、三七50、白芷31、阿胶50、煅龙骨44、白及44、制没药31、海螵蛸44、茜草50、龙血竭12、甘草11、珍珠4。
制备方法以上药材,取大黄、黄连、白芷,加80%乙醇3~8倍量,加热回流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醇提液,滤过,回收乙醇,清膏备用;药渣与茜草和甘草混合加水8~12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与上述醇提取物混合,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1.38(60℃测定)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取三七、海螵蛸、白及在60℃干燥后与煅龙骨、制没药、阿胶混合粉碎,细粉备用;龙血竭粉碎成细粉,与上述二细粉混合均匀,加适量淀粉,制颗粒,再喷入用无水乙醇溶解的冰片,混匀,即得胶囊剂。
实施例12按下述重量称取原料药(单位公斤)大黄65、黄连50、三七50、白芷31、阿胶50、煅龙骨44、白及44、制没药31、海螵蛸44、茜草50、龙血竭12、甘草11、冰片4。
制备方法以上药材,取大黄、黄连、白芷,加80%乙醇3~8倍量,加热回流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醇提液,滤过,回收乙醇,清膏备用;药渣与茜草和甘草混合加水8~12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与上述醇提取物混合,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1.38(60℃测定)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取三七、海螵蛸、白及在60℃干燥后与煅龙骨、制没药、阿胶混合粉碎,细粉备用;龙血竭粉碎成细粉,与上述二细粉混合均匀,加适量淀粉,制颗粒,再喷入用无水乙醇溶解的冰片,混匀,即得胶囊剂。
实施例13按下述重量称取原料药(单位公斤)大黄65、黄连50、三七50、白芷31、阿胶50、煅龙骨44、白及44、制没药31、海螵蛸44、茜草50、龙血竭12、珍珠4、冰片4。
制备方法以上药材,取大黄、黄连、白芷,加80%乙醇3~8倍量,加热回流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醇提液,滤过,回收乙醇,清膏备用;药渣与茜草混合加水8~12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与上述醇提取物混合,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1.38(60℃测定)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取三七、海螵蛸、白及在60℃干燥后与煅龙骨、制没药、阿胶混合粉碎,细粉备用;龙血竭和珍珠分别单独粉碎成细粉,与上述二细粉混合均匀,加适量淀粉,制颗粒,再加入制成细粉的冰片,混匀,即得片剂。
实施例14按下述重量称取原料药(单位公斤)大黄65、黄连50、三七50、白芷31、阿胶50、煅龙骨44、白及44、制没药31、海螵蛸44、茜草50、龙血竭12、珍珠4。
制备方法以上药材,取大黄、黄连、白芷,加80%乙醇3~8倍量,加热回流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醇提液,滤过,回收乙醇,清膏备用;药渣与茜草加水8~12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与上述醇提取物混合,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1.38(60℃测定)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取三七、海螵蛸、白及在60℃干燥后与煅龙骨、制没药、阿胶混合粉碎,细粉备用;龙血竭和珍珠制成细粉,与上述二细粉混合均匀,过100目筛,即得散剂。
实施例15按下述重量称取原料药(单位公斤)大黄65、黄连50、三七50、白芷31、阿胶50、煅龙骨44、白及44、制没药31、海螵蛸44、茜草50、龙血竭12、冰片4。
制备方法以上药材,取大黄、黄连、白芷,加80%乙醇3~8倍量,加热回流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醇提液,滤过,回收乙醇,清膏备用;药渣与茜草加水8~12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与上述醇提取物混合,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1.38(60℃测定)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取三七、海螵蛸、白及在60℃干燥后与煅龙骨、制没药、阿胶混合粉碎,细粉备用;龙血竭制成细粉,与上述二细粉混合均匀,再加入制成细粉的冰片,混匀,加适量聚乙二醇6000和硬脂酸镁,制成滴丸。
实施例16
按下述重量称取原料药(单位公斤)大黄65、黄连50、三七50、白芷31、阿胶50、煅龙骨44、白及44、制没药31、海螵蛸44、茜草50、龙血竭12、甘草11。
制备方法以上药材,取大黄、黄连、白芷,加80%乙醇3~8倍量,加热回流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醇提液,滤过,回收乙醇,清膏备用;药渣与茜草和甘草加水8~12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与上述醇提取物混合,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1.38(60℃测定)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取三七、海螵蛸、白及在60℃干燥后与煅龙骨、制没药、阿胶混合粉碎,细粉备用;龙血竭制成细粉,与上述二细粉混合均匀,与适量司盘-85研成糊状,以12000rpm过胶体磨,得粒径小于10μm,置容器中,加阀门、封帽,压入抛射剂,摇匀,得粉末气雾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崩漏、呕血及便血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大黄50~70份黄连40~60份 三七40~60份白芷20~40份阿胶40~60份 煅龙骨30~55份白及30~55份制没药20~40份海螵蛸30~55份茜草40~60份龙血竭10~2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崩漏、呕血及便血的药物,其特征是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大黄65份黄连50份三七50份白芷31份阿胶50份煅龙骨44份白及44份制没药31份 海螵蛸44份茜草50份龙血竭12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崩漏、呕血及便血的药物,其特征是在所述原料中添加甘草5~20份、和/或珍珠1~10份、和/或冰片1~10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崩漏、呕血及便血的药物,其特征是在所述原料中添加甘草11份、和/或珍珠4份、和/或冰片4份。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治疗崩漏、呕血及便血的药物,其特征是按常规工艺及按各剂型要求可以精制成胶囊剂、片剂、散剂、滴丸剂、气雾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治疗崩漏、呕血及便血的药物,主要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大黄50~70份、黄连40~60份、三七40~60份、白芷20~40份、阿胶40~60份、煅龙骨30~55份、白及30~55份、制没药20~40份、海螵蛸30~55份、茜草40~60份、龙血竭10~20份。本发明具有清热凉血,化瘀止血的功效,无任何毒副作用,对崩漏、呕血及便血治疗,临床观察疗效显著,优于现有的中成药。本发明的剂型有胶囊剂、片剂、散剂、滴丸剂、气雾剂。
文档编号A61K9/48GK1785367SQ20051009636
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7日
发明者任建国, 胡笑歌 申请人:西安千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