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气管-支气管急慢性炎症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111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气管-支气管急慢性炎症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气管—支气管急慢性炎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气管—支气管炎有急性与慢性之分,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中医多归于“咳嗽”、“喘证”的范畴。呼吸道感染是气管—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因,在全部急性呼吸道感染中有90-95%是由病毒所致,其重要性远超过细菌和其它微生物,由于该类疾病发生频繁,易感人群广泛,而目前又缺乏特异性的理想治疗方法,从而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对于机体抵抗力较差,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老年人、婴幼儿等而言,严重的呼吸道病毒感染及其并发症常常成为重要致死因素。中医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对外感疾病的诊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近十年来,针对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运用中医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因病机、证治规律进行了探讨,表明中医药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确有较好疗效,取得不少成果。但由于研究条件、技术手段以及方法学等方面的原因,使该方面研究难以取得突破,在新药开发方面也显重视不足。因此,结合现代临床病毒学和中医热病理论,深入探讨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因、病机证治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气管—支气管感染或慢性支气管炎的辨证治疗,根据其病因、病机、症候表现以及病毒病原学不同主要运用散寒止咳,清肺化痰。肺失宣降、痰热内蕴是该类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清肺化痰自然成为重要的治法。乐芹等报道用麻杏石甘汤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64例,疗效优于西药组孙孝登报道以麻杏石甘汤为主结合辨证分型加用银翘散、凉膈散等配合西药治疗喘憋型肺炎94例,症状改善优于西药组;宣肺化痰药具有解热、止咳祛痰、抗炎抗病毒作用,这可能与其具有对抗乙酰胆碱、组胺对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并有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作用有关。此外,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包括病毒感染)的治疗,强调扶正祛邪,补脾益肺。丁雅芳报道中药防感口服液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取得较好疗效,防感口服液由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组成;补益肺脾药物具有的免疫调节及抗病毒作用是该类药物治疗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机理之一,如邹莉玲等通过实验证明,玉屏风口服液对流感病毒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能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关珩报道,童康片能明显增加小白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加T淋巴细胞含量,临床研究表明,能提高人体免疫球蛋白水平。气管—支气管急慢性炎症中医药治疗,是中医外感热病学研究的重大问题之一,开发一种疗效确切、价格低廉、适合我国国情、无毒副作用的中成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临床实用价值,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用于治疗气管—支气管急慢性炎症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及配比如下(按重量份)麻黄180-250重量份黄芩600-700重量份艾叶300-350重量份瓜蒌1000-1200重量份椒目300-350重量份杏仁300-350重量份甘草300-350重量份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优选配比为(按重量份)麻黄(蜜炙)240重量份黄芩610重量份艾叶345重量份瓜蒌1050重量份椒目345重量份杏仁310重量份甘草345重量份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优选配比为(按重量份)麻黄190重量份黄芩690重量份艾叶310重量份瓜蒌1150重量份椒目310重量份杏仁(炒)345重量份甘草310重量份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优选配比为(按重量份)麻黄(蜜炙)220重量份黄芩660重量份艾叶330重量份瓜蒌1100重量份椒目330重量份杏仁(炒)330重量份甘草330重量份本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上七味,艾叶、椒目加入10-20倍量水浸泡1-8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8小时,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备用,油β-环糊精为1∶8-1∶4,搅拌时间为1-3h,加热温度为30-50℃;药渣与黄芩、瓜蒌、杏仁、甘草等四味加8-12倍量水煎煮1-3次,每次1-3小时,滤过,合并煎液,滤液与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加适量乙醇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适量;取麻黄,用6-10倍量50-80%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0.5-2.0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与水煎煮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50~60℃)的清膏,喷雾干燥,与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粉碎成细粉,得本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制成临床接受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液体制剂、滴丸等。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散寒止咳、清肺化痰的作用;用于风寒犯肺,肺经痰热,咳嗽有痰,或白或黄等症状或用于治疗气管—支气管急慢性炎症。对本药物组合物颗粒制剂(艾芩止咳颗粒)的药效学部分进行初步研究,选用豚鼠枸橼酸引咳模型、小鼠SO2咳嗽模型观察艾芩止咳颗粒剂的止咳作用,结果表明艾芩止咳颗粒剂可明显延长动物的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显示该药具有明显的止咳作用;选用非特异性炎症模型以观察该药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艾芩止咳颗粒剂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提示艾芩止咳颗粒剂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可明显抑制炎症早期的渗出和水肿;在小鼠气管酚红排泄实验中显示出明显的化痰作用。下述实验例用于进一步说明但并不限制本发明实验例1艾芩止咳颗粒剂止咳作用实验一、试验材料1.药品与试剂艾芩止咳颗粒,由本所制剂研究室提供,批号为040712,1g颗粒剂相当于3.3g生药;急支糖浆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厂,批号0311038010;无水亚硫酸钠,分析纯,北京刘李店化工厂,批号20030408;浓硫酸,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批号0030717;枸橼酸,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批号20030617。2.动物豚鼠,180-200g,由中国科宇动物养殖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京)2002-0005;KM小鼠,18-22g,雌雄各半,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科学部提供,合格证号为SCXK(京)2002-0001。3.仪器YC-Y800医用超声雾化器,北京亚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京药器监(准)京99第223145号;橡胶球胆,钟罩,广口瓶,侧口烧瓶,秒表。二、试验方法1.SO2引咳试验将小鼠正常饲养三天后,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艾芩止咳颗粒大、中、小剂量组(20、10、5倍,6g/kg、3g/kg、1.5g/kg),急支糖浆阳性对照组;以上各组均按体重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给药、给水的体积均为0.1ml/10g,连续五天。于末次给药后1h后进行SO2引咳,观察咳嗽潜伏期和2min内咳嗽次数。结果见表12.枸缘酸引咳试验将豚鼠进行初筛,合格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艾芩止咳颗粒大、中、小剂量组(10、5、2.5倍,3g/kg、1.5g/kg、0.75g/kg)、急支糖浆阳性对照组;连续给药五天,末次给药后1h后采用17.5%枸橼酸进行引咳,观察咳嗽潜伏期和5min内咳嗽次数。结果见表2。三、结果表1艾芩止咳颗粒剂对二氧化硫致咳小鼠镇咳作用试验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表2艾芩止咳颗粒剂对枸橼酸致咳豚鼠镇咳作用试验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由表1、2可以看出,艾芩止咳颗粒剂各剂量组不仅能明显延长SO2、枸橼酸引致动物咳嗽的潜伏期(P<0.01,P<0.05),还能明显减少小鼠2min内咳嗽次数(P<0.01,P<0.05),减少豚鼠5min内咳嗽次数(P<0.01,P<0.05),说明艾芩止咳颗粒剂具有明显的止咳作用。实验例2艾芩止咳颗粒剂抗炎作用研究一、试验材料1.药品与试剂艾芩止咳颗粒,由本所制剂研究室提供,批号为040712,1g颗粒剂相当于3.3g生药;急支糖浆,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厂,批号0311038010;吲哚美辛胶囊,山西三九同达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020401;二甲苯,北京益利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010620;角叉菜胶(Type1),Sigma产品,073K0051。2.动物KM小鼠,18-22g,雌雄各半,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科学部提供,合格证号为SCXK(京)2002-0001;wistar大鼠,180-200g,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编号SCXK(京)2002-0006。3.仪器电子天平,三通管,移液管。二、试验方法1.对小鼠耳肿胀的影响小鼠正常饲养三天后随机分为对照组、艾芩止咳颗粒组(6,3,1.5g/kg)、急支糖浆阳性对照组、吲哚美辛组(10mg/kg),各组小鼠灌服等容量的药或蒸馏水,连续5天,于末次给药后1小时,向每只小鼠右耳准确滴加二甲苯0.05ml,1小时后处死小鼠,用打孔器打下左、右耳片,分别称重,以两耳重量之差值表示肿胀度,并计算抑制率。结果见表3。抑制率(%)=(1-给药组两耳重量之差/对照组两耳重量之差)×100%2.对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的影响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艾芩止咳颗粒组(3,1.5,0.75g/kg)、急支糖浆组(20ml/kg),各组大鼠灌服等容量的药或蒸馏水,连续5天,于末次给药后30分钟,将1%角叉菜胶溶液0.1ml注入右后肢脚掌皮下,记录致炎前及致炎后1、2、3、4、5和6小时右后肢踝关节以下容积,并计算肿胀率。结果见表4。肿胀率(%)=致炎前后足跖容量之差/致炎前的足跖容积×100%三、结果表3艾芩止咳颗粒剂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tablesid="table3"num="003"><tablewidth="822">组别剂量(g/kg)动物数肿胀度(mg)抑制率(%)对照组艾芩小剂量组艾芩中剂量组艾芩大剂量组急支糖浆吲哚美辛1.53620ml/kg10mg/kg12121212121212.5±3.310.1±3.09.1±3.4*8.3±3.4**9.2±3.1*7.9±3.9*19.427.433.726.336.6</table></tables>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表4艾芩止咳颗粒剂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tablesid="table4"num="004"><tablewidth="829">组别剂量(ml/kg)给药后不同时间肿胀率(%)1h2h3h4h5h6h对照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急支糖浆0.751.5320ml/kg16.3±6.615.6±8.410.3±4.7*8.4±4.5**10.0±6.2*25.9±11.822.7±11.017.1±7.2*16.1±5.5*13.8±6.3*30.6±14.631.4±18.428.8±11.518.7±10.6*23.8±12.526.8±16.430.6±16.924.7±12.121.8±20.222.3±9.924.8±14.428.8±15.324.4±14.717.8±11.319.1±9.120.1±15.822.0±15.219.4±10.917.2±14.3113.9±6.8</table></tables>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由表3、4的结果可以看出艾芩止咳颗粒剂6、3g/kg剂量组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程度(P<0.01,P<0.05=,抑制率为27.4%、33.7%;艾芩止咳颗粒3g/kg和1.5g/kg在用药后1-2小时均能明显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P<0.01,P<0.05=,说明艾芩止咳颗粒剂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实验例3艾芩止咳颗粒剂化痰作用研究一、试验材料1.药品与试剂艾芩止咳颗粒,由本所制剂研究室提供;批号为040712。1g颗粒剂相当于3.3g生药;急支糖浆,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厂,批号0311038010;苯酚红,北京化学试剂公司,批号031028;氢氧化钠,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批号20021210。2.动物KM小鼠,18-22g,雌雄各半,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科学部提供,合格证号为SCXK(京)2002-0001。3.仪器UV-24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产品。二、试验方法试验用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艾芩止咳颗粒组(6,3,1.5g/kg)、急支糖浆组。各组小鼠灌服等容量的药物或蒸馏水,连续5天,于末次给药后30min,按0.1mg/10g腹腔注射(2.5%,0.2ml)酚红30min后处死动物,分离气管段,放入盛有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加入1mol/L氢氧化钠0.1ml,用UV-2450型分光光度计于波长546nm处测吸光度A值,并据酚红标准曲线计算酚红含量,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见表5。三、结果表5艾芩止咳颗粒剂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泄量的影响<tablesid="table5"num="005"><tablewidth="813">组别剂量(g/kg)动物数气管酚红排泄量(mg/l)对照组艾芩小剂量组艾芩中剂量组艾芩大剂量组急支糖浆1.53620ml/kg14141414140.465±0.0500.555±0.099*0.674±0.197**0.761±0.264**0.688±0.197**</table></tables>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由表5所见,艾芩止咳颗粒剂各个剂量组均能促进气管酚红的排泄量(P<0.01,P<0.05=,显示该药具有较强的化痰作用。实验例4麻黄的提取条件考察实验1、预实验分别考察将麻黄用水煎煮、50%乙醇、70%乙醇单独提取以及将麻黄、黄芩和甘草共同水煎煮后麻黄碱的含量,以选择本品中麻黄的提取方法,试验结果见表6。表6麻黄提取方法筛选<tablesid="table6"num="006"><tablewidth="822">序号提取方法麻黄碱含量(%)1234单独水提取50%乙醇70%乙醇麻黄、黄芩和甘草共煎0.330.520.580.42</table></tables>从表6看到,麻黄提取以50%和70%乙醇提取较好,故确定麻黄的提取方法为单独用乙醇提取。2、麻黄提取工艺优化结合预实验的结果并参考有关文献,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有乙醇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故采用四因素三水平表L9(34)见表7,安排实验,试验结果见表8,表9。表7麻黄提取工艺的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表8麻黄提取工艺正交设计试验表表9以麻黄碱含量为指标的方差分析表F0.05(2,18)=3.55从方差分析的结果可见,四个因素均无显著性影响,故结合实验结果,选择各因素中麻黄碱含量较高的水平,对A因素(乙醇浓度)来说,II>I>III,故选择II水平,即乙醇浓度为70%;对B因素(溶剂用量)来说,II>I>III,故选择II水平,即溶剂用量为8倍量;对C因素(提取时间)来说,II>III>I,故选择II水平,即提取时间为1.0小时;对D因素来说,III>II>I,因而选择三水平,即提取3次。麻黄的最佳实验工艺条件为A2B2C2D3,即选择70%浓度的乙醇提取,溶剂用量为8倍量,提取时间为1.0小时,提取3次。实验例5艾叶和椒目的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实验1、加水量考查按处方比例称取艾叶和椒目(共95g)五份,以收油率为指标,加入不同倍量水浸泡1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9小时,试验结果见表10。表10艾叶和椒目挥发油提取工艺加水量考查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加10倍量以上水时,提取挥发油量没有增加,所以选择加水10倍量。2、浸泡时间的考察考察浸泡8h、浸泡1小时、不浸泡,加10倍量水提取挥发油的量,试验结果见表11。表11艾叶和椒目挥发油提取浸泡时间考察从上述实验结果看,浸泡比不浸泡的提油量大,浸泡1h和浸泡过夜的提油量相同,故选择提油前浸泡1h的条件。3、提取挥发油的时间考查按处方比例称取艾叶和椒目适量,加10倍量水浸泡1小时,使充分浸透后开始蒸馏,收集挥发油,并在规定时间量取,实验重复三次,取收油量的平均值并计算累积收油率。结果见下表12。表12艾叶和椒目挥发油提取时间考查表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提取挥发油7h后,挥发油量不再增加,故确定提取时间为7小时。结论根据上述试验结果,确定艾叶、椒目挥发油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浸泡1h,提取7h。实验例6黄芩、瓜蒌、苦杏仁、甘草、艾叶和椒目的水煎煮工艺实验1、黄芩等水煎煮工艺的正交试验采用四因素三水平表L9(34),分别以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的三个水平安排正交试验。所选择的因素和水平见表13,正交试验见表14。表13黄芩等水煎煮工艺的因素水平表表14黄芩等水煎煮工艺正交试验表15黄芩等水煎煮工艺方差分析表F0.05(2,2)=19.0根据方差分析结果,三个因素对黄芩苷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综合考虑结果选取A3B3C2,即加12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1.5小时。2、醇沉工艺考察由于水煎煮部分的浸膏得率相对较高,对剂型成型设计带来困难,因而考虑精制所得部分。采用传统的精制除杂方法—乙醇沉淀方法。分别设计将药液浓缩为0.5∶1,1∶1,2∶1,加入95%乙醇使醇沉浓度为40%、50%、60%、70%、80%,沉淀杂质。结果见表12-16。表16黄芩等水煎煮部分精制工艺试验从实验结果来看,浓度比为1∶1,醇沉浓度为70%的精制工艺其黄芩苷含量损失较少,浸膏得率适中。故水提取部分的精制工艺确定为,药物浓度为1∶1,醇沉浓度为70%。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见表17。表17黄芩等水提醇沉工艺验证试验实验例7干燥工艺实验将精制后的药液分别采用真空干燥、水浴干燥和喷雾干燥方法干燥,考察对有效成分黄芩苷和麻黄碱含量的影响,见表18。表18艾芩止咳颗粒干燥工艺筛选三种干燥方法相比,真空干燥和水浴干燥方法都存在干燥周期长的问题,水浴干燥同时还存在干燥温度过高对有效成分造成破坏的问题,因而采用喷雾干燥方法进行干燥。考察喷雾干燥的进风口温度和出风口温度,分别测定其中黄芩苷、麻黄碱含量,以及喷雾粉的外观性状、干燥失重,试验结果见表19。表19艾芩止咳颗粒剂喷雾干燥工艺筛选从表19可看出,进风口温度为120℃,出风口温度为60℃时喷雾粉有结快,喷雾操作过程时间比较长,而进风口温度为180℃,出风口温度为60℃时的喷雾粉性状及有效成分含量与进风口温度为150℃,出风口温度为60℃时的值接近,没有差别。所以选择喷雾干燥的条件为进风口温度为150℃,出风口温度为60℃进行干燥。实验例8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工艺研究实验采用饱和水溶液法,精密称取环糊精适量(约4g),置于150mL具塞三角瓶中,加入蒸馏水100mL,水浴加热使溶解(于相应温度30、40、50℃),在转速300rpm搅拌下缓缓滴入挥发油与无水乙醇的等量混合物(50%,V/V),(0.5、0.7、1.0g)并继续搅拌至规定时间(0.5、1.0、2.0小时);置冰箱中冷藏4小时,抽滤,用少量石油醚(30~60℃)洗涤,40℃干燥4小时,即得。由预实验和文献资料得知,油环糊精之比、搅拌时间和搅拌温度对包合率和收率有影响,因而采用四因素三水平表L9(34),设计挥发油包合的正交试验。其因素水平表见表20,正交试验结果见表21和表22。表20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的因素水平表表21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的正交试验表表22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的方差分析表F0.05(2,2)=19.0根据方差分析的结果,三因素均有显著性差异。故选择最好水平,即选择环糊精包合挥发油的条件为油β-环糊精为1∶8,搅拌时间为3h,加热温度为40℃。实施例1麻黄(蜜炙)240g黄芩610g艾叶345g瓜蒌1050g椒目345g杏仁310g甘草345g以上七味,按照常规方法制成片剂。开水冲服,一次9g,一日2次。实施例2麻黄(蜜炙)190g黄芩690g艾叶310g瓜蒌1150g椒目310g杏仁(炒)345g甘草310g以上七味,按照常规方法制成颗粒剂。开水冲服,一次9g,一日2次。实施例3麻黄(蜜炙)220g黄芩660g艾叶330g瓜蒌1100g椒目330g杏仁(炒)330g甘草330g以上七味,按照常规方法制成胶囊剂。开水冲服,一次9g,一日2次。实施例4麻黄(蜜炙)240g黄芩610g艾叶345g瓜蒌1050g椒目345g杏仁310g甘草345g以上七味,艾叶、椒目加入10倍量水浸泡1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7小时,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备用,油β-环糊精为1∶6,搅拌时间为3h,加热温度为40℃;药渣与黄芩、瓜蒌、杏仁、甘草等四味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煎液,滤液与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加适量乙醇使沉淀,取上清夜,回收乙醇,浓缩至适量;取麻黄,用8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与水煎煮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喷雾干燥,与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粉碎成细粉,制成胶囊。开水冲服,一次9g,一日2次。实施例5麻黄(蜜炙)190g黄芩690g艾叶310g瓜蒌1150g椒目310g杏仁(炒)345g甘草310g以上七味,艾叶、椒目加入10倍量水浸泡1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7小时,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备用,油β-环糊精为1∶8,搅拌时间为2h,加热温度为40℃;药渣与黄芩、瓜蒌、杏仁、甘草等四味加水8倍量煎煮2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煎液,滤液与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加适量乙醇使沉淀,取上清夜,回收乙醇,浓缩至适量;取麻黄,用6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与水煎煮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喷雾干燥,与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粉碎成细粉,压成片剂。开水冲服,一次9g,一日2次。实施例6麻黄(蜜炙)220g黄芩660g艾叶330g瓜蒌1100g椒目330g杏仁(炒)330g甘草330g以上七味,艾叶、椒目加入10倍量水浸泡1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7小时,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备用,油β-环糊精为1∶8,搅拌时间为3h,加热温度为40℃;药渣与黄芩、瓜蒌、杏仁、甘草等四味加12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煎液,滤液与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加适量乙醇使沉淀,取上清夜,回收乙醇,浓缩至适量;取麻黄,用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0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与水煎煮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喷雾干燥,与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粉碎成细粉,加入糊精和乳糖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即得颗粒剂。开水冲服,一次9g,一日2次。权利要求1.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麻黄180-250重量份黄芩600-700重量份艾叶300-350重量份瓜蒌1000-1200重量份椒目300-350重量份杏仁300-350重量份甘草300-350重量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炙麻黄240重量份黄芩610重量份艾叶345重量份瓜蒌1050重量份椒目345重量份杏仁310重量份甘草345重量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麻黄190重量份黄芩690重量份艾叶310重量份瓜蒌1150重量份椒目310重量份炒杏仁345重量份甘草310重量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炙麻黄220重量份黄芩660重量份艾叶330重量份瓜蒌1100重量份椒目330重量份炒杏仁330重量份甘草330重量份。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艾叶、椒目加入10-20倍量水浸泡1-8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8小时,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备用,油β-环糊精为1∶4-8,搅拌时间为1-3小时,加热温度为30-50℃;药渣与黄芩、瓜蒌、杏仁、甘草四味加8-12倍量水煎煮1-3次,每次1-3小时,滤过,合并煎液,滤液与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加适量乙醇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适量;取麻黄,用6-10倍量50-80%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0.5-2.0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与水煎煮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喷雾干燥,与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粉碎成细粉,得本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制成临床接受的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液体制剂、滴丸。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艾叶、椒目加入10倍量水浸泡1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7小时,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备用,油β-环糊精为1∶8,搅拌时间为3h,加热温度为40℃;药渣与黄芩、瓜蒌、杏仁、甘草四味加12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煎液,滤液与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加适量乙醇使沉淀,取上清夜,回收乙醇,浓缩至适量;取麻黄,用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0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与水煎煮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喷雾干燥,与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粉碎成细粉,加入糊精和乳糖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即得。7.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气管-支气管急慢性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8.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具有止咳作用、抗炎作用或化痰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止咳作用是指延长咳嗽潜伏期或减少咳嗽次数。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抗炎作用是指抑制炎症早期的渗出和水肿。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治疗气管-支气管急慢性炎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组合物含有艾叶、黄芩、麻黄、全瓜蒌、椒目、炒杏仁、生甘草七味药;实验证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止咳作用、抗炎作用和化痰作用效果显著,用以散寒止咳、清肺化痰;用于风寒犯肺,肺经痰热,咳嗽有痰等症状或用于治疗气管-支气管急慢性炎症。文档编号A61P11/00GK1961927SQ20051011566公开日2007年5月16日申请日期2005年11月9日优先权日2005年11月9日发明者姜良铎,陈继军,姬宇,刘庆利申请人:北京京师维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