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间撑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217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椎间撑开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椎间撑开器。
背景技术
人们在受外伤或活动过度时,颈椎容易出现椎体错位,这时,错位椎体的下关节 突会移位至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前方,这样,错位椎体的下关节突就卡在了下位椎体上关 节突前方。椎体错位后,导致椎间盘受压变形,会压迫附近神经和组织,容易出现神经疼痛 和脊髓损伤,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四肢瘫痪等严重后果。在治疗椎体错位时,一般使用椎 间撑开器辅助椎体复位。椎间撑开器,是用来将颈椎的错位椎体撑开的专用医疗器械。传 统的椎间撑开器一般包括中部铰接在一起的左支臂和右支臂,通过握紧或松开左支臂和右 支臂的下部,可以使左支臂或右支臂上部完成撑开或闭合动作。在使用传统椎间撑开器时, 通过设在椎体前方的创口,将椎间撑开器前端插入相邻椎体前缘,然后用力握紧椎间撑开 器下部,即可将相邻椎体在一定范围内撑开,这样就可以取出椎体之间坏死的椎间盘,并不 能用于椎体的复位。如果关节突交索,一般需通过肢体后方的创口,利用其他医疗器械将 错位关节突撑开,翘拨,使关节突复位。传统结构的椎间撑开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在进 行椎体撑开时广泛应用,不足之处在于,左支臂和右支臂前端结构不合理,只能探入椎体前 缘,进行撑开时撑开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的有效距离过小,不利于椎体复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撑开椎体有效 间距大、易于关节突复位,且椎体复位创口少的椎间撑开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椎间撑开器包括中部铰接在一起的左支臂和右支臂,其 结构特征是左支臂和右支臂的前部固接有平行贴紧设置的左探杆和右探杆,左支臂和右 支臂的铰接移动轨迹所在平面与左探杆成一夹角。本结构的椎间撑开器是通过平行弯折结构来实现撑开椎体有效间距大、易于关节 突复位,且椎体复位创口少的。平行弯折结构包括平行结构和弯折结构,平行结构主要是指固接在左支臂和右支 臂端部的左探杆和右探杆是平行设置的,这样,在进行椎体复位时可以将左探杆和右探杆 探入椎体后缘,当握紧或松开左支臂时,左探杆和右探杆会间隔分离开来。因为椎体后缘更 接近错位的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因此,左探杆和右探杆撑开较小的距离,错位的上关节突 和下关节突被撑开的有效距离更大,有利于撑开较小的椎体间距即可将椎体复位。弯折结 构主要是指左支臂和右支臂铰接移动的轨迹平面与左探杆之间存在一个夹角,也就是说两 者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也即,左探杆和左支臂是弯折连接关系,右探杆与右支臂是同角度的 弯折连接关系,这样,无论左支臂和右支臂是握紧状态还是松开状态,左探杆和右探杆都是 平行关系。平行结构使左探杆和右探杆在闭合状态时所占空间更小,因此,只需通过椎体前 方的创口即可将左探杆和右探杆插入错位的相邻椎体后缘进行撑开椎体和关节突复位操作,无需在颈椎后方另开设手术创口,大大减少了椎体复位手术的创口数量和面积,有利于 病人更快康复。作为改进,左探杆和右探杆端部固接有延伸方向相反的左顶块和右顶块。在左探杆和右探杆端部设置左顶块和右顶块,在撑开椎体后缘时,更有效地使本 椎间撑开器与椎体后缘定位,防止出现打滑现象。作为再进一步改进,右支臂上铰接有穿过左支臂的楔齿齿条,左支臂上设有与楔 齿齿条卡装配合的楔形块,右支臂上安装有将楔齿齿条压紧在楔形块上的弹片。在右支臂和左支臂上设置卡装配合的楔齿齿条和楔形块,可以为左支臂和右支臂 提供定位。弹片的主要作用是使楔齿齿条与楔形块压紧配合,当握紧左支臂和右支臂时,楔 形块会沿楔齿齿条中楔齿的倾斜方向滑动,并在弹片的弹力下卡紧在楔齿之间,从而起到 定位作用,便于进行椎体复位操作。综上所述,采用这种结构的椎间撑开器,结构合理,撑开椎体有效间距大、易于椎 体复位,且椎体复位创口少,适合在下颈椎复位手术中使用,有助于减少手术创口数量,提 高椎体复位效率。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椎体复位操作示意图。图中1为左支臂,2为右支臂,3为左探杆,4为右探杆,5为左顶块,6为右顶块,7 为楔齿齿条,8为楔形块,9为弹片,10为铰轴,11为左手环,12为右手环,13为椎体,14为上 关节突,15为下关节突,16为棘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椎间撑开器包括左支臂1和右支臂2,左支臂1中部和右支臂2中 部对称弯折,左支臂1中部和右支臂2中部通过铰轴10铰接在一起,左支臂1和右支臂2 的铰接移动轨迹在同一平面内。如图2所示,左支臂1上端固接有左探杆3,左探杆3与左 支臂1的铰接移动轨迹所在平面之间设有一个夹角,左探杆3末端固接有左顶块5,左顶块 5呈圆柱状,其轴线与左探杆3端部铰接移动轨迹相切。同样地,在右支臂2上端也固接有 右探杆4,右探杆4与左探杆3平行对称设置,右探杆4末端固接有右顶块6,右顶块6也与 左顶块5对称设置。左支臂1下端设有左手环11,左手环11和铰轴10之间的左支臂1上 设有一个通孔,通孔内壁上固设有一个楔形块8。右支臂2下端设有一个右手环12,右手环 12和铰轴10之间的右支臂2上铰接有一个楔齿齿条7,楔齿齿条7另一端穿过左支臂1的 通孔,楔齿齿条7呈与通孔移动轨迹相同的弧形,楔齿齿条7内弧侧设有与楔形块8卡装配 合的楔形齿。右支臂2上安装有弹片9,弹片9卡装在楔齿齿条7的外弧侧,使楔齿齿条7 与楔形块8压紧配合。当用手指握住左手环11和右手环12并用力握紧时,楔齿齿条7会 在楔形块8上滑动,当停止握紧时,楔形块8会在弹片9的压力下自动嵌位在相邻的楔齿之 间,这样就起到了定位的作用。如图3所示,使用时,将左探杆3和右探杆4贴紧在一起后
4从椎体13前方的创口插入错位的椎体13之间,并使左顶块5和右顶块6位于椎体后缘,然 后握紧左手环11和右手环12,通过铰轴10使左顶块5和右顶块6间隔分离开来,这样,错 位的椎体13的上关节突14和下关节突15就在左顶块5和右顶块6的推动下被撑开,向前 推动椎体13的棘突16即可使椎体13复位。因为椎体后缘距离错位椎体的上关节突和下 关节突较近,因此,与传统椎间撑开器相比,左支臂1和右支臂2撑开相同距离,错位椎体的 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被撑开的有效间距更大,这样,推动错位的椎体复位时会更容易,且无 需再在椎体后方开设新手术创口,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权利要求一种椎间撑开器,包括中部铰接在一起的左支臂(1)和右支臂(2),其特征是左支臂(1)和右支臂(2)的前部固接有平行贴紧设置的左探杆(3)和右探杆(4),左支臂(1)和右支臂(2)的铰接移动轨迹所在平面与左探杆(3)成一夹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撑开器,其特征是左探杆(3)和右探杆(4)端部固接有延 伸方向相反的左顶块(5)和右顶块(6)。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椎间撑开器,其特征是右支臂(2)上铰接有穿过左支臂 (1)的楔齿齿条(7),左支臂(1)上设有与楔齿齿条(7)卡装配合的楔形块(8),右支臂(2) 上安装有将楔齿齿条(7)压紧在楔形块(8)上的弹片(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椎间撑开器,包括中部铰接在一起的左支臂和右支臂,左支臂和右支臂的前部固接有平行贴紧设置的左探杆和右探杆,左支臂和右支臂的铰接移动轨迹所在平面与左探杆成一夹角。探杆和右探杆端部固接有延伸方向相反的左顶块和右顶块。右支臂上铰接有穿过左支臂的楔齿齿条,左支臂上设有与楔齿齿条卡装配合的楔形块,右支臂上安装有将楔齿齿条压紧在楔形块上的弹片。采用这种结构的椎间撑开器,结构合理,撑开椎体有效间距大、易于椎体复位,且椎体复位创口少,适合在下颈椎复位手术中使用,有助于减少手术创口数量,提高椎体复位效率。
文档编号A61B17/56GK201752429SQ201020291578
公开日2011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4日
发明者卢俊范, 徐世涛 申请人:卢俊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