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气泡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0463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防气泡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是目前最常规的临床使用医疗产品,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输液过程中产生微量气泡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在输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不断产生微量气泡,当这些气泡进入人体后如不能及时溶解在血液中,在血液流动过程中导致血管栓塞现象及顺着血液流入心脏,当这些气体占据心室时,就会阻碍血液的流通,容易造成病人的迅速死亡。为了解决临床输液过程中的气泡问题,通常采用在插瓶针插入药水瓶塞后,再将输液滴斗倒挂,待药液进入到滴斗约一半时才将滴斗正挂,才能解决输液前的气泡,但在输液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则需要医护人员不断用手弹导管排除气泡,这样的操作过程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及给病人带来及大的不便。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防气泡输液器其组成件为插瓶针1、排气管2、空气过滤器3、滴管4、滴斗5、气泡捕捉器6、导管7、流量调节器8、 药液过滤器9、静脉输液针10、静脉输液针手柄11,排气盖帽12、气泡捕捉器长条窄缝13,其特征在于,在滴斗5内设有气泡捕捉器6,气泡捕捉器6为带长条窄缝13的锥形结构,并在气泡捕捉器顶端设有一排气盖帽12。本实用新型与目前普通输液器操作方式相同,在输液滴斗内将气泡捕捉器设计成长条窄缝式锥形结构,并在气泡捕捉器顶端设有排气盖帽12,利用液体与空气形成的气泡表面张力,捕捉液体中的气泡,并通过空气捕捉器上的排气盖帽中的排气孔将气泡阻止在滴斗内而让液体顺利通过气泡捕捉器长条窄缝13流出进入导管内。本实用新型将气泡捕捉器设计成长条式锥形结构,可以满足临床输液流量的需要。还可方便医护人员排除气泡。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气泡输液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泡捕捉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1、2所示,一种新型防气泡输液器其组成件为 插瓶针1、排气管2、空气过滤器3、滴管4依次连接后与滴斗5上部联通,滴斗5下部依次与导管7、流量调节器8、药液过滤器9、静脉输液针10连接,静脉输液针10上设有静脉输液针手柄11,其特征在于,在滴斗5中设有气泡捕捉器6,气泡捕捉器6为长条窄缝式锥形结构, 并在气泡捕捉器顶端设有一排气盖帽12。
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防气泡输液器,其组成件为插瓶针(1)、排气管(2)、空气过滤器(3)、滴管(4)、滴斗(5)、气泡捕捉器(6)、软管(7)、流量调节器(8)、药液过滤器(9)、静脉输液针 (10),其特征在于滴斗设内设有气泡捕捉器(6),气泡捕捉器(6)为带长条窄缝(13)的锥形结构,并在气泡捕捉器顶端设有一排气盖帽(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气泡输液器,其组成件为插瓶针、排气管、空气过滤器、滴管、滴斗、气泡捕捉器、软管、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和静脉输液针。其特征在于滴斗内部增加一个长条窄缝式锥形结构的气泡捕捉器,气泡捕捉器是采用透明的医用高分子材料生产。本实用新型与目前普通输液器操作方式相同,主要通过气泡捕捉器利用液体与空气形成的气泡表面张力,捕捉液体中的气泡,将气泡阻止在滴斗内而让液体流出。气泡捕捉器的长条窄缝式锥形结构,既可以满足临床输液流量的需要,又可减少医护人员手工排气带来的药液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产品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文档编号A61M5/36GK202191534SQ201120306189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2日
发明者彭海鹏, 罗文斌, 肖海良, 郑金路 申请人:江西三鑫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