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纯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9876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纯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纯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痤疮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根本原因是内分泌失调, 雄性激素分泌旺盛引起。有人认为痤疮是人的一种生理现象,无须治疗,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果痤疮皮疹较少,炎症较轻,可不予治疗,待其自然消退。如果皮疹较多,炎症较重, 则应积极治疗。尤其是患有脓疱、结节、脓肿、囊肿性痤疮者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遗留下凹陷性或增生性瘢痕,影响皮肤外观。目前临床上治疗尚无特效药物。用于痤疮的临床治疗方法多是采用皮肤表面涂抹消炎、杀菌、止痒药膏,其治疗效果都不很理想,目前仍是医学界未能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没有副作用、从排毒、消炎杀菌、修复、再活化皮肤细胞,促进表皮微循环使皮肤细腻,最终达到标本兼治效果的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纯中药制剂。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纯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白果8-20份、金银花15-25份、连翘10_20份、牡丹皮5_15份、黄芩10-25份、桑白皮15-25份、石膏12- 份、丹参8_15份、皂角刺15-25份、防风18-30份、熟地黄15-25份、甘草10-20份、菊花15-25份、西洋参3-7份、枸杞子10_25份、黄柏30-60份、夏枯草10-20份、羌活15-25份、海藻2_6份、白芷5_10份、黄连5-15份、冰片1-5份、苦参10-25份、密陀僧5_15份、滑石8-15份、赤石脂8-20份、樟脑5_12份、天仙子10-20份、白花蛇舌草15-30份;制备步骤如下按配方比例称取各味药物,将中药材分别用水洗净,在温度115-120°C与压力 0. 2-0. 3Mpa条件下灭菌30-35分钟,再粉碎至100目的细粉,然后制成药剂学所说的片剂、 颗粒剂、丸剂或胶囊。也可通过传统粗碎、浸泡、加热提取等制药工艺制成药剂学所说的口服液。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纯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白果10-18份、金银花18-22份、连翘12-18份、牡丹皮8-12份、黄芩15-20份、桑白皮18-22份、石膏15-22份、丹参10-14份、皂角刺18-22份、防风20-25份、熟地黄18-22份、甘草12-18份、菊花18-22份、西洋参4-6份、枸杞子12_20份、黄柏40-50份、夏枯草12-18份、羌活18-22份、海藻3_5份、白芷6_8份、
黄连8-12份、冰片2-4份、苦参15-20份、密陀僧8-12份、滑石10-14份、赤石脂10-15份、樟脑6_10份、天仙子12-18份、白花蛇舌草18-25份。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纯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白果15份、金银花20份、连翘15份、牡丹皮10份、黄芩18份、桑白皮20份、石膏18份、丹参12份、皂角刺20份、防风22份、熟地黄20份、甘草15份、菊花20份、西洋参5份、枸杞子15份、黄柏45份、夏枯草15份、羌活20份、海藻4份、白芷7份、黄连10份、冰片3份、苦参18份、密陀僧10份、滑石12份、赤石脂13份、樟脑8份、天仙子15份、白花蛇舌草22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利于皮肤的生理功能的发挥;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保护皮肤的作用,服药的过程中能够减少皮肤干燥、紧张感,而且刺激性小,患者易于接受,应用前景广阔。服用本中药制剂能够有效抑制炎症的发生过程,具有双重抗炎作用。可以增加皮肤粘膜的新陈代谢和抑制过敏反应,促进细胞的生长。本中药制剂还具有消炎、排毒,排脓的功效,能够将脱落的细胞排出,减少继发感染的机会,同时对皮肤有保湿、滋润和延长局部药效的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白果8g、金银花15g、连翘10g、牡丹皮5g、黄芩10g、桑白皮15g、石膏12g、丹参8g、皂角刺15g、防风18g、熟地黄15g、甘草10g、菊花15g、西洋参3g、枸杞子10g、黄柏30g、夏枯草10g、羌活15g、海藻2g、白芷5g、黄连5g、冰片lg、苦参10g、密陀僧5g、滑石8g、赤石脂8g、樟脑5g、天仙子10g、白花蛇舌草15g ;制备步骤如下按配方比例称取各味药物,将中药材分别用水洗净,在温度115°C与压力0. 2Mpa 条件下灭菌30分钟,再粉碎至100目的细粉,然后制成药剂学所说的片剂、颗粒剂、丸剂或胶囊。也可通过传统粗碎、浸泡、加热提取等制药工艺制成药剂学所说的口服液。实施例2 白果20g、金银花25g、连翘20g、牡丹皮15g、黄芩25g、桑白皮25g、石膏^g、丹参15g、皂角刺25g、防风30g、熟地黄25g、甘草20g、
菊花25g、西洋参7g、枸杞子25g、黄柏60g、夏枯草20g、羌活25g、海藻6g、白芷10g、黄连15g、冰片5g、苦参25g、密陀僧15g、滑石15g、赤石脂20g、樟脑12g、天仙子20g、白花蛇舌草30g;制备步骤如下按配方比例称取各味药物,将中药材分别用水洗净,在温度120°C与压力0. 3Mpa 条件下灭菌35分钟,再粉碎至100目的细粉,然后制成药剂学所说的片剂、颗粒剂、丸剂或胶囊。实施例3 白果10g、金银花18g、连翘12g、牡丹皮8g、黄芩15g、桑白皮18g、石膏15g、丹参10g、皂角刺18g、防风20g、熟地黄18g、甘草12g、菊花18g、西洋参4g、枸杞子12g、黄柏40g、夏枯草12g、羌活18g、海藻3g、白芷6g、黄连8g、冰片2g、苦参15g、密陀僧8g、滑石10g、赤石脂10g、樟脑6g、天仙子12g、白花蛇舌草18g。制备步骤如下按配方比例称取各味药物,将中药材分别用水洗净,在温度115°C与压力0. 2Mpa 条件下灭菌30分钟,再粉碎至100目的细粉,然后制成药剂学所说的片剂、颗粒剂、丸剂或胶囊。实施例4:白果18g、金银花22g、连翘18g、牡丹皮12g、黄芩20g、桑白皮22g、石膏22g、丹参14g、皂角刺22g、防风25g、熟地黄22g、甘草18g、菊花22g、西洋参6g、枸杞子20g、黄柏50g、夏枯草18g、羌活22g、海藻5g、白芷8g、黄连12g、冰片4g、苦参20g、密陀僧12g、滑石14g、赤石脂15g、樟脑10g、天仙子18g、白花蛇舌草25g。制备步骤如下按配方比例称取各味药物,将中药材分别用水洗净,在温度120°C与压力0. 3Mpa 条件下灭菌35分钟,再粉碎至100目的细粉,然后制成药剂学所说的片剂、颗粒剂、丸剂或胶囊。实施例5 白果15g、金银花20g、连翘15g、牡丹皮10g、黄芩18g、桑白皮20g、石膏18g、丹参12g、皂角刺20g、防风22g、熟地黄20g、甘草15g、
菊花20g、西洋参5g、枸杞子15g、黄柏45g、夏枯草15g、羌活20g、海藻4g、白芷7g、黄连10g、冰片3g、苦参18g、密陀僧10g、滑石12g、赤石脂13g、樟脑8g、天仙子15g、白花蛇舌草22g。制备步骤如下按配方比例称取各味药物,将中药材分别用水洗净,在温度120°C与压力0. 2Mpa 条件下灭菌35分钟,再粉碎至100目的细粉,然后制成药剂学所说的片剂、颗粒剂、丸剂或胶囊。治疗痤疮粉刺疗效观察痤疮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见于青春期的男女,好发于面部,影响美观。我们于 2008年-2010年采用自制痤疮制剂治疗II级寻常性痤疮6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典型临床病例入选标准入选标准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符合II级寻常性痤疮的诊断标准,一月内未做任何药物治疗,无合并其他疾病。剔除标准对本品过敏者;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者;症状性痤疮;中断治疗及不能复诊者。入选病例60例,入选病例均为我科门诊病人。其中男32例,女观例,男女= 1. 14 ;年龄最大25岁,最小12岁,平均18. 6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3年。典型病例病例1 黄金佩,女,16岁。面部红色丘疹、脓庖2月就诊,查体见面部多个丘疹、脓庖,绿豆粒大小,少许粉刺。诊断寻常性痤疮(II级),服用本发明的治疗痤疮粉刺的纯中药制剂,每日1次。1周后皮疹明显减少,2周大部分消失,3周痊愈。病例2 马勇,男,19岁。面部红色丘疹、脓庖1月就诊,查体见面部多个丘疹、脓庖, 绿豆粒大小,少许粉刺。诊断寻常性痤疮(II级),服用本发明的治疗痤疮粉刺的纯中药制剂,每日1次。1周后皮疹减少,2周继续减少,3周大部分消失,4周仅残留2个粉刺。病例3 冯广宏,男,16岁。面部红色丘疹、脓庖10月就诊,查体见面部40多个绿豆粒大小丘疹、脓庖,少许粉刺,粟粒大小。诊断寻常性痤疮(II级),服用本发明的治疗痤疮粉刺的纯中药制剂,每日1次。1周后皮疹明显减少,2周大部分消失,3周丘疹、脓庖全部消失,残留米粒大小粉刺。一年后有复发,继续服药1周后痊愈。病例4 李某,女,16岁。面部红色丘疹、脓庖2月就诊,查体见面部多个丘疹、脓庖, 绿豆粒大小,少许粉刺。诊断寻常性痤疮(II级),服用本发明的治疗痤疮粉刺的纯中药制剂,每日1次。1周后皮疹明显减少,2周大部分消失,3周痊愈,至今未复发。病例5、崔某,女,17岁。面部起粉刺、红色丘疹、脓疱6个月,查体见面部密集米粒大小粉刺及粟粒大红色丘疹、脓疱,额部、双颊为著。诊断寻常性痤疮(II级)。服用本发明的治疗痤疮粉刺的纯中药制剂,每日2次,1周后脓疱消失,丘疹减少;2周丘疹全部消失,散在少许粉刺。病例6 张某某,男,16岁。面部起粉刺、红色丘疹、脓疱12个月,曾多次就诊治疗,
病例7:李风,女,M岁。面部起粉刺、红色丘疹6个月,查体见面部密集米粒大小粉刺及粟粒大红色丘疹,额部、双颊为著。诊断寻常性痤疮(II级)。服用本发明的治疗痤疫粉刺的纯中药制剂,每日1次,1周后丘疹减少;3周丘疹全部消失,粉刺减明显少;4周粉刺全部消失。病例8 张琳,女。面部起红色丘疹、脓疱6个月,查体见面部密集粟粒大红色丘疹、 脓疱,分布对称,额部、双颊为著。诊断寻常性痤疮(II级)。服用本发明的治疗痤疮粉刺的纯中药制剂,每日1次,1周后脓疱消失,丘疹减少;3周丘疹全部消失。病例9 姜某,女,15岁。面部起粉刺、红色丘疹、脓疱8个月,查体见面部较多米粒大小粉刺及粟粒大红色丘疹、脓疱,额部、双颊为著。诊断寻常性痤疮(II级)。服用本发明的治疗痤疮粉刺的纯中药制剂,每日1次,2周后脓疱消失,丘疹减少;3周丘疹全部消失,散在少许粉刺。病例10 张萍,女,14。面部起粉刺、红色丘疹3个月,查体见面部密集米粒大小粉刺及粟粒大红色丘疹,额部、双颊为著。诊断寻常性痤疮(II级)。服用本发明的治疗痤疫粉刺的纯中药制剂,每日1次,1周后丘疹减少;3周丘疹全部消失,散在少许粉刺。疗效判定采用4级标准痊愈临床改善率彡95% ;显效临床改善率< 95%,彡60% ;有效临床改善率< 60%,> 20% ;无效临床改善率< 20% ;痊愈加显效合计为有效率。治疗结果见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纯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白果8-20份、金银花15-25份、连翘10-20份、牡丹皮5_15份、黄芩10-25份、桑白皮15-25份、石膏12- 份、丹参8_15份、 皂角刺15-25份、防风18-30份、熟地黄15-25份、甘草10-20份、 菊花15-25份、西洋参3-7份、枸杞子10-25份、黄柏30-60份、 夏枯草10-20份、羌活15-25份、海藻2-6份、白芷5_10份、 黄连5-15份、冰片1-5份、苦参10-25份、密陀僧5_15份、 滑石8-15份、赤石脂8-20份、樟脑5-12份、天仙子10_20份、 白花蛇舌草15-30份; 制备步骤如下按配方比例称取各味药物,将中药材分别用水洗净,在温度115-120°C与压力 0. 2-0. 3Mpa条件下灭菌30-35分钟,再粉碎至100目的细粉,然后制成药剂学所说的片剂、 颗粒剂、丸剂或胶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纯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白果10-18份、金银花18-22份、连翘12-18份、牡丹皮8_12份、 黄芩15-20份、桑白皮18-22份、石膏15-22份、丹参10-14份、 皂角刺18-22份、防风20-25份、熟地黄18-22份、甘草12-18份、 菊花18-22份、西洋参4-6份、枸杞子12-20份、黄柏40-50份、 夏枯草12-18份、羌活18-22份、海藻3-5份、白芷6-8份、 黄连8-12份、冰片2-4份、苦参15-20份、密陀僧8_12份、 滑石10-14份、赤石脂10-15份、樟脑6-10份、天仙子12-18份、 白花蛇舌草18-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纯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白果15份、金银花20份、连翘15份、牡丹皮10份、 黄芩18份、桑白皮20份、石膏18份、丹参12份、 皂角刺20份、防风22份、熟地黄20份、甘草15份、 菊花20份、西洋参5份、枸杞子15份、黄柏45份、 夏枯草15份、羌活20份、海藻4份、白主7份、 黄连10份、冰片3份、苦参18份、密陀僧10份、 滑石12份、赤石脂13份、樟脑8份、天仙子15份、 白花蛇舌草22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纯中药制剂,是由以下中药原料制成,白果、金银花、连翘、牡丹皮、黄芩、桑白皮、石膏、丹参、皂角刺、防风、熟地黄、甘草、菊花、西洋参、枸杞子、黄柏、夏枯草、羌活、海藻、白芷、黄连、冰片、苦参、密陀僧、滑石、赤石脂、樟脑、天仙子、白花蛇舌草,本中药制剂能够有效抑制炎症的发生过程,具有双重抗炎作用。可以促进皮肤粘膜的新陈代谢和抑制过敏反应,促进细胞的生长。本中药制剂还具有消炎、排毒,排脓的功效,能够将脱落的细胞排出,减少继发感染的机率,同时对皮肤有保湿、滋润和延长局部药效的作用。
文档编号A61K33/06GK102188541SQ20111010636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7日
发明者葛晓云 申请人:葛晓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