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顽固性粉刺痤疮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5759阅读:1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顽固性粉刺痤疮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类,具体是涉及一种治疗顽固性粉刺痤疮的药物。
背景技术
痤疮俗称“青春痘”,又叫“面疱” “粉刺” “洒刺” “暗疮”等,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发炎所引发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也是美容皮肤科的最常见的病种之一。青春痘粉刺痤疮属于中医“肝风粉刺”范畴。见于青年男女常伴皮脂溢,青春期过后多有自然痊愈或减轻,但部分患者由于遗传、内分泌障碍,多脂、多糖及刺激性食物,高温和某些化学因素,不讲卫生用手挤压,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发展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继发脓疮或结节, 渐渐难愈,逐渐加重,对工作生活影响极大,病急乱投医,滥用抗生素、激素。其分类有1、生理型比如青春发育期就是性发育期成熟的开始,性激素分泌猛然增长。2、基因遗传型雄性激素的分泌长期偏高,属女性者。男性某些特征出现,如粗毛孔,上唇出现黑幼毛、体毛多、声线粗、油性皮肤等。青春痘期长,部分人是因为雌性激素分泌不足而显得雄性激素偏高。3、生活环境因素型饮食结构因素,如喜欢食辛辣食品、喝酒;情绪的因素,如心情的压抑、暴怒引起内分泌的变化,显得雄性激素偏高。熬夜、季节变化等。痤疮是皮肤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与一般的毛囊炎和皮肤感染不同的是,后者轻易治疗,病程也很短,一般的抗生素治疗都有效。而痤疮炎症消退格外缓慢,严重程度变异也格外大,经常会摧毁毛囊皮脂腺结构,轻者可以不留踪迹,较重者可留下色素性印记。当痤疮形成后,患者经常下意识的用手去挤压,而造成局部皮肤有损伤,使皮肤的屏障保护功能降低,细菌乘虚而入,继发皮脂腺炎症,使炎症不断加重,直至形成化脓性皮脂腺炎症,在皮脂腺腔内组织修复与摧毁并存,易致形成疤痕疙瘩,疤痕增生,以及萎缩性疤痕,凸凹不平型疤痕。中医在临床上将痤疮分湿热症,内毒血热症、血虚风燥症。中医建议,湿热症一般油性、丘疹型建议抑菌为主可以使用中药配合使用。痤疮患者应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与油炸的食品,饮食应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榴莲、芒果、龙眼、荔枝等属热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绿豆、冬瓜、莲子、苦瓜等清热利湿排毒食品。具有治疗痤疮功效的中药有藏红花、丹皮、赤芍、玄参、蝉蜕、连翘、野菊、陈皮、白芷、双花等就治疗粉刺痤疮类的药物对现有技术的检索一种用于治疗青春痘、粉刺、痤疮的药物(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055400) —种用于治疗粉刺、痤疮、青春痘的药物,是取金银花、苦参、薏米、荆芥、丹皮、丹参、三棱、莪术、 枳壳、白花蛇舌草、甘草等加水煎煮,煎液过滤、浓缩、干燥后粉碎,装入胶囊中制成。本发明的药物采用纯中药制备,清热解表,活血化瘀,消肿排脓,生肌止痛,通经活络,调理阴阳,除用于治疗粉刺、痤疮、青春痘外,还可兼治各类皮肤瘙痒、臃肿疔疮、痱疖、湿疹、火气疮、无名肿毒、淋巴管炎和皮肤过敏症等症,总体治愈率达95%以上。
一种治疗粉刺、痤疮的中成药(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159699)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粉刺、痤疮的中成药,它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药效原料制成女贞子11-13、旱莲草11-13、丹参11-13、当归11-13、柴胡11-13、郁金11-13、生地11_13、蒲公英16-18、白芍 11-13、麦冬 11-13、熟地 11-13、黄连 11-13、连翘 11-13、枸杞 11_13、甘草4-6。利用中草药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从根本上治疗粉刺、痤疮。其优点是外治表,内治本,不留疤、不复发,无毒副作用,能调节内分泌,杀菌抗炎,安全有效,未见不良反应,治疗粉刺痤疮效果良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一种治疗顽固性粉刺痤疮的纯中草药,它是通过抑制雄性激素和脂溢腺,调节内分泌,疏风清热、散结、排脓、解毒润燥、收敛抗炎。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以如下重量比的药物按常规方法制作成水丸、 水剂,金果榄3-6、白芷5-15、浙贝母3-15、牛胆汁干燥粉0. 5-1. 5、珍珠粉0. 5-1. 5、羚羊角 0. 5-1。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不论对肺、胃、心、肝经风热湿、均能起到疏风清热、散结、排脓、解毒润燥,收敛抗菌,抑制雄性激素,脂溢腺,调节内分泌等效果,较同类产品相比具有见效快、花钱少、治愈率高等特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中医讲皮肤痤疮是五脏的镜子。痘痘的产生主要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中国医学研究表明痤疮虽生长在皮肤表面,但与脏腑功能失调息息相关。中医认为引起痤疮的原因是面鼻及胸背部属肺,本病常由肺经风热阻于肌肤所致;或因过食肥甘、油腻、辛辣食物, 脾胃蕴热,湿热内生,熏蒸于面而成;或因青春之体,血气方刚,阳热上升,与风寒相搏,郁阻肌肤所致。八年来,申请人对前来治疗顽固性粉刺痤疮的患者都进行了实名登记,跟踪治疗, 内服每日两次,每次6-12g。1-4周痊愈,个别患者6周痊愈,基本无复发,即使是个别患者有复发但时间也很长,症状也很轻微,继续服药仍有效,未见毒副作用。实施例用金果榄5g、白芷10g、浙贝母Sg、牛胆汁干燥粉lg、珍珠粉lg、羚羊角0. Sg六味纯中草药,将以上药为原料除去杂质,按重量比例配置成水丸或是水剂。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顽固性粉刺痤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 它是以如下重量比的药物按常规方法制作成水丸、水剂,金果榄3-6、白芷5-15、浙贝母3-15、牛胆汁干燥粉0. 5-1. 5、珍珠粉0. 5-1. 5、羚羊角 0. 5-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顽固性粉刺痤疮的药物,它是用金果榄、白芷、浙贝母、牛胆汁干燥粉、珍珠粉、羚羊角按常规方法制作成水丸、水剂。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不论对肺、胃、心、肝经风热湿、均能起到疏风清热、散结、排脓、解毒润燥,收敛抗菌,抑制雄性激素,脂溢腺,调节内分泌等效果,较同类产品相比具有见效快、花钱少、治愈率高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P17/10GK102430043SQ20111040720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6日
发明者赖德明 申请人:赖德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