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感冒病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7147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感冒病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感冒病中药。
背景技术
感冒病是一种多发常见病,其临床表现是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头晕、甚至发烧、浑身不适,目前治疗感冒病的中西药品种很多,西医以针剂或口服西药医治,中医则用水煎中药或中成药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发明人在多年行医实践中,长期研究运用中药治疗感冒病,优选出的一种疗效可靠,无毒副作用的配方,是治疗感冒病的特效中药。本发明中药配方及重量如下羌活5-10克(8克)、独活5-10克(8克)、柴胡5-10克(8克)、前胡6-10克(8克)、赤芍6-12克(10克)、升麻5-10克(8克)、葛根10-15克(12克)、茯苓10-15克(12克)、制半夏5-10克(7克)、藿香5—10克(7克)、苍术5—10克(7克)、陈皮5—10克(8克)、紫厚补5-10克(8克)、枳壳5—10克(8克)、川芎5—10克(8克)、桔梗4—10克(6克)、甘草3—10克(6克)。本发明最佳重量为括弧内数字。本发明各位药物的药理分析如下羌活一入肺、胆、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主治湿热所致黄疸、泻痢、热淋、内热亢盛等。独活一入肝、脾经。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主治肝气不和、脘腹疼痛、肝阳上亢等。柴胡一入肝、胆、三焦经。散邪解表、舒肝清热、升阳举陷。主治外感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满等。前胡一入肝、心、脾经。补血、活血止痛、润肠。主治血虚、风湿痹痛、痈疽疮疡、肠燥便秘等。赤芍一入肝经。凉血、祛瘀。主治热在血分、损伤瘀痛、痈肿疮疡等。升麻-入肺、胃、脾、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主治咽喉肿痛、疮疡丹毒等。葛根一入肝、脾经。解肌退热、升阳透疹、生津。主治外感发热无汗、热病烦渴等症。茯苓一入心、脾、肾经。益心脾、利水湿、安神。主治咳嗽多痰、消化不良、脾虚腹泻等。制半夏一入肺、胃、脾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吐、消痞散结。主治咳嗽气喘痰多、胸脘胀满、反味呕吐等。藿香-入脾、、胃、肺经。化湿、解署、止呕。主治湿阻中焦、胸脘胀满、外感风寒发热等。苍术一入胃、脾经。燥湿健脾、祛风湿。主治胸腹胀满、湿阻泄泻、水肿等。陈皮一入脾、肺经。理气和冒、燥湿化痰。主治脘腹胀满、反胃呕吐、痰多咳嗽等。紫厚朴一入脾、胃、肺、大肠经。行气、消积、燥湿、平喘。主治脾胃不和、脘腹胀满、呕吐泻痢等;枳壳一入脾、胃、大肠经。行气、化痰、消积导滞。主治脘腹胀满、腹痛泻痢、大便秘结等。川芎一入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主治胁肋作痛、头痛、风湿痛等。桔梗一入肺经。宣肺祛痰、排脓。主治痰多、痰吐不爽、咽喉肿痛、肺痈等。甘草一入心、肺、脾、胃经。和中益气、缓急止痛、缓和药性、解毒、祛痰等。主治中气不足,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腹痛、胃痛、咳嗽痰多、咽喉痛等。从上述各位中药的入经、功能、主治药理分析可以看出,这些药物中多数对治疗感冒病都有很强针对性,部分药物有调和药性,解毒作用,诸药共用,极大地提高了对感冒病的治疗效果,是治疗感冒病的特效中药。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按配方及重量选取原料中药,捡净,晒或烘干,共为细药粉,用神曲糊调和制成绿豆粒大小丸剂。也可将药粉加工成片、胶囊中成药,亦可直接用水煎服。本发明的服法药丸一用姜、葱白烧汤汁,送服。成人每次服6至10克,小儿减半,每日3次,饭后服;中成药一按工厂说明书服用;水煎服一遵医、药师嘱服用。本发明治疗感冒病中药,配方合理,药源广,成本低,制备方法多样,使用方便,本发明经多年临床应用,治疗感冒病疗效可靠,药性平合,无毒副作用,经多人使用验证,有效率达95%,治愈率达9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I、一种治疗感冒病中药,由下列配方及重量组成羌活5克、独活5克、柴胡5克、前胡6克、赤芍6克、升麻5克、葛根10克、茯苓10克、制半夏5克、藿香5克、苍术5克、陈皮5克、紫厚补5克、枳壳5克、川芎5克、桔梗4克、甘草3克。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按配方及重量选取原料中药,捡净,晒或烘干,共为细药粉,用神曲糊调和制成绿豆粒大小丸剂。也可将药粉加工成片、胶囊中成药,亦可直接用水煎服。3、本发明的服法药丸一用姜、葱白烧汤汁,送服。成人每次服6至10克,小儿减半,每日3次,饭后服;中成药一按工厂说明书服用;水煎服一遵医、药师嘱服用。实施例2I、一种治疗感冒病的中药,由下列配方及重量组成羌活8克、独活8克、柴胡8克、前胡8克、赤芍10克、升麻8克、葛根12克、茯苓12克、制半夏7克、藿香7克、苍术7克、陈皮8克、紫厚补8克、枳壳8克、川弯8克、桔梗6克、甘草6克。2、本发明的制备及服法同实施例I。实施例3I、一种治疗感冒病中药,由下列配方及重量组成宪活10克、独活10克、柴胡10克、前胡10克、赤芍12克、升麻10克、葛根15克、茯苓15克、制半夏10克、藿香10克、苍术10克、陈皮10克、紫厚补10克、枳壳10克、川弯10克、桔梗10克、甘草10克。2、本发明的制备及服法同实施例I。一种治疗感冒病中药临床疗效总结。I、一般资料本发明治疗感冒病中药,配方合理,制备方法多样,服用方便,多年临床应用,治愈患者多人,疗效可靠,药性平合,未出现毒副作用。2、本发明治疗感冒病中药,有效率达95%,治愈率达90%。病例介绍I、曲XX,男,35岁,2009年10月就诊。近三天鼻塞流涕,咽喉痛,发低烧,食欲差,确诊为重感冒。服用本发明两次每次10克,烧退,流涕缓解,服三次,鼻通畅,食欲增,再服
三次,痊愈。2、殷XX,女,53岁,2010年12月就诊。因受风寒患感冒,服西药两天仍鼻塞流涕,痰多,头晕不适,服用本发明6次每次8克,痊愈。
3、黄XX,男,11岁,2012年2月就诊。受风寒患感冒,发烧,咳嗽,头痛,不思饮食,服用本发明4次每次6克,用姜、葱白烧汤汁加白糖,化开药丸,送服,痊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感冒病中药,其特征是按下列配方及重量组成羌活5-10克、独活5-10克、柴胡5-10克、前胡6-10克、赤芍6-12克、升麻5-10克、葛根10-15克、茯苓10-15克、制半夏5-10克、藿香5—10克、苍术5—10克、陈皮5—10克、紫厚补5-10克、枳壳5—10克、川芎5—10克、桔梗4—10克、甘草3—10克。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治疗感冒病中药,其特征是按下列配方及重量组成羌活8克、独活8克、柴胡8克、前胡8克、赤芍10克、升麻8克、葛根12克、茯苓12克、制半夏7克、藿香7克、苍术7克、陈皮8克、紫厚补8克、枳壳8克、川芎8克、桔梗6克、甘草6克。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感冒病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配方及重量组成羌活5-10克、独活5-10克、柴胡5-10克、前胡6-10克、赤芍6-12克、升麻5-10克、葛根10-15克、茯苓10-15克、制半夏5-10克、藿香5-10克、苍术5-10克、陈皮5-10克、紫厚补5-10克、枳壳5-10克、川芎5-10克、桔梗4-10克、甘草3-10克。其制备方法按配方及重量选取原料中药,捡净,晒或烘干,共为细药粉,用神曲糊调和制成绿豆粒大小丸剂。本发明是发明人在多年行医实践中,长期研究运用中药治疗感冒病,优选出的一种疗效可靠,无毒副作用的配方,是治疗感冒病的特效中药,经多人使用验证,有效率达95%,治愈率达90%。
文档编号A61P31/00GK102861191SQ20121037858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
发明者刘增亮, 毕妍娜, 连方方, 高丽超, 陈丽, 刘鹏 申请人:刘增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