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毒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7684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去毒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广谱杀菌解毒药,纯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目前,有些杀菌解毒药,均为单一用于神经毒类或血循环毒类。要想适用广谱杀菌解毒,又要对症下药,有时则难以办到,以致延误病情,这就迫切需要一种使用方便,疗效好,能通用治疗各种病毒症,广谱杀菌解毒药。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这样的广谱杀菌解毒药,而且药源广,大众化,使用方便,有推广价值。
本发明的中药配方用金银花清热解毒,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毒,黄白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冠状形病菌,均有抑制作用,杀菌解毒力极强,对因病菌感染之病,有较好之疗效。
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木芙蓉、清热解毒之力极强,再配以赤芍活血化瘀,药效更佳。
由于上述配方中的药物按科学比例组合成一体,产生了药效协同效应,因此本发明之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痛化瘀之显著的杀菌解毒之要药。非典型肺炎病症主要为由口腔、呼吸道、肠胃感染后,表现有肺气促、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一旦病毒破坏了肺细胞后,病毒即渗入血液,病人马上会出现发热、发烧、头晕、头痛、眼充血,体温一般在38~39度以上,病人时热时寒,浑身酸疼无力,筋骨疼痛。严重者有血斑出现,干咳、痰少,有时痰中带血丝,使病人呈昏迷状态,有时甚至休克。
配药工艺本药组合后,(前六味中药)(1)口服液用50~60度纯粮白酒浸泡15~21天,然后埋在地下三尺深,去药酒火毒七天后取用。
(2)外用药用上述六味中药再加以天然樟脑、冰片,用95%医用酒精,先将六味中药浸泡15~21天过滤液备用。然后将天然樟脑先溶解于95%医用酒精,待完全溶解后,再放入冰片溶解。樟脑为15~20份,冰片为5~10份,最后将两种溶液混合静止置七天后取用。
用药方法病患者每天口服两次药酒,早饭前及晚饭后半小时服用,每次用量20~30毫升;外用药用棉球沾药液涂擦疼痛处,每日1~2次,每次用手按摩5~10分钟,效果会更好.。
治疗效果提前发现,早期治疗,可在一天,最长不过6天,平均三天治愈,药效可达100%。严重患者,最短三天,最长15天,平均6天,治愈率可达99%,治疗期无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本发明药物采取内服、外用相结合,杀菌解毒药效迅速,为治血液病毒,风类,脑神经毒类,广谱病毒类之良药。对早期病患者可阻止中毒,对感染患者,也可控制发展,可减轻病毒对体内组织的损害。对严重病患者,可有效的杀菌解毒作用,提高治愈率。
本发明药物去毒酊,使用方便,药效显著,又能广谱通治各种病毒,无副作用,药源广,是家庭长期备用药,值得开发推广。
权利要求
1本发明去毒酊是一种广谱消毒杀菌之中药配方是由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木芙蓉、赤芍、樟脑、冰片等中药,按科学配比组成的口服液与外用药的组合配方药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本发明内服药是用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木芙蓉、赤芍六味中药,经筛选清洗烘干后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经粉碎后的六味中药与50~60度纯粮白酒浸泡15~21天,然后埋入地下三尺深处,七天去药酒之火毒后取用。即为本发明的内服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六味中药配比量为金银花25~35份,蒲公英10~20份,紫花地丁10~20份,野菊花10~20份,木芙蓉5~10份,赤芍5~10份,50~60度纯粮白酒,是中药量的5~10倍备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本发明的外用药是由金银花25~35份,蒲公英10~20份,紫花地丁10~20份,野菊花10~20份,木芙蓉5~10份,赤芍5~10份六味中药,再加以天然樟脑,冰片混合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用95%医用酒精,先将六味中药浸泡15~21天后过滤备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将天然樟脑放入95%医用酒精溶解后,再放入冰片溶解备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天然樟脑为15~20份,冰片5~15份。
9根据权利要求1、5、6、7、8所述,将六味中药的过滤液与樟脑,冰片的溶解液混合静置七天后取用,即为本发明的外用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广谱克杀病毒之中药组成配方,是由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木芙蓉,赤芍,樟脑,冰片等中草药按科学配比组成,制成药酒(内服),酊剂(外用),内外并治,可清热解毒,杀菌退热,治病毒之效力极强。对多种致病毒菌如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等,均有抑制,消毒杀菌作用。本药药源广,价格低,使用方便,适合大众化生产,可作为家庭常备用药。
文档编号A61P31/04GK101036734SQ200610057560
公开日2007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5日
发明者孙毓良 申请人:孙毓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