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记忆合金人工椎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214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开放式记忆合金人工椎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体骨科用的医疗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 于人体脊柱重建的人工椎体。
背景技术
以往战、创伤后,脊柱骨折并后凸畸形、严重的脊柱侧弯畸形、 脊柱肿瘤等脊柱伤病常常采用前后联合入路的方法进行脊柱矫形和病 灶切除后重建。人造重建椎体通常采用前方手术入路并借助于其它手 术器械协助撑开患者上下两端椎体骨植入。其对机体的损伤面大,而 且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102102U公开了专利申请号为91214925. 6,名称为"记忆合金 人工椎体"的技术方案,提出用记忆合金制成的弓形人工椎体,两侧 面带有齿形;两侧制有加固?L,记忆合金制的加强条固定器套装在该 椎体内。该记忆合金人工椎体经温度低于O'C的环境中弯曲后从后入 路植入人体椎体间,在人体温度的作用下迅速变直复原,与上下椎体 贴合,记忆合金人工椎体两侧上下齿自然嵌入骨质。操作时不需要其 它手术器械协助即可植入患者的椎体之间。既縮短了手术时间,又减 小体内的损伤面。加强条固定器提高了重建椎体的抗压能力,避免了 松动或断裂。由于人体温度恒温,重建椎体在植入患者的椎体之间不 再会变形。但是其还存在有如下缺点该记忆合金人工椎体设计为经 前路植入,支撑面积小,没有拢聚自体碎骨的结构设计,人工椎体和 自体骨融合界面小。支撑性结构植骨往往需要在前入路进行,以提高前方的支撑强度。前后路联合手术入路往往带来更多的创伤和手术并 发症,部分患者甚至由于不能接受或耐受前后联合入路而放弃手术。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开放式记忆合金人工椎体,它可以在提 供物理学意义上的支撑的同时提供生物学意义上的支撑性结构植骨, 避免前后联合入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开放式记忆合金人工椎体,记忆合金 丝编成的内套网固定连接在记忆合金丝编成的上盖与记忆合金丝编成 的下盖之间形成一个留有窗口的具有网格状表面的罐体;记忆合金丝 编成的外套网可移动地遮盖该罐体的窗口。该记忆合金人工椎体经低 温环境中压縮减小体积,通过神经根脊髓窗口进入椎体间后复温实现 椎体间撑开,并通过窗口植入患者的自体碎骨,关闭窗口完成支撑性 结构植骨。在一种优化的实施结构中所述的上盖和下盖分别设有记忆合金 制成的环形的骨架,两骨架相对的表面分别设有滑槽;外套网的上边 及下边分别可滑动地插在两骨架相应的滑槽中。使外套网插在两骨架 相应的滑槽中,可在手术中方便地调整外套网以便暴露或遮盖该罐体 的窗口。本实用新型开放式记忆合金人工椎体,采用留有窗口的具有网格 状表面的罐体结构,不仅在椎体间实现了物理学意义上的支撑;通过 罐体上的窗口植入患者的自体碎骨,提供生物学意义上的支撑性结构 植骨。在患者体内设置该记忆合金人工椎体的操作只须采取后入路方式,通过神经根脊髓窗口进入椎体间,手术简单,快速。与现有的椎体重建技术相比,具有縮短了手术时间;减小了体内的损伤面;减少 或避免神经根的牵拉伤或切断的并发症;结构性前路支撑避免了后方 内固定系统过多应力载荷,减少了内固定松动折断的并发症。以近期 兴起的单纯后路全椎切除(posterior 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 PVCR)的手术方式为例,该手术方式主要是结合了脊柱肿瘤切除方式,首先去 除后路结构,通过向两侧咬除肋横突关节和部分肋骨近端,由两侧进行 骨膜下剥离,显露前方椎体并将其全部咬除,再通过器械加压实现脊柱 短縮矫形。目前PVCR手术已在严重脊柱侧弯畸形、脊柱肿瘤及重度 后凸畸形中得到初步应用。该技术由于单纯在后路进行手术操作,在 胸椎手术中为了实现彻底椎体切除往往需要切除多根胸髓神经根,术 后患者存在神经根痛的并发症。在腰椎手术中,若腰椎神经根不能切 除时就仅能在前方进行碎骨条植骨,而且甚至短縮脊柱,这样前方就 缺乏有足够强度的支撑性结构植骨,后方内固定机械将承当过多的应 力,有松动和断裂的风险。部分患者甚至由于脊髓过度短縮而出现脊 髓损伤的并发症。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开放式记忆合金人工椎体,手 术时不需切除神经根,日后支撑性结构植骨生长成的骨结构可以与上 下方的椎体融为一体,达到重建椎体的目的,脊髓不会短縮,并且也 不会产生不良的并发症。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开发式记忆合金人工椎体一个实施例展开结 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在窗口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实施例在窗口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开放式记忆合金人工椎体一个实施例的展开结构,如 图1所示。该记忆合金人工椎体完全用镍钛记忆合金制造,它包括上 盖l、下盖2、内套网3和外套网4。上盖1的周边设有记忆合金制成的环形的上骨架11,上骨架11 的下表面设有滑槽。记忆合金丝编成的圆片状网板12固定在上骨架 11上。下盖2的周边设有记忆合金制成的环形的下骨架21,下骨架21 的上表面设有滑槽211。记忆合金丝编成的圆片状网板22固定在下骨 架21上。记忆合金丝编成的内套网3巻成筒状,它的中部开有一个窗口 31 。记忆合金丝编成的外套网4呈弧形的瓦片状。请参看图2。内套网3固定连接在上盖1与下盖2之间,形成一 个留有窗口 31的具有网格状表面的罐体。外套网4敷在该罐体的圆周 面外侧。外套网4的上边可滑动地插在上盖1上骨架11的滑槽中;外 套网4的下边可滑动地插在下盖2下骨架21的滑槽211中。使外套网4在该罐体上、下骨架21、 22的滑槽中移动,可以方便 地暴露或遮盖该罐体的窗口31。请参看图3。上盖l、下盖2的直径,以及内套网3和外套网4的高度可以根 据人体不同个体的脊髓神经根窗口解剖学数据设计为多种规格,以便手术时选用。手术中,先将该开放式记忆合金人工椎体在低温下作压縮处理,以减小体积。然后,将压缩过的该记忆合金人工椎体通过患者神经根 脊髓窗口进入椎体间。之后该记忆合金人工椎体在患者体温的作用下复温,实现椎体间撑开。通过窗口 31植入患者神经减压处理时取下的 自体碎骨。最后,旋转外套网4关闭窗口31完成支撑性植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的范围,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 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开放式记忆合金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记忆合金丝编成的内套网固定连接在记忆合金丝编成的上盖与记忆合金丝编成的下盖之间形成一个留有窗口的具有网格状表面的罐体;记忆合金丝编成的外套网可移动地遮盖该罐体的窗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记忆合金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和下盖分别设有记忆合金制成的环形的骨架,两骨架相对的表面分别设有滑槽;外套网的上边及下边分别可滑动地插在两骨架相应的滑槽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开放式记忆合金人工椎体,涉及一种用于人体脊柱重建的人工椎体。本实用新型开放式记忆合金人工椎体,记忆合金丝编成的内套网固定连接在记忆合金丝编成的上盖与记忆合金丝编成的下盖之间形成一个留有窗口的具有网格状表面的罐体;记忆合金丝编成的外套网可移动地遮盖该罐体的窗口。它可以在提供物理学意义上支撑的同时提供生物学意义上的支撑性结构植骨,并在后路手术过程中经脊髓神经根窗口植入,避免前后联合入路。
文档编号A61L27/00GK201216662SQ200820102838
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4日
发明者丁真奇, 晖 刘 申请人:刘 晖;丁真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