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牙周炎的中药、制备方法、牙膏和给药方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9408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治疗牙周炎的中药、制备方法、牙膏和给药方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牙周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牙周炎是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由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所致,可造成牙跟炎症、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及牙齿松动,最终导致牙齿脱落,迄今为止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数据表明牙周病的患病率高达75%,在我国某些地区可高达93%,是我国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牙周炎还是某些系统性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疾病及诱发早产和低体重新生儿等。牙周炎一般病程较长,常见部分牙罹患,全口牙罹患者少见。据调查统计,在门诊患者中,因牙周炎拔牙占拔牙总人数的37. 25%,可见牙周炎是失牙与破坏咀嚼器官的重要因素之一。牙周致病微生物是牙周炎的始动因素,研究表明牙周炎的发生与牙菌斑中革兰氏阴性厌氧菌的聚集密切相关。微生物通过酶或毒性产物引起组织破坏,直接发挥致病作用。目前已经清楚认识到,牙周病的大多数组织损害是由于宿主对感染的应答引起的,而不仅是感染的微生物直接引起的,如牙周致病菌及其毒性产物可通过白介素、前列腺素、一氧化氮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导致组织炎症及骨吸收。因此,如何消除牙周炎的致病因子或阻断牙周炎的病理进程,达到治疗牙周炎的目的,成为当今牙周病学研究的热点。目前,临床上治疗牙周炎多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同时配合全身或局部应用抗生素,如口服灭滴灵、四环素等。但是全身长期使用抗生素有可能导致菌群失调、耐药性等不良后果。而且全身用药时药物能到达牙周袋内的有效浓度相对较低、维持时间较短。牙周局部用药如漱口液、膜剂、糊剂、软膏、凝胶等,其药物成分也多为甲硝唑、四环素。牙周局部用药虽可避免全身用药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但也存在着使用不方便、药物作用时间短、用药次数多以及产生耐药性等缺点。此外,目前各种牙周局部用药剂型多为单一药物,如主要起抑菌、杀菌作用的甲硝唑凝胶、米诺四环素凝胶等,或主要起促进牙周组织再生作用的生物膜、骨代用品等。迄今还没有一种既有抗炎、抑菌作用,又有促进牙周组织再生作用的较为理想的复合剂型。中药是我国的宝贵遗产,通过对全身整体脏腑的调节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发挥人体的抗病潜能。中药活性成分普遍存在免疫促进、免疫抑制或双向调节作用,其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与免疫网络直接相关。与合成药物相比,中药具有不良反应少、毒副作用小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是良好的生物反应调节剂。因此,采用中草药组合物治疗牙周炎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但是,目前,用于治疗牙周炎的中草药及重要复方制剂存在配方不精、品种单一,治疗效果并不甚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治疗牙周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针对目前市场和临床实践中治疗牙周炎的药物疗效不甚理想,使用不方便、药物作用时间短、用药次数多以及产生耐药性等缺陷,在传统医学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采用现代加工方法,精心研制,获得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对组份药品的各有效成分科学配伍,对治疗牙周炎疾病具有疗效显著,标本兼治,扶正祛邪,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无药害,无耐药性,成本低等优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肾阴亏虚型牙周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包括枸杞子、阿胶、南沙参、麦冬、山茱萸、龟甲、骨碎补、菟丝子、赭石、石膏、知母、茯苓、薏苡仁、黄芩、黄芪和甘草。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枸杞子13 15重量份、阿胶11 13重量份、南沙参40 45重量份、麦冬35 40重量份、山茱萸30 35重量份、龟甲19 21重量份、骨碎补17 20重量份、英丝子15 17重量份、赫石11 13重量份、 石膏14 16重量份、知母12 14重量份、获茶7 8重量份、薏该仁9 10重量份、黄芩12 15重量份、黄芪13 15重量份和甘草10 12重量份。其中,所述用于治疗肾阴亏虚型牙周炎的中药组合物中还可以包括漏芦,所述漏芦在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重量份数比为,漏芦I 4重量份。其中,所述用于治疗肾阴亏虚型牙周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剂型可以为煎剂、蜜炼丸齐 、水合丸剂、胶囊、片剂、滴丸剂、糖浆剂、散剂、喷雾剂、缓释药物、控释药物、口服液体药物、凝胶剂、煎膏剂、浸膏剂、膜剂、牙膏、含漱剂、牙粉、牙贴膜及牙托,进一步优选为煎剂、片剂、喷雾剂、含漱剂、煎膏剂及牙贴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用于治疗肾阴亏虚型牙周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当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煎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将所述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并过筛成100目 150目的粉末;2、将第I步获得粉末加入冷水中浸泡18小时 30小时,以文火煎煮,煎煮时间为
2.5小时 3. 5小时,将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所加入的冷水的质量是第I步获得的粉末质量的4 6倍;3、将第2步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冷水中,以文火煎煮2小时 3小时,过滤获得第二滤液,所加入的水的质量和第2步中的相同;4、合并两次滤液,获得所述煎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用于治疗肾阴亏虚型牙周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当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Α.按比例称取甘草,粉碎并过筛成100目 150目的粉末备用;B.将枸杞子、阿胶、赭石、石膏、知母、茯苓、薏苡仁、黄芩和黄芪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提取,合并提取液,过滤,静置,取上层清夜,减压浓缩成稠膏;C.将南沙参、麦冬、山茱萸、龟甲、骨碎补和菟丝子按比例混合,加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获得清膏;D.将A步骤获得的粉末、B步骤获得的稠膏和C步骤获得的清膏混合粉碎并过筛成50目 100目的细粉,加入淀粉和乙醇,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控制在70°C 90°C,烘干后冷却,制片、干燥、成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用于治疗肾阴亏虚型牙周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当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喷雾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枸杞子、阿胶、赭石、石膏、知母、茯苓、薏苡仁、黄芩、黄芪和甘草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提取,合并提取液,过滤,静置,取上层清夜;b.将南沙参、麦冬、山茱萸、龟甲、骨碎补和菟丝子按比例混合,加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液合并,过滤,获得滤液;c.将a步骤获得的上层清夜和b步骤获得的滤液混合减压浓缩,过滤,静置,与水混合,冷藏,过滤,滤液分装成喷雾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用于治疗肾阴亏虚型牙周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当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含漱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组分和水混合,置于密封的烧瓶内,在75°C 85°C的水浴下加热3 5小 时,过滤,收集滤液即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牙膏,其包括上述的中药组合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给药方式为口服、外敷或喷雾。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用于治疗肾阴亏虚型牙周炎的药物,采用这种中药组合物对患有牙周炎的患者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标本兼治,扶正祛邪,全面调整,平衡阴阳,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无药害,成本低等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牙周病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载有“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坠齿稿”。我国从汉代以来的许多医学文献中有“齿动痛”、“齿间出血”、“齿良齿宣露”等牙周病的记载。牙周炎属于中医“牙宣”、“齿衄”、“齿挺”、“齿动摇”、“齿豁”范畴,弓丨起牙周炎的主要病因是胃肠积热、气血虚弱、肾元亏损以及口腔不洁等,病机主要是胃腑积热,阳明火炽,湿热熏蒸于上而形成牙宣;肾元虚损,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精亏损,不能上达,齿失濡养,引起牙齿松动,牙龈萎缩;气血亏虚,齿龈失养,病邪入侵,客于齿间而导致牙龈出血、萎缩、牙根显露、松动。据此可以把牙周炎大致分为胃火上蒸型、肾阴亏虚型、气血两虚型,其中,早期多为胃火上蒸型,中后期多为肾阴亏虚型和气血两虚型。对于胃火上蒸型的牙周炎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起病较急,牙龈红肿,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口臭,牙齿及牙龈轻度疼痛,牙齿轻度松动。全身症状有烦渴、喜冷饮、胃脘嘈杂、便秘、尿黄、舌质红、苔黄厚、脉洪大或滑数。此型多因过食辛辣,饮酒或过多食用刺激性食物等因素,导致胃肠炽热,其热循经熏蒸牙龈,蕴热化火,热伤脉络,则牙龈红肿出血,疼痛,正如清代唐宗海论著《血症论》“牙床为胃经脉络所绕,牙龈红肿,衄血皆是肾阴亏虚”;明代薛己所著之《口齿类要》认为,齿痛病位在胃、大肠、脾。从中兽医辨证理论看,胃火上蒸的牙周炎是由胃热循手足阳明经脉上攻所致。足阳明胃之经脉入上齿槽中,手阳明大肠之经脉入下齿槽中。今阳明有热循经脉上攻头面,则牙痛。胃为多气、多血之府,胃热致血分亦热,故易牙龈红肿出血。热灼津伤,故口臭,烦渴、干燥、喜冷饮。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洪大而数为胃热之象,治疗应以清胃泻火,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为原则。
对于肾阴亏虚型的牙周炎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牙龈轻度红肿伴萎縮,牙根颈宣露轻重不等,牙齿松动。全身症状有咽干,头昏耳鸣,手足心热,腰酸,睡眠差,舌质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辨证认为,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肾精耗损,骨失濡养,牙槽骨吸收,肾虚不能主骨故牙齿松动。肾元亏虚,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火灼牙齦,骨髄空虚,牙失濡养,则牙龈红肿伴萎縮,牙根颈宣露,疼痛。正如明代薛己所著之《ロ齿类要》认为“齿者肾之标,ロ者肾之窍。诸经多有会于ロ者,齿牙也”,对于肾阴亏虚型的牙周炎的治疗应以滋阴补肾,益精固齿为原则。对于气血两虚型的牙周炎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牙龈萎缩色淡白,牙根宣露齿松动,咬嚼酸软乏力,刷牙吮吸时牙龈易出血,面色苍白,气短倦怠,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胃呆纳少,ロ淡无味,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辨证认为,此类型的牙周炎多见于久病虚弱者,久病耗伤,先天之源枯竭,后天生化不足,气血亏损,气血亏损,脉络空虚,牙齿失于濡养,牙龈萎缩,牙根不同程度宣露,正如《普济方》所云“气血不足;风邪乘虚于齿间,至肌寒血弱,龈肉缩露。”对于气血两虚型的牙周炎的治疗应以补气养血,健齿养龈为原则。
根据中医治标、治本原则,对牙周炎应当以临床病象证候进行辨证分型治疗,为了从早期就根除牙周炎的隐患,防止其进ー步发展,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用于治疗肾阴亏虚型的牙周炎,采用清胃泻火,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为其治疗原则。依据上述理论和原则,本发明提供了这样ー种用于治疗肾阴亏虚型牙周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包括枸杞子、阿胶、南沙參、麦冬、山茱萸、龟甲、骨碎补、菟丝子、赭石、石膏、知母、茯苓、薏苡仁、黄芩、黄芪和甘草。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肾经,有补益肝肾、养血补血、益精明目、润肺止咳的作用,主要用于肝肾两虚、精血不足之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耳鸣、自汗乏力;肾阳不足之阳痿、不育;阴精亏损、肝血不足之眼目昏花以及阴虚劳嗽等证,枸杞子能够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阿胶味甘、性平,入肺、肝、肾经,有补血止血,滋阴润燥的作用,可用于各种虚劳症状,尤其是血虚之面色萎黄,瘦弱乏力,头目晕眩,心悸失眠;营养不良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虚损性咳血;吐血尿血便血;阴虚肺燥之咳嗽咽干,痰中带血;邪热久羁、阴虚血耗、虚风内动之筋脉拘急、手足抽搐等症状,阿胶具有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増加血钙浓度,促进止血的作用,并有助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南沙參别名沙參、泡參、泡沙參,味甘、微苦,性微寒,入肺、胃经,有润肺止咳,养胃生津的作用,主要用于阴虚肺燥、干咳少痰、劳嗽痰血,胃阴不足、ロ感咽燥、大便秘结、舌红少苔等证,可提高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力,抑制体液免疫,具有调节免疫平衡的功倉^:。麦冬又名麦门冬、寸冬、韭叶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胃经,有养阴润肺、化痰止咳、清热养心的作用,主要用于燥邪伤肺或阴虚肺燥有热之干咳痰黏,劳嗽咳血,咽干鼻燥,肺痈,热伤胃阴或胃阴不足所致的ロ干咽燥,舌红少苔,胃脘隐痛,内热消渴,大便燥结,心阴虚及温病热邪扰及心营而致的心烦不眠,舌绛而干等证。南沙參和麦冬合用在养阴生津方面有相加作用,ニ药的性味归经大体相似,但南沙參偏于清肺中邪火,养肺之阴液,麦冬则善入中焦而清胃生津,又入心经而清心火、益心气;二者相辅相成,肺胃心三脏同治,对阴虚肺燥及热伤阴津、心有虚火、心阴不足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山茱萸味酸、湿,性微温,入肝、肾经,有补益肝肾、涩精止遗、敛汗固脱的作用,主要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阳痿,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崩漏下血等证。龟甲味成、甘,性微寒,入肾、心、肝经,有滋阴潜阳,益肾添精,固冲止崩的作用。主要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头目晕眩;阴虚内热之骨蒸劳嗽,盗汗遺精,瘦弱少气;心阴不足,痰火上扰之心悸怔忡;精血不足之腰酸脚软,小儿行迟;阴虚血热、冲任损伤之崩漏,行经不止;阴虚湿热下注之赤白带下等症状,龟甲具有补血、解热镇痛的作用,能降低动物体内的甲状腺素水平。阿胶滋阴补血,龟甲滋阴养血,二者又都具有止血之效,联合使用,可供奏滋补肝肾,添精补血,止血,固冲任之效。骨碎补味苦,性温,入肝、肾经,具有补肾壮骨,续伤止痛的作用,用于肾虚腰膝酸 痛,下肢痿软,肝肾阴虚,虚阳上亢而致的耳聋耳鸣,牙齿松动疼痛或牙龈出血,脾肾两虚而致久泻久痢等证。菟丝子味甘、辛,性平,入肝、肾、脾经,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作用,主要用于肾阳不足之阳痿,遗精早泄,小便频数,头晕耳鸣;肾虚腰疼,妇人带下,胎气不固;肝肾两亏、肝血不足之双目昏花、视物不清;脾肾两虚之便溏腹痛,完谷不化等症状,通过加入菟丝子,促进肝肾细胞的修复,滋肾阴,保肝解毒,促进新陈代谢,减缓疫情,增强抗病能力,同时减少流产、产死胎、弱胎或木乃伊胎的发生。赭石味苦、性寒,入肝、心、胃经,赭石有平肝潜阳,镇逆,凉血止血的作用,主要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耳鸣目胀,易怒难眠;胃气失降之气逆呕呃,嗳气反胃;肺气不降或肺肾两虚之喘息痰鸣,不得平卧;血热妄行之咳血便血;以及肝肾不足、气虚血热之崩漏带下等症状,赭石还可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知母为植物药,味苦、甘,性寒,入肺、胃、肾经,有清泻胃火、泻热除烦,滋阴润燥、清肺止咳的作用,主治外感热病,高热烦躁,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等症状;其苦寒质润,性沉降,既能清热,又能生津,善治温热病邪入气分,热盛伤津;也用于治疗消渴症;痰热壅肺而喘,肺燥咳嗽,痰少不利;阴虚火旺,虚火上炎等症状,知母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石膏味辛、甘,性大寒,入肺、胃经,有清热泻火、止渴除烦的作用,其气味俱薄而质重,能清解足阳明胃之实热,治疗邪入阳明之弥漫高热、大汗、ロ渴、心烦、脉洪等症状,为阳明胃经之要药,对流脑、こ脑、肺炎等所致之高热有较好的退热作用,且兼有镇惊作用,亦可用于胃火亢盛所致之胃脘灼痛、头痛、口舌生疮以及暑湿烦热、肺热咳喘、心烦ロ渴、湿热阻滞经脉、关节疼痛之热痹等症状。石膏与知母均能清泻肺胃实火,石膏为矿物药,降火力强,解肌热而泻阳明胃火,重在清洁,但是単独使用石膏治疗牙周炎,由于石膏辛寒,大量使用虽然能很有效的治疗牙周炎,但是会给脾胃造成很大的伤害,而知母为植物药,质润兼归肾经,重在清滋,又能滋阴润燥通肠,泻实火又能润燥,石膏和知母相须为用,清解实热之カ显著增强,因既泻火又滋胃燥,故虽大苦大寒亦无伤脾胃之虞,对热病中期、后期邪入气分,实热炽盛,烦渴引饮,面赤脉红等症状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膀胱、心经,有渗湿利水、健脾宁心的作用,主要用于水湿停滞之水肿,小便不利;湿热蕴结之热淋,脾虚湿困之食少便溏、痰饮停滞、癫痫等证,茯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入肺、脾、胃经,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消痈的作用,主要用于湿困肺胃之泄泻;湿邪侵溃肌肤之全身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阻于气血之痹通以及毒热蕴结于肺肠之肺痈、肠痈;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等证。黄芩味苦、性寒,入肺、心、肝、胆、大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止血的作用,主要用于湿热所致之腹泻、痢疾、黄疸、热淋;清泻胃火,肺热咳嗽,ロ渴咽痛,还可用干胎热不安,热毒火邪侵淫皮肤之疮痈毒肿之证。黄芩有解热、镇静、降血压、利尿、降低毛细 血管通透性、抑制肠管蠕动等作用,对葡萄球菌、血溶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伤寒杆菌、痢疾球菌、绿脓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菌痢等有较好的疗效。黄芪味甘,性温,入脾、肺经,有补益脾土,升举阳气、固表止汗,托疮生肌等作用,主要用于脾肺气虚所致之乏カ食少便溏,心悸气短,中气下陷之脏器下垂,气不摄血之崩漏便血,久泻脱肛;表虚不固之自汗盗汗,气血不足等证。黄芪使心脏收缩能力增强,能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能扩张冠状动脉、肾血管及拳參末梢血管、使皮肤血液循环旺盛;能提高机体的非特异免疫力,有保肝和降低血糖的作用,对葡萄球菌、血溶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黄芪可显著影响脾淋巴细胞信息传导,实现免疫调节作用。甘草味甘,性平,入十二经,有清热解毒,调和药性,祛痰止咳的作用,井能健脾和中,缓急止痛,主要用于脾胃虚弱之腹胀纳呆,乏カ;能缓解腹中拘挛性疼痛,缓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和毒性,减轻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或对胃肠道的刺激,通过加入甘草能起到补气中和,调和各组分的作用。本发明以滋阴补肾,益精固齿为治疗原则,组合物中枸杞子和阿胶补益肝肾、养血补血、滋阴润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南沙參和麦冬能够养阴生津,治疗ロ干咽燥、舌红少苔,山茱萸补益肝肾,阿胶滋阴补血,龟甲滋阴养血,二者又都具有止血之效,联合使用,可供奏滋补肝肾,添精补血,骨碎补和菟丝子补肾、益精、壮骨,治疗虚阳上亢而致的耳聋耳鸣,牙齿松动,赭石平肝潜阳,治疗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耳鸣目胀,石膏清热泻火、清解足阳明胃之实热,主治邪入阳明之弥漫高热、大汗、ロ渴、心烦、脉洪等证;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泻胃中热火,二者合用,既泻火又滋胃燥,石膏和熟地黄共走滋阴泻火之功,用于阴虚火旺至头痛、牙痛、ロ渴等证,茯苓和薏苡仁利水渗湿,利于消肿,黄芩清心胃之火,苦寒直折其热,黄芪补益脾土,升举阳气,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内外结合,共收滋阴补肾,益精固齿之功。进ー步优选,所述用于治疗肾阴亏虚型牙周炎的中药组合物仅由上述组分构成。所述用于治疗肾阴亏虚型牙周炎的中药组合物中,各种组份的重量份数比可优选为枸杞子11 15重量份、阿胶9 13重量份、南沙參35 45重量份、麦冬30 40重量份、山茱萸25 35重量份、龟甲17 21重量份、骨碎补15 20重量份、菟丝子13 17重量份、赫石9 13重量份、石骨12 16重量份、知母10 14重量份、获茶6 8重量份、薏苡仁8 10重量份、黄芩10 15重量份、黄芪10 15重量份和甘草8 12重量份。所述用于治疗肾阴亏虚型牙周炎的中药组合物中,各种组份的重量份数比也可进ー步优选为枸杞子13 15重量份、阿胶11 13重量份、南沙參40 45重量份、麦冬35 40重量份、山茱萸30 35重量份、龟甲19 21重量份、骨碎补17 20重量份、菟丝子15 17重量份、赫石11 13重量份、 石骨14 16重量份、知母12 14重量份、获苓7 8重量份、薏苡仁9 10重量份、黄芩12 15重量份、黄芪13 15重量份和甘草10 12重量份。对于溢脓多的患者,所述用于治疗肾阴亏虚型牙周炎的中药组合物中还可以包括漏芦。漏芦味清苦、性寒,入胃经,有清热解毒、消痈通乳的作用,乳痈肿痛,痈疽发背,瘰疬疮毒,乳汁不通,湿痹拘挛,骨节疼痛、热毒血痢、痔疮出血等证,漏芦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增强作用。进ー步优选,所述用于治疗肾阴亏虚型牙周炎的中药组合物仅由上述组分构成。所述漏芦在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重量份数比为,漏芦I 4重量份,进一歩优选为
2 3重量份。所述中药组合药物剂型可以为煎剂、蜜炼丸剂、水合丸剂、胶囊、片剂、滴丸剂、糖浆剂、散剤、喷雾剂、缓释药物、控释药物、ロ服液体药物、凝胶剂、煎膏剂、浸膏剂、膜剂、牙膏、含漱剂、牙粉、牙贴膜及牙托,进ー步优选为煎剂、片剂、喷雾剂、含漱剂、煎膏剂及牙贴膜。当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煎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将所述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成100目 150目的粉末;2、将第I步获得粉末加入冷水中浸泡18小吋 30小吋,以文火煎煮,煎煮时间为
2.5小吋 3. 5小时,将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所加入的冷水的质量是第I步获得的粉末质量的4 6倍;3、将第2步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冷水中,以文火煎煮2小时 3小时,过滤获得第二滤液,所加入的水的质量和第2步中的相同;4、合并两次滤液,获得所述煎剤。当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按比例称取甘草,粉碎并过筛成100目 150目的粉末备用;B.将枸杞子、阿胶、赭石、石膏、知母、茯苓、薏苡仁、黄芩和黄芪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提取,合并提取液,过滤,静置,取上层清夜,减压浓缩成稠膏;C.将南沙參、麦冬、山茱萸、龟甲、骨碎补和菟丝子按比例混合,加こ醇,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获得清膏;D.将A步骤获得的粉末、B步骤获得的稠膏和C步骤获得的清膏混合粉碎成50目 100目的细粉,加入淀粉和こ醇,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控制在70°C 90°C,烘干后冷却,制片、干燥、成型。所述B步骤中,加水煎煮的次数为I 3次,每次煎煮时间为2 3小时,加水的质量为B步骤混合物质量的4 6倍,静置时间为24小时 36小时,压缩的稠膏的相对密度为 I. 20 I. 24 (600C )。
所述C步骤中,所采用的こ醇的醇浓度为75% 85%,加热回流的次数为2 4次,每次加热回流的时间为I 2小时,加こ醇的质量为C步骤中混合物质量的3 5倍,压缩的清膏的相对密度为I. 14 I. 16 (600C )。所述D步骤中,加入的こ醇的醇浓度为60% 75%,加入淀粉的质量与D步骤获得的混合细粉的质量比为I : 3 I : 5,加入こ醇的质量与D步骤获得的混合细粉的质量比为I : I 3 : I。片剂的规格为0. 2g/片 0. 4g/片。当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喷雾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枸杞子、阿胶、赭石、石膏、知母、茯苓、薏苡仁、黄芩、黄芪和甘草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提取,合并提取液,过滤,静置,取上层清夜;b.将南沙參、麦冬、山茱萸、龟甲、骨碎补和菟丝子按比例混合,加こ醇,加热回流 提取,提取液合并,过滤,获得滤液;c.将a步骤获得的上层清夜和b步骤获得的滤液混合减压浓縮,过滤,静置,与水混合,冷藏,过滤,滤液分装成喷雾剂。所述a步骤中,加水煎煮的次数为I 3次,每次煎煮时间为2 3小时,加水的质量为a步骤中混合物质量的4 6倍,静置时间为24小时 36小时。所述b步骤中,所采用的こ醇的醇浓度为60% 70%,加热回流的次数为2 4次,每次加热回流的时间为I 2小时,加こ醇的质量为b步骤中混合物质量的3 5倍。所述c步骤中,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I. 13 I. 16 (600C )浓缩液,静置时间为24小时 36小时,冷藏温度为2°C 4°C,冷藏时间为18小时 24小时,所加入的水的质量与减压浓缩后的浓缩液的质量的比为I : I 3 : I。当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含漱剂时,其制备方法为将所述组分和水混合,置于密封的烧瓶内,在75°C 85°C的水浴下加热3 5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即得。所加入的水的质量为各组分质量之和的3 5倍。所述中药组合物的给药方式为ロ服、外敷或喷雾。所述中药组合物在使用吋,如果以煎剂服用,每日3剂,早中晚各一次,每剂水煎分两次服,每5天为ー疗程,经过两天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如果以片剂服用,毎次两片,一日三次,每5天为ー疗程,经过两天后再进行下ー个疗程,如果以含漱剂服用,毎日7剂,每5天为ー疗程,经过两天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如果以喷雾剂喷射,每日五次,每7天为ー疗程。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实施例I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毒性试验I、急性毒性试验用药I、将15g枸杞子、13g阿胶、45g南沙參、40g麦冬、35g山茱萸、21g龟甲、20g骨碎补、17g英丝子、13g赭石、16g石膏、14g知母、8g获茶、IOg薏该仁、15g黄岑、15g黄苗和12g甘草混合,粉碎成100目 150目的粉末;将粉末加入1500g冷水中浸泡24小吋,以文火煎煮,煎煮时间为3小时,将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将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1500g冷水中,以文火煎煮3小吋,过滤获得第二滤液;合并两次滤液,获得所述煎剤。试验过程取ICR小鼠(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40只,体重在25 30克,对小鼠灌胃煎剤,对给药的半数致死量(LD5tl)进行了试验測定,但未测到LD5tl,因此进行了最大耐受量试验。结果以最大浓度(60% ),最大给药量(120ml/kg,一日内分四次给完)100g/kg灌胃,相当于生药量60g/kg,相当于成人临床拟日用剂量的300倍(按75kg),七日内小鼠无一死亡,处死小鼠解剖观察各脏器未发现毒性反应,给药组与对照组小鼠无任何差异。2、长毒试验试验用药称取12g甘草,粉碎并过筛成100目的粉末备用;将15g枸杞子、13g阿胶、13g赭石、16g石膏、14g知母、8g获茶、IOg薏该仁、15g黄岑和15g黄苗混合、加595g水煎煮提取3次,毎次煎煮时间为2小吋,合并提取液,过滤,静置24小吋,取上层清夜,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2(60°C )的稠膏;将45§南沙參、40g麦冬、35g山茱萸、21g龟甲、20g骨碎补和17g菟丝子混合,加醇浓度为95%的こ醇720g,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回流时间为2小时,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获得相对密度为I. 16(60°C )的清膏;将获得的粉末、稠膏和清膏混合粉碎成50目的细粉,加入50g淀粉和500g醇浓度为70%的こ醇,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控制在90°C,烘干后冷却,制片、干燥、成型,片剂的规格为0. 3g/片。试验过程应用Wistar大鼠(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将实验药物设定为高、中、低三个剂量,分别为片剂8g/kg、4g/kg、2g/kg。按人用剂量0. lg/kg/天片计算,为人用有效剂量的80倍、40倍和20倍;另设ー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90天、180天和部分动物停药10天后,观察对大鼠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不同剂量给大鼠连续ロ服180天,对大鼠的进食量和体重增长均无影响。对肝肾功能均未发现明显毒性作用。对血常规、血生化、尿液生化及骨髓片等均未见明显影响,各组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实施例2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煎剂的制备将15g枸杞子、13g阿胶、45g南沙參、40g麦冬、35g山茱萸、21g龟甲、20g骨碎补、17g英丝子、13g赭石、16g石膏、14g知母、8g获茶、IOg薏该仁、15g黄岑、15g黄苗和12g甘草混合,粉碎成100目 150目的粉末;将粉末加入1500g冷水中浸泡24小吋,以文火煎煮,煎煮时间为3小时,将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将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1500g冷水中,以文火煎煮3小吋,过滤获得第二滤液;合并两次滤液,获得所述煎剤。实施例3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片剂的制备称取12g甘草,粉碎并过筛成100目的粉末备用;将15g枸杞子、13g阿胶、13g赭石、16g石膏、14g知母、8g获茶、IOg薏该仁、15g黄岑和15g黄苗混合、加595g水煎煮提取 3次,毎次煎煮时间为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静置24小吋,取上层清夜,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2(60°C )的稠膏;将45§南沙參、40g麦冬、35g山茱萸、21g龟甲、20g骨碎补和17g菟丝子混合,加醇浓度为95%的こ醇720g,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回流时间为2小时,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获得相对密度为I. 16(60°C )的清膏;将获得的粉末、稠膏和清膏混合粉碎成50目的细粉,加入50g淀粉和500g醇浓度为70%的こ醇,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控制在90°C,烘干后冷却,制片、干燥、成型,片剂的规格为0. 3g/片。实施例4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喷雾剂的制备将13g枸杞子、Ilg阿胶、Ilg赭石、14g石膏、12g知母、7g获茶、9g薏该仁、12g黄芩、13g黄芪和IOg甘草混合、加560g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煎煮时间为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静置36小时,取上层清夜df40g南沙參、35g麦冬、30g山茱萸、19g龟甲、17g骨碎补和15g菟丝子混合,加醇浓度为70%的こ醇620g,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加热回流的时间为2小时提取液合并,过滤,获得滤液;将获得的上层清夜和获得的滤液混合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I. 16 (60 0C )的浓缩液,过滤,静置24小时,与300g水混合,在2°C下冷藏20小吋,过滤,滤液分装成喷雾剂。实施例5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含漱剂的制备 将14g枸杞子、12g阿胶、42g南沙參、38g麦冬、33g山茱萸、20g龟甲、18g骨碎补、16g英丝子、12g赭石、15g石膏、13g知母、8g获茶、9g薏该仁、13g黄芩、12g黄苗、Ilg甘草和IIOOg水混合,置于密封的烧瓶内,在75°C的水浴下加热5小吋,过滤,收集滤液即得含漱齐U。临床实验I. I研究对象I. I. I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口腔科学》有关诊断标准;②符合肾阴亏虚型牙周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③年龄在18 60岁之间;④签署知情同意书。I. I. 2排除标准①患有心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糖尿病等严重疾病及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③长期使用影响牙周组织状态的药物如苯妥英钠、钙拮抗剂、环胞菌素等全ロ牙齿缺少超过10颗牙齿者;⑤不配合治疗者; 对本药所含药物过敏者。本试验210例均为安徽省某口腔医院2009年接诊的门诊病人,男105例,女105例;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男性55例,女性50例;对照组男性50例,女性55例,两组的性另IJ、年龄以及治疗前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P>0. 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人于治疗前(基线)用牙周探针检查患牙颊侧近中、正中、远中,腭(舌)近中、正中、远中6个位点,选择每个牙的最深牙周袋作为受检位点。210例患者共1260个牙周受检位点。实验组630和对照组630个。I. 2试验用药及方法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正规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等基础治疗。用3%过氧化氢液和0.9%氯化钠液冲洗后。測定患牙受检位点近中唇(颊),正中唇(颊),远中唇(颊)和舌侧诸点实验前后的牙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牙齿松动度(MD)。试验组用药将15§枸杞子、13§阿胶、45§南沙參、4(^麦冬、35§山茱萸、24龟甲、20g骨碎补、17g英丝子、13g赭石、16g石膏、14g知母、8g获茶、IOg薏该仁、15g黄岑、15g黄芪和12g甘草混合,粉碎成100目 150目的粉末;将粉末加入1500g冷水中浸泡24小时,以文火煎煮,煎煮时间为3小时,将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将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1500g冷水中,以文火煎煮3小吋,过滤获得第二滤液;合并两次滤液,获得所述煎剤。服用方法ロ服,毎日2剂,早晩各一次,每剂水煎分两次服,每5天为ー疗程,经过两天后再进行下ー个疗程,连续服用4个疗程。对照组用药ロ服甲硝唑片毎次0. 2g,毎日三次。I. 3观察指标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牙周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枸杞子、阿胶、南沙参、麦冬、山茱萸、龟甲、骨碎补、菟丝子、赭石、石膏、知母、茯苓、薏苡仁、黄芩、黄芪和甘草。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枸杞子13 15重量份、阿胶11 13重量份、南沙参40 45重量份、麦冬35 40重量份、山茱萸30 35重量份、龟甲19 21重量份、骨碎补17 20重量份、菟丝子15 17重量份、赫石11 13重量份、石骨14 16重量份、知母12 14重量份、获茶7 8重量份、薏苡仁9 10重量份、黄芩12 15重量份、黄芪13 15重量份和甘草10 12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治疗牙周炎的中药组合物中还可以包括漏芦,所述漏芦在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重量份数比为,漏芦I 4重量份。
4.如权利要求I至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治疗牙周炎的中药组合物中药组合药物的剂型可以为煎剂、蜜炼丸剂、水合丸剂、胶囊、片剂、滴丸剂、糖浆剂、散齐U、喷雾剂、缓释药物、控释药物、口服液体药物、凝胶剂、煎膏剂、浸膏剂、膜剂、牙膏、含漱齐U、牙粉、牙贴膜及牙托,进一步优选为煎剂、片剂、喷雾剂、含漱剂、煎膏剂及牙贴膜。
5.权利要求I至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煎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并过筛成100目 150目的粉末; 2、将第I步获得粉末加入冷水中浸泡18小时 30小时,以文火煎煮,煎煮时间为2.5小时 3. 5小时,将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所加入的冷水的质量是第I步获得的粉末质量的4 6倍; 3、将第2步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冷水中,以文火煎煮2小时 3小时,过滤获得第二滤液,所加入的水的质量和第2步中的相同; 4、合并两次滤液,获得所述煎剂。
6.权利要求I至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比例称取甘草,粉碎并过筛成100目 150目的粉末备用; B.将枸杞子、阿胶、赭石、石膏、知母、茯苓、薏苡仁、黄芩和黄芪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提取,合并提取液,过滤,静置,取上层清夜,减压浓缩成稠膏; C.将南沙参、麦冬、山茱萸、龟甲、骨碎补和菟丝子按比例混合,加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获得清膏; D.将A步骤获得的粉末、B步骤获得的稠膏和C步骤获得的清膏混合粉碎并过筛成50目 100目的细粉,加入淀粉和乙醇,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控制在70°C 90°C,烘干后冷却,制片、干燥、成型。
7.权利要求I至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喷雾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枸杞子、阿胶、赭石、石膏、知母、茯苓、薏苡仁、黄芩、黄芪和甘草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提取,合并提取液,过滤,静置,取上层清夜; b.将南沙参、麦冬、山茱萸、龟甲、骨碎补和菟丝子按比例混合,加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液合并,过滤,获得滤液; C.将a步骤获得的上层清夜和b步骤获得的滤液混合减压浓缩,过滤,静置,与水混合,冷藏,过滤,滤液分装成喷雾剂。
8.权利要求I至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喷雾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组分和水混合,置于密封的烧瓶内,在75°C 85°C的水浴下加热3 5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即得。
9.权利要求I至4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给药方式为口服、外敷或喷雾。
10.一种牙膏,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I至4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牙周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包括枸杞子、阿胶、南沙参、麦冬、山茱萸、龟甲、骨碎补、菟丝子、赭石、石膏、知母、茯苓、薏苡仁、黄芩、黄芪和甘草。采用这种中药组合物对患有牙周炎的病人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标本兼治,扶正祛邪,全面调整,平衡阴阳,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无药害,成本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K8/98GK102698122SQ20121000469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0日
发明者刘霞 申请人:刘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