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体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4941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收体物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吸收体物品。
背景技术
纸尿布(孩子用和大人用)、经期用卫生巾、失禁用品、训练用短裤等吸收体物品由使用高吸水性树脂(Super Absorbent Polymer, 以下称"SAP")的吸收体吸收从穿用者排出的尿等体液。以前,为了解决穿用时下垂或滑落这样的问题,对吸收体物品的 各种构造进行了研究,但该问题还是频发。这样的下垂、滑落成为穿 用早期的泄漏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还产生穿用感、穿用时的外观 变差这样的问题。穿用者的呼吸、体位变化、运动等产生的穿用者身体与吸收体物 品的位置关系的变化和吸收体物品的变形,以及吸收体物品收容排出 物(尿、便等)而产生的重量负荷所带来的朝下的力等引起这样的下 垂、滑落。以前,作为防止这样的下垂、滑落的手段,在吸收体物品的腰 部、股部的边缘部设置被称为腰部褶裥、腿部褶裥(例如连接部褶 裥、内褶裥、外褶裥)的弹性构件,以使吸收体物品紧密地接触于穿 用者的身体。然而,由这样的方法不能充分防止下垂、滑落。对此提出了各种方法。例如,在本发明者提出的专利文献1和2中记载了这样的方法, 该方法在腰部、腰孔附近由弹性构件连接无带(^一yi^久)型(短 裤型)的吸收体物品的前身大片与后身大片。另外,在本发明者提出的专利文献3~5中,记载了将起到腿部褶
裥的作用的弹性构件设于吸收体物品的腿孔部的内侧的方法。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6-666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6-6540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7-9600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8-5698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8-56986号公报发明内容虽然它们与大腿部的密接性高,但都还不能说防止下垂、滑落的 效果足够。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下垂、滑落的吸收体物口口 o本发明者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结果完成了具 有新型构造的吸收体物品。即,本发明提供以下的(1) ~ (25)。(l)一种吸收体物品,具有片状的防漏体、吸收体、 一对侧缘伸缩带、腰部带及一对绕臀伸缩带;该防漏体具有底面部和从上述底面部的左右两侧朝上侧立起的一 对侧部,由上述底面部和上述一对侧部形成内部空间;该吸收体在上述内部空间含有至少配置1层的高吸水性树脂,可 吸收体液;该一对侧缘伸缩带分别沿上述一对侧部的边缘部设置; 该腰部带与上述防漏体的后端接合,朝左右方向延伸; 该一对绕臀伸缩带连接于上述防漏体的上述一对侧部和/或一对侧 缘伸缩带和上述腰部带;上述一对绕臀伸缩带的与上述防漏体的上述一对侧部和/或上述一 对侧缘伸缩带的连接部比裆下部更处于后方;上述一对绕臀伸缩带的与上述腰部带的连接部的间隔比上述一对 绕臀伸缩带的与上述防漏体的上述一对侧部和/或上述一对侧缘伸缩带 的连接部的间隔大。(2) 记载于上述(1)的吸收体物品,其中,上述绕臀伸缩带与上 述侧缘伸缩带成为一体。(3) —种吸收体物品,具有片状的防漏体、吸收体、 一对内壁、 一对侧缘伸缩带、腰部带及一对绕臀伸缩带;该防漏体具有底面部和从上述底面部的左右两侧朝上侧立起的一 对侧部,由上述底面部和上述一对侧部形成内部空间;该吸收体在上述内部空间含有至少配置1层的高吸水性树脂,可 吸收体液;该一对内壁设于上述一对侧部各个的内侧; 该一对侧缘伸缩带分别沿上述一对内壁的边缘部设置; 该腰部带与上述防漏体的后端接合,朝左右方向延伸; 该一对绕臀伸缩带分别沿上述一对侧部的边缘部设置,连接于上 述腰部带;上述一对绕臀伸缩带的与上述腰部带的连接部的间隔比上述一对 绕臀伸缩带的处于裆下部的间隔大。(4) 记载于上述(1) ~ (3)中任何一项的吸收体物品,其中, 上述侧缘伸缩带与上述腰部带结合。(5) 记载于上述(1) ~ (4)中任何一项的吸收体物品,其中, 上述侧缘伸缩带由复合体构成,该复合体通过用无纺布覆盖并列配置 的多个线状弹性体的一方或双方的侧方而构成。(6) 记栽于上述(1) ~ (5)中任何一项的吸收体物品,其中, 上述腰部带的宽度为30~ 200mm,上述侧缘伸缩带的宽度为10 ~ 100mm,绕膂伸缩带的宽度为5~50mm。(7) 记载于上述(1) ~ (6)中任何一项的吸收体物品,其中, 上述腰部带的至少一部分为具有伸缩性的构件。(8) 记载于上述(7)的吸收体物品,其中,上述腰部带从接近上 述防漏体的一方朝远离的一方依次具有拉伸应力小的区域和拉伸应力
大的区域。(9) 记载于上述(7)的吸收体物品,其中,上述腰部带从接近上 述防漏体的一方朝远离的一方依次具有^立伸应力小的区域、^立伸应力 中等的区域及拉伸应力大的区域。(10) 记载于上述(7)的吸收体物品,其中,上述腰部带从接近 上述防漏体的一方朝远离的一方依次具有拉伸应力小的区域、拉伸应 力大的区域及拉伸应力中等的区域。(11) 记载于上述(7)的吸收体物品,其中,上述腰部带在上述 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具有非伸缩性构件,在上述非伸缩性构件的左右两 侧具有伸缩性构件,上述非伸缩性构件与上述防漏体结合。(12) 记载于上述(7)的吸收体物品,其中,上述腰部带在左右 方向与上述防漏体以多个结合部结合。(13) 记载于上述(12)的吸收体物品,其中,在上述多个结合部 间,上述防漏体的长度比上述腰部带的长度大。(14) 记栽于上述(1) ~ (13)中任何一项的吸收体物品,具有 前方腰部带和一对前方伸缩带;该前方腰部带与上述防漏体的前端结 合并朝左右方向延伸;该一对前方伸缩带与上述防漏体的一对侧部和/ 或一对侧缘伸缩带及上述前方腰部带连接;其中上述一对前方伸缩带的与上述前方腰部带的连接部的间隔比上述 一对前方伸缩带的与上述防漏体的上述一对侧部和/或上述一对侧缘伸 缩带的连接部的间隔大。(15) 记载于上述(1) ~ (13)中任何一项的吸收体物品,其 中,上述腰部带为环状,与上述防漏体的后端和前端结合。(16) 记载于上述(5)的吸收体物品,具有一对前方伸缩带,该 一对前方伸缩带连接于上述防漏体的一对侧部和/或一对侧缘伸缩带与 上述腰部带的上述防漏体的前端侧;其中上述一对前方伸缩带的与上述腰部带的连接部的间隔比上述一对 前方伸缩带的与上述防漏体的上述一对侧部和/或上述一对侧缘伸缩带 的连接部的间隔大。(17) 记载于上述(14)或(16)的吸收体物品,其中上述前方 伸缩带的宽度为5~50mm。(18) 记载于上述(1) ~ (17)中任何一项的吸收体物品,还具 有沿与上述一对侧缘伸缩带的各裆下部相当的部分间设置的桥接构 件。(19) 记载于上述(18)的吸收体物品,上述桥接构件连接于上述 侧缘伸缩带的上面。(20) 记载于上述(18)或(19)的吸收体物品,上述桥接构件连 接于上述侧缘伸缩带的下面。(21) 记载于上述(18) ~ (20)中任何一项的吸收体物品,其 中还具有结合到上述桥接构件的下侧的分隔构件;上述内部空间由上述分隔构件分离成前侧的尿吸收用空间与后侧 的便收容用空间;在上述尿吸收用空间配置上述吸收体。(22) 记载于上述(21)的吸收体物品,其中在上述例收容用空 间具有耐水片,上述耐水片的前端部与上述桥接构件结合,从而构成 上述分隔构件。(23) 记载于上述(22)的吸收体物品,其中在上述便收容用空 间中,将上述吸收体配置到上述防漏体与上述耐水片间。(24) 记载于上述(21)的吸收体物品,其中在上述便收容用空 间具有第2吸收体,在上述第2吸收体的前端部附近具有尿引导构 件,上述尿引导构件与上述桥接构件结合,从而构成上述分隔构件。(25) 记载于上述(21)的吸收体物品,其中上述分隔构件为与 上述防漏体的上述底面部结合的耐水片。本发明的吸收体物品不易发生下垂和滑落。


图l为示出本发明第l形式的吸收体物品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2为穿用者穿用本发明第l形式的吸收体物品时的示意图。
图3为示出本发明第l形式的吸收体物品的另一例的示意图。 图4为示出本发明第2形式的吸收体物品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5为穿用者穿用本发明第2形式的吸收体物品时的示意图。 图6为示出本发明第l形式的吸收体物品的另一例的平面图。 图7为示出本发明第l形式的吸收体物品的另一例的平面图。 图8为示出一方的端部分支成两个以上的侧缘伸缩带的制造方法 的示意说明图。图9为示出另一形式的侧缘伸缩带的制造方法的示意说明图。图IO为示出侧缘伸缩带与绕臀伸缩带成为一体的本发明第l形式 的吸收体物品的 一例的示意图。图11为示出腰部带的例子的示意图,构成该腰部带的材料通过并 列地排列多条长丝状的伸缩性材料并由无纺布夹住两侧而获得。图12为示出在左右方向上组合伸缩性不同的构件而构成的腰部带 的例子的示意平面图。图13为示出在宽度方向(前后方向)上组合伸缩性不同的构件而 构成的腰部带的各种例子的示意平面图。图14为示出相互结合的腰部带和防漏体的各种例子的示意截面图。图15为示出具有各种装拆构件的吸收体物品的例子的示意透视图。图16为示出具有环状腰部带的本发明第l形式的吸收体物品的示 意图。图17为示出本发明第l形式的吸收体物品的另一例的示意图。 图18为示出桥接构件的一例的示意图。图19为示出本发明第2形式的吸收体物品的另一例的示意图。 图20为示出侧缘伸缩带与绕臀伸缩带成为一体的本发明第l形式 的吸收体物品的另 一例的示意图。 符号的说明10、 10a、 10b、 10c、 10d、 10e、 10f、 10g、 10h、 10i、 10j、 11 防漏体 12 底面部 14侧部20、 20a、 20b、 20c吸收体22、 22a第2吸收体30、 32、 90、 94、 96、 98侧缘伸缩带40、 400、 402、 404、 406、 408、 410、 412、 414、 416腰部带 42、 42a 、 44、 43、 47装拆构件 45前方防漏体 46前方腰部带 48环状腰部带50、 80、 90a、 94a、 98a绕脊伸缩带 60、 81、 90c、 90d前方伸缩带 70 内壁90b、 94b、 98b侧缘伸缩带延长部96a、 98c、 400b、 408c、 410c、 412d无纺布96b伸缩性构件100、 110、 200、 300、 310、 320、 350、 360、 370、 380、 390 吸收膽品120、 121、 122桥接构件125结合部130、 132耐水片140尿引导构件400a聚氨基甲酸乙酯长丝402a非伸缩性构件402b伸缩性构件408a、 410a、 412a拉伸应力大的构件 408b、 410b、 412c拉伸应力小的构件 412b拉伸应力中等的构件 M穿用者 S内部空间
Sl尿吸收用空间 S2便收容用空间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优选实施形式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吸收体物品。 在本说明书中,在实际穿用本发明的吸收体物品的场合,将接近穿用 者肌肤的一侧称为"上",将远离一侧称为"下"。另外,在实际穿用本 发明的吸收体物品的场合,将与穿用者身体前侧对应的一侧称为 "前",将与后侧对应的一侧称为"后"。另外,在各图中,为了容易理 解,有时使实际接触的构件离开地示出。图1为示出本发明第1形式的吸收体物品的例子的示意图。图1 (A)为平面图,图1 (B)为左侧面图,图1 (C)为沿图1 (A)中的 IC-IC线的横截面图。在附图中的各平面图中,吸收体物品等的前侧位于图的上侧。本发明第1形式的吸收体物品100基本上具有片状的防漏体10、 吸收体20、 一对侧缘伸缩带30、腰部带40及一对绕臀伸缩带50;该 防漏体10具有底面部12和从底面部12的左右两侧朝上侧立起的一对 侧部14,由底面部12和一对侧部14形成内部空间S;该吸收体20在 内部空间S含有至少配置了 l层的高吸水性树脂,可吸收体液;该一 对侧缘伸缩带30分别沿一对侧部14的边缘部设置;该腰部带40与防 漏体10的后端结合,朝左右方向延伸;该一对绕臀伸缩带50连接于 防漏体10的一对侧部14和腰部带40。防漏体10的材质一般可作为背片使用。具体地说,例如可使用 PE、 PP、 PET、 PVA等树脂的薄膜、上述树脂的泡沫片等体液不透 过性片。体液不透过性片可较好地使用通气性薄膜等具有通气性的材 料。另外,在使用上述树脂薄膜的场合,为了提高触感和外观,也可 作为薄膜与无纺布的多层片使用。在该场合,作为无纺布,可较好地 使用目付(单位面积重量)较低的SB (纺粘)、SMS、热粘无纺布等。另外,也可使用上述树脂的薄膜与后述的片状吸收体的多层片。 另外,也可使用高耐水性无纺布。在该场合,可单独使用,也可 作为薄膜与高耐水性无纺布的多层片使用。防漏体IO也可由多个构件构成。防漏体10如上述那样,具有底面部12和一对侧部14。 一对侧部 14在图1中从底面部12折叠而成,但如可从底面部12的左右两侧朝 上侧立起,则不特别限定。由底面部12和一对侧部14形成内部空间S。在内部空间S配置 吸收体20。用于本发明的吸收体20如含有高吸水性树脂,可吸收体液,则不 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使用粉末状的木材纸浆、无加工的SAP等粉末状 吸收体,但如考虑形态稳定性、脱落的可能性等,最好为片状吸收 体。其中,最好在无纺布上涂覆上述高吸水性树脂的片状吸收体。吸收体的种类可相应于用途适当地选择。例如,在将本发明的吸 收体物品作为孩子用尿布的场合,作为新生儿用或月龄低的乳儿用 (大小为S尺寸),最好木材纸浆的含有量大,另外,作为月龄高的乳 儿用(大小为M尺寸、L尺寸),最好SAP的含有量大。在片状吸收体中,作为一个优选形式,为SAP含有50质量%以 上(最好含有60 ~ 95质量% )的高吸水性片。高吸水性片为以SAP为主成分的极薄的片状吸收体。高吸水性片的SAP会右量;l55吝.厚麼*及蓬—吝成7IOW:片^!厘麿最抖在1 Smm以下,如在lmm以下则更好。高吸水性片如为以SAP为主成分的极薄的片状吸收体,则构成和 制造方法不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由空气铺网法获得的高吸水性片。空气铺网法通 过混合粉碎的木材纸浆与SAP,添加粘结剂成形为片状,获得高吸水 性片。作为由该方法获得的高吸水性片,例如已知美国雷奥尼亚 (Rayonier)公司制的NOVATHIN (美国注册商标)、王子克诺库洛 斯(* 乂夕口 ^ )公司制的B-SAP。另外,还可列举出由在无纺布等体液透过性片上涂覆SAP的分解 浆料的方法获得的高吸水性片。在这里,SAP的分解浆料最好通过在 水与乙醇的混合溶剂中分散SAP与微纤维化纤维素(MFC)而获得。 作为由该方法获得的高吸水性片,例如已知(林)日本吸收体技术研 究所制的MegaThin (注册商标)。此外,例如可列举出在起毛状无纺布大量承载SAP并且用热融粘 合剂、乳化粘合剂、水性纤维等固定而获得的高吸水性片,将纤维状 SAP与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混合并成形为网状而获得 的高吸水性片,以及由薄绢夹住SAP层的上下获得的SAP片。吸收体至少配置1层。即,吸收体可为1层,也可为2层以上 (多层)。另外,吸收体也可按折叠状态配置。在一对侧部14的边缘部,分别沿边缘部设置一对侧缘伸缩带 30。侧缘伸缩带30在图l中沿边缘部的全长设置,但在本发明中不限 于此,也可在边缘部的前后端部附近设置侧缘伸缩带。如图1所示那样,当侧缘伸缩带30与腰部带40结合时,如穿用 本发明的吸收体物品100,则侧缘伸缩带30由腰部带40朝其长度方 向拉伸,所以,侧缘伸缩带30紧密地接触于穿用者的身体。另外,即 使穿用者移动,侧缘伸缩带30也跟随该移动,不易从穿用者的身体离 开,尿便的泄漏更有效地得到防止。侧缘伸缩带30如为具有伸缩性的构件的构件,则不特别限定,但 为了紧密接触于穿用者的臀部以抑制不快感,最好上面大体为平面。例如,作为一个优选形式,由复合体构成,该复合体通过用无纺 布覆盖并列配置的多个线状弹性体的一方或双方的侧而构成。另外,可与后述的腰部带为具有伸缩性的构件的场合相同。侧缘伸缩带的宽度虽然不特别限定,但最好为10~100mm。腰部带40接合于防漏体10的后端朝左右方向延伸。腰部带具有 使本发明的吸收体物品按紧密接触于穿用者身体的状态固定的作用。
腰部带40的材料虽然不特别限定,但最好至少一部分为具有伸缩 性的构件。其材料、构造等在后面说明。腰部带的宽度虽然不特别限定,但最好为30~200mm。在吸收体物品100中,将装拆构件42设于腰部带40的左右两端 部。装拆构件42与设于防漏体10的前端的装拆构件44可相互装拆。 例如,由各种面扣构成。当穿用者穿用吸收体物品100之际,通过装拆构件42与装拆构件 44结合,从而在腰部带40与防漏体10的前端部形成腰孔。在吸收体物品100中,将前方防漏部45 i殳于防漏体10的前端部。前方防漏部45与防漏体10的底面部12和侧缘伸缩带30结合, 形成袋部。这样,可更有效地防止尿便从前方的泄漏。一对绕膂伸缩带50连接于防漏体10的一对侧部14和腰部带40。 另外, 一对绕臀伸缩带50的与防漏体10的一对侧部14的连接部比裆 下部更靠后方。另外, 一对绕臀伸缩带50的与腰部带40的连接部的 间隔(图1中的ai )比一对绕臀伸缩带50的与防漏体10的一对侧部 14的连接部的间隔(图1中的bj大。在吸收体物品100中,绕臀伸缩带50与防漏体10的一对侧部14 连接,但也可与一对侧缘伸缩带30连接,或连接到两者。绕臀伸缩带50为具有伸缩性的构件。其材料、构造等可与后述的 腰部带为具有伸缩性的构件的场合相同。绕臀伸缩带的宽度虽然不特别限定,但最好为5 50mm。图2为穿用者穿用本发明第1形式的吸收体物品100时的从穿用 者的正面侧和背面侧观看到的示意图。图2 ( A)为从穿用者的正面侧 观看的示意图,图2 (B)为从穿用者的背面侧观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穿用本发明的吸收体物品100时,侧缘伸缩带30 由于为具有伸缩性的构件,所以,紧密接触于穿用者M的身体。因 此,不产生下垂、滑落。另外,在本发明的吸收体物品100中,在穿用者的背面侧,沿防
漏体10的一对侧部14的边缘部设置的一对侧缘伸缩带30沿穿用者M 的臀部的凸起大体平行。另一方面,在穿用者的正面侧, 一对侧缘伸 缩带30在上方大体相互平行,但在穿用者M的裆下部,其间隔缩 小。这是因为穿用者的裆下部狭窄。因此, 一对侧缘伸缩带30即使在 背面侧,接近裆下部的部分也被朝内侧拉。另外,穿用者的臀部的凸起朝穿用者的中心形成谷部,所以,如 没有绕臀伸缩带50,则一对侧缘伸缩带30容易落入到臀部的内侧。 侧缘伸缩带30的一方落入到臀部的内侧时,尿便泄漏的危险增强。在吸收体物品100的背面侧,将绕臀伸缩带50设于侧缘伸缩带 30与腰部带40间,其间隔越往上侧则越宽(例如在图2中,a2> b2)。绕臀伸缩带50由于为具有伸缩性的构件,所以,在吸收体物品 100的背面侧起到将侧缘伸缩带30拉往上侧和外侧的作用。这样,可 更有效地防止侧缘伸缩带30下垂、滑落。另外,适度保持一对侧缘伸 缩带30的间隔,防止它们落入到内侧,使得吸收体20顺利地吸收或 收容尿便。另外,在本发明的吸收体物品100中,当穿用时,绕臀伸缩带50 处于沿穿用者M的臀部的凸起的位置,成为柔软地包住臀部的构造。 因此,不会如以前的吸收体物品的腿部褶裥那样勒紧腹股沟部而阻碍 血流。本发明的吸收体物品的一个优选形式还具有前方腰部带和一对前 方伸缩带;该前方腰部带与防漏体的前端结合并朝左右方向延伸;该 一对前方伸缩带与防漏体的一对侧部和/或一对侧缘伸缩带及前方腰部 带连接; 一对前方伸缩带的与前方腰部带的连接部的间隔比一对前方 伸缩带的与防漏体的 一对侧部和/或一对侧缘伸缩带的连接部的间隔 大。图3为示出本发明第l形式的吸收体物品的另一例的示意图。图3 (A)为平面图,图3 (B)为穿用者穿用时从穿用者的正面侧观看的 图。图3 (A)所示吸收体物品110基本与吸收体物品100相同,但具
有与防漏体10前端结合并朝左右方向延伸的前方腰部带46,以及与 防漏体10的一对侧部14和前方腰部带46连接的一对前方伸缩带60。 另外,在吸收体物品110中, 一对前方伸缩带60的与前方腰部带46 的连接部的间隔(图3中的c3)比一对前方伸缩带60的与防漏体10 的一对侧部14的连接部的间隔(图3中的d3)大。前方伸缩带60为具有伸缩性的构件,所以,如图3(B)所示那 样,当穿用时,在吸收体物品110的正面侧,起到将侧缘伸缩带30朝 上侧和外侧拉的作用。这样,可更有效地防止下垂、滑落。另外,适 当地保持一对侧缘伸缩带30的间隔,使吸收体20容易吸收或收容尿 便。另外,在本发明的吸收体物品110中,如图3 (B)所示那样,最 好穿用时前方伸缩带60位于穿用者M的腹股沟部的上侧。在该场 合,如以前的吸收体物品中的褶裥那样,不会勒紧腹股沟部而阻碍血流。前方伸缩带60为具有伸缩性的构件。其材料、构造等可与绕臀伸 缩带50相同。例如,前方伸缩带的宽度最好为5~50mm。图4为示出本发明第2形式的吸收体物品的例子的示意图。图4 (A)为平面图,图4 (B)为左侧面图,图4 (C)为沿图4 (A)中的 IVC-IVC线的横截面图。图4所示本发明的第2形式的吸收体物品200具有片状的防漏体 10、吸收体20、 一对内壁70、 一对侧缘伸缩带32、腰部带40及一对 绕臀伸缩带80和一对前方伸缩带81;该防漏体10具有底面部12和从 底面部12的左右两侧朝上侧立起的一对侧部14,由底面部12和一对 侧部14形成内部空间S;该吸收体20在内部空间S含有至少配置了 1 层的高吸水性树脂,可吸收体液;该一对内壁70设于一对侧部14的 各个的内侧;该一对侧缘伸缩带32分别沿一对内壁70的边缘部设 置;该腰部带40结合于防漏体10的后端,朝左右方向延伸;该一对 绕臀伸缩带80和一对前方伸缩带81分别沿一对侧部14的边缘部设 置,连接于腰部带40。
防漏体10、吸收体20及腰部带40与本发明第1形式的吸收体物 品IOO相同。即,吸收体物品200基本与吸收体物品100相同,不同点在于, 具有设于一对侧部14各个的内侧的一对内壁70,分别沿一对内壁70 的边缘部设置一对侧缘伸缩带32, 一对绕赘伸缩带80连接于一对侧 部14和腰部带40, 一对前方伸缩带81连接于一对侧部14和前方腰部 带46,绕臀伸缩带80与前方伸缩带81成为一体。内壁70不特别限定其材料。液体透过性构件和液体不透过性构件 都可使用。侧缘伸缩带32可与侧缘伸缩带30同样。如图4所示那样,在吸收体物品200中, 一对绕臀伸缩带80的与 腰部带40的连接部的间隔(图4中a4)比一对绕臀伸缩带80的裆下 部的间隔(图4中的e4)大。图5为穿用者穿用本发明第2形式的吸收体物品200时从穿用者 正面侧和背面侧观看的示意图。图5 (A)为从穿用者的正面侧观看的 示意图,图5 (B)为从穿用者的背面侧观看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那样,在本发明的吸收体物品200穿用时,侧缘伸缩 带32为具有伸缩性的构件,所以,紧密接触于穿用者M的身体。因 此,不产生下垂、滑落。另外,在吸收体物品200中,在穿用者的背面侧,沿防漏体10的 一对侧部14的边缘部设置的一对侧缘伸缩带32沿穿用者M的臀部凸 起大体相互平行。另一方面,在穿用者的正面侧, 一对侧缘伸缩带32 在上方大体相互平行,但在穿用者M的裆下部,其间隔缩小。这由穿 用者的裆下部狭窄而引起。因此,即使在背面侧, 一对侧缘伸缩带32 的接近裆下部的部分也被朝内侧拉。另外,穿用者的臀部的凸起朝穿用者的中心形成谷,所以,如没 有绕臀伸缩带80,则一对侧缘伸缩带32容易落入到臀部的内侧。当 侧缘伸缩带32的一方或双方落入到臀部的内侧时,尿便泄漏的危险增 强,或侧缘伸缩带32直接接触于穿用者的尿道口、肛门,产生不快感。在吸收体物品200中,将一对内壁70设于一对侧部14各个的内 侧,分别沿一对内壁70的边缘部设置一对侧缘伸缩带32, 一对绕臀 伸缩带80连接于一对侧部14和腰部带40。 一对绕臀伸缩带80的与腰 部带40的连接部的间隔(图5中a5)比一对绕臀伸缩带80的裆下部 的间隔(图5中的e5)大。绕臀伸缩带80为具有伸缩性的构件,所以,在吸收体物品200的 背面侧,起到通过侧部14和内壁70从上侧朝外侧拉侧缘伸缩带32的 作用。这样,可更有效地防止侧缘伸缩带32下垂或滑落。另外,通过 侧部14和内壁70适度地保持一对侧缘伸缩带32的间隔,防止它们落 入到内侧,使吸收体20顺利地吸收或收容尿便。在吸收体物品200中,当穿用时,绕督伸缩带80处于沿穿用者M 的臀部的凸起的位置,成为柔软地包住臀部的构造。因此,不会如以 前的吸收体物品的腿部褶裥那样勒紧腹股沟部而阻碍血流。绕臀伸缩带80的长度方向的拉伸应力比侧缘伸缩带32的长度方 向的拉伸应力小。在该场合,不会使绕臀伸缩带80的拉伸应力过强而 不必要地在侧缘伸缩带32作用大的力,产生偏移。另外,吸收体物品200如图4所示那样,绕臀伸缩带80不仅存在 于裆下部的后侧,而且与绕臀伸缩带80成一体的前方伸缩带81从裆 下部伸长到前侧地存在。另外, 一对前方伸缩带81的与前方腰部带 46的连接部的间隔(图4中的c4)比一对前方伸缩带81的裆下部的 间隔(图4中的e4)大。前方伸缩带81如上述那样为具有伸缩性的构件,所以,如图5 (A)所示那样,穿用时在吸收体物品200的正面侧,起到通过侧部14 和内壁70将侧缘伸缩带32拉往上侧和外侧的作用。这样,可更有效 地防止侧缘伸缩带32下垂、滑落。另外,通过侧部14和内壁70适度 保持一对侧缘伸缩带32的间隔,使得吸收体20顺利地吸收或收容尿 便。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式的吸收体物品中,绕臀伸缩带可仅存在
于比裆下部更靠后侧的位置,也可如吸收体物品200那样,使与绕臀 伸缩带成一体的前方伸缩带伸到比裆下部更靠前侧的位置。 下面,说明绕臀伸缩带的各种形式。图6为示出本发明第l形式的吸收体物品的另一例的平面图。 图6所示吸收体物品300基本上与吸收体物品110相同,^旦防漏 体10a的一对侧部的边缘部在比中央部往前的部分和往后的部分朝左 右方向变宽。另外, 一对侧缘伸缩带90的后端部在比裆下部靠后方的 位置分支成两个部分,成为绕臀伸缩带90a和侧缘伸缩带延长部 90b。另外,绕臀伸缩带90a沿防漏体10a的一对侧部的边缘部设置, 侧缘伸缩带延长部90b与防漏体10a离开,结合到腰部带40的中央 部。在吸收体物品300中,绕臀伸缩带90a的与腰部带40的连接部的 间隔(图6中的a6)比绕臀伸缩带90a的与一对侧缘伸缩带90的连接 部(分支部)的间隔(图6中的b6)大。这样,起到与上述吸收体物 品110同样的效果。绕臀伸缩带90a与侧缘伸缩带延长部90b如图所示那样,宽度可 为相同禾呈度,也可不同。也可在绕臀伸缩带90a与侧缘伸缩带延长部90b间如图9所示侧 缘伸缩带96、图10所示侧缘伸缩带98那样配置无纺布。在如吸收体物品300那样使侧缘伸缩带的腰部带侧的端部分支成 两个以上的部分形成绕臀伸缩带的场合,穿用者的立体的臀部由分支 的绕臀伸缩带和侧缘伸缩带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支承。这样,由于侧缘 伸缩带更不易从穿用者的身体偏移,所以,裆下部的侧缘伸缩带的间 隔容易适度得到保持,吸收体的尿便的吸收或收容更顺利,另外,穿 用者的臀部被尿便弄脏的面积变小。另外,仅是在1根绕臀伸缩带的 材料的端部形成切缝即可使其分支,所以,其制造工序也简易。另外,吸收体物品300的一对侧缘伸缩带90的前端部在比裆下部 靠前方的位置分支成两个部分,成为前方伸缩带90c和90d。另外, 外侧的前方伸缩带90c沿防漏体10a的一对侧部的边缘部设置,内侧 的前方伸缩带90d与防漏体10a离开,结合到前方腰部带46的中央 部。在吸收体物品300中,外侧的前方伸缩带90c的与前方腰部带46 的连接部的间隔(图6中的c6)比外侧的前方伸缩带90c的与一对侧 缘伸缩带90的连接部(分支部)的间隔(图6中的dJ大。这样,起 到与上述吸收体物品110同样的效果。外侧的前方伸缩带90c与内侧的前方伸缩带90d如图所示那样, 宽度可为相同程度,也可不同。也可在外侧的前方伸缩带90c与内侧的前方伸缩带90d间配置无 纺布。侧缘伸缩带90的前方和后方的分支角度不特别限定,可相同,也 可不同。吸收体物品300如上述那样,虽然侧缘伸缩带90在前方和后方双 方分支,但仅在后方分支的形式也可较好地使用。图7为示出本发明第l形式的吸收体物品的另一例的平面图。图7所示吸收体物品310基本上与吸收体物品100相同,但一对 侧缘伸缩带94的后端部在比裆下部靠后方的位置分支成两个部分,成 为绕臀伸缩带94a和侧缘伸缩带延长部94b。另外,绕臀伸缩带94a 沿防漏体10b的一对侧部的边缘部设置,侧缘伸缩带延长部94b与防 漏体10b离开,结合到腰部带40的中央部。吸收体物品310与吸收体物品100同样,也还具有绕臀伸缩带50。在本发明中,最外侧的绕臀伸缩带满足这样的条件即可,即,对 于具有多个绕臀伸缩带的场合(例如同时具有结合于侧缘伸缩带的绕 臀伸缩带和结合于防漏体的侧部的绕臀伸缩带的场合), 一对绕臀伸缩带的与腰部带的连接部的间隔比一对绕臀伸缩带的与防漏体的一对 侧部和/或 一对侧缘伸缩带的连接部的间隔大。在如吸收体物品310那样同时具有结合于侧缘伸缩带的绕臀伸缩 带和结合于防漏体的侧部的绕臀伸缩带的场合,可有效地防止由于排
出尿便而变重、吸收体物品从穿用者的身体朝下方离开。侧缘伸缩带延长部94b也可结合于防漏体10b的后端部,不结合 于腰部带40。在该场合,侧缘伸缩带延长部94b的一部分或全体也可 没有伸缩性。下面说明侧缘伸缩带与绕臀伸缩带成为一体的场合的侧缘伸缩带 的优选制造方法。图8为示出一方的端部分支成两个以上的侧缘伸缩带的制造方法 的示意说明图。图8 (A)示出一方的端部分支成两个部分的侧缘伸缩 带的制造方法,图8 (B)示出一方的端部分支成四个部分的侧缘伸缩 带的制造方法。在图8 (A)所示方法中,在上图所示带状构件中,如中央图所示 那样在其端部沿长度方向形成切缝,如下图所示那样,将由切缝分支的两个部分分别结合于腰部带等。图8 (B)所示方法与图8(A)所示方法相同,但带状构件由切 缝分成四个部分。图9为示出另一形式的侧缘伸缩带的制造方法的示意说明图。由图9所示方法制造的侧缘伸缩带96如上图所示那样,使用在无 纺布96a上平行于长度方向接合2根伸缩性构件96b而获得的构件。 该构件如下图所示那样,在左图中的虚线上使2根伸缩性构件96b接 触地折叠端部,由预先涂覆的粘接剂在该状态下粘接,使其一体化。 无纺布96a为高耐水性无纺布。具有这样构造的侧缘伸缩带96与分割1根伸缩性构件而制作的场 合不同,在作为侧缘伸缩带起作用的部分与作为绕臀伸缩带起作用的 部分间存在无纺布,所以,万一尿便跑出到侧缘伸缩带的外侧,也在 侧缘伸缩带与绕臀伸缩带间被截住,不会漏出到外部。图IO为示出侧缘伸缩带与绕臀伸缩带成为一体的本发明第l形式 的吸收体物品的一例的示意图。图10 (A)为平面图,图10 (B)为 沿图10 (A)中的XB-XB线的横截面图,图10 (C)为沿图10 ( A) 中的XC-XC线的横截面图。
用于图10所示吸收体物品320的侧缘伸缩带98这样获得,即, 在无纺布98c上平行于长度方向地接合2根伸缩性构件,对于这样获 得的构件,使2根伸缩性构件接触地折叠端部,由预先涂覆的粘接剂 在该状态下粘接,使其一体化。 一体化了的部分成为侧缘伸缩带98, 2根伸缩性构件离开的部分分别成为绕膂伸缩带98a和侧缘伸缩带 98b。无纺布98c为高耐水性无纺布。吸收体物品320基本上具有片状的防漏体10c、吸收体20、 一对 侧缘伸缩带98、腰部带40及绕臀伸缩带98a和侧缘伸缩带延长部 98b;该防漏体10c具有底面部和从底面部的左右两侧朝上侧立起的一 对侧部,由底面部和一对侧部形成内部空间S;该吸收体20在内部空 间S含有至少配置了 l层的高吸水性树脂,可吸收体液;该一对侧缘 伸缩带98分别沿一对侧部的边缘部设置;该腰部带40与防漏体10c 的后端结合,朝左右方向延伸;该绕臀伸缩带98a和侧缘伸缩带延长 部98b连接于一对侧缘伸缩带98和腰部带40。从图10 (B)和图10 (C)可以看出,在吸收体物品320中,防 漏体10c的一对侧部由防漏体的左右边纟彖部和无纺布98c形成。在采用这样的构造的场合,薄的无纺布98c连接侧缘伸缩带98与 防漏体,所以,侧缘伸缩带98的移动不由刚性较高的吸收体20和防 漏体10c妨碍,容易跟随穿用者的身体移动。另外,可防止由侧缘伸 缩带98的移动在吸收体20产生折皱。下面,说明腰部带的各种形式。腰部带如上述那样,最好为具有伸缩性的构件。这样,穿用者的 身体与本发明吸收体物品的紧密接触性更高。作为伸缩性材料,例如可使用天然橡胶、合成橡胶、聚氨基曱酸 乙酯、聚烯烃系高弹体(例如SEBS、 SIS)、聚酯系高弹体。作为这 些材料的形式,例如可列举出薄膜状、长丝状、网状、无纺布状。另 外,将这些形式的伸缩性材料与无纺布复合化后得到的材料也可很好 地使用。具体地说,例如可列举出(i)并列地排列多条聚氨基甲酸乙酯长 丝(例如Du Pont公司公司制的Lycra)、天然橡胶长丝等长丝状伸 缩性材料并由无纺布夹住两侧获得的材料、(ii)层叠聚氨基曱酸乙酯 长丝与伸长性无纺布的单向易伸长性弹性复合体(例如记载于日本特 开平7-252762号公才艮的材料)、(iii)以条状层叠SEBS网状构造物 (例如美国Conwed公司制)与无纺布获得的材料(例如记载于日本特 开平10-195746号公报的材料)、(iv)聚氨基甲酸乙酯纤维的纺粘材 料(例如卡勒波(力才才:々)公司制的Espansione )。图11为示出腰部带的例子的示意图,构成该腰部带材料(上述 (i))通过并列地排列多条长丝状的伸缩性材料并由无纺布夹住两侧 而获得。图11 (A)为平面图,图11 (B)为沿图11 (A)中的XIB-XIB线的横截面图。图11所示腰部带400通过并列地排列多条聚氨基曱酸乙酯长丝 400a并由无纺布400b夹住两侧而构成。作为无纺布400b,可较好地 列举出SMS无纺布。无纺布的目付最好为10~30g/m2。在腰部带为具有伸缩性的构件的场合,最好左右方向的50%伸长 时的应力为10~20g/cm,宽度(前后方向的长度)为30mm以上。当 为上述范围时,即使长时间使用,尿、便使吸收体物品变重,也不产 生滑落,而且勒紧感也小。腰部带的左右方向的50。/。伸长时的应力在15g/cm以下时勒紧感 更小,比较理想。另外,腰部带的宽度为50mm时,上述效果更高,所以更理想。 从成本出发,腰部带的宽度最好在200mm以下。在腰部带为具有伸缩性的构件的场合,最好在其宽度方向(前后 方向)和/或左右方向组合伸缩性不同的构件。图12为示出在左右方向上组合伸缩性不同的构件而构成的腰部带 的例子的示意平面图。图12所示腰部带402由中央部的非伸缩性构件402a和配置于其 左右的伸缩性构件402b构成。在腰部带402的左右两端部设有装拆构 件42a。
在该形式中,最好非伸缩性构件402a与防漏体结合,伸缩性构件 402b可自由伸缩。图13为示出在宽度方向(前后方向)上组合伸缩性不同的构件而 构成的腰部带的各种例子的示意平面图。图13 ( A)所示腰部带408这样构成,即,在后侧按5mm间隔平 行地排列2根拉伸应力大的构件408a,在前侧按10mm间隔平行地排 列4根拉伸应力小的构件408b,用无纺布408c夹住其上下(上侧的 无纺布未图示)。2根拉伸应力大的构件408a形成拉伸应力大的区域(S区域),4 根拉伸应力小的构件408b形成拉伸应力小的区域(W区域)。作为4立伸应力大的构件408a,例如可4吏用宽3mm、厚200fim的 橡胶带。另夕卜,作为拉伸应力小的构件408b,例如可使用800dtex的 聚氨基曱酸乙酯纱线。这样,腰部带从接近防漏体的一方朝远离的一方依次具有拉伸应 力小的区域和拉伸应力大的区域时,都可按适当的张力使其紧密接触 于存在凸起的下腹部、臀部和凹下的腰部这样的周长不同的部分。图13 (B)所示腰部带410这样构成,即,在后侧按4mm间隔平 行地排列3根拉伸应力大的构件410a,在中间部按4mm间隔、在前 侧按10mm间隔平行地排列共5根拉伸应力小的构件410b,用无纺布 410c夹住其上下(上侧的无纺布未图示)。2根拉伸应力大的构件410a形成拉伸应力大的区域(S区域),5 根拉伸应力小的构件408b在中间部形成拉伸应力中等的区域(M区 域),在前侧形成拉伸应力小的区域(W区域)。作为拉伸应力大的构件410a,例如可使用1200dtex的聚氨基甲酸 乙酯纱线。另外,作为拉伸应力小的构件410b,例如可^f吏用600dtex 的聚氨基曱酸乙酯纱线。这样,腰部带从接近防漏体的一方朝远离的一方依次具有拉伸应 力小的区域、拉伸应力中等的区域及拉伸应力大的区域时,可按适当 的张力使其紧密接触于周长从存在凸起的下腹部到从臀部凹下的腰部
连续变化的穿用者的身体。图13 (C)所示腰部带412这样构成,即,在中央部按5mm间隔 平行地排列2根拉伸应力大的构件412a,在后侧按5mm间隔平行地 排列2根拉伸应力中等的构件412b,在前侧按5mm间隔平行地排列3 根拉伸应力小的构件412c,用无纺布412d夹住其上下(上侧的无纺 布未图示)。2根拉伸应力大的构件412a形成拉伸应力大的区域(S区域),2 根拉伸应力中等的构件412b形成拉伸应力中等的区域(M区域),3 根拉伸应力小的构件412c形成拉伸应力小的区域(W区域)。作为拉伸应力大的构件412a,例如可4吏用宽3mm、厚200nm的 橡胶带。另外,作为拉伸应力中等的构件412b,例如可使用1200dtex 的聚氨基曱酸乙酯纱线。另外,作为拉伸应力小的构件412c,例如可 使用600dtex的聚氨基曱酸乙酯纱线。这样,腰部带从接近防漏体的一方朝远离的一方依次具有拉伸应 力小的区域、拉伸应力大的区域及拉伸应力中等的区域时,都可按适 当的张力使其紧密接触于存在凸起的下腹部、臀部和凹下的腰部、稍 凸起的腰上部(肚脐附近)这样的周长不同的部分。如图13(A) 图13(C)所示那样,最好W区域处于腰部带的 前侧。为了在腰部带的前侧结合侧缘伸缩带、绕臀伸缩带,最好不限 制其移动地与拉伸应力小的W区域结合。在腰部带的宽度方向使伸缩性不同的方法不限于上述各例,可使 用各种方法。例如可列举出以下的(i) ~ (v)的方法。都可设想腰部带的宽 度为80mm左右。(i) 在使用l种的聚氨基曱酸乙酯纱线(例如600dtex)的场合, 按3mm间隔排列,形成S区域;按6mm间隔排列,形成M区域;按 10mm间隔排列形成W区域。(ii) 在按相等间隔(例如5mm间隔)排列3种聚氨基甲酸乙酯纱 线的场合,由粗的聚氨基曱酸乙酯纱线(例如1200dtex)形成S区 域,由中等粗细的聚氨基甲酸乙酯纱线(例如800dtex)形成M区 域,由细聚氨基甲酸乙酯纱线(例如500dtex)形成W区域。(iii) 在使用l种厚度的橡胶带(例如厚150nm)的场合,由粗橡 胶带(例如宽5mm)形成S区域,由中等粗细的橡胶带(例如宽 3mm)形成M区域,由细橡胶带(例如宽lmm )形成W区域。(iv) 在组合橡胶带(例如厚150jim)与聚氨基甲酸乙酯薄膜(例 如厚100pm)的场合,由橡胶带(例如宽5mm)形成S区域,由粗聚 氨基甲酸乙酯薄膜(例如宽5mm)形成M区域,由细聚氨基甲酸乙 酯纱线薄膜(例如宽2mm )形成W区域。(v) 在组合橡胶带(例如厚150nm)与聚氨基甲酸乙酯纱线(例 如1200dtex)的场合,由橡胶带(例如宽3mm)形成S区域,按 3mm间隔排列聚氨基甲酸乙酯纱线,形成M区域,按10mm间隔排 列聚氨基甲酸乙酯纱线,形成W区域。这些例子都为在宽度方向具有不同伸缩性的三个区域的腰部带, 但也可减少它们中的一个区域,形成具有两个区域的腰部带。下面,说明伸缩性的腰部带与防漏体结合的各种形式。图14为示出相互结合的腰部带和防漏体的各种例子的示意截面 图。图14中,涂黑部示出粘接剂。另外,在图14 (A) ~图14 (D) 中,都用上图示出穿用前的状态,用下图示出穿用后的状态。图14 (A)示出仅由伸缩性构件构成的腰部带404和与其结合的 防漏体10d。如图14 (A)所示那样,腰部带404仅在中央部与防漏 体10d结合。穿用前为上图那样的状态,但在穿用时如下图所示那 样,腰部带404不从外部受到任何约束地伸长。穿用时的腰部带404 的长度Lh与穿用前的腰部带404的长度Lh的比最大成为2.0 ~ 3.0倍 程度(假定伸缩性构件的伸长为最大2.0~3.0的场合。以下同)。这样,如腰部带的整体为伸缩性构件,仅在1个部位与防漏体结 合,则不受到作为非伸缩性构件的防漏体的约束,所以,可增大腰部 带的伸长,较理想。图14 (B)示出仅由伸缩性构件构成的腰部带406和与其结合的 防漏体10e。如图14 (B)所示那样,腰部带406在3个部位与防漏体 10e结合。虽然穿用前为如上图那样的状态,但在穿用时如下图那样腰 部带406伸长。防漏体10e在穿用前折叠成褶状,但在穿用时褶打 开。因此,防漏体10e基本上不对腰部带406的自由的伸长产生影响。穿用时的腰部带406的长度L2b与穿用前的腰部带406的长度Llb 的比最大为1.8~2.8倍程度。这样,当腰部带整体为伸缩性构件时,可增大腰部带的伸长,为 此,较为理想。在这些场合,如图14(B)所示那样,最好在多个结合部间,防 漏体的长度比腰部带的长度大。在该场合,由作为非伸缩性构件的防 漏体的约束少,所以,可更顺利地进行腰部带的伸长。图14 (C)示出腰部带414和与其结合的防漏体10f。如图14(C) 所示那样,腰部带414仅由伸缩性构件构成,沿左右方向的整体 由点粘接与防漏体10f结合。具体地说,可在施加应力使腰部带414 伸长的状态下与防漏体10f粘接(除去应力时收缩)。穿用前为上图 所示那样的状态,穿用时如下图那样,腰部带414伸长,防漏体10f 也同样地打开。但是,腰部带414与防漏体10f的粘接部分为多个, 所以,伸长大幅度受到限制。穿用时的腰部带404的长度L2e与穿用前的腰部带404的长度Llc 的比最大为1.3~1.6倍禾呈度。图14 (D)示出腰部带416和与其结合的防漏体10g。如图14(D) 所示那样,腰部带416仅由伸缩性构件构成,在3个部位由点粘 接与防漏体lOg结合。穿用前成为上图那样的状态,穿用时如下图那 样,作为非伸缩性的防漏体10g妨碍腰部带416。穿用时的腰部带416的长度L2d与穿用前的腰部带416的长度Lld 的比最大为1.1~2.2倍程度。在使用伸缩性的腰部带的场合,为了充分地发挥其伸缩性,最好 按图14 (A)和图14 (B)各个所示那样的形式与防漏体结合。此
时,可利用在日本特开平5-228177号公报中由本发明者提出的"浮动 构造"。下面说明装拆构件的各种形式。装拆构件的材料不特别限定,可使用以前公知的材料。例如可列 举出粘接剂带、面扣(例如钩/环型)。另外,装拆构件的构成不特别限定,可使用公知的构成。图15为示出具有各种装拆构件的吸收体物品的例子的示意透视图。在图15 (A)的左图中,示出图1所示吸收体物品100。穿用吸 收体物品100时,首先使吸收体物品100穿过穿用者的股间接触于穿 用者的身体(参照图15 (A)的中图)。然后,使设于腰部带40的左 右两端部的装拆构件42可自由装拆地结合到设于防漏体10前端的装 拆构件44,完成穿用(参照图15 (A)的右图)。作为装拆构件的材料,例如可列举出这样的组合,即,在装拆构 件42的内侧的面(图1中的上侧的面)使用钩,在装拆构件44的外 侧的面使用环。环和钩也可为相反的组合。图15 (B)的左图所示吸收体物品350基本上与吸收体物品100 相同,但装拆构件不同。具体地说,腰部带41的外侧的面与设于腰部 带41 一方端部的装拆构件43的内侧的面可自由装拆。另外,设于防 漏体11前端部的装拆构件47的内侧的面与腰部带41的外侧的面自由 装拆。在穿用吸收体物品350时,先使吸收体物品350穿过穿用者的股 间,接触于穿用者的身体,将装拆构件43结合于腰部带41的相反侧 的部分(参照图51 (B)的中图)。然后,使装拆构件47结合于腰部 带41,完成穿用(参照图15 (B)的右图)。作为装拆构件的材料,例如可列举出这样的组合,即,在装拆构 件43的内侧的面和装拆构件47的内侧的面使用钩,在腰部带41的外 侧的面使用环。环和钩也可为相反的组合。腰部带也可为环状,结合于防漏体的后端和前端。
图16为示出具有环状腰部带的本发明第l形式的吸收体物品的示 意图。图16所示吸收体物品360基本上与吸收体物品100相同,但环状 腰部带48不仅结合于防漏体的后端,而且还结合于前端。图16 (A)为切断了吸收体物品360的腰部带48的假定状态的平 面图,图16 (B)为吸收体物品360的透^L图。本发明的第l和第2形式的吸收体物品如图16所示的吸收体物品 360那样可形成为具有环状腰部带的吸收体物品,即所谓短裤型的吸 收体物品。在该场合,也可具有上述前方伸缩带, 一对前方伸缩带的 与腰部带的连接部的间隔最好比一对前方伸缩带的与防漏体的一对侧 部和或一对侧缘伸缩带的连接部的间隔大。前方伸缩带的宽度最好为 5 ~ 50mm。本发明的吸收体物品的一个优选形式还具有桥接构件,该桥接构 件跨于上述一对侧缘伸缩带的与各裆下部相当的部分间设置。图17为示出本发明第1形式的吸收体物品的另一例的示意图。图 17 (A)为平面图,图17 (B)为左侧面图,图17 (C)为沿图17 (A)中的XVIIC-XVIIC线的横截面图。图17所示吸收体物品370基本上与吸收体物品100相同,但还跨 于一对侧缘伸缩带30的与各裆下部相当的部分间设置桥接构件120。在图17所示吸收体物品370中,桥接构件120与侧缘伸缩带30 的上面连接,但在本发明中,桥接构件也可连接于侧缘伸缩带的下 面,或连接于上面和下面的双方。桥接构件120通过连接一对侧缘伸缩带30间,从而具有将其距离 保持一定的功能。这样,如以前的内褶裥或外褶裥那样朝左右伸长的 余地变小,防漏体10h的底面部与穿用者的身体表面仅接触较狭小的 范围,所以,由尿排出产生的下半身特别是其前部的湿润变少,另 外,便排出不易产生臀部的污染。为了获得这样的效果,最好适当地规定一对侧缘伸缩带30间的距 离。例如,在男性的场合,最好形成为将阴茎和睾丸收容于内部空间
s那样的距离。在女性的场合,最好为将大阴唇收容于内部空间s的 那样的距离。在所有场合,最好在内部空间s的左右方向都不太少。桥接构件120的材料如可保持某种程度的吸收体物品的左右方向 的形式,则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优选地列举出PE、 PP、聚氨基曱 酸乙酯等的泡沫体及由无纺布(例如憎水性无纺布)覆盖其而获得的 材料,由纤维束(例如纱条)和无纺布(例如憎水性无纺布)的组合 进行覆盖的材料。桥接构件120最好为发挥緩冲性的程度的厚度。图18为示出桥接构件120的一例的示意图。图18 (A)为平面 图,图18 (B)为沿图18 ( A)中的XVIIIB-XVIIIB线的纵截面图。图18所示桥接构件120由芯材120a和覆盖其的覆盖材料120b构 成。芯材120a为氨基甲酸乙酯泡沫,覆盖材料120b为无纺布。桥接构件12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在男性用时不特别限定,但在女 性用时需要比穿用者的尿道口与肛门的距离短,所以,最好为10~ 70mm。另夕卜,在孩子用时,最好为5 40mm。图17和图18所示桥接构件120为带状,但在本发明中,桥接构 件的形状只要可获得上述效果,则不特别限定。为了改善穿用者的穿用感,最好桥接构件选择紧密地接触于会阴 部那样的形状和材料。另外,在桥接构件与后述的分隔构件一起获得 尿便分离功能的场合,最好选择桥接构件紧密接触于会阴部那样的形 状和材料。在本发明的吸收体物品具有桥接构件的场合,还可列举出这样的 优选形式,即,具有结合于桥接构件的下侧的分隔构件,上述内部空 间由上述分隔构件分离成前侧的尿吸收用空间与后侧的便收容用空 间,在上述尿吸收用空间配置上述吸收体(下面将该形式称为"尿便分 离构造")。作为尿便分离构造的优选形式,例如可列举出这样的形式,即, 在便收容用空间具有耐水片,上述耐水片的前端部与上述桥接构件结 合,从而构成上述分隔构件。图17所示吸收体物品370具有耐水片130,耐水片130的前端部 通过结合构件125与桥接构件120结合,从而构成与桥接构件120的 下侧结合的分隔构件,内部空间S由分隔构件分离成前侧的尿吸收用 空间Sl和后侧的便收容用空间S2。当采用这样的构造时,尿排出到尿吸收用空间Sl,便排出到便收 容用空间S2,由于在其间存在分隔构件,所以,可防止尿与便混合。在尿吸收用空间Sl配置吸收体20a,吸收体20a存在于从尿吸收 用空间Sl到便收容用空间S2的耐水片130的下侧。因此,在便收容 用空间S2中,在防漏体10h与耐水片130间配置吸收体20a。在便收容用空间S2配置耐水片130。耐水片130的材料只要具有可防止尿移动到便收容用空间S2、便 移动到尿吸收用空间Sl的程度的耐水性,则不特别限定,但耐水压最 好在50mm/H2O以上,如为100mm/H2O以上,则更理想。具体地说,例如可列举出SMS,实施了表面防水加工的SB无纺 布,热粘无纺布,作为卫生巾的表面材料使用的、液体不易返回的开 口薄膜,及用于上述防漏体10的各种材料。结合材料125为粘接剂,但在本发明中,只要结合材料不物理地 妨碍尿和便的移动,则不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粘接剂、橡胶、薄 膜、泡沫体、无纺布、网状片。在图17所示吸收体物品370中,防漏体10h的一对侧部在端部朝 外侧折回,在其上形成侧缘伸缩带30。由这样的构造,使得吸收体 20a、耐水片130与穿用者的身体表面不易接触,结果,排出的尿、便 不易附着于穿用者的身体表面。另外,图17所示防漏体10h与吸收体物品100的防漏体10不 同,未折叠成褶状。图19为示出本发明第2形式的吸收体物品的另一例的示意图。图 19 (A)为平面图,图19 (B)为左侧面图,图19 (C)为沿图19 (A)中的XIXC-XIXC线的横截面图。图19所示吸收体物品380基本上与吸收体物品200相同,但还跨 于一对侧缘伸缩带32的与各裆下部相当的部分间设有桥接构件121。
在图19所示吸收体物品380中桥接构件121连接于侧缘伸缩带 32的下面。除了这一点以外,桥接构件121与桥接构件120相同。作为尿便分离构造的另一优选形式,例如可列举出这样的形式, 该形式在便收容用空间具有第2吸收体,在上述第2吸收体的前端部 附近具有尿引导构件,上述尿引导构件与上述桥接构件结合,从而构 成上述分隔构件。图19所示吸收体物品380具有尿引导构件140,尿引导构件140 与桥接构件121结合,从而构成与桥接构件121的下侧结合的分隔构 件,内部空间S由分隔构件分离成前侧的尿吸收用空间Sl和后侧的便 收容用空间S2。当采用这样的构造时,将尿排出到尿吸收用空间Sl,便排出到便 收容用空间S2,由于在其间存在分隔构件,所以,可防止尿与便混 合。在尿吸收用空间Sl配置吸收体20b,吸收体20b存在于从尿吸收 用空间Sl到便收容用空间S2的第2吸收体22的下侧,吸收体20b存 在于由一对侧部折叠成褶状而使内部空间S成为上下2层中的下层。在便收容用空间S2配置第2吸收体22。第2吸收体22存在于由 一对侧部折叠成褶状而使内部空间S成为上下2层中的上层。第2吸收体22可使用与上述吸收体20同样的吸收体。在图19所示吸收体物品380中,便被收容于第2吸收体22上。尿引导构件140配置于第2吸收体22的前端部附近。更具体地 说,尿引导构件140从桥接构件121的下面延伸到下方,并进一步延 伸到后方,到达第2吸收体22的前端部的下侧。尿引导构件140起到使排出到尿吸收用空间Sl的尿移动到后方的 便收容用空间S2的功能。因此,吸收体20b的后部、第2吸收体22 吸收尿的效率提高,吸收体物品整体的尿吸收效率提高。另外,尿引导构件140沿穿用者的身体表面朝后方移动,到达桥接构件121,由于桥接构件121紧密接触于会阴部,所以,朝后方的 进一步移动受到阻挡,在该场合,沿尿引导构件140的尿吸收用空间Sl侧的面移动,可顺利地吸收到吸收体20b,这样,可防止从桥接构 件121的位置漏到左右两侧。尿引导构件140只要为可使尿移动的构造,则不特别限定。具体 地说,例如可优选地列举出具有凹凸构造的成型薄膜、由亲水性层及 耐水性层的2层构造构成的片。作为由亲水性层和耐水性层的2层构 造构成的片,例如可列举出层压了成为耐水性层的PE薄膜和成为亲 水性层的亲水性无纺布的片。由亲水性层和耐水性层的2层构造构成 的片为了高效率地发挥上述尿便分离功能和使尿移动的功能,最好亲 水性层处于尿吸收用空间Sl侧、耐水性层处于便收容用空间S2侧地 配置。图20为示出侧缘伸缩带与绕臀伸缩带成为一体的本发明第l形式 的吸收体物品的另一例的示意图。图20 (A)为平面图,图20 (B) 为左侧面图,图20 (C)为沿图20 ( A)中的XXC-XXC线的横截面 图。图20所示吸收体物品390基本上与吸收体物品320相同,但还跨 于一对侧缘伸缩带98的与各裆下部相当的部分间设有桥接构件122。 桥接构件122与桥接构件120相同。作为尿便分离构造的另一优选形式,例如可列举出这样的形式, 该形式的分隔构件例如为与防漏体的底面部结合的耐水片。图20所示吸收体物品390的耐水片132结合于桥接构件122的下 侧,而且与防漏体10j的底面部结合,构成分隔构件,内部空间S由 分隔构件分离成前侧的尿吸收用空间Sl和后侧的便收容用空间S2。当采用这样的构造时,将尿排出到尿吸收用空间Sl,便排出到便 收容用空间S2,由于在其间存在分隔构件,所以,可防止尿与便混 合。在尿吸收用空间Sl配置吸收体20c。在便收容用空间S2配置第2吸收体22a。第2吸收体22a可使用 与上述吸收体20同样的吸收体。吸收体20c与第2吸收体22a的组合不特别限定,但最好吸收体20c为由在无纺布等体液透过性片上涂覆SAP的分散浆料的方法获得 的高吸水性片(例如(林)日本吸收体技术研究所制的MegaThin (注册商标)),第2吸收体22a为由空气铺网法获得的高吸水性片 (王子克诺库洛斯(埼7夕口义)公司制的B-SAP)。当第2吸收体 22a为由空气铺网法获得的高吸水性片时,使用粉碎的木材纸浆,所 以,变得膨松,即使在软便排出到便收容用空间S2的场合,也可取入 到第2吸收体22a内,可抑制穿用者的身体表面的污染。 耐水片132的材料可与耐水片130同样。作为分隔构件起作用的耐水片的形状只要结合于桥接构件的下 侧,而且与防漏体的底面部结合,起到尿便分离功能,则不特别限 定,但例如最好如图20所示耐水片132那样,上下方向的长度比桥接 构件122的下面与防漏体10j的底面部的上面的距离大一些。这样, 可使吸收体物品390相应于穿用者的体位产生变形。另外,在排出大 量的尿的场合, 一时将尿存积于尿吸收用空间Sl的能力变大。另外, 便收容用空间S2的便的收容能力变大。本发明的吸收体物品可在吸收体上具有皮肤接触片。当具有皮肤 接触片时,穿用时的表面感触优良。皮肤接触片如为体液透过性则不 特别限定,可使用以前用作上面片的公知的材料。具体地说,例如可 使用PP无纺布、PET无纺布、PE无纺布等合成纤维的无纺布。另 外,也可使用通过混合人造丝、棉等亲水性纤维与合成纤维而构成的 干式无纺布。以上根据图示的各实施形式说明了本发明的吸收体物品,但本发 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与能够发挥同样功能的任意的构成置换。另外,也可任意地组合各实施形式的各部的构成,形成为别的实 施形式。本发明的吸收体物品在成年男性用、成年女性用及孩子用的所有 用途都可较好地得到应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吸收体物品,其特征在于具有片状的防漏体、吸收体、一对侧缘伸缩带、腰部带,及一对绕臀伸缩带;该防漏体具有底面部和从上述底面部的左右两侧朝上侧立起的一对侧部,由上述底面部和上述一对侧部形成内部空间;该吸收体在上述内部空间含有至少配置1层的高吸水性树脂,可吸收体液;该一对侧缘伸缩带分别沿上述一对侧部的边缘部设置;该腰部带与上述防漏体的后端接合,朝左右方向延伸;该一对绕臀伸缩带连接于上述防漏体的上述一对侧部和/或上述一对侧缘伸缩带以及上述腰部带;上述一对绕臀伸缩带的与上述防漏体的上述一对侧部和/或上述一对侧缘伸缩带的连接部比裆下部更处于后方;上述一对绕臀伸缩带的与上述腰部带的连接部处的间隔比上述一对绕臀伸缩带的与上述防漏体的上述一对侧部和/或上述一对侧缘伸缩带的连接部处的间隔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体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绕臀伸 缩带与上述侧缘伸缩带成为一体。
3. —种吸收体物品,其特征在于具有片状的防漏体、吸收体、 一对内壁、 一对侧缘伸缩带、腰部带,及一对绕臀伸缩带;该防漏体具有底面部和从上述底面部的左右两侧朝上侧立起的一 对侧部,由上述底面部和上述一对侧部形成内部空间;该吸收体在上述内部空间含有至少配置1层的高吸水性树脂,可 吸收体液;该一对内壁设于上述一对侧部的各自的内侧; 该一对侧缘伸缩带分别沿上述一对内壁的边缘部设置; 该腰部带与上述防漏体的后端接合,朝左右方向延伸; 该一对绕臀伸缩带分别沿上述一对侧部的边缘部设置,连接于上 述腰部带;上述一对绕臀伸缩带的与上述腰部带的连接部处的间隔比上述一 对绕臀伸缩带的处于裆下部的间隔大。
4. 根据权利要求l或3所述的吸收体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侧 缘伸缩带与上述腰部带结合。
5. 根据权利要求l或3所述的吸收体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侧 缘伸缩带由复合体构成,该复合体通过用无纺布覆盖并列配置的多个 线状弹性体的一方或双方的侧部而构成。
6. 根据权利要求l或3所述的吸收体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腰 部带的宽度为30~200mm,上述侧缘伸缩带的宽度为10~100mm, 绕臀伸缩带的宽度为5~50mm。
7. 根据权利要求l或3所述的吸收体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腰 部带的至少一部分为具有伸缩性的构件。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体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腰部带 从接近上述防漏体的一方朝远离的一方依次具有拉伸应力小的区域和 拉伸应力大的区域。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体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腰部带 从接近上述防漏体的一方朝远离的一方依次具有拉伸应力小的区域、 拉伸应力中等的区域及拉伸应力大的区域。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体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腰部 带从接近上述防漏体的一方朝远离的一方依次具有拉伸应力小的区 域、拉伸应力大的区域及拉伸应力中等的区域。
1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体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腰部 带在上述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具有非伸缩性构件,在上述非伸缩性构件 的左右两侧具有伸缩性构件,上述非伸缩性构件与上述防漏体结合。
12.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体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腰部 带在左右方向与上述防漏体以多个结合部结合。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收体物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多 个结合部间,上述防漏体的长度比上述腰部带的长度大。
1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吸收体物品,其特征在于还具 有前方腰部带和一对前方伸缩带;该前方腰部带与上述防漏体的前端 结合并朝左右方向延伸;该一对前方伸缩带与上述防漏体的一对侧部 和/或一对侧缘伸缩带及上述前方腰部带连接;上述一对前方伸缩带的与上述前方腰部带的连接部处的间隔比上 述一对前方伸缩带的与上述防漏体的上述一对侧部和/或上述一对侧缘 伸缩带的连接部处的间隔大。
15.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吸收体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 腰部带为环状,与上述防漏体的后端和前端结合。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吸收体物品,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一 对前方伸缩带,该一对前方伸缩带连接于上述防漏体的一对侧部和/或 一对侧缘伸缩带及上述腰部带的上述防漏体的前端侧;上述一对前方伸缩带的与上述腰部带的连接部处的间隔比上述一 对前方伸缩带的与上述防漏体的上述一对侧部和/或上述一对侧缘伸缩 带的连接部处的间隔大。
17.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吸收体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前方 伸缩带的宽度为5~50mm。
18.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吸收体物品,其特征在于还具 有沿与上述一对侧缘伸缩带的各裆下部相当的部分间设置的桥接构 件。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吸收体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桥接 构件连接在上述侧缘伸缩带的上面。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吸收体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桥接 构件连接在上述侧缘伸缩带的下面。
21.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吸收体物品,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结 合到上述桥接构件的下侧的分隔构件;上述内部空间由上述分隔构件分离成前侧的尿吸收用空间与后侧 的便收容用空间;在上述尿吸收用空间配置上述吸收体。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吸收体物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便 收容用空间具有耐水片,上述耐水片的前端部与上述桥接构件结合, 从而构成上述分隔构件。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吸收体物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便 收容用空间中,将上述吸收体配置到上述防漏体与上述耐水片间。
24.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吸收体物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便 收容用空间具有第2吸收体,在上述第2吸收体的前端部附近具有尿 引导构件,上述尿引导构件与上述桥接构件结合,从而构成上述分隔 构件。
25.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吸收体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分隔 构件为与上述防漏体的上述底面部结合的耐水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体物品,可防止下垂、滑落。具有片状的防漏体、吸收体、一对侧缘伸缩带、腰部带及一对绕臀伸缩带;该防漏体具有底面部和从底面部的左右两侧朝上侧立起的一对侧部,由底面部和一对侧部形成内部空间;该吸收体配置在内部空间;该一对侧缘伸缩带分别沿一对侧部的边缘部设置;该腰部带与防漏体的后端接合,朝左右方向延伸;该一对绕臀伸缩带连接于防漏体的一对侧部和/或一对侧缘伸缩带和腰部带;一对绕臀伸缩带的与防漏体的一对侧部和/或一对侧缘伸缩带的连接部比裆下部更处于后方;一对绕臀伸缩带的与腰部带的连接部的间隔比一对绕臀伸缩带的与防漏体的一对侧部和/或一对侧缘伸缩带的连接部的间隔大。
文档编号A61F13/15GK101212944SQ200680023650
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日
发明者森谷丽子, 铃木磨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本吸收体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