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抗癌活性的经酸性氨基酸化学修饰的熊果酸衍生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781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抗癌活性的经酸性氨基酸化学修饰的熊果酸衍生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植物成分及其化学修饰物,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 的经酸性氨基酸化学修饰的熊果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熊果酸(Ursolic acid,UA),又名乌索酸、乌苏酸,属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化学名 (3 β ) -3-Hydroxyurs-12-en-28-oic acid,分子式 C3tlH48O3。其在自然界分布较广,在多种 植物中以游离形式存在或与糖结合成甙存在。药理研究发现,熊果酸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 应,除保肝、抗炎、抗病毒、抗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等作用外,还具有显著的抗癌功效,且副 作用小,毒性低,显示出较大的临床应用潜力。熊果酸的化学结构式
目前,国内对熊果酸的研究报告多集中在熊果酸的提取分离工艺和药理学研究,特别 是国内外对熊果酸的抗癌作用研究已见报道。如王涛等的“熊果酸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 究进展”(《药物生物技术》,2008, 15[2]);熊斌等的“熊果酸药理学的研究进展”(《国外医 学药学分册》,2004,31[[3]);夏国豪等的“熊果酸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肿瘤 学分册》,2002,29 [6]);等等。研究表明,熊果酸抗始发突变、抗促癌作用、抗氧化作用、细 胞毒作用、诱导癌细胞分化、抗血管生成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国内的白育军等报道了 6种 熊果酸母核修饰物(《华西药学杂志》,2003,18[2]);杨定菊等报道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聚乙 二醇支载熊果酸(《中国药科大学大学学报》,2008,39[1]),并发表了专利《亲水性聚乙二醇 支载熊果酸系列新药及其制备方法》;孟艳秋等开发了熊果酸修饰氨基酸、氨基醇、胺、杂环 等系列衍生物等多项专利。然而,现有专利或文献尚未涉及经酸性氨基酸或经碱性氨基酸 化学修饰的熊果酸衍生物等方面的研究。本发明的立足点在于研发新型的具有抗癌活性的 经酸性氨基酸化学修饰的熊果酸衍生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熊果酸为先导化合物,对其Rl、R2基团进行结构修饰,合成一 系列新的具有更好抗癌活性的熊果酸衍生物。
本发明以熊果酸为先导化合物,对其结构进行改造得到的新化合物,其结构式如 式(I)所示
其中r1; r2为羟基、乙酰氧基、酸性氨基酸氨基、酸性氨基酸二酯氨基或酸性氨基酸修 饰琥珀单酰氧基。如上所述的一种经酸性氨基酸化学修饰的熊果酸衍生物,它具有抗肿瘤活性,可 用于制备治疗肿瘤疾病的药物。本发明的反应流程,是通过下列步骤完成的
(1)熊果酸与乙酸酐或丁二酸酐反应,生成相应的酰氧基熊果酸之6;
(2)化合物之6与草酰氯反应,再与相应的酸性氨基酸反应得化合物(Ja,3b, 7a, 7b);
(3)化合物、3a,3b)经碱水解后酸化,得化合物iAa, 4b);
(4)化合物(办,4b)与溴甲烷反应,得化合物(fe,5b\其中化合物2,3a,3b,4a,4b,5a,5b,6,7a,7b为通式I的系列化合物,它们的相关 基团礼、R2如下表所示
反应流程可见附图1。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对天然产物熊果酸进行化学改造,得到一系列熊果酸 的结构修饰物,经过药理学试验表明,它们对人肝癌HepG2细胞、人结肠癌HT-29细胞、人胃 癌AGS细胞及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均具有较明显的抑制增值作用。


图1为制备具有抗癌活性的经酸性氨基酸化学修饰的熊果酸衍生物的反应流程 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是它们不是对 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化合物2的制备
IOg熊果酸用45 mL吡啶溶解,在冰浴条件下缓慢滴加25 mL乙酸酐,滴毕室温下反应 8 h。停止反应,减压蒸除吡啶,残余物用二氯甲烷溶解,并依次用盐酸(5%)、蒸馏水、饱和氯 化钠溶液洗涤有机相,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除水2h后过滤,滤液于45°C下减压浓缩后烘干 至恒重,所得粗产品为10. 50 g。粗产物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得白色针状晶体8. 59 g。结晶 产率为 83. 3%,总产率为 80. 5%ο mp 282^283°C。1H WR(600MHz,CDCl3) :5· 32 (t, 1Η,/=3· 6Hz,H-12),4. 42 (t, 1Η,/=5· 6,H—3), 2. 22 (d, 1Η,/=11· 2Hz, H-18),2. 04 (s, 3H, CH3CO),0. 92 (d, 3Η,/=6· 4Hz, CH3),0. 85 (d, 3H
,/=3· 6Hz, CH3),1. 09,1. 00,0. 91,0. 78,0. 74 (s, 15Η, each, CH3)。IR(KBr) :3366,2972,2928,1736,1700, 1455,1370,1246cm—1。实施例2
化合物而的制备
2. 00 g化合物用二氯甲烷溶解,冰浴条件下缓慢滴入2 ml草酰氯,滴加完毕后继续 维持冰浴搅拌1 h,后于室温下继续反应24 h。反应完毕,将上述溶液减压蒸馏,得黄色泡 沫状固体。分2次各加入少量二氯甲烷并减压蒸干溶剂,所得产物为浅黄色固体,用IOOmL 二氯甲烷溶解,为备用溶液A。谷氨酸二甲酯盐酸盐2. 95g分散于70mL 二氯甲烷中,并加入3mL三乙胺。冰浴下 缓慢滴入上述备用溶液A。滴毕,继续冰浴30min,后撤除冰浴,室温反应12h。依次用5% 盐酸、蒸馏水、饱和氯化钠依次洗涤有机层,直至有机层澄清且呈中性,有机层加入足量的 无水硫酸钠除水2h后过滤,滤液减压蒸馏,得到粗品浅黄色固体。黄色固体用硅胶柱层析纯化,洗脱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1:6 (V/V),得2. 40g白色粉末状固体化合物而,产率为 91. 3% ο mp -JTirC .
1H NMR(600MHz, CDCl3) 6. 54 (d, 1H, /=6. 2Hz, NH), 5. 39 (t, 1Η,/=3. 6Hz, H-12),4. 54 4· 51 (m, 1H, N顆COOCH3),4. 49 (t, 1Η,/=5· 6Ηζ, Η—3),3. 65,3. 60 (s, 6Η, each, -OCH3) , 1. 97 (s, 3H, CH3CO) , 0. 89 (d, 3Η, /=6. 4Hz , C H3), 1. 08,0. 96,0. 92,0. 86,
0. 85,0. 65 (s, 18Η, each, CH3)。IR(KBr) :3411,2950,2872,1738,1660,1505,1451,1371,1246cm—1。 实施例3
化合物划的制备
按例2中的方法的合成,但是用2. 75g的天门冬氨酸二甲酯盐酸盐代替谷氨酸二甲酯 盐酸盐。制得2. 38g的白色粉末状固体劢,产率为92. 7%, mp :153 154°C。1H NMR(600MHz, CDCl3) 6. 78 (d, 1H, /=6. OHz, NH), 5. 40 (t, 1Η,/=3. 5Hz, H-12),4. 67 4. 64 (m, 1H, NHCHC00CH3),4. 42 (t, 1Η,/=5. 6Hz, H_3),3. 75,3. 67
(s, 6H, each, -OCH3),2. 04 (s, 3H, CH3CO),0. 88 (d, 3Η,/=6· 4Hz, CH3),1. 09,0. 95,0. 93,
0. 86,
0. 85,0. 70 (s, 18H, each, CH3)。IR(KBr) :3403,2949,2905,2868,1775,1737,1719,1660,1507,1457,1369,1254cm_10
实施例4
化合物办的制备
2. 40g化合物3a溶于320mL甲醇/水溶液(V/V=15 1)中,加入氢氧化钾2. 8g,室温 搅拌反应8h,TLC (乙酸乙酯/醋酸=100:1,V/V)鉴定反应完毕。减压蒸除甲醇,余物加入 IOOmL蒸馏水,缓慢滴加稀盐酸调节体系ρΗ为;Γ4,析出大量白色晶体。抽滤收集晶体,并 用蒸馏水洗涤至洗涤液呈中性。滤饼减压干燥,得2. 04g白色晶体办,产率为95. 3%。mp 218 220 °C。1H NMR (600MHz,DMS0-d6) :7· 22 (d, 1H, /=7. 3Hz, NH), 5. 19 (t, 1Η,/=3· 6Ηζ,Η-12),
4. 24 (s,1Η, 0H-3),4. 13 4· 09 (m, 1H, NHCHC000H),2. 99 (t, 1H, Η-3),2. 22 (t, 2Η,/=7· 3 Hz, CH2COOH),0. 83 (d, 3Η,/=6· 4Hz,CH3),1. 03,0. 91,0. 89,0. 85,0. 67,0. 65 (s, 18H, ea
ch,
CH3)。IR(KBr) :3384,2976,2936,2872,1712,1635,1516,1455 cnT1。
实施例5
化合物办的制备
按例4中的方法的合成,但是用2. 38g化合物3b代替化合物3a。制得1. 98g的白色粉 末状固体办,产率为93. 6%, mp :302 305°C。
1H NMR(600MHz,DMS0-d6) 7. 27 (d, 1H, /=7. 2Hz, NH), 5. 20(t, 1Η,/=3. 6Hz,H-12), 4. 24 (s, 1H, 0H-3),4. 33 4. 29 (m, 1H, NHCHC000H),2. 99 (t, 1H, H-3),2. 22 (t, 2H,/=7. 3Hz, CH2COO H),0. 83 (d, 3Η,/=6· 4Ηζ,CH3),1. 02,0. 90,0. 89,0. 84,0. 67,0. 65 (s, 18Η, each, CH3)。IR(KBr) :3417,2971,2928,2871,1731,1636,1515,1455 cnT1。 实施例6
化合物fe的制备
I.17g化合物办溶于IOOmL丙酮中,加入研细的碳酸钾粉末1.4g,后加入溴代甲烷 0. 6mL室温搅拌反应48h,TLC (乙酸乙酯/石油醚=2:1,V/V)鉴定反应完毕。减压蒸除溶 剂,余物加入IOOmL蒸馏水充分悬浮,缓慢滴加稀盐酸调节体系pH为3 4,用200ml乙酸乙 酯分2次萃取。收集有机相,并用蒸馏水洗涤至水相呈中性。加入足量的无水硫酸钠除水 2h后过滤,滤液经浓缩去除溶剂,余物经快速柱层析纯化,洗脱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1 2 (V/V),得 1. Olg 白色粉末 fe,产率为 82. 8%。mp :75 76°C。1H NMR (600MHz,CDCl3) :6· 61 (d, 1H, J= 6. 2Hz, NH), 5. 39 (t, 1Η,/=3· 6Ηζ, Η-12 ),4. 53 4· 50 (m, 1Η, NHCHC00CH3),3. 72,3. 67 (s, 6Η, each, OCH3), 3. 23 3· 20 (dd, 1H,
/=11. 5,4. 2Hz, H-3),2. 43 2· 27 (m, 2H, CH2COOCH3),0. 88 (d, 3Η,/=6· 4Hz,CH3),1. 09,
0.98,0. 96,0. 89,0. 77,0. 64 (s, 18H, each, CH3)。IR(KBr) :3411,2950,2926,2870,1742,1657,1510,1451,1377,1256 cnT1。
实施例7
化合物涵的制备
按例6中的方法的合成,但是用1. 14g化合物办代替化合物办。制得0.97g的白色粉 末状固体5力,产率为81. 5%, mp :125 127°C。1H NMR (600MHz , CDCl3) 6. 80 (d, 1Η, J= 6. 2Hz, NH), 5. 40 (t, 1Η,/=3· 6Ηζ, Η-12) , 4. 66 4· 63 (m, 1Η, NHCHC00CH3),3. 76,3. 67 (s, 6Η, each, OCH3), 3. 23 3· 20 (dd, IH,/=
II.5,4. 2Hz, H-3),2. 94 2· 93 (m, 2H, CH2COOCH3),0. 88 (d, 3Η,/=6· 4Hz,CH3),1. 09,0. 9 8,0. 94,0. 90,0. 77,0. 70 (s, 18H, each, CH3)。IR(KBr) 3509, 3403, 2950, 2925,2868,1728,1663,1527,1456,1287,1245cm_10实施例8
化合物7a的制备
1.14g熊果酸分散于120mL氯仿中,加入琥珀酸酐1. 5g及对甲苯磺酸0. Olg,室温搅拌 20min后,于65°C回流反应24h。TLC (乙酸乙酯/石油醚=1 1,V/V)鉴定反应完毕,于体系 中加入50mL蒸馏水,维持此温度继续回流0. 5h。反应完毕,分离有机相,有机相依次用蒸馏 水、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至水相为中性。减压蒸除溶剂,得白色粉末状固体即化合物&不经 纯化,直接进入下一步。化合物6完全溶于70mL 二氯甲烷中。冰浴下缓慢滴入2mL草酰氯,滴毕撤除冰浴, 室温反应24h以上。分2次各加入少量二氯甲烷并减压蒸干溶剂,所得产物为浅黄色固体,用IOOmL 二氯甲烷溶解,为备用溶液B。取谷氨酸二甲酯盐酸盐1. 69g,分散于含5mL三乙胺的IOOmL 二氯甲烷中。冰浴下 将上述备用溶液B缓慢滴入其中,滴毕,继续冰浴30min后,撤除冰浴,室温反应12h。分别 用5%盐酸、蒸馏水、饱和氯化钠依次洗涤有机层,直至有机层澄清且呈中性,分出有机层, 加入足量的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蒸馏,得到粗品浅黄色固体。浅黄色固体用硅胶柱 层析纯化,洗脱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1:3 (V/V),得到1. 33g白色粉末状固体化合物7a, 产率为 74. 5%ο mp :46 47°C。1H NMR (600MHz, CDCl3) 6. 58 (d, 1H, /=6. OHz, NHa), 6. 38 (d, 1H, /=7. 9Hz, NHb),
5. 39 (s, 1H, H-12),4. 63 4. 60 (m, 1H, NHCHC00CH3a),4. 52 4· 49 (m, 1Η, NHCHC00CH3b), 4. 52 (t, 1Η,/=5. 6,Η_3),3. 74,3. 72,3. 67,3. 66 (s, 12Η, each, OC H3),2. 45 2· 37 ( m, 2Η, CE^CH2CON),2. 23 2· 14 (m, 2H, CH2CON),0. 89 (d, 3Η,/=6· 4Hz,CH3), 1. 08,0. 96,0. 92,0. 85,0. 84,0. 65 (s, 18H, each, CH3)。IR(KBr) :3380,2952,1741,1661,1522,1438,1370,1254,1206,1171 cnT1。 实施例9
化合物7b的制备
按例8中的方法的合成,但是用1. 58g的天门冬氨酸二甲酯盐酸盐代替谷氨酸二甲酯 盐酸盐。制得1. 16g的白色粉末状固体7b,产率为66. 3%,mp :125 127°C。1H NMR(600MHz, CDCl3) 6. 59, 6. 58 (d, 1H, /=5. 9Hz, NHa), 6. 38 (d, 1H, /=7. 9Hz, NHb),5. 32 (s, 1H, H-12),4. 80 4· 77 (m, 1H, NHCHC00CH3a),4. 60 4· 57 (m, 1Η,
NHCHC00CH3b), 4. 44 (t, 1Η,/=6. 4,Η_3),3. 68,3. 67,3. 62,3. 60 (s, 12Η, each, OC H3),2. 45 2· 37 ( m, 2Η, CHaCH2CON),2. 23 2· 14 (m, 2H, CH2CON),0. 82 (d, 3Η,/=6· 4Hz,CH3), 1. 02,0. 88,0. 86,0. 78,0. 77,0. 64 (s, 18H, each, CH3)。IR(KBr) :3385,2962,2871,1733,1660,1521,1438, 1369,1261,1170 cnT1。 实施例10
经酸性氨基酸化学修饰的熊果酸衍生物的抗癌活性
37°C、5%C02条件下常规培养H印G2、HT-29、AGS及SH-SY5Y。癌细胞接种于96孔 板中,细胞浓度为10000个/孔,待测药物用DMSO助溶,DMSO终浓度不超过0. 5%,采用MTT 法测试熊果酸修饰物酸性氨基酸的抗癌活性。结果见表广4,表中化合物1为熊果酸。表1熊果酸及其结构修饰物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抑制作用(抑制率%)
表2熊果酸及其结构修饰物对人神经瘤SH-SY5Y的抑制作用(抑制率%)
表3熊果酸及其结构修饰物对人肝癌HepG2的抑制作用(抑制率%)
表4熊果酸及其结构修饰物对人胃癌AGS的抑制作用(抑制率%)
表1、中,a——化合物在浓度为20 μ mol/L时测得的抑制率; b——表示化合物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
权利要求
一种结构如式(I)所示的经酸性氨基酸化学修饰的熊果酸衍生物, 其中R1,R2为羟基、乙酰氧基、酸性氨基酸氨基、酸性氨基酸二酯氨基或酸性氨基酸修饰琥珀单酰氧基。2010101159021100001dest_path_image002.jp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酸性氨基酸化学修饰的熊果酸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酸 性氨基酸为谷氨酸或天门冬氨酸;Rl和R2基团不同时为羟基。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酸性氨基酸化学修饰的熊果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 熊果酸与乙酸酐反应生成化合物2;化合物2为权利要求1中通式(I)化合物, 其中R1代表AcO,R2代表0H;熊果酸与丁二酸酐反应生成化合物6;化合物6为通式(I)化 合物,其中R1代表H00CCH2CH2C00,R2代表OH ; 与草酰氯反应后,与谷氨酸二甲酯盐酸盐反应得到化合物3a,与天门冬氨酸二甲酯盐酸盐 反应得到化合物3b ;化合物3a为通式(I)化合物,其中Rl代表AcO,R2如式(II)所示; 化合物3b为通式⑴化合物,其中Rl代表AcO,R2如式(III)所示;c.化合物6与草酰氯反应后,与谷氨酸二甲酯盐酸盐反应得到化合物7a,与天门 冬氨酸二甲酯盐酸盐反应得到化合物7b ;化合物7a为通式(I)化合物,其中R1如式(VI) 所示,R2代表如式(II),化合物7b为通式⑴化合物,其中R1如式(ΥΠ)所示,R2代表如 式(III);d.化合物3a,3b经碱水解后酸化,得化合物4a,4b ;化合物4a为通式(I)化合物, 其中R1代表OH,R2如式(IV)所示,化合物4b为通式⑴化合物,其中R1代表OH,R2如式 (V)所示; e. 化合物4a,4b与溴代甲烷反应,得化合物5a,5b ;化合物5a为通式(I)化合物, 其中R1代表OH,R2如式(II)所示,化合物5b为通式⑴化合物,其中R1代表OH,R2如式 (III)所示。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酸性氨基酸化学修饰的熊果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IOg 20g熊果酸用4(T80ml吡啶溶解,溶液在_5 5°C下加入25 45ml醋酸酐后,在 1(T3(TC下反应纩12h,之后减压蒸除溶剂,残余物用二氯甲烷完全溶解后,并依次用稀盐 酸、蒸馏水、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所得有机溶液用无水硫酸钠除水2飞h,滤液于4(T50°C 下减压后烘干至恒重,所得粗产品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得到化合物2 ;b.2 4g化合物用二氯甲烷完全溶解,-5 5°C条件下滴入2、ml草酰氯,控制速度使 其在25 35min内滴完,滴加完毕后继续维持此温度搅拌0. 5 1 h,后于室温下继续反应12 h以上,反应完毕,将上述溶液减压蒸馏,得黄色泡沫状固体,加入2(T40ml 二氯甲烷溶解, 为备用溶液A ;2^4g谷氨酸二甲酯盐酸盐分散于10(T200ml 二氯甲烷中,并加入2 4ml三乙胺, 在_5飞。C下滴入上述备用溶液A,控制速度使其在25 35min内滴完,滴毕后维持此温度并 搅拌0. 5 lh,后于室温反应6 12h,依次用稀盐酸、蒸馏水、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有机层,有 机层加入无水硫酸钠除水2飞h,滤液于4(T50°C下减压后烘干至恒重,得到粗品浅黄色固 体,浅黄色固体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白色粉末状固体而;,1.纩3.8g天门冬氨酸二甲酯盐酸盐分散于10(T200ml 二氯甲烷中,并加入2 4ml三乙 胺,在-5飞。C下滴入上述备用溶液,控制速度使其在25 35min内滴完,滴毕后维持此温度 并搅拌0. 5 lh,后于室温反应6 12h,依次用稀盐酸、蒸馏水、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有机层, 有机层加入无水硫酸钠除水2飞h,滤液于4(T50°C下减压后烘干至恒重,得到粗品浅黄色 固体,浅黄色固体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白色粉末状固体划;c. 2. 4 4. 8g 化合物 Ja 溶于 16(T320mL 甲醇 / 水溶液(V/V=15 1)中,在 10^30°CT 搅拌进行碱水解反应6、h,反应完毕,在4(T50°C下减压蒸除甲醇,余物加入15(T300ml蒸 馏水,滴加稀盐酸调节体系PH为;Γ4,析出大量白色晶体,抽滤收集晶体,并用蒸馏水洗涤 至洗涤液呈中性,滤饼减压干燥,得白色晶体办;,2.3 4. 7g化合物劢溶于16(T320mL甲醇/水溶液(V/V=15:1)中,在1(T3(TC下搅拌 进行碱水解反应6、h,反应完毕,4(T50°C减压蒸除甲醇,残余物加入15(T300ml蒸馏水,滴 加稀盐酸调节体系PH为;Γ4,析出大量白色晶体,抽滤收集晶体,并用蒸馏水洗涤至洗涤液 呈中性,滤饼减压干燥,得白色晶体办;d. 1.2 2.48化合物办溶于10(T200mL丙酮中,加入1.圹2. 8g碳酸钾粉末,后加入溴代甲烷0. 6^1. 2mL于1(T3(TC反应24h以上,反应完毕,减压蒸除溶剂,余物分散于 10(T200ml蒸馏水,滴加稀盐酸调节体系pH为;Γ4,用20(T400ml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 蒸馏水充分洗涤后,加入无水硫酸钠除水2飞h,滤液浓缩得到的粗产品经快速柱层析纯化, 得到化合物5a,为白色粉末固体;·1. Γ2. 4g化合物办溶于10(T200mL丙酮中,加入1. 4 2. 8g碳酸钾粉末,后加入溴代 甲烷0. 6^1. 2mL于1(T3(TC反应24h以上,反应完毕,减压蒸除溶剂,余物分散于10(T200ml 蒸馏水,滴加稀盐酸调节体系PH为;Γ4,用20(T400ml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蒸馏水充分 洗涤后,加入无水硫酸钠除水2飞h,滤液浓缩得到的粗产品经快速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 涵,为白色粉末固体;e. 2. 3g 6. 9g熊果酸分散于25(T750ml氯仿中,加入广3g琥珀酸酐及0. θΓθ. 03g对 甲苯磺酸,在6(T70°C下反应24 36h,加入l(T30ml蒸馏水继续回流0. 5 lh,冷却至室温,依 次用蒸馏水、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所得有机溶液加入无水硫酸钠除水2飞h后过滤,滤液 于4(T6(TC下减压后烘干至恒重,所得粗产品为6 ;·1. lg^4. 4g化合物6用二氯甲烷完全溶解,在_5飞。C条件下滴入2飞ml草酰氯,控制滴 入速度使其在25 35min内滴完,滴加完毕后继续维持此温度下搅拌·0. 5 1 h,后于室温下 继续反应24 h以上,反应完毕,将上述溶液减压蒸馏,得黄色泡沫状固体,加入l(T40ml 二 氯甲烷溶解,为备用溶液B;·1.5飞g谷氨酸二甲酯盐酸盐分散于10(T200ml 二氯甲烷中,并加入:T6ml三乙胺, 在-5飞。C下滴入上述备用溶液B,控制滴入速度使其在25 35min内滴完,滴毕后维持此温 度并搅拌0. 5 lh,后于室温反应6 12h,依次用稀盐酸、蒸馏水、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有机 层,有机层加入无水硫酸钠除水2飞h,滤液于4(T50°C下减压后烘干至恒重,得到粗品浅黄 色固体,浅黄色固体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白色粉末状固体& ;·1. 5^5. 9g天门冬氨酸二甲酯盐酸盐分散于10(T200ml 二氯甲烷中,并加入3飞ml三乙 胺,在-5飞。C下滴入上述备用溶液,控制滴入速度使其在25 35min内滴完,滴毕后维持此 温度并搅拌0. 5 lh,后于室温反应6 12h,依次用稀盐酸、蒸馏水、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有 机层,有机层加入无水硫酸钠除水2飞h,滤液于4(T50°C下减压后烘干至恒重,得到粗品浅 黄色固体,浅黄色固体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白色粉末状固体汤。
5.权利要求3、4中所述的经酸性氨基酸化学修饰的熊果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进行碱水解时所用的碱为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固体,用量为化合物而和化合物划的 物质的量的10 20倍。
6.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酸性氨基酸化学修饰的熊果酸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具有抗肿瘤 活性,可用于治疗肿瘤疾病药物的制备。
全文摘要
本发明以熊果酸为母体化合物,通过与酸性氨基酸接合,合成一系列具抗癌活性的经酸性氨基酸化学修饰的熊果酸衍生物。体外药理试验表明,经酸性氨基酸化学修饰的熊果酸衍生物对人肝癌HepG2、人结肠癌HT-29、人胃癌AGS及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具有明显的体外抑制能力。
文档编号A61P35/00GK101928321SQ20101011590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日
发明者孟春, 白锴凯, 石贤爱, 郭养浩, 陈芬玲 申请人:福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