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生血颗粒及其制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1103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儿生血颗粒及其制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是涉及小儿生血糖浆的剂型改造,经过工艺改造制成小儿生血颗粒,该颗粒是由熟地黄400g 山药(炒)400g 大枣1000g 硫酸亚铁24g制成的。
背景技术
小儿生血糖浆收载于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四册,标准编号WS3-B-2654-97,具有健脾养胃,补血生津之功效。用于小儿缺铁性贫血及营养不良性贫血的治疗。但糖浆剂储运、携带不方便,工艺和质量标准落后,为克服以上缺陷,本发明选择了颗粒剂,并对其疗效和品质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儿生血颗粒,该颗粒处方如下熟地黄300-533g 药(炒)300-533g 大枣750-1333g 硫酸亚铁18-32g制成1000g优选的是熟地黄400g 山药(炒)400g 大枣1000g 硫酸亚铁24g制成1000g以上组成是按重量作为配比的,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公斤为单位,或以吨为单位,小规模生产也可以以克或毫克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者减小,但各组成之间的生药材重量配比的比例不变。
以上重量配比的比例是经过科学筛选得到的,对于特殊病人,如重症或轻症,肥胖或瘦小的病人,可以相应调整组成的量的配比,增加或减少不超过100%,药效不变。
以上组成中的中药原料,尤其是臣药和佐药,也可以被适当的具有相同药性的中药替换,替换后的中药制剂其药物作用不变。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是通过将上述配方组成的中药原料经过提取或其他方式加工,制成药物活性物质,随后,以该物质为原料,需要时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辅料,按照制剂学的常规技术制成颗粒制剂。所述活性物质可以通过分别提取中药原料得到,也可以通过共同提取中药原料得到,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得到,如通过粉碎、压榨、煅烧、研磨、过筛、渗漉、萃取、水提、醇提、酯提、酮提、层析等方法得到、这些活性物质可以是浸膏形式的物质,可以是干浸膏也可以是流浸膏,根据制剂的不同需要决定制成不同的浓度。
优选的本发明的提取工艺如下通过工艺技术条件优选试验,根据实验结果,确定了本品制备工艺。
以上四味,熟地黄、大枣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3小时,煮第三次时加入山药共煎,加6倍量水煎煮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85℃)的浸膏,备用;另取硫酸亚铁,加入糊精260g、蔗糖粉260g,混匀;一步制粒,干燥,14目筛整粒。取香精0.6g,用适量无水乙醇溶解,喷入颗粒中,混匀,即得。
本发明的药物制剂,以单位剂量形式存在,单位剂量中,含有活性物质的量为5-800mg,优选的是20-500mg。
本发明的药物制剂,含有药物可接受的辅料,该辅料是任何一种适合制成颗粒剂的药物辅料,如可以是淀粉、蔗糖粉、微晶纤维素、糊精、羟丙甲纤维素、乳糖、PVP、微粉硅胶,硬脂酸镁等,其中糊精和蔗糖粉是本发明的最优选的辅料,该辅料的运用是经过科学筛选得到的,证明其具有最优良的特性。其筛选过程如下(1)辅料的选择称取熟地黄1.6kg、山药(炒)1.6kg、大枣4k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3小时,煮第三次时加入山药共煎,加6倍量水煎煮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85℃)的浸膏,均分成8份,经预试验,初步选定以糊精、蔗糖粉为成型辅料。按试验I~VII加入辅料后,一步制粒,考察制粒情况、颗粒质量,结果见表1、2。
表1成型工艺辅料优选试验结果


表2成型工艺辅料优选试验结果

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1倍处方量的提取浓缩液,加辅料糊精132g,蔗糖粉132g(即处方VI),一步制粒,所得颗粒适宜,溶化性好,口感较好,故选择辅料用量为糊精132g,蔗糖粉132g。
(2)香精加入量的确定因本品是小儿用药,故需加入香精进行矫臭、矫味,并对香精的用量进行了考察,取香精用适量无水乙醇溶解,喷入颗粒中,混匀,结果见表3。
表3香精加入量的考察

由试验结果知,当香精用量为0.6mg/g时,颗粒口感佳。故选择香精用量为0.6mg/g。
药用本发明最优选的配方组成见实施例1。
本发明还提供本发明的颗粒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特别是该方法中包括了山药、大枣的TLC鉴别和硫酸亚铁(FeSO4·7H2O)的含量测定方法。
鉴别(1)取本品1g,研细,加水溶解搅匀并稀释至100ml,取稀释液10ml,加铁氰化钾试液1滴,摇匀,溶液呈蓝色,再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产生蓝色沉淀。
(2)取本品1g,研细,加水20ml,溶解,过滤,滤液加氯化钡试液2ml,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
(3)取本品7g,研细,加水30ml,溶解并摇匀,加乙醚15ml,充分振摇1分钟,放置,取醚层浓缩至约1ml,取1滴点于滤纸上,晾干后,置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显暗黄绿色荧光;喷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晾干,再置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显黄绿色至蓝绿色荧光,且荧光增强。
(4)取本品10g,研细,加水40ml,超声5分钟,溶解并混匀,加乙醚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无水乙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山药对照药材4g,加水煎煮,放冷,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8ul、对照品溶液6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丙酮(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5)取本品8g,研细,加70%乙醇4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近干,残渣加水15ml使溶解,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水饱和正丁醇5ml提取,取正丁醇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枣对照药材8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6ul、对照药材溶液4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茚三酮丙酮溶液,105℃加热数分钟,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放置12小时。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斑点。
含量测定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硫酸亚铁(FeS04·7H2O)对照品50.0mg,置100ml量瓶中,用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4.2)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硫酸亚铁0.50m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本品2g,研细,置100ml量瓶中,用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4.2)稀释至刻度,超声5分钟,摇匀,过滤,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3ml,分别置100ml量瓶中,精密加入0.3%邻菲罗啉溶液2ml,用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4.2)溶液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B),在509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即得。
本品每袋含硫酸亚铁(FeSO4·7H2O),应为108~132mg。
本发明的颗粒剂在保证临床用法与用量不变的条件下,克服了原有制剂的缺陷,便于携带和服用,而且分散快,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同时克服了液体制剂不稳定的问题,使制剂稳定,副作用减少。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处方熟地黄400g 山药(炒)400g 大枣1000g 硫酸亚铁24g制成 1000g制法以上四味,熟地黄、大枣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3小时,煮第三次时加入山药共煎,加6倍量水煎煮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85℃)的浸膏,备用;另取硫酸亚铁,加入糊精260g、蔗糖粉260g,混匀;一步制粒,干燥,14目筛整粒。取香精0.6g,用适量无水乙醇溶解,喷入颗粒中,混匀,即得。
实施例2处方熟地黄533g 山药(炒)533g 大枣1333g 硫酸亚铁32g制成 1000g制法以上四味,熟地黄、大枣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3小时,煮第三次时加入山药共煎,加6倍量水煎煮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85℃)的浸膏,备用;另取硫酸亚铁,加入糊精180g、蔗糖粉180g,混匀;一步制粒,干燥,14目筛整粒。取香精0.6g,用适量无水乙醇溶解,喷入颗粒中,混匀,即得。
实施例3处方熟地黄300g 山药(炒)300g 大枣750g 硫酸亚铁18g制成 1000g制法以上四味,熟地黄、大枣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3小时,煮第三次时加入山药共煎,加6倍量水煎煮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85℃)的浸膏,备用;另取硫酸亚铁,加入糊精320g、蔗糖粉320g,混匀;一步制粒,干燥,14目筛整粒。取香精0.6g,用适量无水乙醇溶解,喷入颗粒中,混匀,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小儿生血颗粒剂,其特征在于,该颗粒是由熟地黄300-533g,山药300-533g,大枣750-1333g,硫酸亚铁18-32g制成的。
2.权利要求1的颗粒剂,其特征在于,该颗粒是由熟地黄400g,山药400g,大枣1000g,硫酸亚铁24g制成的。
3.权利要求1的颗粒剂,其特征在于,通过将中药原料经过提取加工,制成药物活性物质,随后,以该药物活性物质为原料,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辅料,按照制剂学的常规技术制成颗粒制剂。
4.权利要求3的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物质是通过分别提取中药原料得到,或通过共同提取中药原料得到,如通过粉碎、压榨、煅烧、研磨、过筛、渗漉、萃取、水提、醇提、酯提、酮提、层析等方法得到。
5.权利要求4的颗粒剂,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活性物质是浸膏形式的物质。
6.权利要求1的颗粒剂,其特征在于,其原辅料组成如下熟地黄400g,山药400g,大枣1000g硫酸亚铁24g,糊精260g、蔗糖粉260g以上组成制成1000g颗粒剂。
7.权利要求6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以下步骤熟地黄、大枣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3小时,煮第三次时加入山药共煎,加6倍量水煎煮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的浸膏,备用;另取硫酸亚铁,,混匀;一步制粒,干燥,14目筛整粒。取香精0.6g,用适量无水乙醇溶解,喷入颗粒中,混匀,即得。
8.权利要求6的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以下步骤产品的鉴别和产品中硫酸亚铁的含量测定。
9.权利要求8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鉴别经过以下步骤鉴别方法如下(1)取本品1g,研细,加水溶解搅匀并稀释至100ml,取稀释液10ml,加铁氰化钾试液1滴,摇匀,溶液呈蓝色,再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产生蓝色沉淀;(2)取本品1g,研细,加水20ml,溶解,过滤,滤液加氯化钡试液2ml,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3)取本品7g,研细,加水30ml,溶解并摇匀,加乙醚15ml,充分振摇1分钟,放置,取醚层浓缩至约1ml,取1滴点于滤纸上,晾干后,置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显暗黄绿色荧光;喷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晾干,再置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显黄绿色至蓝绿色荧光,且荧光增强;(4)取本品10g,研细,加水40ml,超声5分钟,溶解并混匀,加乙醚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无水乙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山药对照药材4g,加水煎煮,放冷,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8ul、对照品溶液6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丙酮(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5)取本品8g,研细,加70%乙醇4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近干,残渣加水15ml使溶解,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水饱和正丁醇5ml提取,取正丁醇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枣对照药材8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6ul、对照药材溶液4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茚三酮丙酮溶液,105℃加热数分钟,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放置12小时。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斑点。
10.权利要求8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含量测定经过以下步骤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硫酸亚铁(FeSO4·7H2O)对照品50.0mg,置100ml量瓶中,用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4.2)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硫酸亚铁0.50mg),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本品2g,研细,置100ml量瓶中,用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4.2)稀释至刻度,超声5分钟,摇匀,过滤,取续滤液即得,测定法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3ml,分别置100ml量瓶中,精密加入0.3%邻菲罗啉溶液2ml,用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4.2)溶液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B),在509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即得,本品每袋含硫酸亚铁(FeSO4·7H2O),应为108~132m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儿生血颗粒及其制备,特别是涉及小儿生血糖浆的剂型改造,经过工艺改造制成小儿生血颗粒,该颗粒是由熟地黄400g,山药(炒)400g 大枣1000g,硫酸亚铁24g制成的。
文档编号A61P7/06GK1772165SQ200510115450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3日
发明者刘洪锋, 齐建亮 申请人:刘洪锋, 齐建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