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625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工艺,特别是含有丹参和三七、银杏叶、 葛根、川芎、山楂、荷叶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其混合或分开提取的一种心脑利通 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上重要的常见多发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死亡率 高等特点。冠心病、高心病是欧美国家多见的心血管类病种,据有关资料统计,
1988年美国有608万人患冠心病,约54万人因此病而死亡。在我国自上世纪50 年代以来,这两种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亦在上升,其中冠心病发病率为0.6%至 14.29%不等, 一般情况是发达地区较高,偏远和落后地区较低,说明此类疾病与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一定的正比例关系。预示着此类疾病正成为我国人民生命的一 个严重杀手。
脑血管病是一种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疾病。我国每15秒钟有 1人因脑血管病死亡,每22秒钟有1人因脑血管病致残,据我们国家卫生部统 计,1997年我国的年发病率达200/10万,患病者超过300万人,因脑中风死亡 者己跃居各类疾病的首位,存活者中约3/4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力,给家庭和社 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和影响。中老年人的发病率最高。现在已将脑血管疾病称为中 老年人的头号杀手。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没有及时治疗,5年的死亡率达到40% 以上,这是非常危险的。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有人探索性地将金属支架置入动物的外周血管 用来治疗由于血管狭窄而导致的供血不足。20世纪80年代末,支架置入术用于 临床,90年代开始进入治疗脑血管疾病这一领域,应用的范围有动脉狭窄,夹 层动脉瘤,动脉瘤及动静脉瘘。进入21世纪,作为缺血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在国际上已开展的如火如萘,国内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大 城市已广泛运用于临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先进的治疗手 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心脑利通制剂及 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所提出的这种心脑利通制剂,主要含有丹参和银杏叶、三七、葛根、 川芎、山楂、荷叶中的一种或几种。
以下是对发明所选择的中药及其提取物进行介绍
丹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对局部缺血大脑有保护性作用;对免疫系 统有调节免疫的作用,对循环系统有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凝血、 激活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稳定红细胞膜,降压、扩血管,降血 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动脉流量;加强心肌 收縮力,减轻急性缺血和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损伤,提高缺血心肌的耐缺痒能力, 拮抗角质原合成和心肌纤维增殖,加速心肌缺血和损伤的修复和保护心脏功能, 故广泛用于冠心病、心肌梗塞、心绞痛、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重症肝炎、失血性 休克的抢救与治疗。丹参的药理活性中,脂溶性丹参酮以抗菌作用为主、兼有抗 炎、抗肿瘤作用,而水溶性酚类成分以心、脑血管方面的活性为主。
银杏叶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主要为银杏黄酮苷和银杏苦内酯,作用于缺血性 脑梗死的治疗机制改善血液流变学,利于微循环的通畅;增加脑缺血半球的脑 血流速度,增加局部脑血流供应;改善脑皮质功能,纠正脑电的缺血性损伤,促 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等。
三七主要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外伤出血、跌打肿痛,近年来用于治疗冠心 病、糖尿病、抗心绞痛、抗血栓等,皂苷类成分是三七主要册生理活性成分。主 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 缺血;抗心律失常;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抗休克。 二、对脑血管系统的影响扩张脑血管,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 脑血循环;对实验性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葛根,特别是葛根的总黄酮能使脑血流量显著增加,脑血管阻力降低。并对 血管平滑肌有明显的松弛作用,葛根素可使心脏搏动的速率减慢、心肌收縮力增 强、主动脉压降低,但并不减少缺血区侧支冠状动脉血流量。
川芎通过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降低全血粘度,调整TXA2/PGL2等作用,达到抗血栓作用。预防和治疗冠心病、肺心病、脑血栓、肾衰等病。川芎提取物 可使ET水平下降,能够扩张小动、静脉,间接的抑制
山楂,特别是山楂总黄酮可增加冠脉流量抗实验性心肌缺氧,抗心串失意等 作用,山楂总黄酮无论体内或体外给药均可显著抑制家兔血小板凝集性,这对冠 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显然是有益的山核能使血管舒张,有助于解除局部磅血 状态,并有收縮子宫、促进子宫复原的作用。
荷叶,特别是荷叶中的生物碱对血液中的血脂具有降低作用。荷叶是"药食 两用"的食物,荷叶中富含的黄酮类物质,是大多数氧自由基的清除剂,可以提 高S0D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减少MDA (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及0X — LDL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生成,它可以增加冠脉流量,对实验性心肌梗塞有对抗 作用;对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对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等有显著效果;对降 低舒张压,防治心律失常、心血管病等也起重要作用,因此荷叶黄酮是一类极有 价值和待开发的物质,它既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原料药,还可广泛应用于功能食 品、保健食品和饮料中。此外,荷叶中另一大类活性物质一生物碱,生理活性显 著,具有明显的降血脂、抗病毒等功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中涉及的"份"都是指"按重量配比的份"。
心脑利通制剂,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的药剂
丹参5-150份、 三七0-50份、 银杏叶5-80份、
葛根O-150份、 川芎0-150份、山楂0-150份、
荷叶5-150份。
心脑利通制剂,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的药剂
丹参5-150份、 三七3-50份、 银杏叶5-80份、
葛根5-150份、 川芎5-150份、山楂5-150份、
荷叶5-150份。
心脑利通制剂,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的药剂
丹参5-50份、 银杏叶5-50份、 三七3-50份、
葛根5-50份、 川芎5-50份、 山楂5-50份、
荷叶5-50份。心脑利通制剂的其制备工艺, 分别选取各种中药原料加水提取有效成分; 分别选取各种中药原料加醇提取有效成分; 将提取的有效成分单独或混合后,加辅料,制成制剂。
工艺l-l:分别选取丹参、银杏叶、荷叶,加水煎煮二次,每次l-2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縮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常规辅料制成 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如片剂、胶囊、颗粒等剂型。
工艺l-2:分别选取丹参、银杏叶、三七、葛根、川芎、山楂,加水煎煮二 次,每次l-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縮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 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如片剂、胶囊、颗粒等剂型。
工艺l-3:分别选取丹参、银杏叶、三七、葛根、川芎、山楂、荷叶中的一 种或几种或全部,加水煎煮二次,每次l-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 縮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如片剂、 胶囊、颗粒等剂型。
工艺2-l:分别选取丹参、荷叶,加水煎煮二次,每次l-2小时,合并煎液,
滤过,滤液减压浓縮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选取银杏叶,加6-10 倍量60%乙醇提取二次,每次1-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縮成稠膏 状,干燥,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细粉合并,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 如片剂、胶囊、颗粒等剂型。
工艺2-2:分别选取丹参、三七、川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2小时,合 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縮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选取银杏叶、 葛根、山楂,加6-10倍量60%乙醇提取二次,每次1-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 回收乙醇,浓縮成稠膏状,干燥,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细粉合并,加入常规辅料 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如片剂、胶囊、颗粒等剂型。
工艺2-3:分别选取丹参、三七、川芎、荷叶中的一种或几种,加水煎煮二 次,每次l-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縮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 备用;选取银杏叶、葛根、山楂中的一种或几种,加6-10倍量60%乙醇提取二 次,每次l-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縮成稠膏状,干燥,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细粉合并,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如片剂、胶囊、颗 粒等剂型。
上述工艺可以在丹参、银杏叶、三七、葛根、川芎、山楂、荷叶七种中减少 一或数种进行操作。
鉴于药物剂型和生产工艺的多样性,以及考虑到患者对药物的接受性和使用 方法,本发明的组合用药可按上述配方及其工艺技术制成胶囊剂、片剂、颗粒剂、 口服液、针剂、丸剂、散剂、注射剂、缓控释制剂。鉴于药物剂型和生产使用的 需要,可以在上述配方的基础上合理添加填充剂、赋形剂、PH值调节剂、矫味
剂、助溶剂、抗氧剂等药用辅料,以满足药物生产和使用。
本发明的优点成本低、药效高、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配方一-
丹参25份、 葛根25份、 荷叶20份。
配方二-
丹参25份、 葛根25份、
配方三-
丹参50份、 葛根25份、
配方四
丹参25份、 葛根25份、
配方五
丹参25份、
配方六
丹参120份、
配方七
银杏叶15份、 川芎20份、
三七3份、 山楂25份、
银杏叶15份、 川芎20份、
银杏叶15份、 川芎20份、
银杏叶30份、
三七3份、 山楂25份:
三七3份。
三七3份。
银杏叶15份、
三七30份-
银杏叶60份丹参25份
银杏叶15份
山楂25份。
配方八:
丹参25份
银杏叶15份
川考20份。
配方九:
丹参25份
银杏叶15份
葛根25份。
配方十:
丹参25份
银杏叶15份
荷叶20份。
本发明效果见如下实验例
实验例1:心脑利通配方对结扎冠脉致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研究。 工艺制法
配方一的第l种工艺、分别选取丹参、银杏叶、三七、葛根、川芎、山楂、 荷叶,加水煎煮二次,每次l-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縮成稠膏, 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如片剂、胶囊、颗粒 等剂型。
配方一的第2种工艺、分别选取丹参、三七、川芎、荷叶,加水煎煮二次, 每次l-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縮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备 用;选取银杏叶、葛根、山楂,加6-10倍量60%乙醇提取二次,每次l-2小时, 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縮成稠膏状,干燥,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细粉合并, 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如片剂、胶囊、颗粒等剂型。
配方二、分别选取丹参、银杏叶、三七、葛根、川芎、山楂,加水煎煮二次, 每次l-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縮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 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如片剂、胶囊、颗粒等剂型。
配方三、分别选取丹参、银杏叶、三七、葛根、川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 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縮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常 规辅料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如片剂、胶囊、颗粒等剂型。
配方四分别选取丹参、银杏叶、三七、葛根,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2 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常规辅 料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如片剂、胶囊、颗粒等剂型。
8配方五分别选取丹参、银杏叶、三七,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2小时,合 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縮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 床可接受的剂型,如片剂、胶囊、颗粒等剂型。
配方六分别选取丹参、银杏叶,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 滤过,滤液减压浓縮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可接受 的剂型,如片剂、胶囊、颗粒等剂型。
配方七分别选取丹参、银杏叶、山楂,加水煎煮二次,每次l-2小时,合 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縮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 床可接受的剂型,如片剂、胶囊、颗粒等剂型。
配方八分别选取丹参、银杏叶、川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l-2小时,合 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 床可接受的剂型,如片剂、胶囊、颗粒等剂型。
配方九分别选取丹参、银杏叶、葛根,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2小时,合 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 床可接受的剂型,如片剂、胶囊、颗粒等剂型。
配方十分别选取丹参、银杏叶、荷叶,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2小时,合 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縮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 床可接受的剂型,如片剂、胶囊、颗粒等剂型。
药效实验
实验分组与剂量设计,实验动物随机分为22组,每组12只配方l工艺l 全部水提、工艺2部分水提+醇提高、中、低剂量三组;配方2工艺1全部水提 高、中、低剂量三组;配方3至配方10中剂量各一组,与冠心丹参胶囊组、复 方丹参滴丸组,硝酸异山梨脂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比较。
①模型动物组取大鼠264只,将大鼠随机分成22组每组12只。每组大鼠在 冠脉结扎前分别测量心电图并记录,同时心电图不正常的淘汰。结果192只大鼠 全部进入下一步试验。给药7天,第7天给药后1小时,用3%戊巴比妥钠(30ug/g 腹腔麻醉大鼠。胸部去毛、消毒,沿左锁骨中线纵行切开皮肤,在第4肋间钝性 分离基层,打开胸腔,剪开心包,轻压右侧胸廓,然后用自备的铝圈掏出心脏,小心不要伤到左心耳,有部分动物在左心耳下缘与肺动脉圆锥问可以看见左冠脉 前降支起始部,迅速的用穿有5 - 0缝合线的3/ 8弯针钩绕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主干后,进针深度控制在O. 1 cm,宽度为O. 1 0.2cm,结扎冠脉,把心脏放回 胸腔,轻轻挤压胸腔挤出胸腔内的空气,迅速用止血钳封闭胸壁,等呼吸稳定 后再用缝合线缝合。结扎10min后心电图ST段没有变化者淘汰。术后腹腔注射青 霉素钠2X105U/d,连续5d抗感染。
②假手术组仅在左心耳下缘与肺动脉圆锥问左冠脉前降支位置取同样大小 的针缝针而不打结,余操作与手术组同。
(D冠心丹参胶囊组实验动物12只。按照模型制作方法进行造模,并于造模
前灌服冠心丹参胶囊溶出液(0.027g生药/100g体重,相当于人的临床用量用量6 倍)。连续给药7天。
④ 复方丹参滴丸组实验动物12只。按照模型制作方法进行造模,并于造模 前灌服复方丹参滴丸溶出液(0.81mg/100g体重,相当于人的临床用量用量6倍)。 连续给药7天。
⑤ 硝酸异山梨脂组实验动物12只。按照模型制作方法进行造模,并于造 模前灌服硝酸异山梨脂溶出液(0.25mg/100g体重,相当于人的临床用量用量6 倍)。连续给药7天。
⑥ 配方1全部水提高剂量组实验动物12只。按照模型制作方法进行造模, 并于造模前灌服配方l全部水提药液(2.76g生药/100g体重,相当于人的临床用 量用量12倍)。连续给药7天。
⑦ 配方1全部水提中剂量组实验动物12只。按照模型制作方法进行造模, 并于造模前灌服配方l全部水提药液(1.38g生药/100g体重,相当于人的临床用 量用量6倍)。连续给药7天。
⑧ 配方1全部水提低剂量组实验动物12只。按照模型制作方法进行造模, 并于造模前灌服配方l药液(0.69g生药/100g体重,相当于人的临床用量用量3 倍)。连续给药7天。
⑨ 配方l部分水提+醇提、配方2至配方10如同配方1全部水提方进行给药。 检测指标1)心电图模型制作后10min后,模型制作21h后各测一次心
电图,分别记录10min后、21h后ST值,同时计算出AST的值(AST二10minST段抬高值-21h后ST段抬高值)。
2)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梗死面积模型制作21h后,再次用3 %戊巴比妥 钠(30ug/g)腹腔麻醉大鼠,心电图和心肌酶和脂质过氧化物采样毕,自左室导 管注入10%氯化钾1 ml,使心脏停止在舒张期,再以5%的Evans蓝2 ml注入, 以区分心肌的心梗区(不染色)和非心梗区,立刻剪下心脏,用生理盐水灌洗,冲 洗干净后放入一4t:冰箱冷冻30分钟。与左室长轴垂直作连续切片,每隔2mm 一张,然后放入O. 1X的N—BT磷酸缓冲液(pH7. 4)37。C水浴15 min,拿出后 放入甲酸里冲洗,等第二天再拿出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将未着色的缺血(缺血) 区域小心切下,并称湿重。梗死心肌细胞中脱氢酶因细胞膜损伤而完全释放而丢 失,不能使N—BT还原染色,因而梗死心肌不被染色,残余存活心肌则被染成蓝 色。用以下公式计算缺血心肌占全心重量的百分比心肌梗死范围(%)=(未着色 缺血区域湿重/全心湿重)X 100% 。
实验结果见表l、表2:
表l:各组心电图ST段变化(x—±s)
组别 N 结扎前(mv)结扎后(mv) AST (mv)
假手术组120. 085±0.0440.167±0. 0800. 084±0. 057
模型组120. 083±0.0530.356±0.096 *0. 184±0. 113
硝酸异山梨脂片组120. 083土0.0360.404±0.097 *0. 322±0. 095A
复方丹参滴丸组120. 076±0.0610.483 ±0.128 *0. 355±0.
冠心丹参胶囊组120. 087±0.0520.335±0.085 *0. 238 ±0. 065
配方1全部水提高
剂量组120.047±0.0380.403 ±0.156 *0. 320±0. 164A
配方1全部水提中
剂量组120.086±0.0600.446 ±0.124 *0. 347±0.
配方1全部水提低
剂量组120. 108±0.1010.440 ±0.094 *0. 330±0.
配方1部分水提+
部分醇提高剂量组120. 051 ±0.0420.426 ±0.141 *0. 346±0.
配方1部分水提+
部分醇提中剂量组120. 083±0.0650.428 ±0.122 *0. 367±0.配方1部分水提+
部分醇提低剂量组 12 0. 105±0. 098 0. 402±0. 097 * 0. 330±0. 097A
配方2高剂量组 12 0.091 ±0.058 0.410士0.116* 0.319±0.092A
配方2中剂量组 12 0.087±0.069 0.411 ±0.132* 0.315土0.
配方2低剂量组 12 0.082±0.072 0.395±0. 115* 0.313±0. U9A
配方3中剂量组 12 0.075±0.061 0. 392±0. 126* 0. 311±0.
配方4中剂量组 12 0. 080±0.052 0. 399±0. 118 * 0. 306±0.
配方5中剂量组 12 0.087±0.063 0.375±0. 106 * 0.294±0. 133A
配方6中剂量组 12 0.078±0.054 0.404±0. 134 * 0.301±0.
配方7中剂量组 12 0.073±0.053 0.401 ±0.129 * 0.287±0. 121A
配方8中剂量组 12 0.083±0.072 0.387±0. 132 * 0.307±0.
配方9中剂量组 12 0.072±0.070 0.369±0. 121 * 0.289±0.
配方10中剂量组 12 0.087±0.066 0.435±0. 125 *0.269±0. 114A 注第一列数据为结扎前各组得ST段值,第二列数据为结扎10min后ST 段抬高值,第三列为21 h后ST段净下降值(AST=10 min ST段抬高值-21h后 ST段抬高值)。*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 A与模型组比较,P<0.05。
实验结果表明结扎前给药前各心电图都正常且没有差异;结扎10min后各 组和假手术组比较,P<0.05,说明各组的造模成功;结扎21h后,ST段下降, 下降距离以用药组明显,特别是硝酸异山梨脂片组,丹参组,心血管方高中低剂 量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说明各组药都有改善心肌缺血所致心电图变化的 作用。
表2:各组心肌梗死面积的比较(x— ±s)
组别
只数
梗死面积(%)
模型组 复方丹参滴丸组 硝酸异山梨脂片组
12 12 12
29. 3±6. 0 16. 9±3. 8 * 12. 5±3. 1 *冠心丹参胶囊组
配方1全部水提高剂量组
配方1全部水提中剂量组
配方1全部水提低剂量组 配方1部分水提+部分醇提
高剂量组 配方1部分水提+部分醇提
中记录组 配方1部分水提+部分醇提
低剂量组
配方2高剂量组 配方2中剂量组 配方2低剂量组 配方3中剂量组 配方4中剂量组 配方5中剂量组 配方6中剂量组 配方7中剂量组 配方8中剂量组 配方9中剂量组 配方10中剂量组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0
10,10.11.
11. 11,11.12.13.14.12.13.
13,
14, 14, 13 15 18
2±3. 2±2. 9±5. 4±3.
6±2.
7±5.
1±3. 8±4. 3±3. 1±5. 9±4. 6±3. 5±2. 2±4. 6±5. 4±3. 7±5. 5±4.
注*与模型组比较?<0.05.
实验结果表明心血管方中配方l全部水提和配方l部分水提+部分醇提高、中、
低剂量及配方2至配方10中剂量,复方丹参滴丸滴丸,硝酸异山梨脂片,冠心丹 参胶囊,连续给要7天,可以明显减少结扎大鼠冠脉所致大鼠心肌缺血所引起的 心肌梗死面积,与模型组比较,P〈0.05。
实验例2:心脑利通配方对急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研究。
实验分组与剂量设计,实验动物随机分为21组,每组10只配方1工艺1 全部水提、工艺2部分水提+醇提高、中、低剂量三组;配方2工艺1全部水提高、中、低剂量三组;配方3至配方10中剂量各一组,与脑血康口服液组、化 瘀通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比较。
① 模型动物组取150 170g大鼠210只,随机分为21组,于实验前8天至术 前lh每天灌胃给药l次,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急 性实验性不完全缺血,3h后处死。
② 脑血康口服液组实验动物10只。照模型制作方法进行造模,并于造模前 灌服脑血康口服液(30ml/kg),连续给药8天。
(D化瘀通组实验动物10只。照模型制作方法进行造模,并于造模前灌服化 瘀通(2g/kg),连续给药8天
④ 配方1全部水提高剂量组实验动物10只。按照模型制作方法进行造模, 并于造模前灌服配方l全部水提药液(2.76g生药/100g体重,相当于人的临床用 量用量12倍)。连续给药8天。
⑤ 配方1全部水提中剂量组实验动物10只。按照模型制作方法进行造模, 并于造模前灌服配方l全部水提药液(1.38g生药/100g体重,相当于人的临床用 量用量6倍)。连续给药8天。
⑥ 配方1全部水提低剂量组实验动物10只。按照模型制作方法进行造模, 并于造模前灌服配方l药液(0.69g生药/100g体重,相当于人的临床用量用量3 倍)。连续给药8天。
⑦ 配方l部分水提+醇提、配方2至配方10如同配方1全部水提方进行给药。 检测指标1)脑水肿取3h处死动物取脑称重,在11(TC烤箱中烤至恒重,
计算脑含水量及脑指数。
2)脑血管通透性取实验动物,照上述方法造模,并在模型制备前5min静 脉注射50mg/kg伊文氏蓝,处死大鼠后取脑浸于甲酰胺溶液中,在45'C恒温箱中 温浴72h,浸液利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波长二620nm),根据标准曲线算出脑内伊 文氏蓝含量,以ug/g脑湿重表示。
实验结果见表3、表4:
表3:各组实验性脑缺血的影响(x—±s)
组别数量脑含水量(%)脑指数
正常对照组1073.4±3. 60. 62 ±0. 07模型对照组1076. 1±4. 4 *0. 68±0. 04 *
脑血康1073. 2±5.0. 64±0. 03
化瘀通1074. 3±4. 90. 74±0. 09 *
配方l全部水提液高剂量组1066. 5±3. 3 *0. 67±0. 05 *
配方l全部水提液中剂量组1057. 1±4. 7 *0. 55±0. 11 *
配方l全部水提液低剂量组1059. 2±2.8 *0. 72±0. 13
配方l部分水提+部分醇提
高剂量组1062. 9±3. 4 *0. 62±0. 08 * *
配方l部分水提+部分醇提
中剂量组1065. 2±3. 7 *0. 69 ±0. 09
配方l部分水提+部分醇提
低剂量组1060. 3±4. 6 *0. 73±0. 02 *
配方2高剂量组1066. 2±4. 1 *0. 71 ±0. 04
配方2中剂量组1067. 9±3. 1 *0. 75±0. 05 *
配方2低剂量组1068. 2±5. 1 *0. 76±0. 05
配方3中剂量组1073. 2±2.90. 65±0. 10
配方4中剂量组1060. 0±4. 4*0. 70±0. 06
配方5中剂量组1072.3±1.90. 76±0. 09 *
配方6中剂量组1075.8±4. 30. 79±0. 13 *
配方7中剂量组1071. 6±5.0. 68 ±0. 05
配方8中剂量组1073. 3±3. 50. 80±0. 12 *
配方9中剂量组1071.8±4.0. 70±0. 05 *
配方10中剂量组1075. 1±3.40. 76±0. 09 *
注-与正常组比较* 〈0.05,一P〈0.01;与模型组比较AP〈0.05 (下同)。表4:各组对实验性不完全性缺血脑血管通透性的影响(x—±s)
伊文氏蓝含量(ug/g
组别数量脑)
正常对照组104.8±2. 1
模型对照组108.7±3.5 * *
15脑血康
化瘀通 配方l全部水提液高剂量组 配方l全部水提液中剂量组 配方l全部水提液低剂量组
配方l部分水提+部分醇提高剂量组 配方l部分水提+部分醇提中剂量组 配方l部分水提+部分醇提低剂量组
配方2高剂量组
配方2中剂量组
配方2低剂量组
配方3中剂量组
配方4中剂量组
配方5中剂量组
配方6中剂量组
配方7中剂量组
配方8中剂量组
配方9中剂量组 配方10中剂量组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8. 5±3.9 8. 6±3. 2
6. 3±2. 5 6. 6±3.
7. 0±2. 9
6.6±3.
6. 9±4. 7. 1±3. 3
6. 7±3.
6. 5±1.
6. 4±5.
6. 6±2. 7. 2±5. 3
6. 2±2. 6.8±3.
7. 2±3. 7. 5±1.
8.0±1. 2 * 7. 4±2. 7 *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观察脑水肿及脑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各配方剂量组与 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效果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急性脑缺血具有保 护作用。
为了研究丹参、银杏叶、三七、葛根、川芎、山楂、荷叶的复配是否都有一 定效果,又增补下列实验方案,提取工艺和模型方法参考前文相应处 配方十一-
丹参5份、 银杏叶50份、 三七3份、
葛根15份、 川芎15份、 山楂50份、
荷叶50份。配方十二-
丹参50份、 银杏叶5份、 三七50份、
葛根5份、 川芎5份、 山楂50份、
荷叶5份。
配方十一或配方十二的第1种工艺、分别选取丹参、银杏叶、三七、葛根、 川芎、山楂、荷叶,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 浓縮成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如片剂、 胶囊、颗粒等剂型。
配方十一或配方十二的第2种工艺、分别选取丹参、三七、川芎、荷叶,加 水煎煮二次,每次l-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縮成稠膏,干燥,粉 碎成细粉,备用;选取银杏叶、葛根、山楂,加6-10倍量60%乙醇提取二次, 每次1-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縮成稠膏状,干燥,粉碎成细粉; 与上述细粉合并,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如片剂、胶囊、颗粒等 剂型。
表5:各组实验性脑缺血的影响(x_±s)
组别
脑含水量(%)
1064.2±2.9 *
1056.6±5.1承
1055.1±4.2 *
1065.5±3.2 *
1065.0±3.3 *
1061.4±4.1 *
1061.4±2.8 *
1058.6±2.7承
1055.3±3.6 *
1060.2±3.5 *
1056.1±3.3 *
1052.4±5.2 *
配方十一全部水提液高剂量组 配方十一全部水提液中剂量组 配方十一全部水提液低剂量组
激 激 t组
配方十一部分水提+部分醇提高剂』 配方十一部分水提+部分醇提中剂』 配方十一部分水提+部分醇提低剂j 配方十二全部水提液高剂量组 配方十二全部水提液中剂量组 配方十二全部水提液低剂量组 配方十二部分水提+部分醇提高剂i 配方十二部分水提+部分醇提中剂量组 配方十二部分水提+部分醇提低剂量组

1权利要求
1、心脑利通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的药剂丹参5-150份、 三七0-50份、 银杏叶5-80份、葛根0-150份、川芎0-150份、 山楂0-150份、荷叶5-15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脑利通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的药剂丹参5-150份、 三七3-50份、 银杏叶5-80份、葛根5-150份、 川芎5-150份、山楂5-150份、荷叶5-150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脑利通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的药剂丹参5-50份、 银杏叶5-50份、 三七3-50份、葛根5-50份、 川芎5-50份、 山楂5-50份、荷叶5-50份。
4、 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心脑利通制剂的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1) 分别选取各种中药原料加水提取有效成分;2) 分别选取各种中药原料加醇提取有效成分;3) 将提取的有效成分单独或混合后,加辅料,制成制剂。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心脑利通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可制成胶囊 剂、片剂、颗粒剂、口服液,针剂、丸剂、散剂、注射剂、缓控释制剂。
6、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心脑利通制剂在治疗活血祛瘀,降脂通络,祛痰化浊, 痰瘀内阻型之心脑血管病药物中的应用。
7、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心脑利通制剂在治疗心肌缺血和脑缺血的药物中的应 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它主要含有丹参和银杏叶、三七、葛根、川芎、山楂、荷叶中的一种或几种,做法是分别选取丹参和三七、银杏叶、葛根、川芎、山楂、荷叶药材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煎煮、提取有效成分,将提取液浓缩至一定的浓度,即得。在此基础上进而可以做成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口服液、针剂、丸剂、散剂、注射剂、缓控释制剂,经毒理学、药理药效学实验证明,本发明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具有活血祛瘀,降脂通络,祛痰化浊,适用于痰瘀内阻型之心脑血管病。
文档编号A61P9/00GK101524421SQ200810136660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1日
发明者王跃生, 王金钱, 罗晓健, 范玫玫, 霞 钱, 毅 饶 申请人:江西本草天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