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口服药液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38725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口服药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口服药液,本发明还涉及该药液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制备口服药液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原发性高血压,西医认为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特征的全身性慢性疾病总合症,由于全身小动脉长期反复的痉挛和病变而导致小动脉呈现管腔狭窄,管壁纤维样坏死,而中医辩证认为此病为三型,“肝”阳偏盛型,“肝”、“肾”阴虚型,阴阳两虚型。周围组织和器管内小动脉的病变可使脏腑阴阳偏盛偏虚,最终造成组织器管缺血缺氧和损伤,如果治疗不当,持久的高血压会导致心脑肾血管损害或意外,造成死亡。
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西医常以B受体阻滞剂,a受体阻滞剂,aB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周围血管扩张剂为疗法,尽管采用单选或联合应用各类降压药物来治疗,但只能使大多数患者的血压得到控制,而且对脏腑的损害很大,并且反复率高、中医一般采用以平“肝”潜阳,育阴潜阳,温阳育阴的中药内服方法治疗,但在目前的药物中,存在着疗效慢,效果不明显,反复率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口服药液,解决了现有治疗高血压药物疗效慢,副作用大和反复率高等的缺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口服药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口服药液在制备内服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口服药液,由活性成份组成,活性成份的组成为炙黄芪3.9%-4.9%,党参3.9%-4.9%,炒白术4.68%-5.68%,陈皮3.9%-4.9%,姜半夏3.9%-4.9%,当归4.68%-5.68%,山楂3.9%-4.9%,柴胡3.9%-4.9%,炒积实3.9%-4.9%,炒厚朴3.9%-4.9%,炮姜3.9%-4.9%,白茯苓3.9%-4.9%,三棱3.9%-4.9%,莪术3.9%-4.9%,水蛭3.9%-4.9%,大黄8.19%-9.19%,槟榔6.85%-7.85%,桃仁2.34%-3.34%,红花3.9%-4.9%,川牛膝9.75%-10.75%,炒杜仲3.9%-4.9%,熟地3.9%-4.9%,炙甘草2.34%-3.34%,活性成份的总量为100%。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上述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口服药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重量百分比为3.9%-4.9%的炙黄芪和按重量百分比取党参3.9%-4.9%,炒白术4.68%-5.68%,陈皮3.9%-4.9%,姜半夏3.9%-4.9%,当归4.68%-5.68%,山楂3.9%-4.9%,柴胡3.9%-4.9%,炒积实3.9%-4.9%,炒厚朴3.9%-4.9%,炮姜3.9%-4.9%,白茯苓3.9%-4.9%,三棱3.9%-4.9%,莪术3.9%-4.9%,水蛭3.9%-4.9%,大黄8.19%-9.19%,槟榔6.85%-7.85%,桃仁2.34%-3.34%,红花3.9%-4.9%,川牛膝9.75%-10.75%,炒杜仲3.9%-4.9%,熟地3.9%-4.9%,炙甘草2.34%-3.34%。加水适量煎煮1-2小时,滤渣,浓缩,待浓缩液大约至200毫升即可,再加水适量煎煮1-2小时,滤渣、浓缩,待浓缩液大约至200毫升即可,然后将两次浓缩药液混合,搅拌即得。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上述口服药液在治备原发性高血压口服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口服药液,是以温补人体后天生化不足的药物为主方,再加入破血散结,逐瘀活血,理气导滞,滋肝补肾,温通血脉的药物为配方。采用水煮的制药方法。对一期二期三期的高血压患者,使用口服药物方法,能在短期内血压降至正常。经临床对上百例患者治疗具有疗效好,见效快,无副作用,制药方法简单等特点,治愈率达90%以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在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口服药液,由活性成份组成,其比例为活性成份为100%,其中,活性成份的组成为炙黄芪3.9%-4.9%,党参3.9%-4.9%,炒白术4.68%-5.68%,陈皮3.9%-4.9%,姜半夏3.9%-4.9%,当归4.68%-5.68%,山楂3.9%-4.9%,柴胡3.9%-4.9%,炒积实3.9%-4.9%,炒厚朴3.9%-4.9%,炮姜3.9%-4.9%,白茯苓3.9%-4.9%,三棱3.9%-4.9%,莪术3.9%-4.9%,水蛭3.9%-4.9%,大黄8.19%-9.19%,槟榔6.85%-7.85%,桃仁2.34%-3.34%,红花3.9%-4.9%,川牛膝9.75%-10.75%,炒杜仲3.9%-4.9%,熟地3.9%-4.9%,炙甘草2.34%-3.34%。
其中,炙黄芪具有防止肝糖元减少,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使冠状血管,肾脏血管扩张,有强心利尿和降血压作用,可加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扩张血管,改善血行,使坏死细胞恢复活力,党参补中益气,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能增强机体抵抗力,通过脾脏刺激增加血色素和红细胞,使周围血管扩张,降低血压。炒白术健脾燥湿,可促进胃肠分泌,有降低血糖,促进血液循环和利尿作用。当归补血,活血解毒,润肠通便。陈皮理气开胃、舒肝、化痰、解郁散结。姜半夏降逆止呕,燥湿化痰,山楂能增加胃中酵素,促进消化,有改善心功能不全,降低血糖,降低血压之功效,柴胡疏肝解郁。炒积实破气化痰,下气通便。炒厚朴理气化湿,降逆平喘。炮姜温中散寒,温经止血,有促进药物在体内热散,达到解除血管痉挛的作用。白茯苓有利尿作用,能促进钠钾和氯等电解质的排出。三棱破气行血。莪术行气散瘀。水蛭有抗凝血作用,入血后可阻止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从而延缓血液疑结,还可减低血液的粘着力,缓解动脉壁的痉挛,以减轻高血压症状。大黄逐瘀活血,大黄素能使肠壁分泌增加,促使瘀血和滞气从大便排出。槟榔理气行滞,行气利水。桃仁破血逐瘀,润肠通便。红花活血祛瘀。川牛膝活血化瘀,兹补肝肾,引血下行,并有利尿及降血压作用。炒杜仲有补肝肾之作用,并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和降低血压。熟地兹阴补血。炙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总观全方,根据中医辩证理论。该组方组分的选择和含量的配比合理,切中病机,上述诸味药合用,以破血散结,逐瘀活血,理气导滞,兹补肝肾,温通血脉的配方来增加温补人体后天生化不足的主方之功效,有效消除全身小动脉长期反复的痉挛,清除管腔中的瘀滞物,修复坏死之管壁和回复肾脏正常血流量,消除患者的病痛。
上述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口服药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重量百分比为3.9%-4.9%的炙黄芪和按重量百分比取党参3.9%-4.9%,炒白术4.68%-5.68%,陈皮3.9%-4.9%,姜半夏3.9%-4.9%,当归4.68%-5.68%,山楂3.9%-4.9%,柴胡3.9%-4.9%,炒积实3.9%-4.9%,炒厚朴3.9%-4.9%,炮姜3.9%-4.9%,白茯苓3.9%-4.9%,三棱3.9%-4.9%,莪术3.9%-4.9%,水蛭3.9%-4.9%,大黄8.19%-9.19%,槟榔6.85%-7.85%,桃仁2.34%-3.34%,红花3.9%-4.9%,川牛膝9.75%-10.75%,炒杜仲3.9%-4.9%,熟地3.9%-4.9%,炙甘草2.34%-3.34%,加水适量煎煮1-2小时,滤渣,浓缩,待浓缩液大约至200毫升即可,再加水适量煎煮1-2小时,滤渣,浓缩,待浓缩液大约至200毫升即可,然后将两次浓缩药液混合,搅拌即得。
实施例1将10g(重量百分比为3.9%)的炙黄芪和按重量百分比取党参10g(重量百分比为3.9%),炒白术10g(重量百分比为4.68%),陈皮10g(重量百分比为3.9%),姜半夏10g(重量百分比为3.9%),当归12g(重量百分比为4.68%),山楂10g(重量百分比为3.9%),柴胡10g(重量百分比为3.9%),炒积实10g(重量百分比为3.9%),炒厚朴10g(重量百分比为3.9%),炮姜10g(重量百分比为3.9%),白茯苓10g(重量百分比为3.9%),三棱10g(重量百分比为3.9%),莪术10g(重量百分比为3.9%),水蛭10g(重量百分比为3.9%),大黄21g(重量百分比为8.19%),槟榔15g(重量百分比为6.85),桃仁6g(重量百分比为2.34%),红花10g(重量百分比为3.9%),川牛膝25g(重量百分比为9.75%),炒杜仲10g(重量百分比为3.9%),熟地10g(重量百分比为3.9%),炙甘草6g(重量百分比为2.34%),加水适量煎煮1-2小时,滤渣,浓缩,待浓缩液大约至200毫升即可,再加水适量煎煮1-2小时,滤渣,浓缩,待浓缩液大约至200毫升即可,然后将两次浓缩药液混合,搅拌即得。
实施例2将12g(重量百分比为5.04%)的炙黄芪和按重量百分比取党参12g(重量百分比为5.04%)炒白术10g(重量百分比为4.2%),陈皮8g(重量百分比3.36%),姜半夏8g(重量百分比3.36%),当归15g(重量百分比为6.3%),山楂10g(重量百分比为4.2%),柴胡8g(重量百分比3.36%),炒积实8g(重量百分比3.36%),炒厚朴8g(重量百分比3.36%),炮姜10g(重量百分比为4.2%),白茯苓8g(重量百分比3.36%),三棱8g(重量百分比3.36%),莪术8g(重量百分比3.36%),水蛭12g(重量百分比为5.04%),大黄18g(重量百分比为7.56%),槟榔12g(重量百分比为5.04%),桃仁5g(重量百分比为(2.1%),红花8g(重量百分比3.36%),川牛膝22g(重量百分比为9.24%),炒杜仲10g(重量百分比为4.2%),熟地10g(重量百分比为4.2%),炙甘草6g(重量百分比为2.52%),加水适量煎煮1-2小时,滤渣,浓缩,待浓缩液大约至200毫升即可,再加水适量煎煮1-2小时,滤渣,浓缩,待浓缩液大约至200毫升即可,然后将两次浓缩药液混合,搅拌即得。
实施例3将15g(重量百分比为6.9%)的炙黄芪和按重量百分比取党参15g(重量百分比为6.9%),炒白术10g(重量百分比为4.6%),陈皮6g(重量百分比为2.76%),姜半夏6g(重量百分比为2.76%-),当归10g(重量百分比为4.6%),山楂8g(重量百分比为3.68%),柴胡6g(重量百分比为2.76%),炒积实6g(重量百分比为2.76%),炒厚朴6g(重量百分比为2.76%),炮姜10g(重量百分比为4.6%),白茯苓10g(重量百分比为4.6%),三棱8g(重量百分比为3.68%),莪术8g(重量百分比为3.68%),水蛭10g(重量百分比为4.6%),大黄15g(重量百分比为6.9%),槟榔10g(重量百分比为4.6%),桃仁5g(重量百分比为2.3%),红花8g(重量百分比为3.68%),川牛膝20g(重量百分比为5.2%),炒杜仲10g(重量百分比为4.6%),熟地10g(重量百分比为4.6%),炙甘草5g(重量百分比为2.3%),加水适量煎煮1-2小时,滤渣,浓缩,待浓缩液大约至200毫升即可,再加水适量煎煮1-2小时,滤渣,浓缩,待浓缩液大约至200毫升即可,然后将两次浓缩药液混合,搅拌即得。
实施例4将17g(重量百分比为8.33%)的炙黄芪和按重量百分比取党参15g(重量百分比为7.35%),炒白术15g(重量百分比为7.35%),陈皮6g(重量百分比为2.95%),姜半夏6g(重量百分比为2.95%),当归12g(重量百分比为5.88%),山楂10g(重量百分比为4.9%),柴胡6g(重量百分比为2.95%),炒积实6g(重量百分比为2.95%),炒厚朴6g(重量百分比为2.95%),炮姜8g(重量百分比为3.92%),白茯苓8g(重量百分比为3.92%),三棱6g(重量百分比为2.95%),莪术6g(重量百分比为2.95%),水蛭15g(重量百分比为7.35%),大黄10g(重量百分比为4.9%),槟榔6g(重量百分比为2.95%),桃仁5g(重量百分比2.45%),红花6g(重量百分比为2.95%),川牛膝15g(重量百分比为7.35%),炒杜仲8g(重量百分比为3.92%),熟地8g(重量百分比为3.92%),炙甘草5g(重量百分比2.45%),加水适量煎煮1-2小时,滤渣,浓缩,待浓缩液大约至200毫升即可,再加水适量煎煮1-2小时,滤渣,浓缩,待浓缩液大约至200毫升即可,然后将两次浓缩药液混合,搅拌即得。
实施例5将10g(重量百分比为5.3%)的炙黄芪和按重量百分比取党参10g(重量百分比为5.3%),杪白术12g(重量百分比为6.36%),陈皮6g(重量百分比为3.18%),姜半夏6g(重量百分比为3.18%),当归12g(重量百分比为6.36%),山楂10g(重量百分比为5.3%),柴胡6g(重量百分比为3.18%),炒积实6g(重量百分比为3.18%),炒厚朴6g(重量百分比为3.18%),炮姜10g(重量百分比为5.3%),白茯苓10g(重量百分比为5.3%),三棱6g(重量百分比为3.18%),莪术6g(重量百分比为3.18%),水蛭10g(重量百分比为5.3%),大黄10g(重量百分比为5.3%),槟榔8g(重量百分比为4.24%),桃仁5g(重量百分比为2.65%),红花6g(重量百分比为3.18%),川牛膝15g(重量百分比为7.95%),炒杜仲6g(重量百分比为3.18%),熟地6g(重量百分比为3.18%),炙甘草5g(重量百分比为2.65%),加水适量煎煮1-2小时,滤渣,浓缩,待浓缩液大约至200毫升即可,再加水适量煎煮1-2小时,滤渣,浓缩,待浓缩液大约至200毫升即可,然后将两次浓缩药液混合,搅拌即得。
使用方法口服,一日三次,一次100-150毫升,温热饭后服。
适应症肝阳偏盛型,肝肾阴虚型,阴阳两虚型引起的高血压等症。
本发明的药物是口服药液,以破血散结,逐瘀活血,理气导滞,滋补肝肾,温通血脉和温补人体后天生化不足的方法,消除全身小动脉长期反复痉挛,清除管腔中的瘀滞物,达到修复坏死管壁,回复肾脏血流量,回复血压正常的功效。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经临床对上百例患者治疗,无副作用,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例中,见效快,疗程短,不反复,治愈率达90%以上。
本发明还涉及该口服液在制备原发性高血压内服药物中的应用,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用本发明口服液用于临床诊治的资料,以证明该药物的治疗效果及说明其在制药领域中的新用途。
病例1贾光银,男,现年68岁,系甘肃省庆阳市长庆油田老工人,患高血压10年,长治乏效,于1996年回老家诊治,患者头晕,项痛,心悸、胸闷,头重脚轻,行步不稳,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腰痛腿软,畏寒,夜间多尿,舌质淡,无苔,脉象弦细,血压250mmHg/160mmHg,经用本发明药液治疗,每日一剂,一日三次,一次150毫升,服三剂后,血压降至230mmHg/140mmHg,诸症减轻,大便泻下脓性分泌物,继服15剂后,血压降至140mmHg/95mmHg,因年岁已高,停服药液,十年后随访,血压一直保持在140mmHg/95mmHg,诸症具消。
对此种高血压病例共治愈50多例,治愈率达100%。
病例2贾相若妻,女,家住子长县栾家坪乡十里铺村,现年63岁,患高血压8年,于2001年5月17日来诊,血压210mmHg/140mmHg,患经常头昏,头痛,性情急躁易怒,腰膝酸痛,失眠多梦,四肢麻木,五心烦热,舌红,苔溥白,脉弦细,曾服用多种中西药降压药物,效果不理想,经用本发明药液治疗,每日一剂,一日三次,一次150毫升,服三剂后大便泻下脓性分泌物,诸症减轻,血压降至180mmHg/120mmHg/,继服12剂后,血压降至140mmHg/90mmHg,停服药液,5年后随访血压未再升高。
对此种高血压病例共治愈42例,治愈率达100%。
病例3冯小玲,女,58岁,患高血压5年,现住甘肃省张掖市,于2003年回家诊治,患者头痛,烦躁,易怒,口苦,目赤,有时失眠,舌质红,苔溥黄,脉象弦数,血压150mmHg/110mmHg,曾服多种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经用本发明药液治疗,每日一剂,一日三次,一次150毫升,服三剂后,大便泻下脓性分泌物,诸症减轻,血压降至130mmHg/105mmHg,继服8剂,诸症消失,血压降至120mmHg/80mmHg,2年后随访血压未再升高。
对此种高血压病例共治愈60多例,治愈率达95%。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口服药液,由活性成分组成,所述活性成分的组成为炙黄芪3.9%-4.9%、党参3.9%-4.9%、炒白术4.68%-5.68%、陈皮3.9%-4.9%、姜半夏3.9%-4.9%、当归4.68%-5.68%、山楂3.9%-4.9%、柴胡3.9%-4.9%、炒枳实3.9%-4.9%、炒厚朴3.9%-4.9%、炮姜3.9%-4.9%、白茯苓3.9%-4.9%、三棱3.9%-4.9%、莪术3.9%-4.9%、水蛭3.9%-4.9%、大黄8.19%-9.19%、槟榔6.85%-7.85%、桃仁2.34%-3.34%、红花3.9%-4.9%、川牛膝9.75%-10.75%、炒杜仲3.9%-4.9%、熟地3.9%-4.9%、炙甘草2.34%-3.34%,活性成分的总量为100%。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口服药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重量百分比为3.9%-4.9%的炙黄芪和按重量百分比取党参3.9%-4.9%、炒白术4.68%-5.68%、陈皮3.9%-4.9%、姜半夏3.9%-4.9%、当归4.68%-5.68%、山楂3.9%-4.9%、柴胡3.9%-4.9%、炒枳实3.9%-4.9%、炒厚朴3.9%-4.9%、炮姜3.9%-4.9%、白茯苓3.9%-4.9%、三棱3.9%-4.9%、莪术3.9%-4.9%、水蛭3.9%-4.9%、大黄8.19%-9.19%、槟榔6.85%-7.85%、桃仁2.34%-3.34%、红花3.9%-4.9%、川牛膝9.75%-10.75%、炒杜仲3.9%-4.9%、熟地3.9%-4.9%、炙甘草2.34%-3.34%,加水适量煎煮1-2小时滤渣、浓缩,待浓缩液大约至200毫升即可,再加水适量煎煮1-2小时,滤渣、浓缩,待浓缩液大约至200毫升即可,然后将两次药液混合,搅拌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药液在制备原发性高血压口服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口服药液及其制备方法,由活性成分组成,所述活性成分的组成为炙黄芪、党参、炒白术、陈皮、姜半夏、当归、山楂、柴胡、炒枳实、炒厚朴、炮姜、白茯苓、三棱、莪术、水蛭、大黄、槟榔、桃仁、红花、川牛膝、炒杜仲、熟地、炙甘草,经过二次煎煮,浓缩煎液,装瓶灭菌制成,诸味药配伍合用,有效消除全身小动脉长期反复痉挛。清楚官腔中的淤滞物,回复肾脏血流量,达到血压正常稳定,使用方便,无反复、无毒副作用等优点。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药液在制药中的新应用。
文档编号A61K9/10GK101032619SQ20071001740
公开日2007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2日
发明者贾聚宝 申请人:贾聚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