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0444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痤疮中医谓之“粉刺”,俗称“青春痘”,是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于青年面部、胸部、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形成丘疹、粉刺、脓疱结节或囊肿等损害。虽然痤疮是有自愈倾向的疾病,但是皮疹较多,炎症较重,尤其是患有脓疱、结节、脓肿、囊肿性痤疮者,如果治疗不及时则会遗留下凹陷性或增生性瘢痕,影响皮肤外观,造成患者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因此,痤疮要治疗。目前,临床上一般是采用内服内服的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以抗菌消炎为主,但有些含有四环霉素的药物,长期服用药物无形中会加重肝、肾的负担,对孕妇尤其有禁忌。中医认为,痤疮多数是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肺胃郁热,上蒸颜面而致,其证多属实证。且与患者心情有关,如果长期精神不舒,热毒之邪乘虚而入,客于肌腠之间,或流窜于经络,以致气血脉络受阻,瘀久化腐成脓而致脓疮。根据中医理论,针对痤疮的发病机理,以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为治则,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方便、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无副作用的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麻黄5-15份,金银花5-20份,陈皮10-25份,桑白皮5-20份,枇杷叶5-20份,半夏10-25份,桂枝10-25份,茯苓10-30份,生地5_15份,泽泻5-15份,连翘10-30份,桃仁5-20份,白芍5_20份,玄参5_15份,鸡血藤10-30份,荆芥5-20份,防风5-20份,牡丹皮10-25份,炒山楂10-40份,苍术5_20份,瓜萎皮5_20份、浙贝母5-15份,牡蛎5-15份,皂角刺5-15份,甘草5_15份。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麻黄8份,金银花10份,陈皮15份,桑白皮10份,枇杷叶10份,半夏15份,桂枝15份,茯苓20份,生地10份,泽泻8份,连翘20份,桃仁12份,白芍15份,玄参10份,鸡血藤25份,荆芥10份,防风10份,牡丹皮15份,炒山楂30份,苍术12份,瓜萎皮10份、浙贝母10份,牡贩10份,阜角刺8份,甘草1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麻黄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陈皮具有理气健脾、调中利水、燥湿化痰的功效;桑白皮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枇杷叶具有清肺和胃、降气化痰的功效;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止痛调经的功效;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的功用;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功效;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的功效;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效;玄参具有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的功效;鸡血藤具有补血活血、舒经通络的功效;荆芥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的功效;防风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的功效;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炒山楂具有消食导滞、活血化痰的功效;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的功效;瓜萎皮具有润肺化痰、利气宽胸的功效;浙贝母具有清热化痰、降气散结的功效;牡蛎具有平肝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的功效;皂角刺具有拔毒排脓、活血消肿、去风化痰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清热凉血、解毒消疮、益脾和胃、活血祛瘀之功效,对痤疮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总有效率90%,治愈率达77. 5%。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麻黄Sg,金银花IOg,陈皮15g,桑白皮IOg,枇杷叶IOg,半夏15g,桂枝15g,获考^Og,生地IOg,泽湾8g,连翅20g,桃仁12g,白芍15g,玄参IOg,鸡血藤25g,荆芥IOg,防风IOg,牡丹皮15g,炒山楂30g,苍术12g,瓜萎皮10g、浙贝母IOg,牡贩IOg,阜角刺8g,甘草IOg0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麻黄10g,金银花5g,陈皮20g,桑白皮12g,枇杷叶15g,半夏25g,桂枝IOg,获考:25g,生地5g,泽湾15g,连翅10g,桃仁15g,白芍5g,玄参12g,鸡血藤20g,荆芥15g,防风12g,牡丹皮25g,炒山楂40g,苍术5g,瓜萎皮20g、浙贝母12g,牡蛎5g,皂角刺10g,甘草12g。实施例3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麻黄15g,金银花15g,陈皮IOg,桑白皮5g,枇杷叶20g,半夏12g,桂枝25g,获茶IOg,生地8g,泽湾12g,连翅30g,桃仁5g,白芍20g,玄参5g,鸡血藤IOg,荆芥5g,防风20g,牡丹皮20g,炒山楂20g,苍术15g,瓜萎皮5g、浙贝母15g,牡贩20g,阜角刺5g,甘草15g。实施例4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麻黄5g,金银花12g,陈皮25g,桑白皮20g,枇杷叶5g,半夏IOg,桂枝12g,获考^Og,生地15g,泽湾10g,连翅15g,桃仁20g,白芍10g,玄参Sg,鸡血藤30g,荆芥12g,防风15g,牡丹皮12g,炒山楂IOg,苍术20g,瓜萎皮15g、浙贝母5g,牡蛎12g,皂角刺12g,甘草5g。实施例5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麻黄12g,金银花20g,陈皮12g,桑白皮15g,枇杷叶12g,半夏20g,桂枝20g,茯苓15g,生地12g,泽泻5g,连翘25g,桃仁IOg,白芍8g,玄参15g,鸡血藤15g,荆芥20g,防风5g,牡丹皮IOg,炒山楂25g,苍术IOg,瓜萎皮12g、浙贝母20g,牡贩15g,皂角刺15g,甘草8g。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8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5厘米,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12-30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达I年,平均O. 5年。二、诊断依据
1、初起在毛囊口,呈现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亦可演变为脓疱。此后可形成硬结样白头粉刺或黑头粉刺,严重病例可形成硬结性囊肿;
2、多发于男女青春期之面部及胸背部,常伴有皮脂溢出;
3、多有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感外邪等诱发;
4、青春期过后,多数可自然减轻;
5、妇女多伴有月经不调。

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及症状酌情增减。五天为一疗程,一天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饭前半小时温热服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刺激及腐烂之物,油煎、火燎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宜多吃。四、疗效标准
1、治愈皮肤损害消退,自觉症状消失;
2、好转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消退30%以上;
3、未愈皮损及症状均无变化或消退不足30%。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1-6个疗程,治愈62例,好转10例,未愈8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六、典型病例
病例1:
冷某,男,16岁,额头与背部遍布青春痘。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3个疗程,痘点红肿消失;继续巩固2个疗程,皮肤恢复光滑。病例2
马某,女,21岁,额头脸颊有红肿痤疮,做过美容,未见效。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脸颊痘点消失较多,额头略减少。续服I个疗程,痤疮不再增多,原有痤疮变蔫,红肿消退。巩固服用2个疗程,皮肤恢复光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麻黄5-15份,金银花5-20份,陈皮10-25份,桑白皮5_20份,枇杷叶5_20份,半夏10-25份,桂枝10-25份,茯苓10-30份,生地5-15份,泽泻5-15份,连翘10-30份,桃仁5-20份,白芍5-20份,玄参5-15份,鸡血藤10-30份,荆芥5-20份,防风5-20份,牡丹皮10-25份,炒山楂10-40份,苍术5-20份,瓜萎皮5-20份、浙贝母5_15份,牡蛎5_15份,皂角刺5_15份,甘草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麻黄8份,金银花10份,陈皮15份,桑白皮10份,枇杷叶10份,半夏15份,桂枝15份,茯苓20份,生地10份,泽泻8份,连翘20份,桃仁12份,白芍15份,玄参10份,鸡血藤25份,荆芥10份,防风10份,牡丹皮15份,炒山楂30份,苍术12份,瓜萎皮10份、浙贝母10份,牡贩10份,阜角刺8份,甘草1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麻黄5-15份,金银花5-20份,陈皮10-25份,桑白皮5-20份,枇杷叶5-20份,半夏10-25份,桂枝10-25份,茯苓10-30份,生地5-15份,泽泻5-15份,连翘10-30份,桃仁5-20份,白芍5-20份,玄参5-15份,鸡血藤10-30份,荆芥5-20份,防风5-20份,牡丹皮10-25份,炒山楂10-40份,苍术5-20份,瓜蒌皮5-20份、浙贝母5-15份,牡蛎5-15份,皂角刺5-15份,甘草5-15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奏清热凉血、解毒消疮、益脾和胃、活血祛瘀的功效,其治疗痤疮疗效显著,作用可靠,其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6/8966GK103055116SQ201210482088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5日
发明者柳晖 申请人:荣成市崖头美全口腔诊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