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痤疮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84178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痤疮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中药,特别是一种专用于治疗痤疮的外用中药。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外用中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痤疮又称“青春痘”、“暗疮”、“粉刺”,是一种不易治愈,发病率很高的皮肤病。西医认为痤疮是一种以多因素、多形性皮疹为特征的毛囊皮脂结构的惯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生长于青年人面部、胸、背部皮脂腺较丰富的部位,表现为粉刺、炎症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痤疮的病因主要有细菌感染,如痤疮棒状杆菌的感染;内分泌障碍,如雄性激素水平提高;代谢紊乱,如脂肪分泌旺盛;肠胃疾病等。中医认为该疾病是由湿热血燥、血瘀凝滞肌肤,加之饮食失调,好食肥甘厚味、辛辣,冲任失调,肺胃火盛上扰头面或因脾胃素有湿热所致。
目前中西医治疗痤疮的方法均为药物治疗。西医对非炎症性痤疮的治疗主要使用维甲酸类化合物,如维A乳膏,或采用抗雄性激素类药物,如安体舒通等;对炎症性痤疮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生素如红霉素、螺旋霉素等。中医采用的治疗药物主要是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类汤药、丸药、散剂等口服药。
现有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治愈率较低。往往是用药时有一定的效果,停药后出现反复。
2.有一定的副作用。部分患者用药后有不良反应,如月经不调、肢体乏力等。
3.疗程较长。通常为3-6个月。

发明内容
我国医学很早就有用中药煎汤溻洗治疗皮肤病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先人治疗痤疮疾病的经验,根据现代人痤疮发病的机理、药理药性及治标治本的原则,按中药学理论提取精华精心组方,为人们提供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痤疮的中药外用组合物,以便提高该疾病的治愈率,消除用药时的不良反应,缩短疗程。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外用中药,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黄芩8-10份,黄柏8-10份,黄连8-10份,白癣皮8-10份,蛇床子6-8份,野菊花6-8份,败酱草8-10份,紫花地丁8-10份,栀子8-10份,大黄10-12份,生地8-10份,赤芍8-10份,大蓟8-10份,侧柏叶8-10份,皂角刺0-6份。
所述外用中药优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黄芩8份,黄柏8份,黄连8份,白癣皮8份,蛇床子6份,野菊花6份,败酱草8份,紫花地丁8份,栀子8份,大黄10份,生地8份,赤芍8份,大蓟8份,侧柏叶8份。
所述外用中药更优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黄芩8份,黄柏8份,黄连8份,白癣皮8份,蛇床子6份,野菊花6份,败酱草8份,紫花地丁8份,栀子8份,大黄10份,生地8份,赤芍8份,大蓟8份,侧柏叶8份,皂角刺6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治疗痤疮的外用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所述比例的原料药用纱布袋盛装并封口;2)将步骤1)用纱布药袋盛装的原料药放入砂锅内,用原料药重量8-10倍的水浸泡1小时;3)将步骤2)浸泡过的药袋用砂锅熬制,待水开后,文火熬20-30分钟,制得本发明外用中药。
本发明中药配方中,败酱草、野菊花和紫花地丁清热解毒;黄芩、黄柏、黄连、栀子和大黄苦寒清热;白癣皮、蛇床子燥湿止痒;生地、赤芍、大蓟和侧柏叶凉血活血;诸药协同作用,相辅相成,对治疗各种程度的痤疮,消除相应症状具有良好效果。其中,野菊花和蛇床子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另外,皂角刺具有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的药效,对于久病入络的患者,方中酌量加入皂角刺效果更佳。
本发明使用方法及效果评定一、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先用温水将患处洗净,然后用软毛巾蘸按照本发明各实施例方法新熬制的药液热湿敷、溻洗患处,每天2次,每次30分钟,早晚各1次。用药期间忌食辛、辣、腥、烧烤食品及酒类。
二、本发明的药理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滋阴凉血,消炎消肿。
三、本发明治愈、有效和无效的判别标准1、治愈疾病症状即丘疹、脓疱、结节、囊肿、色素沉着完全消失。
2、有效上述疾病症状消失率至少为50%。
3、无效上述疾病症状没有变化。
四、本发明可治愈期限及无效观察期1.可治愈期限可治愈期限是一组统计数据,它是指患者从使用本发明开始到可以取得治愈效果时为止的通常治疗期限。本发明该期限为20-60天。
2.无效观察期该期限是指患者从使用本发明开始到确认本发明对患者没有治疗效果时为止的期限。本发明无效观察期为3-7天。
五、本发明治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统计方法及其结果1、选择试验组患者选择病情轻重程度不同的男女患者100人。其中,病情较轻的患者即患病部位仅有细小丘疹和脓疱者20人;病情中等即患病部位有丘疹、脓疱及结节者25人;病情较重即患病部位有丘疹、脓疱、结节、囊肿、色素沉着者55人。所有患者的年龄范围为14-30岁不等。
2、治疗及统计原则试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都仅以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药物为治疗药物,并且均按照上述使用方法用药。本组试验确定患者治愈率、有效率的最终时间是用药后60日;确定无效率的最终时间是用药后7日。最后按治愈、有效和无效判别标准评定治疗效果。
3、疗效效果统计结果治愈人数85人有效人数15人无效人数0人治愈率85%有效率100%无效率0%本发明在试验性临床使用过程中未发现有任何副作用。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治愈率高,通常可达到85%以上,而且愈后不易复发。
2.治疗无任何副作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同类产品如维A乳膏等用后有脱皮现象;其他类似药物还会产生如月经不调、肢体乏力等不良副作用。
3.疗程短,见效快,通常治愈期仅为20-60天。而目前常用的相关药物治愈期为3-6个月。
4.疗效更全面,与现有硫磺软膏相比,增强了滋阴凉血,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的功能。
5.本发明属于外用药,使用操作方便,用药无痛苦。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制备实施例A.备料从药店抓取黄芩8g,黄柏8g,黄连8g,白癣皮8g,蛇床子6g,野菊花6g,败酱草8g,紫花地丁8g,栀子8g,大黄10g,生地8g,赤芍8g,大蓟8g,侧柏叶8g,14味药共110g。
将上述中药装入纱布袋中,将袋口缝好备用。从正规超市购买一条柔软毛巾,清洗后晒干备用。
B.熬制从药店购买一只熬中药的砂锅;将砂锅、锅盖内外洗净,盛好水1000g,将装有中药的纱布口袋于熬药前放入砂锅内浸泡1小时;然后将砂锅放在火上,将水熬开后取中小火,保证锅盖拿离后,水面保持沸腾;文火熬20至30分钟关火,即制得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煎剂,供1日2次使用。
实施例2.制备实施例A.备料从药店抓取黄芩10g,黄柏10g,黄连10g,白癣皮10g,蛇床子8g,野菊花8g, 败酱草10g,紫花地丁10g,栀子10g,大黄12g,生地10g,赤芍10g,大蓟10g,侧柏叶10g,14味药共138g。
将上述中药装入纱布袋中,将袋口缝好备用。从正规超市购买一条柔软毛巾,清洗后晒干备用。
B.熬制从药店购买一只熬中药的砂锅;将砂锅、锅盖内外洗净,盛好水1300g,将装有中药的纱布口袋于熬药前放入砂锅内浸泡一小时;然后将砂锅放在火上,熬开后取中小火,保证锅盖拿离后,水面保持沸腾;文火熬20至30分钟关火,即制得本发明所述中药煎剂。供1天2次使用。
实施例3.制备实施例A.备料从药店抓取黄芩9g,黄柏9g,黄连9g,白癣皮9g,蛇床子7g,野菊花7g,败酱草9g,紫花地丁9g,栀子9g,大黄11g,生地9g,赤芍9g,大蓟9g,侧柏叶9g,皂角刺6g,15味药共130g。
将上述中药装入纱布袋中,将袋口缝好备用。从正规超市购买一条柔软毛巾,清洗后晒干备用。
B.熬制从药店购买一只熬中药的砂锅;将砂锅、锅盖内外洗净,盛好水1300g,将装有中药的纱布口袋于熬药前放入砂锅内浸泡一小时;然后将砂锅放在火上,熬开后取中小火,保证锅盖拿离后,水面保持沸腾;文火熬20至30分钟关火,即制得本发明所述中药煎剂。供1天2次使用。
实施例4.应用实施例A受试者姓名郭雯 性别女年龄20岁第一次问诊时间2003年10月16日主诉面部发热、红肿、痒痛、有硬结诊断结果面部痤疮处方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中药治疗,疗程20天共准备20袋实施例1中制备的纱布药袋,每袋所熬制中药煎剂供1天2次使用。每次用药前,按照实施例1所述熬制方法熬制药液。用温水将面部洗净后用软毛巾蘸锅内药液热湿敷、溻洗患处。每天2次,每次30分钟,早晚各一次,用药期间忌食辛、辣、腥、烧烤食品及酒类。
访查半年后访查结果,病症完全消失,未见复发。
B受试者姓名;张杰 性别男 年龄26岁。
第一次问诊时间2004年7月8日主诉面部有硬结、囊肿、痒痛,用维A乳膏,治疗20天,有脱皮现象,未见明显好转,停药后出现反复。
诊断结果面部痤疮处方使用本发明治疗,疗程30天。
共准备30袋实施例1中制备的纱布药袋,每袋所熬制中药煎剂供1天2次使用。每次用药前,按照实施例1所述熬制方法熬制药液。用温水将面部洗净后用软毛巾蘸锅内药液热湿敷、溻洗患处,每天2次,每次30分钟,早晚各一次,共30天。用药期间忌食辛、辣、腥、烧烤食品及酒类。
访查一年后访查结果症状完全消失,未见复发。
C受试者姓名任金环 性别女 年龄27岁第一次问诊时间2005年9月7日主诉患痤疮2年有余,现面部痒痛难忍,皮肤绷紧,发热。曾用中药汤剂治过,效果欠佳,用药后四肢乏力。
诊查患者面部有脓疮、结节、囊肿、疤痕、色素沉着。
诊断结果重度痤疮处方使用本发明治疗,疗程35天共准备35袋实施例3中制备的纱布药袋,每袋所熬制中药煎剂供1天2次使用。每次用药前,按照实施例1所述熬制方法熬制药液。用温水将面部洗净后用软毛巾蘸锅内药液热湿敷、溻洗患处,每天2次,每次30分钟,早晚各一次,共35天。用药期间忌食辛、辣、腥、烧烤食品及酒类。
第二次问诊时间2005年10月12日主诉病情明显好转,无任何不良反应。
诊断结果面部痤疮,症状大部分消失。
处方继续使用本发明治疗,疗程25天。用法同上。
访查半年后访查结果,病症完全消失,未见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痤疮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各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黄芩8-10份,黄柏8-10份,黄连8-10份,白癣皮8-10份,蛇床子6-8份,野菊花6-8份,败酱草8-10份,紫花地丁8-10份,栀子8-10份,大黄10-12份,生地8-10份,赤芍8-10份,大蓟8-10份,侧柏叶8-10份,皂角刺0-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痤疮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包含黄芩8份,黄柏8份,黄连8份,白癣皮8份,蛇床子6份,野菊花6份,败酱草8份,紫花地丁8份,栀子8份,大黄10份,生地8份,赤芍8份,大蓟8份,侧柏叶8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痤疮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中还包含皂角刺6份。
4.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痤疮的外用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所述比例的原料药用纱布袋盛装并封口;2)将步骤1)用纱布药袋盛装的原料药放入砂锅内,用原料药重量8-10倍的水浸泡1小时;3)将步骤2)浸泡过的药袋用砂锅熬制,待水开后,文火熬20-30分钟,制得本发明外用中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痤疮的外用中药,是由黄芩、黄柏、黄连、白癣皮、蛇床子、野菊花、败酱草、紫花地丁、栀子、大黄、生地、赤芍、大蓟、侧柏叶制成,对久病入络者,也可添加一定量的皂角刺。本发明组合物是根据中医清热解毒、燥湿、活血、凉血、化瘀软坚和抗菌消炎的原理,通过上述组分的协同作用,对痤疮进行治疗的。该外用药使用简单、疗效稳定,无复发,轻度痤疮30天左右可痊愈,中度痤疮45天左右可痊愈,重度者60天左右可痊愈,通过对100例痤疮患者的临床观察,本发明有效率100%,治愈率85%,解决了现有治疗痤疮药物治疗时间长、疗效不显著、易复发且对人体有一定副作用的问题。
文档编号A61P17/10GK101049381SQ20071010688
公开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4日
发明者佟家勇 申请人:佟家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