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视觉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2768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视觉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与神经科学在电子产品领域 的应用。
背景技术
2005年6月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中国是世界盲人最多的国家,现在约有约有1000 万,占全世界盲人口的18%,同时,我国每年会出现新盲人大约45万,低视力135万,即约每 分钟就会出现1个盲人,3个低视力患者。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我国视力残疾人 数将为目前的4倍,即将达到5000余万。目前我国盲人用品销售主要以福利机构和政府采购赠送给盲人为主,市场还比较 稚嫩,盲人最欢迎的电子类高端产品更是由于开发少,只能选购价格非常昂贵的进口产品。
调查显示,我国盲人用品用具市场存在两极分化的现状,其低端的生活学习用品 用具比如盲杖、盲镜、盲表、低视力助视器、无线语音盲人门铃、盲人防溢报警器等产品较为 丰富,但是像超声波盲杖、红外线盲鞋、感应式鼠标等这类高技术产品却极为稀缺。

发明内容
1、以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与神经科学三大科学为基础研发出的能 够模拟视觉系统成像原理的视觉辅助设备,能够补充患者因各种因素而引起的视网膜或视 神经受损等这一类问题所造成的视觉障碍。2、发明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包含以下步骤对控制器内部芯片进行编程,再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将外界采集到的非读图 像进一步处理,转化成低像素的可读图像,存储在帧缓冲器与控制器中,信息处理后,通过 “地址寻址”将最后信息分配到20x20的矩阵电路板对应的位置上,最后将“ 1 ”、“0”编码转 化为高、低脉冲刺激舌头上的神经。3、发明要求1所述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包含以下步骤将控制器中的低像素的可读图像通过FM调制进行“量化”,划分为20x20矩阵的数 字信息;再次对信号处理,即“判决过程”,将大于某一特定门限的信号处理为编码“1”,小 于这一特定门限的信号处理为编码“0”,再将所得的数字信号输入“D触发器”,使时间有所 延迟。最后,将输出的“0”、“1”编码的数字信息通过“多址技术”分配到20x20的微电极电 路板对应的地址上。4、发明要求1所述的神经科学,包含以下步骤因为人舌下神经高度敏感,分布广泛。所以利用电脉冲刺激舌下神经,让大脑接收 到这些强弱刺激的信号,在通过专业医师的训练从而使盲人“看见”物象。
具体实施例方式让一位失明的后天盲人患者佩戴智能视觉辅助设备,然后通过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其训练5到15分钟,让其用该设备的摄像装置拍摄人物或外界事物,最后在大脑成像区域形成图像。
权利要求
智能视觉辅助设备是一种运用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与神经科学的电子产品,其特征是芯片控制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低像素处理后存储至帧缓冲区,通过D/A转换输出模拟电信号,模拟电信号传至微电极刺激人体敏感神经将信号传入大脑。其特征是芯片控制,D/A转换。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控制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低像素处理后存储至帧缓冲区, 其特征是对控制器内部芯片进行编程,再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将外界采集到的画面进一步 处理,转化成低像素的图像,存储在帧缓冲与控制器中。
3.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D/A转换输出模拟电信号,其特征是利用编程芯片提取低像素图像数据,然后通过D/A转化将图片转换成强弱不同的模拟 数字电信号输出。并传送给电极感应器上。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电信号传至微电极刺激人体敏感神经将信号传入大脑,其特 征是人体舌下神经敏感度高。所以利用电脉冲刺激舌下神经,通过传送过来的电信号的强 弱,使其产生强弱不同的刺激,让大脑接收到这些强弱刺激的信号,在通过专业的训练从而 使盲人“看见”东西。
全文摘要
智能视觉辅助设备。本发明属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与神经科学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应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帮助盲人重新获得看见事物的全力,让高科技导盲产品得到普及。
文档编号A61F9/08GK101828987SQ201010150258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6日
发明者伍良富, 刘妮欣, 刘波, 卢国成, 吴健雄, 唐嘉怡, 唐操, 张文涛, 彭骏, 杨万全, 赖冬梅 申请人:吴健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