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埋置正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530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埋置正压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输注液体的医疗器械配件,具体的说是一种与化疗泵配套使用的用于动静脉输注治疗的埋置正压阀。
背景技术
在癌症治疗中,尤其是对于恶性肿瘤的化疗,已经普遍应用了埋置型化疗泵技术。其显著特点就是通过皮下埋置给药(穿刺)窗口及连接管路,将化疗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的发生区域,从而提高病变组织处的药血浓度。是当今治疗癌症和恶性肿瘤的有力手段,具有治疗靶向性高、副作用小、可长期给药、病人舒适度好等优点。但是,由于目前化疗泵在设计上的不足,使得其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着以下缺陷和不足
一、 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大且操作烦琐。现在的化疗泵在使用中均要进行肝素溶液封管,而且,还要行边推注边拔针的操作,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将肝素溶液推注到皮下组织中,这是引起化疗泵周边组织发炎、红肿的原因之一。
二、 存在穿刺窗口渗漏的安全风险。由于现今的化疗泵结构限制,在给药治疗的过程中,穿刺针必须垂直刺入穿剌窗口。这样,先是穿刺针不宜固定,存在晃动的机会(将会导致穿刺窗口的损坏);然后是穿刺针尖极易触及化疗泵的底面,使针尖出现倒钩或毛刺,从而在拔针时损伤穿刺窗口 (易引起渗漏);还有就是穿刺窗口均呈直径l厘米左右的圆形,且要求针刺在中心部位(而穿刺窗口在实际使用中要承受多达几百次的针刺),这样集中且髙频次的针刺也是容易引起渗漏的一个原因。
三、 极易发生管路堵塞而导致治疗失败。由于现今的化疗泵结构原因,穿刺窗口下面的贮药空间与管路空间是相通的,当病人在非治疗期中的身体活动(如锻炼、广播体操)时,容易引起封管药液的非预期的相互流动,导致血液从管路端部进入,继而发生堵塞而导致治疗失败。
在我国,虽然化疗泵已经有了十多年的临床历史,但毕竟还是个新鲜的东西。应用中科技人员对其的结构研究还处在一个比较初步的阶段,虽然出现了多管路、防逆流的种种技术方案(如:中国专利ZL96235805.3、 ZL91230089.2)。但是,由于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化疗泵在使用中诸多实际问题,而使化疗泵的器械技术还停留在比较
原始的水平上。也就是说目前,国内还没有见到能够完全解决上述不足的化疗泵技术被公开。为此,本发明的一种埋置正压阀技术作为化疗泵的关键配件与化疗泵相结合,将能够解决上述各种不足。同时,本发明的一种埋置正压阀还具有结构明晰、制造容易、实施简单、利于普及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由阀壳和膜壳两部分共同组成的。其特征在于阀壳为一中部向下呈凹陷,两端分别为进液管和出液管的组合形体,其中出液管的前端面与膜壳上的阔舌配合共同组成正压阀芯构造。膜壳为一可反转的凹形弹性体,其上有一阀舌。阀舌是从膜壳上向外伸出的一薄板结构,其伸出方向与膜壳上伸出点的切线方向呈一定角度。阀壳和膜壳通过连接构造密闭地组合在一起,共同组成埋置正压阀,其中阀舌的大小、位置与出液管的前端面的大小、位置相一致。
当膜壳的凹陷方向与阀壳中部的凹陷方向一致时,两凹形接触面的大小、形状相一致(其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同时,阀壳上的出液管的前端面与膜壳上的阀舌紧密接触,膜壳上的阀舌呈受压迫的弹性变形状态。此时,阀壳上的进液管和出液管由于膜壳和膜壳上的阀舌的作用而不能相通。
在临床中,本发明的一种埋置正压阀的进液管与化疗泵连接,出液管与治疗管路连接,共同组成埋置型给药系统。治疗时,首先推注生理盐水,经化疗泵、进液管,作用在膜壳上,使其凹陷方向发生反转。当膜壳的凹陷方向与阀壳中部的凹陷方向相反时,两者共同组成一密闭的腔体。此时,在膜壳上的阀舌随膜壳的反转而向上位移并将出液管的前端面打开。由于膜壳上的阀舌的伸出方向与膜壳上伸出点的切线方向之间的角度设计,使得膜壳上的阀舌只有在膜壳变形到可以完全反转时才能解除其受压迫的弹性变形状态,并将封闭的出液管的前端面打开。即相比膜壳凹陷方向的反转,膜壳上的阈舌将封闭的出液管的前端面打开的动作有一定的滞后性。此时,阀壳上的进液管和出液管由于膜壳的凹陷方向反转和膜壳上阀舌的位移而相通。所以,输液治疗可以进行,完毕后,只须用手指轻压位于皮下的埋置正压阀的膜壳,使其凹陷方向发生反转,则贮存于膜壳和阀壳之间的生理盐水将通过出液管流向治疗管路,从而实现正压。之后,膜壳上的阀舌将出液管的前端面封闭,进而实现封管。拔除穿剌针,本次输液治疗结束。
由此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一种埋置正压阔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结构单纯、作用明确、操作简单、无须肝素封管的特点。与化疗泵相结合将创造出一种新型的埋置给药系统,
以造福广大癌症病人。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埋置正压阀在非输液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种埋置正压阀在输液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由图1可知,本发明由阀壳1和膜壳2两部分组成。当其与化疗泵共同组成埋置正压化疗给药系统时,在阀壳1的进液管1A上连接化疗泵,在阀壳1的出液管1C上连接治疗管路。在不输液的时候,膜壳的凹陷方向与阀壳中部的凹陷方向一致,两凹陷结合面的大小、形状相一致(其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阀壳1和膜壳2分别通过其上的连接构造(1D和2B)密闭地结合在一起。同时,阀壳l上的出液管1C的前端面1B与膜壳2上的阀舌2A紧密接触。膜壳2上的阀舌2A呈受压迫的弹性变形状态。此时,阀壳1上进液管1A和出液管1C由于膜壳2及膜壳2上的阀舌2A的作用而不能相通。也就是说治疗管路中的液体与化疗泵中的贮存液体处于隔绝状态。
图2是本发明一种埋置正压阀在输液时的结构示意图。当本发明与化疗泵共同组成埋置正压化疗给药系统并在准备输液时,首先用生理盐水通过注射器向化疗泵中推注,使化疗泵中压力升高。由于化疗泵与阀壳1上的进液管1A是密闭相连的,化疗泵中的压力将通过阀壳1上的进液管1A传向膜壳2的表面上。当压力达到使膜壳2发生反转的压力值时,膜壳2的凹陷方向发生反转。此时膜壳2上的阀舌2A随膜壳2的反转而向上位移并把封闭的阀壳1上的出液管1C的前端面1B打开。另外,由于膜壳2上的阀舌2A的伸出方向与膜壳2上伸出点的切线方向之间的角度设计,使得膜壳2上的阀舌2A也只有在膜壳2变形到可以完全反转时,才可以解除其受压迫的弹性变形状态,并将封闭的阀壳1上的出液管1C的前端面1B打开。此时,阀壳1上的进液管1A和出液管1C由于膜壳2的凹陷方向发生反转和其上的阀舌2A的移位而相通。也就是说治疗管路中的液体与化疗泵中的贮存液体此时处于导通状态,可以进行输液治疗。
当输液治疗完毕后,将治疗液体换成生理盐水对化疗给药系统进行冲洗。然后,用手指触摸到埋置于皮下的埋置正压阀体,并向下轻压膜壳2,使膜壳2在手指的压力下其凹陷方向向下反转。此时,位于阀壳1和膜壳2之间的生理盐水在膜壳2的作用下将通过阀壳1上的出液管1C流向治疗管路,随后,膜壳2上的阀舌2A也向下位移将阀壳1上的出液管1C的前端面1B封闭,从而形成正压并封管。之后,拔除穿刺针,完成输液治疗过程。
权利要求
1、一种埋置正压阀是由阀壳1和膜壳2两部分组成的。其特征在于阀壳1为一中部向下呈凹陷,两端分别为进液管1A和出液管1C的组合形体。其中出液管1C的前端面1B与膜壳2上的阀舌2A配合共同组成正压阀芯构造。膜壳2为一可反转的凹形弹性体,其上有一阀舌2A。阀壳1和膜壳2分别通过其上的连接构造(1D和2B)密闭地结合在一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埋置正压阀,膜壳2上的阀舌2A是从膜壳2上 向外伸出的一薄板结构。其伸出方向与膜壳2上伸出点的切线方向呈一定角度。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说的一种埋置正压阀,在阀壳1和膜壳2的组合体中,膜 壳2上的阀舌2A的大小、位置与出液管1C的前端面1B的大小、位置相一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埋置正压阀,当膜壳2的凹陷方向与阀壳1中部 的凹陷方向一致时,两凹陷结合面的大小、形状相一致。其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 或其他形状。同时,阀壳1上的出液管1C的前端面1B与膜壳2上的阀舌2A紧密接 触。膜壳2上的阀舌2A呈受压迫的弹性变形状态。此时,阀壳1上进液管1A和出 液管1C由于膜壳2及膜壳2上的阀舌2A的作用而不能相通。
5、 根据权利要求4,当液体通过阀壳1上的进液管1A作用于膜壳2上,并使压 力达到一个可使膜壳2发生反转的值时,膜壳2的凹陷方向发生反转,也只有当膜壳 2开始反转时,膜壳2上的阀舌2A才能离开阀壳1上的出液管1C的前端面1B而向 上位移。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埋置正压阀,通过膜壳2的凹陷方向的反转变化, 带动膜壳2上的阀舌2A上下位移,可实现阀壳1上的进液管1A和出液管1C之间的 导通和关闭。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埋置正压阀,通过膜壳2的凹陷方向的反转变化, 使阀壳1与膜壳2之间的腔体容积发生变化,由此实现流向阀壳1上的出液管1C方 向的正压设计。
全文摘要
一种埋置正压阀是由阀壳和膜壳两部分组成的。阀壳为一中部向下呈凹陷,两端分别为进液管和出液管的组合形体,其中出液管的前端面与膜壳上的阀舌配合组成正压阀芯构造。膜壳为一可反转的凹形弹性体,其上有一阀舌。输液前膜壳的凹陷方向与阀壳中部的凹陷方向一致,阀舌将出液管前端面封闭。输液时,用注射器推注生理盐水通过进液管作用于膜壳,并使其凹陷方向反转,阀舌也随之位移并使进液管和出液管导通。输液可以进行,完毕后,轻压膜壳使其凹陷方向反转。此时,膜壳与阀壳间的生理盐水将通过出液管流向治疗管路,形成正压并封管。拔除穿刺针,完成输液治疗过程。
文档编号A61M39/00GK101642604SQ20091006602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日
发明者张亚根 申请人:张亚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