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鼻渊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2273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鼻渊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鼻渊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目前,病毒型流感常会世界性大发生。流感大发生时,首当其冲的是呼吸道感染,而鼻腔及内窦又是首中之首。每年几次的流行期中总有大量人口受到危害,不拘老年少年,亦勿论男女。鼻渊是指以鼻流脓浊,如泉下渗,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常见鼻科疾病。鼻渊常见于急性或慢性鼻窦炎疾病过程中。本发明涉及的是以鼻渊为主要症状的急慢性鼻窦炎病症。(见《中医呼吸病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欧阳忠兴柯新桥主编,1994年5月出版,第90页,第八节内容)。夏秋季节症状尚轻,待到冬日一到,大气温度降低压强增高,其呼吸道壅阻更加深重,涕液倍增,胪窦相应面部位置疼痛难忍。迄今为止众多西医疗法全是对症下药,大都用激素药水滴鼻,一时稍通,过后又塞,久用反更加重,治表不治本;手术疗法更是让人胆战心惊且费用较高。现有中药汤、饮、丹、散不少,经选用效果大多不理想。特别汤剂,又要煎熬若干时间才能服用,实为不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益肺、健脾、补气增强各脏腑的生理功能,运化水湿,运行气血,消炎祛涕、修复粘膜、血络、宣通鼻窍,使呼吸畅通,减轻或制止其病理衍变,达到根治鼻渊的目的。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鼻渊机理的认识以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选用益肺健脾、祛湿化饮等类药物配制而成,能提高肌体免疫功能,加强抵御外界感染致病的能力,达到宣通鼻窍消除壅塞,消炎止疼,根治鼻渊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治疗鼻渊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组份制做而成(一)内服药白芷50-70 制半夏20-30 柴胡15-25 枳实15-20 三七25-35 黄芪20-30 羚羊角10-15 藏红花10-15(二)外用药石胡荽8-12 川芎8-12 白芷5-10 细辛2-5辛夷2-5 黄连2-5 青黛1-3 冰片1-3 白8-12本发明具有如下临床效果1、止疼快用药后3分钟即可减轻疼痛,三天后即可基本解除疼痛。
2、通气快用药鼓吹鼻后3分钟即可消除鼻塞症状。
3、止涕快初用药,涕量增加,是为清除余涕过程,十天后基本停止流涕。
4、具有修复受损的鼻内粘膜功能,用药二十天即可修复受损粘膜。
5、治愈率高,本发明对鼻渊的治愈率达81%,有效率100%。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白芷,性温味辛,归肺、胃经、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浓,含有白芷素、白芷醚、白芷毒素等(兴安白芷)(见《中药学》)第35页。成都中医药大学主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以下除专注者皆同本书。
2、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含β-谷甾醇及葡萄糖甙,多种氨基酸和挥发油等(223-224页)。
3、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疏散退热,舒肝解郁,升阳举陷,含α-菠菜甾醇、春福寿草醇及柴胡皂甙,挥发油等(45-46页)。
4、枳实苦辛微寒。入脾、胃、大肠经。破气除痞、化痰消积。含挥发油并有黄酮甙(160页)。
5、三七性味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化瘀止血,活血定疼,含三七皂甙,黄酮甙等(188页)。
6、黄芪味甘微温,归脾、肺经。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含甙类多糖,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280页)。
7、羚羊角咸寒,归肝、心经,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清肺热。含磷酸钙,角蛋白及不溶性无机盐等(262页)。
8、藏红花性味甘微寒,归心、肝经,活血通径,祛瘀止疼,凉血解毒。含红花黄素,红花甙,红花素,红花油等(206页)。
9、石胡荽辛寒无毒(入肺经),治疗耳聋、头痛、头晕鼻塞不通,疗疮肿。塞鼻中可使息肉自行脱落。含多种三萜成份,公英赛醇及甾醇等(《本草纲目》彩色图文版,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75-276页)。
10、川芎性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络。和血行气,祛风止痛,含挥发油,生物碱、内酯类、阿魏酸、川芎嗪等(364页)。
11、细辛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祛风散寒,通窍止疼,温肺化饮。含挥发油(35-36页)。
12、辛夷性温味辛。归肺、胃经。发散风寒、宣通鼻窍,有收敛作用,保护鼻粘膜并促进分泌物吸收。减轻炎症。含挥发油(35页)。
13、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泄火解毒、含黄连素、甲基黄连碱等多种生物碱(61-62页)。
14、青黛咸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泄火,定惊。含靛蓝和靛玉红(72-73页)。
15、冰片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开窍醒神,清热止疼,含右旋龙脑,又含律草烯、龙脑香醇(271页)
16、白矾酸、涩、寒。归肺、肝、脾、大肠,外用杀虫解毒、止痒。本品主含硫酸铝钾(332页)。
以上诸药合成,补气、益肺、健脾运化鼻部湿浊,修复鼻粘膜血络,增强肌体免疫力,消炎止痛、通窍止涕,达到根治鼻渊的目的。
中医辩证施治吸收了中国古代哲学中五行相生相克及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理论。金、水、木、火、土五行,与人体肺、肾、肝、心、脾五脏相对应。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肝为木。五行相生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应五脏相生是心为脾之母,脾为肺之母、肺为肾之母、肾为肝之母、肝为心之母,反之为相克,子病可损及母,母病也可损及子。鼻渊患者,感冒病毒首伤及肺。根据前述肺损会伤及脾和肾。肺又开窍于鼻,肺损即会损及鼻腔、窦。若不及时治愈,长时间内反复发作脾虚不能运化水谷和水谷精微,肺、肾不得营养,因之一损俱损,血不养经,脏失其职,使人器官不能各尽所能,涕不能祛、气不得通,不通则疼,导致气不畅通,涕流不尽,疼痛不止的鼻渊之像。
本发明以补气、益肺,健脾提高肌体免疫力,扶正祛邪为出发点,重用入肺、脾经之白芷、半夏通窍止疼燥湿作用,黄芪、柴胡等有补气升阳作用,扶正固本、增强祛邪除湿功能。枳实、羚羊角、藏红花三七等则具有活血,清热、解毒止疼之功效,针对病毒留邪,发挥自己的作用,共同完成消除气阻,流涕、疼痛诸症候。外用之药,更是依据对症施治之原则,药物直达病灶,消除病邪,效果更佳,因鼻部腔、窦相连,治疗鼻渊,将具有燥湿、清热解毒、通窍等功效的金胡荽、川芎、黄莲等诸药直接吹入鼻腔,其功效自是不言自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取白芷70克,柴胡20克,枳实20克,羚羊角10克,藏红花10克,三七35克,黄芪20克,制半夏30克,以粉碎机打成200目细粉制成10粒/克水丸为本发明内服药。
取石胡荽10克,川芎10克,白芷6克,细辛3克,辛夷3克,黄连3克,青黛2克,冰片2克,白矾10克,粉碎为300目细粉,为本发明外用药,使用时用药鼓吹入鼻孔少许,每日6次,连用16天为1疗程,一般一至二个疗程。
为表明本发明的疗效,将治疗的105名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施治,立档留存,追踪调查,加以统计对比,对照组用中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用本发明药物治疗,皆以症状有减轻为有效;症状显著减轻或部分消除为显效;一切症状全部消失,半年内虽又感冒但未复发为痊愈,统计结果如下表1对照组疗效情况 表2实验组疗效情况 由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81%。
权利要求
1.治疗鼻渊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组份制作而成内服药重量比组份是白芷50-70 制半夏20-30 柴胡15-25枳实15-20 三七25-35 黄芪20-30 羚羊角10-15 藏红花10-15;外用药重量配比组份是石胡荽8-12 川芎8-12 白芷5-10细辛2-5 辛夷2-5 黄连2-5 青黛1-3 冰片1-3 白矾8-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鼻渊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上述组份的重量配比为内服药白芷70 制半夏30 柴胡20 枳实20 三七35 黄芪20 羚羊角10 藏红花10;外用药石胡荽10 川芎10 白芷6 细辛3 辛夷3 黄连3青黛2 冰片2 白矾10。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治疗鼻渊的中成药,属于中药领域,是由白芷制半夏、柴胡、枳实、三七、黄芪、羚羊角、藏红花、石胡荽、川芎、细辛、辛夷、黄连、青黛、冰片、白矾按一定的重量配比制成,结合中医“内病外治”理论,采用内外结合的方法,具有益肺、健脾、补气、运化鼻部湿浊、修复鼻部粘膜血络等功效。有效率达到100%,治愈率达到81%。
文档编号A61K33/06GK1824098SQ20051013117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8日
发明者李怀涛 申请人:李怀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