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椅后轮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8228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轮椅后轮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减震结构、乘坐舒适的轮椅结构。
背景技术
轮椅是一种为行动不便的人提供移动的行动工具,一般包括车架、安装于车架前 部的一对前轮和位于车架后部的一对后轮,车架具有容置部,供使用者乘坐,使用时,只需 转动后轮,即可带动车架前移。然而,当路面起伏不平,或遇到突起物来不及避开时,车轮将作用力直接传导至车 架,造成使用者震动较大,非常不舒适,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提高乘坐的舒适性,有人提出一 种避震型轮椅结构,是在轮椅的前轮和后轮分别设置弹簧,使用弹簧将前、后轮与车架连 接,这样当车轮遇到震动时,借助弹簧的弹性形变缓冲作用力,减轻车体的震动,实现避震 的效果。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由于弹簧仅具有沿其轴线方向的形变,因此仅能在竖直 方向进行缓冲,致使缓冲效果有限,有待提高。因此,本案设计人致力于对现有的轮椅结构进行改进,特别是对其中的避震结构 进行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椅后轮减震结构,其可有效缓冲竖直方 向机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增强减震效果,提高乘坐舒适性及前行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椅后轮减震结构,其可方便调节车架的 高低位置,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适用性更广。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轮椅后轮减震结构,包括一 L型弹片,该弹片具有一水平侧和一竖直侧,且任 一侧连接车架,另一侧连接后轮。上述减震结构还包括一固定座,该固定座设于后轮轮轴上,L型弹片即固定于该固 定座上。上述减震结构还包括一调整座,该调整座可上下滑动设置于车架上,L型弹片通过 该调整座与车架连接。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借助一 L型弹片将后轮与车架连接,由于使用者乘 坐轮椅时,自身重量几乎全部由两个后轮承担,因此只要提高后轮的减震能力,就可以大幅 提高轮椅整体的乘坐舒适性,而L型弹片的使用,一方面借助水平侧与竖直侧之间的弹性 作用,可减轻竖直方向的作用力,另一方面由于弹片还会产生两个侧边的挤压,在水平方向 产生变形,因此还可将一部分作用力分解到水平方向,减震效果更优。另外,借助调整座将车架与后轮连接,可通过改变调整座的位置,调节车架的高 低,从而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使得乘坐更加舒适,扩大适用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椅后轮减震结构,应用于轮椅结构,该轮椅 包括车架1、一对前轮(图中未示)和一对后轮2,且本实用新型是针对车架1与后轮2之 间连接结构的改进,包括弹片3、固定座4和调整座5,下面分别介绍。弹片3在竖直方向呈L型,且具有一水平侧和一竖直侧,以便于缓冲竖直方向的作 用力。固定座4设置在后轮2上,具体而言是设置在后轮2的轮轴21上,并借助螺丝与 弹片3的水平侧连接,从而将弹片3固定于后轮2。调整座5设置在车架1上,并可沿车架1上下滑动,弹片3的竖直侧借助螺丝与调 整座5连接,这样,可借助调整座5的上下滑动,同时配合对前轮的调节,达到调整车架1的 高度,从而使轮椅适应不同高度的人群。使用时,当遇到突起物等外界作用力时,弹片3—方面借助水平侧与竖直侧之间 的相对弯折,在竖直方向对作用力进行缓冲,同时由于弹片3还可在水平方向产生变形,从 而将水平方向的分解力进行缓冲,此时由于弹片3的变形,使两个后轮2呈“八”字型,可参 考图2所示,后轮2以此种形态前行时,具有较佳的稳定性,当遇到障碍物时,不易倾倒。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轮椅后轮减震结构,重点在于使用弹片3连接车架1和 后轮2,借助弹片3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弹性形变,有效缓冲外界作用力,增强减震效 果,提高乘坐舒适性,并增强行进的稳定性。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 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轮椅后轮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 L型弹片,该弹片具有一水平侧和一竖 直侧,且任一侧连接车架,另一侧连接后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椅后轮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还包括一 固定座,该固定座设于后轮轮轴上,L型弹片即固定于该固定座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椅后轮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还包括一 调整座,该调整座可上下滑动设置于车架上,L型弹片通过该调整座与车架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轮椅后轮减震结构,包括一L型弹片,该弹片具有一水平侧和一竖直侧,且任一侧连接车架,另一侧连接后轮。此种减震结构使用弹片连接车架和后轮,借助弹片自身在各方向的弹性形变,分别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对作用力进行缓冲,增强减震效果,提高乘坐舒适性,增强轮椅前行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A61G5/10GK201775729SQ20102016774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6日
发明者龚毅 申请人:厦门连科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