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剂型和制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3214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剂型和制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同时还涉及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
背景技术
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在人群中发病率高达80%,中老年人发病率更高。我们所说的胃病,实际上是许多病的统称,它们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反酸,甚至恶心、呕吐等等。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息肉、胃结石、胃的良(恶)性肿瘤,还有胃粘膜脱垂症、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等等。这些胃病在临床上又可根据症状、发病机理进行细分,还有轻重程度的不同。
目前,无论国内外,尤其是西医对胃病的治疗。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在制酸和杀菌上虽然有很大优势,但在针对病因治疗上却有很多的缺陷。尤其是对胃脘胀满不适,甚则作痛,厄逆,口干,纳呆,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寻及慢性萎缩胃炎,浅表糜烂性胃酸缺乏的萎缩性胃炎,更是没有什么更好的治疗药物。在治疗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增生的癌前病变,更是措手无策。甚至失治、误治加重疾病造成癌变。或长期服用化学药物,引起肝肾的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胃脘胀满不适,甚则作痛,厄逆,口干,纳呆,乏力,舌红少苔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萎缩胃炎、浅表糜烂性胃炎等胃病的中药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药物的丸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治疗胃病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比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药剂人参10~30份,汉三七5~30份,麦冬10~30份,清半夏10~30份,竹茹10~30份,阿胶5~30份,紫丹参10~30份,蒲公英10~50份,半枝莲10~40份,更米10~40份,白花蛇舌草10~40份,生甘草10~30份,鸡内金5~30份,腹毛10~30份,大枣10~30份,条沙参10~30份,石角斗10~30份。
所述的药剂可以是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制剂。
本发明的药物可以按照下述方法制备成丸剂①将上述17味药去除杂质、灰尘、炮制后,粉碎成60~80目的粉体,充分拌匀,封闭保存备用;②取上述17味药总重量5~8倍的大腹皮,加大腹皮重量5~10倍的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30~40分钟,混合、过滤、浓缩煎煮液备用;③将上述中药粉体及大腹皮滤液加入到制丸机内搅拌、制丸,并在80度的恒温下,干燥药丸;④将上述干燥药丸包糖衣、打光,低温干燥、分装即得。
本发明的药物采用科学组方,主要功效为健脾益气,滋阴养胃,怯瘀生新,无毒副作用。经临床试验证明,其对慢性萎缩胃炎、浅表糜烂性胃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可达99%;同时对胃脘胀满不适,胃脘作痛,厄逆,口干,纳呆,乏力,舌红少苔等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也有显著的疗效。
本发明的药物治疗胃病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临床试验得以说明1、病例选择慢性萎缩胃炎患者100例;浅表糜烂性胃炎患者100例;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
2、临床症状慢性萎缩胃炎患者①胃脘胀满隐痛、脘痛连肋、反复发作、嗳气纳呆、口干、口苦、身倦乏力、知饥不食、纳谷不声、或痞满不适、或呕秽物、腹中不适、食后脘腹饱胀、消瘦、舌淡、苔薄、脉细弦。
②胃镜检查粘膜呈灰白、灰黄、灰暗色或伴见充血、水肿、糜烂、出血、分泌液黄而浑浊或量少、同一部位粘膜变薄、深浅不一致、呈颗粒样或结节样增生、僵硬、皱襞低平、稀少、甚至消失。粘膜下血管透见、或腺体增生、或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
③活检组织病理表现病变区粘膜层萎缩、变薄、腺体绝对数量减少、整个腺体萎缩或消失、排列紊乱,有些腺体的腺腔呈囊状扩张,腺上皮细胞扁平。间质细胞浸润、中度CAG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典型增生。
浅表糜烂性胃炎患者①临床症状上腹部饱胀、隐隐作痛、嗳气、泛酸、口干、食欲不振、嘈杂、恶心、神疲乏力等。而X线钡餐造影等检查常无其它异常。
②内镜检查未发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未发现食管炎,也无上述疾病病史;但胃粘膜层可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糜烂。
③实验室、B超检查排除肝胆胰疾病;无糖尿病、肾脏病、结缔组织病及精神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①临床症状上腹部痛疼不适、腹胀痞满、早饱、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舌红少苔等消化不良症状。
②胃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实验室、B超、X线检查排除肝、胆、胰疾病、无糖尿病、结缔组织病、肾脏病及精神病;无腹部手术史;排除肠易激综合症。
3、治疗方法服用本发明的丸剂药物服用量每日三次,每次6克,服用3个疗程。一个疗程为30天。
4、治疗结果4.1慢性萎缩胃炎慢性萎缩胃炎患者100例,从临床症状、胃镜检查及活检组织病理三各方面综合考查在治疗一个量程后,有45例患者痊愈,43例患者症状明显减轻,12例患者没有明显改善;在治疗两个量程后,有48例患者痊愈,46例患者症状明显减轻,6例患者没有明显改善;在治疗三个量程后,有51例患者痊愈,47例患者症状明显减轻,2例患者没有明显改善。
4.2浅表糜烂性胃炎浅表糜烂性胃炎患者100例,从临床症状、内镜检查两各方面考查在治疗一个量程后,有68例患者痊愈,28例患者症状明显减轻,4例患者没有改善;在治疗两个量程后,有78例患者痊愈,22例患者症状明显减轻,0例没有改善;在治疗三个量程后,有89例患者痊愈,11例患者症状明显减轻,0例没有改善。
4.3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上腹部痛疼不适、腹胀痞满、早饱、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舌红少苔等消化不良症状患者100例,单从临床观察在治疗一个量程后,有76例患者痊愈,24例患者症状明显减轻,0例没有改善;在治疗两个量程后,有88例患者痊愈,12例患者症状明显减轻,0例没有改善;在治疗三个量程后,100例痊愈。
纵上所述,本发明的药物对慢性萎缩胃炎、慢性萎缩胃炎及胃脘胀满不适,胃脘作痛,厄逆,口干,纳呆,乏力,舌红少苔等症状均有显著的疗效,经统计,总有效率可达99%。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治疗胃病的丸剂药物,是由以下配方和工艺制备而成配方以重量比份计人参10~30份,汉三七5~30份,麦冬10~30份,清半夏10~30份,竹茹10~30份,阿胶5~30份,紫丹参10~30份,蒲公英10~50份,半枝莲10~40份,更米10~40份,白花蛇舌草10~40份,生甘草10~30份,鸡内金5~30份,腹毛10~30份,大枣10~30份,条沙参10~30份,石角斗10~30份。
工艺①将上述17味药去除杂质、灰尘、炮制后,粉碎成30~60目的粉体,充分拌匀,封闭保存备用;②取上述17味药总重量5~8倍的大腹皮,加大腹皮重量5~10倍的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30-40分钟,混合、过滤、浓缩煎煮液备用;③将上述中药粉体及大腹皮滤液加入到制丸机内搅拌、制丸,并在80度的恒温下,干燥药丸;④将上述干燥药丸包糖衣、打光,低温干燥、分装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比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药剂人参10~30份,汉三七5~30份,麦冬10~30份,清半夏10~30份,竹茹10~30份,阿胶5~30份,紫丹参10~30份,蒲公英10~50份,半枝莲10~40份,更米10~40份,白花蛇舌草10~40份,生甘草10~30份,鸡内金5~30份,腹毛10~30份,大枣10~30份,条沙参10~30份,石角斗10~3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胃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为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制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胃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为丸剂。
4.一种权利要求3所述治疗胃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上述17味药去除杂质、灰尘、炮制后,粉碎成60~80目的粉体,充分拌匀,封闭保存备用;②取上述17味药总重量5~8倍的大腹皮,加大腹皮重量5~10倍的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30~40分钟,混合、过滤、浓缩煎煮液备用;③将上述中药粉体及大腹皮滤液加入到制丸机内搅拌、制丸,并在80度的恒温下,干燥药丸;④将上述干燥药丸包糖衣、打光,低温干燥、分装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该药物是以人参,汉三七,麦冬,清半夏,竹茹,阿胶,紫丹参,蒲公英,半枝莲,更米,白花蛇舌草,生甘草,鸡内金,腹毛,大枣,条沙参,石斛为原料,并按一定的比份配制而成。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该药物的丸剂剂型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17味药去除杂质、灰尘、炮制后,粉碎成60~80目的粉体,以大腹皮煎液为粘合剂,采用制丸机制丸、糖衣机包糖衣、打光,低温干燥、分装即得。经临床试验证明,其对慢性萎缩胃炎、浅表糜烂性胃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可达99%;同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胃病也有显著的疗效。
文档编号A61K35/38GK1973886SQ20061010487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1日
发明者薛志清 申请人:薛志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