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盆腔痛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9396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盆腔痛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盆腔痛的中药复方制剂;此外,本发明还涉及该中药组合物的医药用途。
背景技术
慢性盆腔痛是妇科常见症状之一,据国外作者统计妇科普遍疾病患者以慢性盆腔痛就诊者占15%。慢性盆腔痛是一组综合征,其病因复杂,涉及较多相关学科。患者多为育龄妇女,多伴有器质性病变,亦可产生生理功能障碍和精神症状,诊断困难,治疗棘手。妇科相关疾病主要包括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瘀血综合征、宫颈炎、其他病因等。目前腹腔镜技术为一种值得推广的慢性盆腔痛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但是腹腔镜手术创伤大,难以普及。
疼痛是内异症主要并发症,长期慢性的盆腔疼痛可导致患者出现神经、精神方面的异常,如抑郁和焦虑等,抑郁和焦虑又可以加重内异症疼痛症状,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给育龄妇女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巨大的影响。由于疼痛机制的复杂和对其认识的不足、内异症进展的缓慢和治疗后的高复发率,以及深部浸润型内异症(ME)累及盆腔其他器官造成的症状和体征的多样性,使得内异症疼痛成为国际相关研究的热点和临床治疗的难点。目前,腹腔镜手术切除EMs病灶及GnRHa、孕三烯酮、孕激素、丹那唑等药物治疗EMs是有效的。然而,以降低雌激素水平为目的的药物在治疗同时又产生不良反应。且药物及手术治疗后疼痛的复发率仍然很高。疼痛的严重程度和腹腔镜术中所见病变严重程度没有必然联系。因此寻找新的针对EMs疼痛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他盆腔痛(包括内异症盆腔痛、慢性盆腔炎疼痛及其他慢性盆腔疼痛)提供一种有效的中药复方制剂。本发明中药复方制剂通过直肠给药止痛作用迅速,疗效较好,无副作用,能代替留体类、非留体类及激素类止痛药,长期应用且能治疗原发疾病。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制剂由皂角刺、莪术、川楝、延胡、虎杖、细辛组方,系发明人在多年临床实践基础上,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辩证分析,精心组方而成。本发明中药复方原料配比系发明人结合中医理论辨证组方,并经长期临床实践和大量病历应用摸索得出,各组分的用量比例在下述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疗效皂角刺3 20重量份、莪术3 20重量份、川楝3 20重量份、延胡4 30重量份、虎杖6 40重量份、细辛2 12重量份;优选阜角刺3 9重量份、莪术3 9重量份、川楝3 9重量份、延胡4 12重量份、虎杖6 18重量份、细辛2 6重量份。本发明所述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并无特别之处,采用本领域常规制备方法制备成药剂学上所说的汤剂、提取液、栓剂即可。本发明所述中药复方制剂优选为栓剂,通过直肠给药,即肛门栓,可采用本领域常规制备方法制备成圆锥形、圆柱形或鱼雷形等形状,每颗重量约2g,长3-4cm,其中以鱼雷形较好,塞入肛门后,因括约肌收缩容易压入直肠内。。本发明中药复方制剂所用原料价廉,制备简便,使用方便,经多年临床应用和药理研究,通过直肠给药能迅速缓解疼痛症状,长期应用可缩小病灶,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包括慢性盆腔炎疼痛及其他疼痛)具有较好的疗效。鉴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包括慢性盆腔炎疼痛及其他疼痛)发病人群数量巨大,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栓剂常用常见的热熔法制备。热熔法制备栓剂的工艺流程为熔融基质、加入药物(混匀)、注模、冷却、刮削、取出,即得。先将栓模洗净、擦干,用润滑剂少许涂布于模型内部。然后按药物性质以不同方法加入药物,混合均匀,倾入栓模内至稍溢出模口,放冷,待完全凝固后,用刀切去溢出部分,开启模型,将栓剂推出即可。本发明采用脂肪性基质可可豆脂。(I)栓剂药物的加入方法粉碎成细粉,再与脂肪性基质混匀;(2)润滑剂栓剂模孔需用润滑剂润滑,以便于整理冷凝后取出栓剂。本发明采用常用的水溶性或亲水性基质的栓剂常用油性润滑剂,如液状石蜡、植物油等。实施例I称取皂角刺90g、莪术90g、川楝90g、延胡120g、虎杖180g、细辛60g,用水回流提取3次(500ml,I小时;400ml,l小时;400ml,I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此提取液用于随
后的试验例。称取皂角刺900g、莪术900g、川楝900g、延胡1200g、虎杖1800g、细辛600g,混合
后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再与脂肪性基质可可豆脂混匀,按照热熔法制备成栓剂,每颗重量约2g,长3-4cm,通过直肠给药,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包括内异症盆腔痛、慢性盆腔炎疼痛及其他疼痛)。实施例2称取皂角刺30g、莪术30g、川楝30g、延胡40g、虎杖60g、细辛20g,用水回流提取3次(500ml,I小时;400ml,l小时;400ml,I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此提取液用于随后的
试验例。称取皂角刺300g、莪术300g、川楝300g、延胡400g、虎杖600g、细辛200g,混合后
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再与脂肪性基质可可豆脂混匀,按照热熔法制备成栓剂,每颗重量约2g,长3-4cm,通过直肠给药,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包括内异症盆腔痛、慢性盆腔炎疼痛及其他疼痛)。实施例3称取皂角刺180g、莪术180g、川楝180g、延胡240g、虎杖360g、细辛120g,用水回流提取3次(500ml,I小时;400ml,I小时;400ml,I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此提取液用于随后的试验例。称取皂角刺1800g、莪术1800g、川楝1800g、延胡2400g、虎杖3600g、细辛1200g,
混合后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再与脂肪性基质可可豆脂混匀,按照热熔法制备成栓剂,每颗重量约2g,长3-4cm,通过直肠给药,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包括内异症盆腔痛、慢性盆腔炎疼痛及其他疼痛)。实施例4称取皂角刺30g、莪术180g、川楝30g、延胡240g、虎杖60g、细辛120g,用水回流提取3次(500ml,I小时;400ml,l小时;400ml,I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此提取液用于随
后的试验例。称取皂角刺300g、莪术1800g、川楝300g、延胡2400g、虎杖600g、细辛1200g,混合
后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再与脂肪性基质可可豆脂混匀,按照热熔法制备成栓剂,每颗重量约2g,长3-4cm,通过直肠给药,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包括内异症盆腔痛、慢性盆腔炎疼痛及其他疼痛)。实施例5称取皂角刺180g、莪术30g、川楝180g、延胡40g、虎杖360g、细辛20g,用水回流提取3次(500ml,I小时;400ml,l小时;400ml,I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此提取液用于随
后的试验例。称取皂角刺1800g、莪术300g、川楝1800g、延胡400g、虎杖3600g、细辛200g,混合
后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再与脂肪性基质可可豆脂混匀,按照热熔法制备成栓剂,每颗重量约2g,长3-4cm,通过直肠给药,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包括内异症盆腔痛、慢性盆腔炎疼痛及其他疼痛)。实施例6称取皂角刺115g、莪术115g、川楝115g、延胡140g、虎杖240g、细辛70g,用水回流提取3次(500ml,I小时;400ml,l小时;400ml,I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此提取液用于
随后的试验例。称取皂角刺1150g、莪术1150g、川楝1150g、延胡1400g、虎杖2400g、细辛700g,混
合后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再与脂肪性基质可可豆脂混匀,按照热熔法制备成栓剂,每颗重量约2g,长3-4cm,通过直肠给药,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包括内异症盆腔痛、慢性盆腔炎疼痛及其他疼痛)。试验例(本发明中药复方制剂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模型的影响)取SPF级雌性SD大鼠60只,体重200-250克,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实施例I制得的提取液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适应性饲养一周后皮下注射己烯雌酚0. lml/100g,每日I次,连续注射3天。第4天用3%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0. lml/100g,开腹,剪下左侧子宫长约2cm,行对端吻合术,将剥离的子宫内膜组织用卡尺量切成3X3mm大小的内膜块,用无损伤6号可吸收线分别缝在右侧腹壁、右侧输卵管正中和右侧卵巢附近,闭腹。正常对照组仅切除一侧子宫,不缝合子宫内膜。两周后第二次开腹,造模成功后第3天开始给药,阳性对照组给以67mg/kg丹那唑(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灌胃给药,本发明中药复方制剂提取液大、中、小剂量组分别按生药16. 8,8. 4,4. 2g/kg剂量将提取物灌胃给药,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以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I次/日,连续给药三周取材。取材前动物禁食16小时,戊巴比妥钠麻醉,腹主动脉取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见表I。取子宫及异位组织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子宫内膜的组织形态,按照病变程度的分级标准进行统计,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见表2。同时对假腺体的个数进行计数,测量假腺体的横径和竖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见表3。表I.对子宫异位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子宮内膜异位症及其盆腔痛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干,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皂角刺3 20份、莪术3 20份、川楝3 20份、延胡4 30份、虎杖6 40份、细辛2 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盆腔痛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复方制剂为栓剂。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盆腔痛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阜角刺3 9份、莪术3 9份、川楝3 9份、延胡4 12份、虎杖6 18份、细辛2 6份。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盆腔痛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阜角刺9份、莪术9份、川楝9份、延胡12份、虎杖18份、细辛6份。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盆腔痛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皂角刺3、莪术18、川楝3、延胡24、虎杖6、细辛12。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盆腔痛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皂角刺18、莪术3、川楝18、延胡4、虎杖36、细辛2。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盆腔痛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皂角刺11. 5、莪术11. 5、川楝11. 5、延胡14、虎杖24、细辛7。
8.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中药复方制剂在制备治疗子宮内膜异位症及其盆腔痛的药物中的用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盆腔痛为内异症盆腔痛、慢性盆腔炎盆腔痛或其他慢性盆腔痛。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盆腔痛的中药复方制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皂角刺3~20份、莪术3~20份、川楝3~20份、延胡4~30份、虎杖6~40份、细辛2~12份。本发明中药复方制剂通过直肠给药止痛作用迅速,疗效较好,无副作用,能代替甾体类、非甾体类及激素类止痛药,长期应用且能治疗原发疾病。本发明还涉及该中药复方制剂的医药用途。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2813872SQ201210004469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9日
发明者付金荣, 郑锦 申请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