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烫红外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094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烫红外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低温远红外区的 防烫红外治疗装置。
技术背景用于低温远红外区的各类远红外医疗设备,该设备较轻便、单薄,治疗 距离和空间狭小,红外辐射表面极易同裸露的人体表面接触,容易发生烧烫伤事故。GB 4706.1-1992《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GB 9706.1-1995《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对电热设备人体可 接触金属部件不超过S51C的明确规定。现有的板状红外辐射体自内到外具 有金属辐射体、绝缘层、加热器和保热层依次设置,在内层的金属辐射体 内側喷涂有辐射涂层,人体处于辐射涂层内。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这种金 属辐射板温度不能高于S5'C,以确保人体不被烫伤,因此这种板状红外辐 射体只能低温辐射,存在辐射量较小,治疗效果差的缺陷。也有为了提高 辐射层温度而采用加装网状或窗状隔体的办法,但这些隔体能阻挡辐射量, 降低疗效。 发明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同等有效 辐射面积条件下,可提髙辐射体温度,增加辐射强度,提高疗效的防烫红
外辐射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防烫红外辐射装置具有加 热器,加热器的外层设有保热层,其中加热器的内层设有金属均热板, 金属均热板的内层设有非金属隔热辐射体,非金属隔热辐射体的内表面上 设有辐射涂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该防烫红外辐射装置的加热器的内层设 有金属均热板,金属均热板的内层设有非金属隔热辐射体,加热器产生的 热量可通过金属均热板均匀传递给非金属隔热辐射体,非金属隔热辐射体 通过内层的辐射涂层将热量转换成红外光向人体辐射,从而可进行红外治 疗,由于该防烫红外辐射装置同人体被照射部位有可能触及的最内层是非 金属隔热绝缘材料辐射体,根据GB 4706.1-1992《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 安全通用要求》、GB97(^1-1995《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对电热设备人体可接触非金属部分不超过80'C的规定,非金属隔热辐射体 的温度可提高到80'C,从而增加辐射强度,提高红外治疗的疗效。还能达 到隔热防烫的目的,同时还没降低红外辐射涂层所获得热量的传导。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烫红外辐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防烫红外辐射装置,该装置的最外层设有保热层l,保热 层1的内层设有加热器2,加热器2本体外层设有绝缘结构,在加热器2 的内层设有金属均热板3,金属均热板3的内层设有非金属隔热雜射体4,
加热器可通过金属均热板将热量均匀传递给非金属隔热辗射体,非金属隔热辐射体的内表面上涂有辐射涂层5,非金属隔热辐射体对辐射涂层进行加 热,由辐射涂层产生红外辐射,可对人身进行红外辐射治疗。
权利要求1、一种防烫红外辐射装置,具有加热器,加热器的外层设有保热层,其特征在于加热器的内层设有金属均热板,金属均热板的内层设有非金属隔热辐射体,非金属隔热辐射体的内表面上设有辐射涂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防烫红外治疗装置,该装置具有加热器,加热器的外层设有保热层,其中加热器的内层设有金属均热板,金属均热板的内层设有非金属隔热辐射体,非金属隔热辐射体的内表面上设有辐射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在同等有效辐射面积条件下,可提高辐射体温度,增加辐射强度,提高疗效,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红外治疗仪中。
文档编号A61N5/06GK201030149SQ20072009006
公开日2008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12日
发明者姜广汉, 宋本庆, 谢海洪, 麻文成 申请人:宋本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