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直视操作手术围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6534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心内直视操作手术围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手术的辅助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医疗心脏手术操作围布。
背景技术
心脏手术,是重大手术之一,其手术过程复杂,时间长,缝合的针线多,特别是心内直视手术操作前要建立体外循环,这样,手术切口就有较多的管道和器械,影响了手术医生进行心内操作。目前是在手术切口旁放置两块方布遮盖。另外,心内操作过程中,手术医生需要在术中分组及快速清点已缝合的针数,比较麻烦,影响了手术的进程,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病人的痛苦,随着人性化和人文关爱的提倡,人们都在尽最大的努力去缩短手术时间。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方布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简单,方便手术医生操作的心内直视操作手术围布。为实现上述目的,其特征在于一种心内直视操作手术围布,由布料用缝纫线缝制而成的扇形或圆形的圈状物,所述的扇形或圆形的圈状物有内圈和外圈,围布的面布折叠为若干个区域。以上所述圈状物的面布上每个区域上标有数字,手术时每个区域可以放置若干根缝合的针线,方便清点缝线的针数。以上所述的心内直视操作手术围布可以设有若干层。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1.制作简单,清洗消毒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心内直视操作手术围布,制作简单,只需要将一般的布料用缝纫线缝制成圆形、扇形或椭圆形的内圈以及外圈(圈状物)即可,成本较低,易于清洗消毒。2.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围布遮盖切口周围的器械及管道,使医生术野清晰,加快操作速度,缩短了手术的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3.利于清点缝线的针数。在进行心内直视操作时,手术医生每缝合完一针就可以固定在圈状物手术布的各个区域的皱褶处,这样,缝线不外露,不会影响操作者的术野,针线也不会钩到操作者以及手术器械,还利于医生和护士在缝合中以及缝合后清点缝线的针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简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结构示意简图。附图标记说明[0014]面布1、折叠线2、外圈3、缝纫线4、内圈5、折叠区域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心内直视操作手术围布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心内直视操作手术围布包括面布1、折叠线2、外圈3、缝纫线4、内圈 5、折叠区域6,根据面布1的各折叠区域6的折叠线2折叠而成,由缝纫线4缝制而成的圆形、扇形或椭圆形的内圈5以及外圈3的手术围布(圈状物),使用时根据不同手术者和不同大小的手术术野,围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如图2所示,图中矩形为围布的外形,虚线为折叠线2,阴影部分为折叠区域6。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直视心内操作前,由器械护士将本手术围布放置于患者心脏手术部位,医生即可按常规进行手术,当手术医生每缝合完一针就可以固定在本手术围布的皱褶处,这样,针线不外露,不会影响术野,针线不会钩到手术操作者以及手术器械,利于手术快速的进行,在围布上分为4或8或12个区域,每个区域标上数字,围布有大小,每个区域可以放置若干根缝合的针线,以方便在手术缝合时以及缝合后清点缝合的针数。
权利要求1.一种心内直视操作手术围布,其特征在于是由布料用缝纫线(4)缝制而成的扇形或圆形的圈状物,所述的扇形或圆形的圈状物有内圈(5)和外圈(3),围布的面布(1)分为若干个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直视操作手术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圈状物的面布(1) 的每个区域上标有数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直视操作手术围布,其特征在于手术围布有若干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内直视操作手术围布,是由布料用缝纫线缝制而成的扇形或圆形的圈状物,所述的扇形或圆形的圈状物有内圈和外圈,围布的面布分为若干个区域,具有制作简单,清洗消毒方便,缩短手术时间,利于清点已缝合的针数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B19/00GK201959003SQ20112004811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5日
发明者关妮, 刘晓余, 刘菊梅, 张炳东, 施莉莉, 李涛, 洪梅, 谢园园, 谢贞贞, 郑丽萍, 郑宝石, 陈燕桦, 韦秋英 申请人:郑丽萍, 韦秋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