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在制备治疗湿疹的药物中的应用及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5737阅读:8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红豆杉在制备治疗湿疹的药物中的应用及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豆杉在制备治疗湿疹的药物中的应用,以及一种具有抗湿疹作用的红豆杉海藻泥组合物。
背景技术
湿疫(eczema)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非传染性、过敏性表皮炎症,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皮肤病、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中医认为湿疹是由素体脾虚,加之饮食失调,湿热内蕴或感风、湿、热诸邪于皮肤所致。湿疹的治疗非常重视外治法, 不管是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均可使用外治法。外治法通过局部外用药,使药力直达并所,治疗更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临床应用中药外治湿疹的报道颇多,但如何选定剂型、药物、药物剂量、药物浓度及药物的透皮吸收研究还需进一步努力。还应完善理、法、方、药体系,筛选出最有效的中药,改进剂型及给药途径,此外疗效判定需进一步量化、客观化,使之更具科学性、可比性、可信性。近年来有不少有效外用药的报道,开发治疗湿疹中成药的外用药(泡洗剂、霜剂、软膏剂、凝胶剂)有着强大的市场潜力,应成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好抗湿疹作用的红豆杉海藻泥,及其在制备治疗湿疹的外用药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红豆杉在制备治疗湿疹的药物中的应用。具体的,所述应用为所述红豆杉乙醇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湿疹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红豆杉乙醇提取物由如下方法获得红豆杉药材加1(Γ20倍质量的6(Γ80% (ν/ν)乙醇水溶液浸溃24 36h后,再以f 2mL/min的流速进行渗漉提取,所得渗漉液经3(T40°C减压干燥后粉碎,过筛,获得红豆杉乙醇提取物粉末。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红豆杉海藻泥组合物,由质量比为I :1(Γ20的红豆杉乙醇提取物与海藻酸盐凝胶混合制得;所述红豆杉乙醇提取物由如下方法获得红豆杉药材(入药部位为枝叶)加10 20倍质量的60 80%乙醇浸溃24 36h后,再以I 2mL/min的流速进行渗漉提取,所得渗漉液经3(T40°C减压干燥后粉碎,过筛,获得红豆杉乙醇提取物浸膏粉末。本发明以湿疹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湿疹药物的迫切需求为前提,以红豆杉的渗水利湿作用为依据,结合海藻酸盐作为吸水溶媒,使红豆杉提取物治疗湿疹的作用与海藻酸盐的吸水收敛作用相结合,研制出新型有效的抗湿疹组合物,可用作制备抗湿疹中药泡洗剂和凝胶剂。所述海藻酸盐凝胶由海藻酸盐-马铃薯淀粉-丙烯酸三元反应体系进行聚合而成,具体方法如下其中海藻酸钠溶液中海藻酸盐/水(w/w) =1/10,淀粉溶液中淀粉/水(w/w) =20/1,三元反应体系中海藻酸盐/淀粉(w/w) =1/4,丙烯酸中和率为75%,用量为海藻酸盐的4倍(w/w)。淀粉80°C糊化O. 5小时后,与海藻酸盐溶液和丙烯酸混合,并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铵等),引发剂用量为海藻酸盐的1.5% (w/w),交联剂不加,在55°C下反应2. 5小时后,110°C烘干得到海藻酸盐凝胶。优选的,所述红豆杉乙醇提取物与海藻酸凝胶质量之比为I :20。优选的,所述海藻酸盐凝胶为海藻酸钠凝胶。优选的,所述红豆杉乙醇提取物由如下方法获得红豆杉药材加10倍质量的60%乙醇浸溃24后,再以lmL/min的流速进行渗漉提取,所得渗漉液经35 °C减压干燥后粉碎,过80目筛,获得红豆杉乙醇提取物粉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本发明提供了红豆杉在抗湿疹方面的新用途,并提供了一种具有较好抗湿疹作用的红豆杉海藻泥,具有利水渗湿,透疹止痒的功效,适用于过敏性湿疹、顽固性湿疹的外用治疗。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实施例I :红豆杉海藻泥的制备海藻酸钠凝胶制备利用海藻酸钠-马铃薯淀粉-丙烯酸三元反应体系进行聚合。其中海藻酸钠溶液中海藻酸钠/水(w/w) =1/10,淀粉溶液中淀粉/水(w/w) =20/1,三元反应体系中海藻酸钠/淀粉(w/w) =1/4,丙烯酸中和率为75%,用量为海藻酸钠的4倍(w/w)。淀粉80°C糊化O. 5小时后,与海藻酸钠溶液和丙烯酸混合,并加入引发剂,引发剂(过硫酸铵)用量为海藻酸钠的I. 5% (w/w),交联剂不加,在55°C下反应2. 5小时后,110°C烘干得到海藻酸钠凝胶。红豆杉药材加10倍质量的60% (ν/ν)乙醇浸溃24h,再以lmL/min的流速进行渗漉提取,所得渗漉液经35°C减压干燥后粉碎,所得醇浸膏得率为18.4%,过80目筛,以1:20的比例与海藻酸钠凝胶进行充分混匀,制得得红豆杉海藻酸凝胶。功能主治利水渗湿,透疹止痒。适用于过敏性湿疹、顽固性湿疹的外用治疗。实施例2 :红豆杉海藻泥的体外抑菌试验目的观察红豆杉海藻泥外用制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作用。材料与方法I. I实验材料I. I. I 药物按实施例I方法制得的红豆杉海藻泥,由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提供,批号20110726,Ig红豆杉海藻泥含O. 0476g红豆杉浸膏粉。1.1.2 菌种供试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2、表皮葡萄球菌ATCC12228、大肠埃希菌ATCC25923)由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微生物实验室提供。I. I. 3主要仪器及试剂生物安全柜、4°C冰箱、37°C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锅、电子天平、微量加样器、锥形瓶、玻璃棒、接种环、试管、平皿、酒精灯、牛津杯、镊子、游标卡尺、MHA琼脂培养基。I. 2实验方法I. 2. I药液制备分析天平称取红豆杉海藻泥21g于无菌试管内,在生物安全柜中加入20ml灭菌蒸馏水,充分溶解,制成红豆杉海藻泥原液(相当于含有Ig红豆杉浸膏粉,即50mg/ml),备用。I. 2. 2培养基制备按常规方法配制MHA培养基,121°C高压灭菌15min后,待温度降至5(T60°C,在生物安全柜内趁热铺板,烧注于直径90_的平板内,每板13ml,培养基厚度不低于4mm所制得平板可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凝固后4°C冰箱保存备用。·I. 2. 3供试菌培养将标准菌株冻干管用无菌生理盐水溶解后,接种于琼脂平板复壮,部分挑取Γ5个直径约1_左右的菌落接种于3 5ml肉汤中,35度培养5h。增菌后的对数生长期菌液用3飞ml生理盐水盐水校正浓度至O. 5麦氏标准,待用。I. 2. 4涂菌与加样用无菌棉拭子蘸取稀释好的菌液,在上端管壁旋转挤压几次,去掉多余菌液。用拭子涂布整个琼脂平板表面,反复涂布几次,每次将平皿旋转60°,保证涂布均匀,最后沿平皿周围涂一圈。用打孔器打出直径为6_的滤纸片,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后放在60° C干燥箱中烘干,实验前将其放入红豆杉海藻泥充分浸泡。涂抹好菌液的平板在室温干燥3 5min后用镊子将含药纸片紧贴于琼脂表面,放入37°C培养箱培养18 24h后取出,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直径(mm),做平行试验3组,抑菌圈的平均直径即为该药对此菌的抑菌效果。I. 3实验结果表I :红豆杉海藻泥外用制剂体外抑菌实验效果
权利要求
1.红豆杉在制备治疗湿疹的药物中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豆杉乙醇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湿疹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红豆杉乙醇提取物由如下方法获得红豆杉药材加1(Γ20倍质量的60^80%乙醇浸溃24 36h后,再以l 2mL/min的流速进行渗漉提取,所得渗漉液经3(T40°C减压干燥后粉碎,过筛,获得红豆杉乙醇提取物粉末。
3.一种具有抗湿疹作用的红豆杉海藻泥组合物,由质量比为I :1(Γ20的红豆杉乙醇提取物与海藻酸盐凝胶混合制得;所述红豆杉乙醇提取物由如下方法获得红豆杉药材加1(Γ20倍质量的6(Γ80%乙醇浸溃24 36h后,再以f 2mL/min的流速进行渗漉提取,所得渗漉液经3(Γ40 V减压干燥后粉碎,过筛,获得红豆杉乙醇提取物粉末。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豆杉海藻泥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豆杉乙醇提取物与海藻酸盐凝胶质量之比为I :20。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红豆杉海藻泥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海藻酸盐凝胶为海藻酸钠凝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豆杉海藻泥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豆杉乙醇提取物由如下方法获得红豆杉药材加10倍质量的60%乙醇浸溃24后,再以lmL/min的流速进行渗漉提取,所得渗漉液经35°C减压干燥后粉碎,过80目筛,获得红豆杉乙醇提取物粉末。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红豆杉在抗湿疹方面的新用途及一种具有抗湿疹作用的红豆杉海藻泥组合物,所述红豆杉海藻泥由质量比为1∶10~20的红豆杉乙醇提取物与海藻酸盐凝胶混合制得;所述红豆杉乙醇提取物由如下方法获得红豆杉药材加10~20倍质量的60~80%乙醇浸渍24~36h后,再以1~2mL/min的流速进行渗漉提取,所得渗漉液经30~40℃减压干燥后粉碎,过筛,获得红豆杉乙醇提取物浸膏粉末。本发明提供了红豆杉在抗湿疹方面的新用途,并提供了一种具有较好抗湿疹作用的红豆杉海藻泥,具有利水渗湿,透疹止痒的功效,适用于过敏性湿疹、顽固性湿疹的外用治疗。
文档编号A61K36/13GK102895269SQ20121032532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5日
发明者朱婉萍, 孔繁智 申请人: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