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4435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药物,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以中药材为原料的可用于治疗粉刺、痤疮、痤疮留下的红、黑斑及色素沉着的美容护肤药物。
背景技术
痤疮俗称粉刺、青春痘,易发于青春期男女的脸部及胸部,并伴有皮脂溢出。主要包括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丘疹、脓包及严重的结节囊肿等,常常是一处未愈一处又发,接连不断。据统计约有80%的成年人在青青发育期曾患过痤疮。只是病情轻重、时间长短不一罢了。其发病年龄一般多为14-30周岁,而这段时间正是年轻人最讲究容貌的年龄,因此常会引发心烦易怒,失眠多梦,食欲不振等一系列不适症,最终影响了患者的容貌和健康。最新统计发现,11-25岁的青少年发病率达80%以上,25-35的青年人发病率达15%以上。研究认为,痤疮发病的根源与肾阴不足,肾之阴阳(内分泌)失调,导致相火妄动,或冲任不调,肺胃血热郁滞上熏头面而致。现代医学的研究认为痤疮的发生与饮食结构不合理,精神紧张,微量元素缺乏,遗传等诸多因素有关。但主要因素是青春期性发育成熟,雄性激素水平增高刺激皮脂分泌增多,且难以排出而聚集于毛囊内,产生丘疹性损害。皮脂腺排泄和血液循环障碍又给细菌的感染繁殖创造了条件,而继发毛囊与毛囊周围发生炎症脓肿及结节。目前,市场上可以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很多,但是往往不是名不副实就是毒副作用严重。例如流行的痤疮药Accutane,它是1982年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的痤疮药物,也是唯一被批准的能有效治疗痤疮的药物。但是却有激发人陷入抑郁的状态的副作用,严重时导致自杀。据FDA报告,自1983年以来,有44起自杀事件与这种药的使用有关。另外还有维生素A酸,常称维A酸、维甲酸。常使皮肤血管急剧扩张出现红斑,表皮层肥厚,有刺激性。也不宜长期应用,否则,可能发生急性炎症,导致溃疡形成。目前皮肤外用药物以激素类药物居多,如皮炎平,肤轻松等等,往往可以掩盖炎症,造成痤疮减轻或痊愈的假象。殊不知激素可以刺激皮脂腺增生,使皮脂分泌更加旺盛,同时掩盖炎症(并不是真正的消炎)和刺激色素细胞增生,从而留下难以消除的色素沉着斑。其结果是一抹激素药膏就减轻,一停药就复发加重,形成越抹越坏,越坏越抹的恶性依赖性循环,最终导致激素性皮炎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选用多种中药材经过科学配伍而成的传统中药,活血化瘀、清热泻火,解毒消炎,祛腐生肌,从而达到痤疮治疗、痤疤平复及痊愈,结节、印迹消除、美容护肤之目的,见效快,无副作用的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药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黄柏140-160克、黄芩140-160克、大黄140-160克、泽兰叶140-160克、珍珠140-160克、芙蓉叶190-210克、红粉15-25克、轻粉15-25克、麝香10-14克、硼砂40-60克和麻油140-160克配比,经过粉碎、混合研磨而成的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药物。
优选配比为黄柏150克、黄芩150克、大黄150克、泽兰叶150克、珍珠150克、芙蓉叶200克、红粉20克、轻粉20克、麝香12克、硼砂50克和麻油150克。
其中,黄柏,Cortex Phellodendri,(英)Amur Cork-treeBark,别名关黄柏、黄檗、元柏、柏木。为芸香科植物黄薜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的树皮。主含小薜碱,并含巴马亭(palmat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黄柏碱(phellodendrine)、蝙蝠葛任碱(menisperine)、白桥楼碱(candicine)、黄柏桐(obacunone)等。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功能。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附注同属植物黄皮树P.chinense Schneid.的树皮(习称“川黄柏”)功效同。
黄芩,Radix Scutellariae,(英)BaikalSkullcap Root,别名黄金茶、山茶根、烂心草。为唇形科植物黄岑Scutellariabaicalensis Georgi的根。性寒,味苦。含黄芩甙(baicalin)、黄芩素(baicalein)、汉黄芩甙(wogonoside)、汉黄芩素(wogonin)、黄芩酮I、II(skullcapflavone I、II)、千层纸黄素A(oroxy-linA)及菜油甾醇。具有消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功能。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大黄,Radix et Rhizoma Rhei,(英)Rhubarb,别名葵叶大黄、北大黄、天水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的根茎和根。性寒,味苦。含蒽醌甙及游离蒽醌衍生物,后者包括大黄酸(rhein)、大黄素(emodin)、大黄酚(chrysophanol)、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大黄素甲醚(physcion)等。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功能。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同属植物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ex Balf.、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ll.的根和根茎同作大黄入药。
泽兰,Herba Lyeopi,(英)Shiny Bugleweed Herb,别名泽兰叶、毛叶地笋、地笋、甘露秧、地瓜儿苗、地石蚕、蛇王草。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Lycopus Iucidus Turcz.Var.hirtusRegel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微温,味苦、辛。含挥发油黄酮甙、皂甙、酚类、糖类及鞣质。具有活血化瘀,行水消肿功能。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水肿。
珍珠,Margarita,(英)Pearl,别名珠子、真珠、濂珠。为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Pteria martensii(Dunker)、蚌科动物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Lea)或褶纹冠蚌Cristariaplicata(Leach)等双壳类动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味甘、咸、性寒。归心,肝经。主要含碳酸钙,又含氨基酸。尚有铝、铜、铁、锰,钠、锌、硅、肽、锶等元素。具有镇心安神,养阴熄风,清热去痰,去翳明目,解毒生肌功效。有抗过敏、抗组织胺作用,对宿翳,厚翳,冰翳内障,有消退作用。用于惊悸,烦热消渴,喉痺口疳,目生翳障,创伤久不收口。
芙蓉叶,Folium Hibisci Mutabilis,(英)CoffonroseHibiscus Leaf,别名地美蓉、芙蓉、山芙蓉、胡李花、三变花、木棉。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的叶。性凉,气微,味微辛。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还原糖、粘液质。具有清肺凉血,消肿排脓功能。用于肺热咳嗽、肥厚性鼻炎、淋巴结炎、阑尾炎、痈疖脓肿、急性中耳炎、烧伤、烫伤。
红粉,(英)hydrargyri oxydum rubrum,别名红升丹、升药、升丹、小金丹、黄升等。含氧化汞(HgO)不得少于99.0%。味辛,性热;有大毒。具有拨毒,除脓,去腐,生肌功能。用于痈疽疔疮,梅毒下疳,一切恶疮,肉暗紫黑,腐肉不去,窦道痿管,脓水淋漓,久不收口。
轻粉,Calomelas,(英)Calomel,别名汞粉、峭粉、水银粉、腻粉、银粉、扫盆。主要含氯化亚汞(Mercurous chloride,Hg2Cl2或HgCl)。天然产者,名角汞矿(Horn-quicksilver),但平常都用人工制备,为无味无色(平常带淡黄色)鳞片状结晶。化学上又名甘汞(Calomel),其干燥品含HgCl不得少于99.6%。味辛,性寒;有毒。归大肠、小肠经。外用杀虫,攻毒,敛疮;内服祛痰消积,逐水通便。外治用于疥疮,顽癣,臁疮,梅毒,疮疡,湿疹;内服用于痰涎积滞,水肿膨胀,二便不利。
麝香,Moschus,(英)Borax,别名射香、元寸、当门子等。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moschiferus Lin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含麝香酮(muscone)约0.9-3%,并含麝吡啶、11种雄甾烷(androstane)衍生物,尚含胆甾醇类、脂肪、蛋白质、蜡及无机盐。味辛,性温,归心、脾经。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功效。用于闭证神昏、温病热陷心包、痰热蒙蔽心窍、小儿惊风、中风痰厥、疮疡肿毒、咽喉肿痛、血瘀经闭、徵瘕、心腹暴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难产、死胎、胞衣不下、心绞痛、冠心病、白癜风、消化道肿瘤、小儿麻痹症的瘫痪等证。
硼砂,Borax,(英)Borax,别名大朋砂、蓬砂、鹏砂、月石、黄月石、白月石、月石坠、月石块、盆砂、硼砂月石、西月石、煅硼砂等。为矿物硼砂经精制而成的结晶。化学成分为四硼酸钠(Na2B4O7,10H2O)。多为加工制品,主含硼砂Na2[B4O5(OH)4].8H2O。味甘咸,性凉,无毒,入肺、胃经。具有清热消痰,解毒防腐功效。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翳障;骨哽,噎膈,咳嗽痰稠。
麻油,别名胡麻油,芝麻油,脂麻油,汪油,香油,潞油。是从胡科植物脂麻种子榨取的脂肪油。麻油中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占85%~90%,油酸和亚油酸基本上各占50%,还含有蛋白质、芝麻素、维生素E、卵磷脂、蔗糖、钙、磷、铁等矿物质。味甘性凉,具有润肠通便、解毒生肌之功效。据《本草纲目》上记载“有润燥、解毒、止痛、消肿之功。”《别录》说“利大肠,胞衣不落。生者摩疙肿,生秃发。”有生肌肉、止疼痛、消痈肿、补皮裂的作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它属于纯中药秘方,以传统中药材为原料,采用科学配比制备而成,具有祛斑生肌、脱脂消炎、活血化瘀、消热泻火、护肤美容之功效,能促使皮肤细胞新陈代谢,抑制粉刺、收缩毛孔、增白变细皮肤,可用于治疗粉刺、痤疮、褐斑、雀斑、色素沉着、鼻赤、酒糟鼻、痤疮留下的红印、黑斑及各种皮炎。它纯天然,无副作用,无反复而且组方简单,成本低廉。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分别选取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黄柏、黄芩、大黄、泽兰叶、珍珠、芙蓉叶、红粉、轻粉、麝香、硼砂和麻油为原料,去杂除尘。清洗后秤取黄柏150克、黄芩150克、大黄150克、泽兰叶150克、珍珠150克、芙蓉叶200克、红粉20克、轻粉20克、麝香12克、硼砂50克和麻油150克,粉碎,用胶体磨研磨,制成200-300目乳膏分装,即得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药物。每晚用药一次,擦于患处,保持10小时。
实施例2分别选取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黄柏、黄芩、大黄、泽兰叶、珍珠、芙蓉叶、红粉、轻粉、麝香、硼砂和麻油为原料,去杂除尘。清洗后秤取黄柏140克、黄芩160克、大黄140克、泽兰叶160克、珍珠140克、芙蓉叶210克、红粉15克、轻粉25克、麝香10克、硼砂60克和麻油140克,粉碎,用胶体磨研磨,制成200目乳膏分装,即得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药物。每晚用药一次,擦于患处,保持10小时。
实施例3分别选取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黄柏、黄芩、大黄、泽兰叶、珍珠、芙蓉叶、红粉、轻粉、麝香、硼砂和麻油为原料,去杂除尘。清洗后秤取黄柏160克、黄芩140克、大黄160克、泽兰叶140克、珍珠160克、芙蓉叶190克、红粉25克、轻粉15克、麝香14克、硼砂40克和麻油160克,粉碎,用胶体磨研磨,制成300目乳膏分装,即得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药物。每晚用药一次,擦于患处,保持10小时。
实施例4王XX,女,24岁,唐山市丰南区人。诊断闭合性粉刺。治疗用药2个月后基本痊愈。
实施例5郑XX,男,24岁,唐山市开平区人。诊断囊肿性痤疮。治疗用药1个月囊肿性痤疮症状明显改善,用药3个月后,痊愈。
实施例6郑XX,女,28岁,唐山市幸福花园人。诊断炎性痤疮。治疗用药10天后面部出现红、肿、痒、痛症状,疙瘩出的较多,继续用药症状逐渐缓解,用药2个月后,痊愈。
实施例7安X,男,24岁,唐山市古冶区人。诊断结节性痤疮。治疗用药2个月后,基本痊愈。
实施例8付XX,女,47岁,唐山市古冶区人。诊断玫瑰性痤疮(酒糟鼻)、激素性皮炎。治疗用药2个月后,好转。
实施例9王XX,女,51岁,唐山市古冶区人。诊断玫瑰性痤疮(酒糟鼻)、激素性皮炎。治疗用药2个月后皮损减轻,红色变浅,用药3个月后,痊愈,皮肤恢复正常。
实施例10
赵XX,女,30岁,唐山市古冶区人。诊断黄褐斑。治疗用药1个月后黑斑变为边缘模糊的零星数块,颜色变浅,用药3个月后,皮肤基本恢复正常。
实施例11杨XX,男,45岁,唐山市唐陶人。诊断酒糟鼻。治疗用药2个月后患者恢复正常。
实施例12安XX,女,24岁,唐山市刘屯人。诊断雀斑。治疗用药3个月后,斑点淡化。
实施例13尚XX,女,26岁,唐山市蓟县人。诊断扁平疣。治疗用药2个月基本痊愈。
实施例14急性皮肤毒性试验动物的准备选用两种性别成年大鼠各20只。体重范围为200-300g。
剂量和分组将两种性别的实验大鼠分别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大鼠。各剂量组分别为600mg/kg、900mg/kg、1200mg/kg、1500mg/kg。
试验方法将本发明均匀地涂敷于大鼠背部,并用油纸和两层纱布覆盖,再用无刺激性胶布或绷带加以固定,以防脱落和大鼠舔食受试物,共敷药24h。试验结束后,可用温水或适当的溶剂清除残留的本发明。观察一周。
试验结果给药后未发现有大鼠产生副反应或全身中毒表现。
讨论可以确定本发明经皮肤渗透作用并不产生毒副反应。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药物,它是由黄柏140-160克、黄芩140-160克、大黄140-160克、泽兰叶140-160克、珍珠140-160克、芙蓉叶190-210克、红粉15-25克、轻粉15-25克、麝香10-14克、硼砂40-60克和麻油140-160克配比,经过粉碎、混合研磨而成的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药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药物,其中黄柏150克、黄芩150克、大黄150克、泽兰叶150克、珍珠150克、芙蓉叶200克、红粉20克、轻粉20克、麝香12克、硼砂50克和麻油150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药物,它是由黄柏、黄芩、大黄克、泽兰叶、珍珠、芙蓉叶、红粉、轻粉、麝香、硼砂和麻油配比,经过粉碎、混合研磨而成。它属于纯中药秘方,以传统中药材为原料,采用科学配比制备而成,具有祛斑生肌、脱脂消炎、活血化瘀、消热泻火、护肤美容之功效,能促使皮肤细胞新陈代谢,抑制粉刺、收缩毛孔、增白变细皮肤,可用于治疗粉刺、痤疮、褐斑、雀斑、色素沉着、鼻赤、酒糟鼻、痤疮留下的红印、黑斑及各种皮炎。它纯天然,无副作用,无反复而且组方简单,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A61P17/10GK1634392SQ20041008395
公开日2005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4日
发明者任成钧 申请人:任成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