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疏康微丸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4441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骨疏康微丸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丸制剂及其制备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骨疏康微丸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销售的骨疏康颗粒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标准WS3-019(Z-006)-99(z),具有补肾益气,活血壮骨的作用。用于肾虚气血不足所致的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伴有腰脊酸痛、胫膝酸软、神疲乏力等症状者。
骨疏康颗粒配方如下淫羊藿417g,熟地黄552g,骨碎补276g,黄芪417g,丹参276g,木耳221g,黄瓜子221g。骨疏康颗粒制备方法如下以上七味,取丹参用乙醇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30~1.32(60~70℃)的清膏,备用;丹参药渣及淫羊藿、熟地黄、骨碎补、黄芪、木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2(60~70℃)的清膏与上述清膏、黄瓜子和糊精混合,在80℃以下减压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蔗糖粉,混合均匀,用75%的乙醇制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中药的颗粒剂普遍存在口感不太好,且颗粒易吸潮软化,结块霉变,稳定性差,给包装、运输及贮藏等带来不便。而且骨疏康颗粒在制剂成型中采用蔗糖为辅料,不利于糖尿病及肥胖患者服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骨疏康颗粒存在的口感不太好,且颗粒易吸潮软化、结块霉变和不利于糖尿病及肥胖患者服用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骨疏康微丸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供一种骨疏康微丸,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
淫羊霍100-1000;熟地黄130-1400;骨碎补60-660;黄芪 130-1400;丹参 60-660;木耳 50-530;黄瓜子50-530。
作为优化方案,本发明所提供的骨疏康微丸,还包括10-250重量份的淀粉作为辅料。
作为更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本发明所提供的骨疏康微丸各组分的重量份如下淫羊霍400-600;熟地黄520-700;骨碎补200-400;黄芪 400-600;丹参 200-400;木耳 200-380;黄瓜子200-380;淀粉 80-160。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骨疏康微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所述量的黄瓜子粉成细粉,备用;2)将所述量的丹参加入6-12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过滤,药渣备用,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35(60-70℃)的清膏备用;3)步骤2)所得的丹参药渣与所述量的淫羊霍、熟地黄、骨碎补、黄芪、木耳加6-14倍量的水煎煮,煎液滤过,滤液浓缩为相对密度1.10-1.35(60-70℃)的清膏备用;4)将步骤3)所得清膏与步骤2)所得清膏和步骤1)所得黄瓜子细粉混匀,在80℃以下减压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入所述量的淀粉,用30~75%乙醇制软材,制成微丸。
作为优化方案,所述骨疏康微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所述量的黄瓜子粉成细粉,备用;2)取所述量的丹参用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的乙醇,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乙醇,提取1.5小时,滤过,药渣备用;合并提取液,浓缩为相对密度1.30~1.32(60-70℃)的清膏,备用;3)步骤2)所得的丹参药渣与所述量的淫羊霍、熟地黄、骨碎补、黄芪、木耳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的水,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的水,提取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为相对密度1.30~1.32(60-70℃)的清膏,备用;4)将步骤3)所得清膏与步骤2)所得丹参清膏和步骤1)所得黄瓜子细粉混合,在80℃以下减压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入所述量淀粉,用50%乙醇制软材,制成微丸。
上市包装中含淫羊霍按淫羊霍苷计不得少于0.5mg/g。
本发明所实现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发明所提供的骨疏康微丸,药丸直径<0.05mm,崩解溶化性优,疗效发挥快,且释药稳定,生物利用度高,局部刺激性小,丸剂外观整洁美观,患者乐于服用,吸湿性小,运输、储存、携带等均比较方便。同时骨疏康微丸在制剂成型中采用淀粉为辅料,有利于糖尿病及肥胖病患者的用药,而且骨疏康微丸与骨疏康颗粒具有同等的药用作用,具有补肾益气,活血壮骨。用于肾虚气血不足所致的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伴有腰脊酸痛、胫膝酸软、神疲乏力等症状者。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仅为解释性的,决不意味着它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采用的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份如下淫羊霍500.4;熟地黄662.4;骨碎补331.2;黄芪 500.4;
丹参 331.2;木耳 265.2;黄瓜子265.2;淀粉 135。
本实施例提供骨疏康微丸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黄瓜子265.2g粉成细粉,备用;2)将丹参药材331.2g用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12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提取1.5小时,滤过,药渣备用,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30(60~70℃)的清膏,备用;3)将丹参药渣及淫羊霍500.4g、熟地黄662.4g、骨碎补331.2g、黄芪500.4g、木耳265.2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4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10倍量,提取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60~70℃)的清膏备用;4)将步骤3)所得清膏与上述丹参醇提浸膏、黄瓜子细粉混合,在80℃以下减压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入淀粉135g,混匀,用30%乙醇制软材,制丸,包装,即得成品。
本发明所提供的骨疏康微丸,药丸直径<0.05mm,崩解溶化性优,疗效发挥快,且释药稳定,崩解时间约60分钟,生物利用度高,局部刺激性小。丸剂外观整洁美观,患者乐于服用,微丸的临界相对湿度为57.5%,吸湿性小,运输、储存、携带等均比较方便。
骨疏康微丸防治大鼠骨质疏松症的生化学研究选用3~月龄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骨疏康组、给模型组和骨疏康组灌服维甲酸(70mg.kg-1.d-1)2周,同时骨疏康组灌服骨疏康微丸(8g.kg-1.g-1).实验第4周末处死大鼠,测血Ca、P、ALP、BGP、TRAP、尿Ca/Cr、HOP/Cr等生化指标。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TRAP、尿Ca/Cr、HOP/Cr升高(p<0.05)。骨疏康组与模型组比较,血TRAP、尿Ca/Cr、HOP/Cr降低(p<0.05),血ALP、BGP升高(p<0.05)。
说明骨疏康微丸是通过降低破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等机制而有效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
骨疏微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133例,给药3个月,对显效的102例作了远期疗效追踪观察。其骨密度均值停药6个月为0.596±0.07g/cm2,2次复查的骨密度值均高于治疗前的均值0.481±0.06g/cm2,远期疗效观察的102例中于停药6个月,尚有18例患者的骨密度值较停药当时上升,其上升值>0.06g/cm2,临床症状方面如腰背痛、胫膝酸软、神疲乏力、性欲低下等症状,停药6个月时与停药当时比较无显著变化,无副作用现象发生;但停药12个月后较停药当时有一些症状再度出现。
骨疏康微丸对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降压作用及其机理探讨采用7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以改进的Goldblatt2肾2夹法复制肾性高血压模型后,分成4组模型组,养血清脑高、中、低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分别在第1、2、4周末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4周后取血,检测血ALD剂心肌组织AngII浓度。结果,连续灌服养血清脑4周可明显降低RHR收缩压,并可降低血浆ALD和心肌AngII浓度,以高剂量组为显著。提示该药能够降低RHR血压,降压机理可能与其可拮抗RAS系统有关。
骨疏康微丸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患者连续服用骨疏康颗粒每次10g,bid,3个月为1个疗程,自身对比观察用药前后骨密度和血清钙(Ca)、磷(P)、雌二醇(E2)、骨钙素(BGP)、尿吡啶酚/肌酐(PYD/Cr)等骨代谢指标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股骨、颈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骨代谢指标中磷无明显变化(P>0.05),血清Ca、E2明显增高(P<0.05),PYD/Cr则明显下降(P<0.05),并以BGP改善最明显(P<0.01)。
结论骨疏康颗粒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现象发生。
骨疏康微丸对原发性中重度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选择80例年龄≥55岁,绝经5年以上,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且合并1节以上椎体I度以上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骨疏康,对照组给予尼尔雌醇。结果所有病例经6个月以上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两组总有效率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X2=0.21,P>0.05),两组生化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951~6.135,P均<0.01);骨密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t=3.131,2.982,P均<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骨疏康可以有效地治疗骨质疏松症。
实施例2本实施例所采用的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份如下淫羊霍100;熟地黄1400;骨碎补60;黄芪 1400;丹参 60;木耳 530;黄瓜子50。
本实施例提供骨疏康微丸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黄瓜子50g粉成细粉,备用;2)将丹参药材60g用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提取1.5小时,滤过,药渣备用,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25(60~70℃)的清膏,备用;3)将丹参药渣及淫羊霍100g、熟地黄1400g、骨碎补60g、黄芪1400g、木耳53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0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提取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5(60~70℃)的清膏备用;4)将步骤3)所得清膏与上述丹参醇提浸膏、黄瓜子细粉混合,在80℃以下减压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入淀粉250g,混匀,用75%乙醇制软材,制丸,包装,即得成品。
本发明所提供的骨疏康微丸,药丸直径<0.05mm,崩解溶化性优,疗效发挥快,且释药稳定,崩解时间约60分钟,生物利用度高,局部刺激性小。丸剂外观整洁美观,患者乐于服用,微丸的临界相对湿度为57.5%,吸湿性小,运输、储存、携带等均比较方便。
骨疏康微丸防治大鼠骨质疏松症的生化学研究选用3~月龄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骨疏康组、给模型组和骨疏康组灌服维甲酸(70mg.kg-1.d-1)2周,同时骨疏康组灌服骨疏康微丸(8g.kg-1.g-1).实验第4周末处死大鼠,测血Ca、P、ALP、BGP、TRAP、尿Ca/Cr、HOP/Cr等生化指标。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TRAP、尿Ca/Cr、HOP/Cr升高(p<0.05)。骨疏康组与模型组比较,血TRAP、尿Ca/Cr、HOP/Cr降低(p<0.05),血ALP、BGP升高(p<0.05)。
说明骨疏康微丸是通过降低破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等机制而有效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
骨疏微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133例,给药3个月,对显效的102例作了远期疗效追踪观察。其骨密度均值停药6个月为0.596±0.07g/cm2,2次复查的骨密度值均高于治疗前的均值0.481±0.06g/cm2,远期疗效观察的102例中于停药6个月,尚有18例患者的骨密度值较停药当时上升,其上升值>0.06g/cm2,临床症状方面如腰背痛、胫膝酸软、神疲乏力、性欲低下等症状,停药6个月时与停药当时比较无显著变化,无副作用现象发生;但停药12个月后较停药当时有一些症状再度出现。
骨疏康微丸对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降压作用及其机理探讨采用7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以改进的Goldblatt2肾2夹法复制肾性高血压模型后,分成4组模型组,养血清脑高、中、低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分别在第1、2、4周末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4周后取血,检测血ALD剂心肌组织AngII浓度。结果,连续灌服养血清脑4周可明显降低RHR收缩压,并可降低血浆ALD和心肌AngII浓度,以高剂量组为显著。提示该药能够降低RHR血压,降压机理可能与其可拮抗RAS系统有关。
骨疏康微丸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患者连续服用骨疏康颗粒每次10g,bid,3个月为1个疗程,自身对比观察用药前后骨密度和血清钙(Ca)、磷(P)、雌二醇(E2)、骨钙素(BGP)、尿吡啶酚/肌酐(PYD/Cr)等骨代谢指标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股骨、颈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骨代谢指标中磷无明显变化(P>0.05),血清Ca、E2明显增高(P<0.05),PYD/Cr则明显下降(P<0.05),并以BGP改善最明显(P<0.01)。
结论骨疏康颗粒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现象发生。
骨疏康微丸对原发性中重度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
选择80例年龄≥55岁,绝经5年以上,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且合并1节以上椎体I度以上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骨疏康,对照组给予尼尔雌醇。结果所有病例经6个月以上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两组总有效率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X2=0.21,P>0.05),两组生化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951~6.135,P均<0.01);骨密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t=3.131,2.982,P均<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骨疏康可以有效地治疗骨质疏松症。
实施例3本实施例所采用的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份如下淫羊霍1000;熟地黄130;骨碎补660;黄芪 130;丹参 660;木耳 50;黄瓜子530。
本实施例提供骨疏康微丸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黄瓜子530g粉成细粉,备用;2)将丹参药材660g用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提取1.5小时,滤过,药渣备用,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60~70℃)的清膏,备用;3)将丹参药渣及淫羊霍1000g、熟地黄130g、骨碎补660g、黄芪130g、木耳5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0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提取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60~70℃)的清膏备用;4)将步骤3)所得清膏与上述丹参醇提浸膏、黄瓜子细粉混合,在80℃以下减压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入淀粉10g,混匀,用50%乙醇制软材,制丸,包装,即得成品。
本发明所提供的骨疏康微丸,药丸直径<0.05mm,崩解溶化性优,疗效发挥快,且释药稳定,崩解时间约60分钟,生物利用度高,局部刺激性小。丸剂外观整洁美观,患者乐于服用,微丸的临界相对湿度为57.5%,吸湿性小,运输、储存、携带等均比较方便。
骨疏康微丸防治大鼠骨质疏松症的生化学研究选用3~月龄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骨疏康组、给模型组和骨疏康组灌服维甲酸(70mg.kg-1.d-1)2周,同时骨疏康组灌服骨疏康微丸(8g.kg-1.g-1).实验第4周末处死大鼠,测血Ca、P、ALP、BGP、TRAP、尿Ca/Cr、HOP/Cr等生化指标。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TRAP、尿Ca/Cr、HOP/Cr升高(p<0.05)。骨疏康组与模型组比较,血TRAP、尿Ca/Cr、HOP/Cr降低(p<0.05),血ALP、BGP升高(p<0.05)。
说明骨疏康微丸是通过降低破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等机制而有效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
骨疏微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133例,给药3个月,对显效的102例作了远期疗效追踪观察。其骨密度均值停药6个月为0.596±0.07g/cm2,2次复查的骨密度值均高于治疗前的均值0.481±0.06g/cm2,远期疗效观察的102例中于停药6个月,尚有18例患者的骨密度值较停药当时上升,其上升值>0.06g/cm2,临床症状方面如腰背痛、胫膝酸软、神疲乏力、性欲低下等症状,停药6个月时与停药当时比较无显著变化,无副作用现象发生;但停药12个月后较停药当时有一些症状再度出现。
骨疏康微丸对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降压作用及其机理探讨采用7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以改进的Goldblatt2肾2夹法复制肾性高血压模型后,分成4组模型组,养血清脑高、中、低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分别在第1、2、4周末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4周后取血,检测血ALD剂心肌组织AngII浓度。结果,连续灌服养血清脑4周可明显降低RHR收缩压,并可降低血浆ALD和心肌AngII浓度,以高剂量组为显著。提示该药能够降低RHR血压,降压机理可能与其可拮抗RAS系统有关。
骨疏康微丸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
患者连续服用骨疏康颗粒每次10g,bid,3个月为1个疗程,自身对比观察用药前后骨密度和血清钙(Ca)、磷(P)、雌二醇(E2)、骨钙素(BGP)、尿吡啶酚/肌酐(PYD/Cr)等骨代谢指标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股骨、颈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骨代谢指标中磷无明显变化(P>0.05),血清Ca、E2明显增高(P<0.05),PYD/Cr则明显下降(P<0.05),并以BGP改善最明显(P<0.01)。
结论骨疏康颗粒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现象发生。
骨疏康微丸对原发性中重度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选择80例年龄≥55岁,绝经5年以上,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且合并1节以上椎体I度以上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骨疏康,对照组给予尼尔雌醇。结果所有病例经6个月以上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两组总有效率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X2=0.21,P>0.05),两组生化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951~6.135,P均<0.01);骨密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t=3.131,2.982,P均<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骨疏康可以有效地治疗骨质疏松症。
实施例4本实施例所采用的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份如下淫羊霍500;熟地黄600;骨碎补320;黄芪 680;丹参 320;木耳 260;黄瓜子260。
本实施例提供骨疏康微丸的制备方法如下5)将黄瓜子260g粉成细粉,备用;6)将丹参药材320g用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提取1.5小时,滤过,药渣备用,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60~70℃)的清膏,备用;
7)将丹参药渣及淫羊霍500g、熟地黄600g、骨碎补320g、黄芪680g、木耳26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0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提取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60~70℃)的清膏备用;8)将步骤3)所得清膏与上述丹参醇提浸膏、黄瓜子细粉混合,在80℃以下减压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入淀粉50g,混匀,用50%乙醇制软材,制丸,包装,即得成品。
本发明所提供的骨疏康微丸,药丸直径<0.05mm,崩解溶化性优,疗效发挥快,且释药稳定,崩解时间约60分钟,生物利用度高,局部刺激性小。丸剂外观整洁美观,患者乐于服用,微丸的临界相对湿度为57.5%,吸湿性小,运输、储存、携带等均比较方便。
骨疏康微丸防治大鼠骨质疏松症的生化学研究选用3~月龄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骨疏康组、给模型组和骨疏康组灌服维甲酸(70mg.kg-1.d-1)2周,同时骨疏康组灌服骨疏康微丸(8g.kg-1.g-1).实验第4周末处死大鼠,测血Ca、P、ALP、BGP、TRAP、尿Ca/Cr、HOP/Cr等生化指标。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TRAP、尿Ca/Cr、HOP/Cr升高(p<0.05)。骨疏康组与模型组比较,血TRAP、尿Ca/Cr、HOP/Cr降低(p<0.05),血ALP、BGP升高(p<0.05)。
说明骨疏康微丸是通过降低破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等机制而有效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
骨疏微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133例,给药3个月,对显效的102例作了远期疗效追踪观察。其骨密度均值停药6个月为0.596±0.07g/cm2,2次复查的骨密度值均高于治疗前的均值0.481±0.06g/cm2,远期疗效观察的102例中于停药6个月,尚有18例患者的骨密度值较停药当时上升,其上升值>0.06g/cm2,临床症状方面如腰背痛、胫膝酸软、神疲乏力、性欲低下等症状,停药6个月时与停药当时比较无显著变化,无副作用现象发生;但停药12个月后较停药当时有一些症状再度出现。
骨疏康微丸对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降压作用及其机理探讨采用7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以改进的Goldblatt2肾2夹法复制肾性高血压模型后,分成4组模型组,养血清脑高、中、低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分别在第1、2、4周末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4周后取血,检测血ALD剂心肌组织AngII浓度。结果,连续灌服养血清脑4周可明显降低RHR收缩压,并可降低血浆ALD和心肌AngII浓度,以高剂量组为显著。提示该药能够降低RHR血压,降压机理可能与其可拮抗RAS系统有关。
骨疏康微丸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患者连续服用骨疏康颗粒每次10g,bid,3个月为1个疗程,自身对比观察用药前后骨密度和血清钙(Ca)、磷(P)、雌二醇(E2)、骨钙素(BGP)、尿吡啶酚/肌酐(PYD/Cr)等骨代谢指标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股骨、颈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骨代谢指标中磷无明显变化(P>0.05),血清Ca、E2明显增高(P<0.05),PYD/Cr则明显下降(P<0.05),并以BGP改善最明显(P<0.01)。
结论骨疏康颗粒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现象发生。
骨疏康微丸对原发性中重度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选择80例年龄≥55岁,绝经5年以上,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且合并1节以上椎体I度以上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骨疏康,对照组给予尼尔雌醇。结果所有病例经6个月以上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两组总有效率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X2=0.21,P>0.05),两组生化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951~6.135,P均<0.01);骨密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t=3.131,2.982,P均<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骨疏康可以有效地治疗骨质疏松症。
实施例5本实施例所采用的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份如下淫羊霍400;熟地黄700;骨碎补200;黄芪 600;丹参 200;木耳 380;黄瓜子200。
本实施例提供骨疏康微丸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黄瓜子200g粉成细粉,备用;2)将丹参药材200g用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的乙醇,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的乙醇,提取1.5小时,滤过,药渣备用,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25(60~70℃)的清膏,备用;3)将丹参药渣及淫羊霍400g、熟地黄700g、骨碎补200g、黄芪600g、木耳38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0倍量的水,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的水,提取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5(60~70℃)的清膏备用;4)将步骤3)所得清膏与上述丹参醇提浸膏、黄瓜子细粉混合,在80℃以下减压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入淀粉200g,混匀,用75%乙醇制软材,制丸,包装,即得成品。
本发明所提供的骨疏康微丸,药丸直径<0.05mm,崩解溶化性优,疗效发挥快,且释药稳定,崩解时间约60分钟,生物利用度高,局部刺激性小。丸剂外观整洁美观,患者乐于服用,微丸的临界相对湿度为57.5%,吸湿性小,运输、储存、携带等均比较方便。
骨疏康微丸防治大鼠骨质疏松症的生化学研究选用3~月龄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骨疏康组、给模型组和骨疏康组灌服维甲酸(70mg.kg-1.d-1)2周,同时骨疏康组灌服骨疏康微丸(8g.kg-1.g-1).实验第4周末处死大鼠,测血Ca、P、ALP、BGP、TRAP、尿Ca/Cr、HOP/Cr等生化指标。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TRAP、尿Ca/Cr、HOP/Cr升高(p<0.05)。骨疏康组与模型组比较,血TRAP、尿Ca/Cr、HOP/Cr降低(p<0.05),血ALP、BGP升高(p<0.05)。
说明骨疏康微丸是通过降低破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等机制而有效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
骨疏微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10例,给药3个月,对显效的101例作了远期疗效追踪观察。其骨密度均值停药6个月为0.596±0.07g/cm2,2次复查的骨密度值均高于治疗前的均值0.481±0.06g/cm2,远期疗效观察的102例中于停药6个月,尚有16例患者的骨密度值较停药当时上升,其上升值>0.05g/cm2,临床症状方面如腰背痛、胫膝酸软、神疲乏力、性欲低下等症状,停药6个月时与停药当时比较无显著变化,无副作用现象发生;但停药12个月后较停药当时有一些症状再度出现。
骨疏康微丸对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降压作用及其机理探讨采用7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以改进的Goldblatt2肾2夹法复制肾性高血压模型后,分成4组模型组,养血清脑高、中、低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分别在第1、2、4周末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4周后取血,检测血ALD剂心肌组织AngII浓度。结果,连续灌服养血清脑4周可明显降低RHR收缩压,并可降低血浆ALD和心肌AngII浓度,以高剂量组为显著。提示该药能够降低RHR血压,降压机理可能与其可拮抗RAS系统有关。
骨疏康微丸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患者连续服用骨疏康颗粒每次10g,3个月为1个疗程,自身对比观察用药前后骨密度和血清钙(Ca)、磷(P)、雌二醇(E2)、骨钙素(BGP)、尿吡啶酚/肌酐(PYD/Cr)等骨代谢指标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股骨、颈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骨代谢指标中磷无明显变化(P>0.05),血清Ca、E2明显增高(P<0.05),PYD/Cr则明显下降(P<0.05),并以BGP改善最明显(P<0.01)。
结论骨疏康颗粒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现象发生。
骨疏康微丸对原发性中重度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选择80例年龄≥55岁,绝经5年以上,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且合并1节以上椎体I度以上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骨疏康,对照组给予尼尔雌醇。结果所有病例经6个月以上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两组总有效率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X2=0.21,P>0.05),两组生化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951~6.135,P均<0.01);骨密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t=3.131,2.982,P均<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骨疏康可以有效地治疗骨质疏松症。
实施例6本实施例所采用的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份如下淫羊霍600;熟地黄520;
骨碎补400;黄芪 400;丹参 400;木耳 200;黄瓜子380。
本实施例提供骨疏康微丸的制备方法如下5)将黄瓜子380g粉成细粉,备用;6)将丹参药材400g用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提取1.5小时,滤过,药渣备用,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25(60~70℃)的清膏,备用;7)将丹参药渣及淫羊霍600g、熟地黄520g、骨碎补400g、黄芪400g、木耳2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0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提取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5(60~70℃)的清膏备用;8)将步骤3)所得清膏与上述丹参醇提浸膏、黄瓜子细粉混合,在80℃以下减压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入淀粉120g,混匀,用75%乙醇制软材,制丸,包装,即得成品。
本发明所提供的骨疏康微丸,药丸直径<0.05mm,崩解溶化性优,疗效发挥快,且释药稳定,崩解时间约60分钟,生物利用度高,局部刺激性小。丸剂外观整洁美观,患者乐于服用,微丸的临界相对湿度为57.5%,吸湿性小,运输、储存、携带等均比较方便。
骨疏康微丸防治大鼠骨质疏松症的生化学研究选用3~月龄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骨疏康组、给模型组和骨疏康组灌服维甲酸(70mg.kg-1.d-1)2周,同时骨疏康组灌服骨疏康微丸(8g.kg-1.g-1).实验第4周末处死大鼠,测血Ca、P、ALP、BGP、TRAP、尿Ca/Cr、HOP/Cr等生化指标。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TRAP、尿Ca/Cr、HOP/Cr升高(p<0.05)。骨疏康组与模型组比较,血TRAP、尿Ca/Cr、HOP/Cr降低(p<0.05),血ALP、BGP升高(p<0.05)。
说明骨疏康微丸是通过降低破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等机制而有效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
骨疏微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133例,给药3个月,对显效的102例作了远期疗效追踪观察。其骨密度均值停药6个月为0.596±0.07g/cm2,2次复查的骨密度值均高于治疗前的均值0.481±0.06g/cm2,远期疗效观察的102例中于停药6个月,尚有18例患者的骨密度值较停药当时上升,其上升值>0.06g/cm2,临床症状方面如腰背痛、胫膝酸软、神疲乏力、性欲低下等症状,停药6个月时与停药当时比较无显著变化,无副作用现象发生;但停药12个月后较停药当时有一些症状再度出现。
骨疏康微丸对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降压作用及其机理探讨采用7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以改进的Goldblatt2肾2夹法复制肾性高血压模型后,分成4组模型组,养血清脑高、中、低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分别在第1、2、4周末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4周后取血,检测血ALD剂心肌组织AngII浓度。结果,连续灌服养血清脑4周可明显降低RHR收缩压,并可降低血浆ALD和心肌AngII浓度,以高剂量组为显著。提示该药能够降低RHR血压,降压机理可能与其可拮抗RAS系统有关。
骨疏康微丸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患者连续服用骨疏康颗粒每次10g,bid,3个月为1个疗程,自身对比观察用药前后骨密度和血清钙(Ca)、磷(P)、雌二醇(E2)、骨钙素(BGP)、尿吡啶酚/肌酐(PYD/Cr)等骨代谢指标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股骨、颈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骨代谢指标中磷无明显变化(P>0.05),血清Ca、E2明显增高(P<0.05),PYD/Cr则明显下降(P<0.05),并以BGP改善最明显(P<0.01)。
结论骨疏康颗粒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现象发生。
骨疏康微丸对原发性中重度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选择80例年龄≥55岁,绝经5年以上,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且合并1节以上椎体I度以上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骨疏康,对照组给予尼尔雌醇。结果所有病例经6个月以上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两组总有效率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X2=0.21,P>0.05),两组生化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951~6.135,P均<0.01);骨密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t=3.131,2.982,P均<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骨疏康可以有效地治疗骨质疏松症。
实施例7本实施例所采用的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份如下淫羊霍400;熟地黄520;骨碎补400;黄芪 600;丹参 200;木耳 380;黄瓜子200。
本实施例提供骨疏康微丸的制备方法如下9)将黄瓜子380g粉成细粉,备用;10)将丹参药材400g用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提取1.5小时,滤过,药渣备用,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25(60~70℃)的清膏,备用;11)将丹参药渣及淫羊霍600g、熟地黄520g、骨碎补400g、黄芪400g、木耳2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0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提取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5(60~70℃)的清膏备用;12)将步骤3)所得清膏与上述丹参醇提浸膏、黄瓜子细粉混合,在80℃以下减压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入淀粉160g,混匀,用75%乙醇制软材,制丸,包装,即得成品。
本发明所提供的骨疏康微丸,药丸直径<0.05mm,崩解溶化性优,疗效发挥快,且释药稳定,崩解时间约60分钟,生物利用度高,局部刺激性小。丸剂外观整洁美观,患者乐于服用,微丸的临界相对湿度为57.5%,吸湿性小,运输、储存、携带等均比较方便。
骨疏康微丸防治大鼠骨质疏松症的生化学研究选用3~月龄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骨疏康组、给模型组和骨疏康组灌服维甲酸(70mg.kg-1.d-1)2周,同时骨疏康组灌服骨疏康微丸(8g.kg-1.g-1).实验第4周末处死大鼠,测血Ca、P、ALP、BGP、TRAP、尿Ca/Cr、HOP/Cr等生化指标。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TRAP、尿Ca/Cr、HOP/Cr升高(p<0.05)。骨疏康组与模型组比较,血TRAP、尿Ca/Cr、HOP/Cr降低(p<0.05),血ALP、BGP升高(p<0.05)。
说明骨疏康微丸是通过降低破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等机制而有效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
骨疏微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133例,给药3个月,对显效的102例作了远期疗效追踪观察。其骨密度均值停药6个月为0.594±0.07g/cm2,2次复查的骨密度值均高于治疗前的均值0.480±0.06g/cm2,远期疗效观察的102例中于停药6个月,尚有18例患者的骨密度值较停药当时上升,其上升值>0.06g/cm2,临床症状方面如腰背痛、胫膝酸软、神疲乏力、性欲低下等症状,停药6个月时与停药当时比较无显著变化,无副作用现象发生;但停药12个月后较停药当时有一些症状再度出现。
骨疏康微丸对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降压作用及其机理探讨采用7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以改进的Goldblatt2肾2夹法复制肾性高血压模型后,分成4组模型组,养血清脑高、中、低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分别在第1、2、4周末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4周后取血,检测血ALD剂心肌组织AngII浓度。结果,连续灌服养血清脑4周可明显降低RHR收缩压,并可降低血浆ALD和心肌AngII浓度,以高剂量组为显著。提示该药能够降低RHR血压,降压机理可能与其可拮抗RAS系统有关。
骨疏康微丸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患者连续服用骨疏康颗粒每次10g,3个月为1个疗程,自身对比观察用药前后骨密度和血清钙(Ca)、磷(P)、雌二醇(E2)、骨钙素(BGP)、尿吡啶酚/肌酐(PYD/Cr)等骨代谢指标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股骨、颈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骨代谢指标中磷无明显变化(P>0.05),血清Ca、E2明显增高(P<0.05),PYD/Cr则明显下降(P<0.05),并以BGP改善最明显(P<0.01)。
结论骨疏康颗粒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现象发生。
骨疏康微丸对原发性中重度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
选择80例年龄≥55岁,绝经5年以上,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且合并1节以上椎体I度以上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骨疏康,对照组给予尼尔雌醇。结果所有病例经6个月以上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两组总有效率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X2=0.21,P>0.05),两组生化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951~6.135,P均<0.01);骨密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t=3.131,2.982,P均<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骨疏康可以有效地治疗骨质疏松症。
权利要求
1.一种骨疏康微丸,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淫羊霍100-1000;熟地黄130-1400;骨碎补60-660;黄芪 130-1400;丹参 60-660;木耳 50-530;黄瓜子50-5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疏康微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10-250重量份的淀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疏康微丸,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份如下淫羊霍400-600;熟地黄520-700;骨碎补200-400;黄芪 400-600;丹参 200-400;木耳 200-380;黄瓜子200-380;淀粉 80-160。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骨疏康微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将所述量的黄瓜子粉成细粉,备用;2)将所述量的丹参加入6-12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过滤,药渣备用,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35的清膏备用;3)步骤2)所得的丹参药渣与所述量的淫羊霍、熟地黄、骨碎补、黄芪、木耳加6-14倍量的水煎煮,煎液滤过,滤液浓缩为相对密度1.10-1.35的清膏备用;4)将步骤3)所得清膏与步骤2)所得清膏和步骤1)所得黄瓜子细粉混匀,在80℃以下减压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入所述量的淀粉,用30~75%乙醇制软材,制成微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骨疏康微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将所述量的黄瓜子粉成细粉,备用;2)取所述量的丹参用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的乙醇,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乙醇,提取1.5小时,滤过,药渣备用;合并提取液,浓缩为相对密度1.30~1.32的清膏,备用;3)步骤2)所得的丹参药渣与所述量的淫羊霍、熟地黄、骨碎补、黄芪、木耳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的水,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的水,提取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为相对密度1.30~1.32的清膏,备用;4)将步骤3)所得清膏与步骤2)所得丹参清膏和步骤1)所得黄瓜子细粉混合,在80℃以下减压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入所述量淀粉,用50%乙醇制软材,制成微丸。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丸制剂及其制备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骨疏康微丸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提供一种骨疏康微丸,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淫羊霍100-1000;熟地黄130-1400;骨碎补60-660;黄芪130-1400;丹参60-660;木耳50-530;黄瓜子50-530。崩解溶化性优,疗效发挥快,且释药稳定,生物利用度高,局部刺激性小,丸剂外观整洁美观,患者乐于服用,吸湿性小,运输、储存、携带等均比较方便。
文档编号A61K9/16GK101053608SQ20061007231
公开日2007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2日
发明者梁起臣, 杨义澄 申请人:杨义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