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1136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粉剌的中药,属于中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粉刺又称为痤疮,中医古代称面疮,酒刺,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据
学者们统计,在青春期男性有95%,女性有85%患过不同程度的痤疮,所以大家 称其为"青春痘"是很贴切的,痤疮(青春痘)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 性皮肤病,多发于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痤疮(青春 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 易形成色素沉着、毛孔粗大甚至疤痕样损害。影响美容,严重者可导致毁容, 给年轻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本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很重要。 及时规范的诊治,可以避免或减少皮肤的损害。痤疮(青春痘)的病因明确, 是由厌氧性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引起,但它是多因素的疾病。中医认为面鼻及
胸背部属肺,本病常由肺经风热阻于肌肤所致;或因过食肥甘、油腻、辛辣食 物,脾胃蕴热,湿热内生,熏蒸于面而成;或因青春之体,血气方刚,阳热上 升,与风寒相搏,郁阻肌肤所致,脾胃有湿热、大肠有燥热等等因素,都可诱 发痤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粉刺的中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下列措施实现 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包括下述重量份比的原料组成黄连90 110份,黄苳
140 160份,黄柏140 160份,生地黄190 210份,赤芍140 160份,红花 9Q 110份,桔梗140 160份,桑白皮140 160份,将上述重量份的原料研磨混合后,做成药丸服用。
以下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的方案
一种改进方案为,所述中药包括下述重量份比的原料组成黄连90份,黄
芩140份,黄柏140份,生地黄190份,赤芍140份,红花90份,桔梗140份, 桑白皮140份。
另一种改进方案为,所述中药包括下述重量份比的原料组成黄连110份, 黄苓160份,黄柏160份,生地黄210份,赤芍160份,红花110份,桔梗160 份,桑白皮160份。
另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中药包括下述重量份比的原料组成黄连100份, 黄芩150份,黄柏150份,生地200份,赤芍150份,红花100份,桔梗150 份,桑白皮150份。
将上述重量份的原料研磨混合后,做成药丸服用,每次服用6 9份,每日 服用2次,l个月为l疗程,服用2个疗程。
本发明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排脓,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兼有泄肺祛痛, 利水消肿的功效,清上、中、下三焦之火,疗颜面之毒,有活血散瘀、除痰排 脓之功,使粉刺消之。其中黄连和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黄柏 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生地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的 功效;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桃仁具有活血祛痰,润肠通便的 功效;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桔梗具有宣肺利咽,吐痰排脓的 功效;桑白皮具有泄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
本发明以传统中药材为原料,采用科学配比制备而成,具有祛斑生肌、脱 脂消炎、活血化癖、消热泻火、护肤美容之功效,能促使皮肤细胞新陈代谢, 抑制粉剌、收縮毛孔、增白变细皮肤,可用于治疗粉剌、痊疮、痊疮留下的红 印等各种皮炎,它纯天然,无副作用,无反复而且组方简单,成本低廉。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我们于2002年3月-2007年3月采用本发明作为治疗药物,选 取183例病例进行治疗,其中男性105例,女性78例,随机分为i、 n、m组, 每组61例病患,服用本发明治疗。
I组采用以下治疗方案所述中药包括下述重量份比的原料组成黄连90g, 黄芩140g,黄柏140g,生地黄190g,赤芍140g,红花90g,桔梗140g,桑白 皮140g,将上述重量份的原料研磨混合后,做成药丸服用。
II组采用以下治疗方案所述中药包括下述重量份比的原料组成黄连
110g,黄芩160g,黄柏160g,生地黄210g,赤芍160g,红花110g,桔梗160g, 桑白皮160g,将上述重量份的原料研磨混合后,做成药丸服用。
m组采用以下治疗方案所述中药包括下述重量份比的原料组成黄连 100g,黄芩150g,黄柏150g,生地200g,赤芍150g,红花100g,桔梗150g, 桑白皮150g,将上述重量份的原料研磨混合后,做成药丸服用。
各组服用本发明中药2个月的时间,经检查得出,I组61例病患中有23 例病患在用药1个月的时间痊愈,15例病患在用药1个半月的时间痊愈,其余 病患的病症均有所改善,II组61例病患中有28例病患在用药1个月的时间痊 愈,16例病患在用药1个半月的吋间痊愈,其余病患的病症均有所改善,III组 61例病患中有35例病患在用药1个月的时间痊愈,17例病患在用药1个半月 的时间痊愈,其余病患的病症均有所改善,因此III组为治疗法案为最优治疗方 案。所有治愈病患又经过3年的观察治疗,治愈的病例无一复发,有效率可达 95%,治愈率可达88%。
实施例2,中山医院于1998年3月-2007年3月之间采用痤愈汤为粉刺患 者治疗,痤愈汤的组方为荆芥12g、防风9g、白芷5g、薄荷3g (后下)、桔 梗9g、川穹6g、当归9g、枳壳9g、黄芩6g、黄连6g、栀子9g、连翘9g、甘 草6g,水煎服用,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累计治疗病患350例,其中治愈263例,病症有所改善为57例,累计治疗的有效率为93%,治愈率为75%。
根据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对比可以发现,本发明与传统的治疗方法更加
有效,治愈效果更加明显。 典型病例
李某,安丘市吾山镇,女,20岁,自2005年10月入院治疗,粉刺分布集 中分布在下颚、额头和面颊处,用此发明治疗痤疮,采用以下治疗方案 一种 治疗痤疮粉刺的中药,所述中药包括下述重量份比的原料组成黄连150g,黄苳 200g,黄柏200g,生地250g,赤芍200g,红花150g,桔梗200g,桑白皮200g, 将上述重量份的原料研磨混合后,做成药丸服用,l个月为l疗程,服用2个疗 程,仅用药32天痊愈,现今三年未复发。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包括下述重量份比的原料组成黄连90~110份,黄芩140~160份,黄柏140~160份,生地黄190~210份,赤芍140~160份,红花90~110份,桔梗140~160份,桑白皮140~160份,将上述重量份的原料研磨混合后,做成药丸服用。
2、 根据权利要求1 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包括下 述重量份比的原料组成黄连100份,黄芩150份,黄柏150份,生地 200份,赤芍150份,红花100份,桔梗150份,桑白皮15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包括下述重量份比的原料组成黄连90~110份,黄芩140~160份,黄柏140~160份,生地黄190~210份,赤芍140~160份,红花90~110份,桔梗140~160份,桑白皮140~160份,将上述重量份的原料研磨混合后,做成药丸服用。本发明以传统中药材为原料,采用科学配比制备而成,具有祛斑生肌、脱脂消炎、活血化癖、消热泻火、护肤美容之功效,能促使皮肤细胞新陈代谢,抑制粉刺、收缩毛孔、增白变细皮肤,可用于治疗粉刺、痊疮、痊疮留下的红印等各种皮炎,它纯天然,无副作用,无反复而且组方简单,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A61P17/00GK101284074SQ20081001642
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日
发明者芳 李, 李忠兴 申请人:芳 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