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备抗毒素、抗血清中去除病毒的方法

文档序号:849399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在制备抗毒素、抗血清中去除病毒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病毒的方法,尤其是一种在制备抗毒素、抗血清制品过程中, 同时去除残留病毒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2003年以来,国家要求生物行业要对生物提取产品要进行病毒的灭活/去除。 目前对于人血液制品,国内外较为成熟的病毒灭活/去除方法,主要有物理和化学法两大类,其中物理法包括加热、巴氏灭活、光照、纳米膜过滤等等,由于多数蛋白在前三者条件下不稳定,所以应避免采用,纳米膜过滤技术虽有很好的病毒去除作用,但因使用范围受限, 仅适用于分子较小(直径较小)的蛋白,且价格昂贵,因此不实用。化学法主要包括有机溶剂/去污剂(S/D)法、辛酸钠法、低pH法等等,其中S/D法最早用于人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但在室温下需要6小时才能灭活病毒,不仅对产品收率有影响,而且有机溶剂/去污剂去除较为麻烦;辛酸钠法是新开发的病毒灭活方法,具有安全、快速和高效的特点;低PH法仅适用于对酸不敏感的样品,一般需要较长的灭活时间。对于动物血清来源的抗毒素、抗血清类生物制品,由于其纯化过程异常复杂,质量控制较难,因此在以动物血液为原料的抗毒素、抗血清(IgG或F(ab’ ) 2)的生产过程中,设置病毒的去除/灭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抗毒素、抗血清类生物制品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快速、经济适用的,在制备抗毒素、抗血清过程中,同时能彻底去除血浆中残留病毒的方法。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在制备抗毒素、抗血清中去除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A、将免疫血浆稀释2 4倍体积后,调节稀释液pH值至2.8 3. 6 ;
B、在每IOOml步骤A的稀释液中,加入0.1 Ig胃酶,于四 31°C下消化1 3小时,得消化液;
C、按每IOOml消化液加入13 17g硫酸铵的量,在步骤B的消化液中,加入硫酸铵至形成混悬液,并调节溶液PH值为4. 8 5. 6,然后将混悬液加温至57 59 °C后,保持20 40分钟,再降温至20 35°C,过滤取上清液;
D、将步骤C的上清液pH值调整至7.0 7. 4,并按每IOOml上清液加入15 25g硫酸铵的量,在上清液中加入硫酸铵进行沉淀,静置90 180分钟后,过滤取沉淀物;
E、将步骤D的沉淀物稀释至蛋白含量低于20g/L,调整稀释液pH值为7.7 7. 9,并按每IOOml稀释液加入0. 6 1. Og明矾的量,在稀释液中加入明矾进行沉淀,静置60 120 分钟后,过滤得上清液;F、将步骤E的上清液,按常规浓缩后,得到抗毒素、抗血清中间原液;
G、将步骤F的抗毒素、抗血清中间原液的蛋白浓度调至10 100g/L,通过装填有阴离子交换剂的离子交换吸附柱上样,之后用磷酸盐缓冲液洗柱,收集穿透液;
H、将步骤G收集的穿透液按常规调整效价、蛋白含量、pH值、渗透压,并按常规量加入防腐剂后,经常规除菌、过滤,分装得去除病毒的抗毒素、抗血清制品。所述步骤A、E的稀释是用注射用水或者质量浓度为0. 8 1. 0%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稀释的。所述步骤A、C、D、E的pH值调整采用1 4mol/L的HCl或NaOH调整。所述步骤G的上样时间为1 3小时。所述步骤G的磷酸盐缓冲液的浓度为10 50mM,pH值为6. 0 8. 0。所述步骤G 的阴离子交换剂,优选 Q Sepharose Fast Flow、DEAE Sepharose Fast Flow 中的一种。所述抗血清制品包括破伤风抗毒素、抗狂犬病血清或抗蛇毒血清。所述步骤F的上清液还可按下列方法处理将上清液通过3 5万分子量的膜,浓缩体积至五分之一时,在浓缩液中加入20 30mM (毫摩尔)、pH值为6. 0 8. 0、加入量是步骤A的原料血浆体积的2 4倍的PB,进行置换、浓缩,直至硫酸铵含量低于1. 0 g/L,即得抗毒素、抗血清中间原液。所述步骤H收集的穿透液还可按下列方法处理在穿透液中,加入注射用水调整蛋白含量至<100 g/L,再加入氯化钠使氯化钠含量为3.0 6.0 g/L,调节渗透压至 260 400 mOsmol/kg,再加入间甲酚使间甲酚含量< 2. 5 g/L,调整pH值至6. 0 7. 0 ;用 0. 22 μ m的除菌过滤器进行澄清除菌过滤,制成抗毒素、抗血清原液,在冷暗处保存至少1 个月,使原液稳定后,按常规用注射用水稀释后,调整效价、蛋白质浓度、PH值、氯化钠含量以及渗透压,用0. 22 μ m的除菌过滤器进行除菌过滤,按《生物制品分装规程》进行分装,得去除病毒的抗毒素、抗血清制品。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在制备抗毒素、抗血清制品过程中,同时去除可能存在或污染的病毒,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工艺步骤,操作简单,稳定性好,不会引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确保制品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制品的生物活性。经检验,本发明去除病毒的方法可分別将样品中8.5 logs水疱性口炎病毒 (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VSV)和 9. 0 logs 的脊髄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 PV-I )降到2. 0 2. 3 logs,下降滴度均大于4 logs,证明去除病毒工艺有效,实用价值高。抗毒素、抗血清制品的质量,包括蛋白浓度、比活、纯度等,较国家标准有了较大提高。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介绍。实施例1
在制备破伤风抗毒素中去除病毒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将免疫血浆用注射用水稀释2倍体积后,用2mol/L的HCl调节稀释液pH值至2.8 ;
B、在每100ml步骤A的稀释液中,加入0.Ig胃酶,于下消化3小时,得消化液;
C、按每100ml消化液加入13g硫酸铵的量,在步骤B的消化液中,加入硫酸铵至形成混悬液,并用anol/L的HCl调节溶液pH值为4. 8,然后将混悬液加温至57°C后,保持20分钟, 再降温至20°C,过滤取上清液;
D、用2mol/L的NaOH,将步骤C的上清液pH值调整至7.0,并按每IOOml上清液加入 15g硫酸铵的量,在上清液中加入硫酸铵进行沉淀,静置90分钟后,过滤取沉淀物;
E、将步骤D的沉淀物用注射用水稀释至蛋白含量低于20g/L,用2mol/L的NaOH调整稀释液PH值为7. 7,并按每IOOml稀释液加入0. 6g明矾的量,在稀释液中加入明矾进行沉淀,静置120分钟后,过滤得上清液;
F、将步骤E的上清液按下列方法处理将上清液通过3万分子的膜,浓缩体积至五分之一时,在浓缩液中加入20mM (毫摩尔)、pH值为6. 0、加入量是步骤A的原料血浆体积的4倍的PB,进行置换、浓缩,直至硫酸铵含量低于1. Og/L,即得破伤风抗毒素中间原液。G、将步骤F的破伤风抗毒素中间原液的蛋白浓度调至40g/L,通过装填有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剂的离子交换吸附柱上样1小时,之后用浓度为10mM,pH 值为6. 0的磷酸盐缓冲液洗柱,收集穿透液;
H、在步骤G收集的穿透液按下列方法处理在穿透液中,加入注射用水调整蛋白含量至40 g/L,再加入氯化钠使氯化钠含量为3.0 g/L,调节渗透压为沈0 mOsmol/kg,再加入间甲酚使间甲酚含量为2.0 g/L,用2mol/L的NaOH调整pH值至6. 0 ;用0. 22 μ m的除菌过滤器进行澄清除菌过滤,制成破伤风抗毒素原液,在冷暗处保存至少1个月,使原液稳定后,按常规用注射用水稀释后,调整效价、蛋白质浓度、PH值、氯化钠含量以及渗透压,用 0. 22 μ m的除菌过滤器进行除菌过滤,按《生物制品分装规程》进行分装,得去除病毒的破伤风抗毒素制品。实施例2
在制备抗狂犬病血清中去除病毒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将免疫血浆用注射用水稀释4倍后,用2mol/L的HCl调节稀释液pH值至3.6 ;
B、在每100ml步骤A的稀释液中,加入Ig胃酶,于31°C下消化1小时,得消化液;
C、按每100ml消化液加入17g硫酸铵的量,在步骤B的消化液中,加入硫酸铵至形成混悬液,并用2mol/L的NaOH调节溶液pH值为5. 6,然后将混悬液加温至59°C后,保持30分钟,再降温至35°C,过滤取上清液;
D、用2mol/L的NaOH,将步骤C的上清液pH值调整至7.4,并按每100ml上清液加入 25g硫酸铵的量,在上清液中加入硫酸铵进行沉淀,静置180分钟后,过滤取沉淀物;
E、将步骤D的沉淀物用注射用水稀释至蛋白含量低于20g/L,用2mol/L的NaOH调整稀释液PH值为7. 9,并按每100ml稀释液加入1. Og明矾的量,在稀释液中加入明矾进行沉淀,静置60分钟后,过滤得上清液;
F、将步骤E的上清液按下列方法处理即将上清液通过5万分子量的膜,浓缩体积至五分之一时,在浓缩液中加入30mM(毫摩尔)、pH值为8. 0的PB,进行置换、浓缩至硫酸铵含量低于0. lg/ml, PB的加入量是步骤A的原料血浆体积的2倍,即得抗狂犬病血清中间原液;
G、将步骤F的抗狂犬病血清中间原液的蛋白浓度调至100g/L,通过装填有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剂的离子交换吸附柱上样3小时,之后用浓度为50mM,pH 值为8. 0的磷酸盐缓冲液洗柱,收集穿透液;
H、将步骤G收集的穿透液按下列方法处理在穿透液中,加入注射用水调整蛋白含量
5至60 g/L,再加入氯化钠使氯化钠含量为6.0 g/L,调节渗透压为400 mOsmol/kg,再加入间甲酚使间甲酚含量为2. 2 g/L,用2mol/L的NaOH调整pH值至7. 0 ;用0. 22 μ m的除菌过滤器进行澄清除菌过滤,制成抗狂犬病血清原液,在冷暗处保存至少1个月,使原液稳定后,按常规用注射用水稀释后,调整效价、蛋白质浓度、PH值、氯化钠含量以及渗透压,用 0. 22 μ m的除菌过滤器进行除菌过滤,按《生物制品分装规程》进行分装,得去除病毒的抗狂犬病血清制品。实施例3
在制备抗狂犬病血清中去除病毒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将免疫血浆用注射用水稀释3倍后,用质量浓度为1.0%的氯化钠溶液调节稀释液pH 值至3. 2 ;
B、在每IOOml步骤A的稀释液中,加入0.5g胃酶,于30°C下消化2小时,得消化液;
C、按每IOOml消化液加入15g硫酸铵的量,在步骤B的消化液中,加入硫酸铵至形成混悬液,并用质量浓度为1. 0%的氯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值为5. 2,然后将混悬液加温至58°C 后,保持25分钟,再降温至30°C,过滤取上清液;
D、用质量浓度为1.0%的氯化钠溶液,将步骤C的上清液pH值调整至7. 2,并按每IOOml 上清液加入20g硫酸铵的量,在上清液中加入硫酸铵进行沉淀,静置150分钟后,过滤取沉淀物;
E、将步骤D的沉淀物用注射用水稀释至蛋白含量低于20g/L,用质量浓度为1.0%的氯化钠溶液调整稀释液PH值为7. 8,并按每IOOml稀释液加入0. Sg明矾的量,在稀释液中加入明矾进行沉淀,静置90分钟后,过滤得上清液;
F、将步骤E的上清液按下列方法处理即将上清液通过5万分子的膜,浓缩体积至五分之一时,在浓缩液中加入30mM(毫摩尔)、pH值为7. 0的PB,进行置换、浓缩至硫酸铵含量低于0. lg/ml, PB的加入量是步骤A的原料血浆体积的3倍,即得抗狂犬病血清中间原液;
G、将步骤F的抗狂犬病血清中间原液的蛋白浓度调至100g/L,通过装填有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剂的离子交换吸附柱上样3小时,之后用浓度为30mM,pH 值为7. 0的磷酸盐缓冲液洗柱,收集穿透液;
H、将步骤G收集的穿透液按下列方法处理在穿透液中,加入注射用水调整蛋白含量至60 g/L,再加入氯化钠使氯化钠含量为4. 5 g/L,调节渗透压为300 mOsmol/kg,再加入间甲酚使间甲酚含量为2. 0 g/L,用质量浓度为1. 0%的氯化钠溶液调整pH值至6. 5 ;用 0. 22 μ m的除菌过滤器进行澄清除菌过滤,制成抗狂犬病血清原液,在冷暗处保存至少1个月,使原液稳定后,按常规用注射用水稀释后,调整效价、蛋白质浓度、PH值、氯化钠含量以及渗透压,用0. 22 μ m的除菌过滤器进行除菌过滤,按《生物制品分装规程》进行分装,得去除病毒的抗狂犬病血清制品。实施例4
在制备抗蛇毒血清中去除病毒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将免疫血浆用注射用水稀释3倍后,用质量浓度为0.8%的氯化钠溶液调节稀释液pH 值至3. 4 ;
B、在每100ml步骤A的稀释液中,加入0.3g胃酶,于下消化3小时,得消化液;
C、按每100ml消化液加入13g硫酸铵的量,在步骤B的消化液中,加入硫酸铵至形成混悬液,并用质量浓度为0. 8%的氯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值为5. 0,然后将混悬液加温至57°C 后,保持35分钟,再降温至,过滤取上清液;
D、用质量浓度为0.8%的氯化钠溶液,将步骤C的上清液pH值调整至7. 0,并按每IOOml 上清液加入18g硫酸铵的量,在上清液中加入硫酸铵进行沉淀,静置90分钟后,过滤取沉淀物;
E、将步骤D的沉淀物用注射用水稀释至蛋白含量低于20g/L,用质量浓度为0.8%的氯化钠溶液调整稀释液PH值为7. 7,并按每IOOml稀释液加入0. 6g明矾的量,在稀释液中加入明矾进行沉淀,静置60分钟后,过滤得上清液;
F、将步骤E的上清液,按常规浓缩后,得到抗蛇毒血清中间原液;
G、将步骤F的抗蛇毒血清中间原液的蛋白浓度调至80g/L,通过装填有Q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剂的离子交换吸附柱上样2小时,之后用浓度为30mM,pH值为7. 2的磷酸盐缓冲液洗柱,收集穿透液;
H、将步骤G收集的穿透液按常规调整效价、蛋白含量、pH值、渗透压,并按常规量加入防腐剂后,经常规除菌、过滤,分装得去除病毒的抗蛇毒血清制品。下面是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病毒去除以及对去除效果的检测实例,去除效果的检测依据为国药监注[2002]第160号文,验证实验由本公司与武汉大学一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完成。1.各取三批破伤风免疫血浆(蛋白浓度50 80g/L),分别加入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滴度为8. 0 TCID50/ml)和脊髄灰质炎病毒 (Poliovirus,PV-1,滴度为:9.0 TCID50/ml)为指示病毒,混勻;
2.将上述含有指示病毒的破伤风免疫血浆,照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破伤风抗毒素的制备,同时进行去除病毒验证;
3.取样进行病毒滴度检测;
4.同时留存部分病毒作对照;
5.病毒检测
采用96孔培养板微量法培养4天观察,用Karber法计算病毒滴度,以评估去除/灭活病毒效率。病毒去除验证方案设未处理的含病毒阳性对照、系统空白对照(含病毒)。验证结果见表1、表2。滴度计量单位TCID50/ml。结论本去除病毒工艺可分別将样品中8.5 logs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VSV)和 9· 0 logs 的脊髄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PV-1 )降到 2.0 2. 3 logs,且重复三次检测数据相近,证明去除病毒方法有效。
表1.去除VSV病毒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在制备抗毒素、抗血清中去除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A、将免疫血浆稀释2 4倍体积后,调节稀释液pH值至2.8 3. 6 ;B、在每IOOml步骤A的稀释液中,加入0.1 Ig胃酶,于四 31°C下消化1 3小时,得消化液;C、按每IOOml消化液加入13 17g硫酸铵的量,在步骤B的消化液中,加入硫酸铵至形成混悬液,并调节溶液PH值为4. 8 5. 6,然后将混悬液加温至57 59 °C后,保持20 40分钟,再降温至20 35°C,过滤取上清液;D、将步骤C的上清液pH值调整至7.0 7. 4,并按每IOOml上清液加入15 25g硫酸铵的量,在上清液中加入硫酸铵进行沉淀,静置90 180分钟后,过滤取沉淀物;E、将步骤D的沉淀物稀释至蛋白含量低于20g/L,调整稀释液pH值为7.7 7. 9,并按每IOOml稀释液加入0. 6 1. Og明矾的量,在稀释液中加入明矾进行沉淀,静置60 120 分钟后,过滤得上清液;F、将步骤E的上清液,按常规浓缩后,得到抗毒素、抗血清中间原液;G、将步骤F的抗毒素、抗血清中间原液的蛋白浓度调至10 100g/L,通过装填有阴离子交换剂的离子交换吸附柱上样,之后用磷酸盐缓冲液洗柱,收集穿透液;H、将步骤G收集的穿透液按常规调整效价、蛋白含量、pH值、渗透压,并按常规量加入防腐剂后,经常规除菌、过滤,分装得去除病毒的抗毒素、抗血清制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E的稀释是用注射用水或者质量浓度为0. 8 1. 0%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稀释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C、D、E的pH值调整采用1 4mol/L 的 HCl 或 NaOH 调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G的磷酸盐缓冲液的浓度为10 50mM, pH 值为 6. 0 8. 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G的上样时间为1 3小时,阴离子交换剂为 Q Sepharose Fast Flow、DEAE Sepharose Fast Flow 中的一禾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的上清液按下列方法处理将上清液通过3 5万分子量的膜,浓缩体积至五分之一时,在浓缩液中加入20 30mM、pH值为6. 0 8. 0、加入量是步骤A的原料血浆体积的2 4倍的PB,进行置换、浓缩,直至硫酸铵含量低于1.0 g/L,即得抗毒素、抗血清中间原液。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H收集的穿透液按下列方法处理在穿透液中,加入注射用水调整蛋白含量至< 100 g/L,再加入氯化钠使氯化钠含量为 3.0 6.0 g/L,调节渗透压至260 400 mOsmol/kg,再加入间甲酚使间甲酚含量< 2. 5 g/ L,调整pH值至6. 0 7. 0 ;用0. 22 μ m的除菌过滤器进行澄清除菌过滤,制成抗毒素、抗血清原液,在冷暗处保存至少1个月,使原液稳定后,按常规用注射用水稀释后,调整效价、蛋白质浓度、PH值、氯化钠含量以及渗透压,用0. 22 μ m的除菌过滤器进行除菌过滤,分装,得去除病毒的抗毒素、抗血清制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制备抗毒素、抗血清中去除病毒的方法,它将免疫血浆稀释并调节pH值后,经胃酶消化、加温变性、明矾吸附、超滤浓缩/脱盐、离子交换层析得收集液,经除菌过滤后,分装得抗毒素、抗血清制品。这样即可在制备抗毒素、抗血清过程中,同时除去原料血浆中可能存在的病毒。本发明所提供的抗毒素、抗血清的病毒去除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经济适用的特点,在生产过程中能彻底去除原料血浆中可能存在的病毒,保证产品的质量。
文档编号A61K35/16GK102512449SQ201210004549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9日
发明者吴笛, 杨冬, 罗靖雄 申请人:玉溪九洲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