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869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输液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输液泵,在主指状件(21)上设有相对于进退移动方向斜向倾斜的倾斜面(21a),并且在副指状件(23)上设有能够与主指状件(21)的倾斜面(21a)滑动的倾斜面(23a),且构成为在主指状件(21)前进移动时副指状件(23)与输液管(T)的整体宽度的变化(增大)呈比例地后退,在主指状件(21)后退移动时副指状件(23)与输液管(T)的整体宽度的变化(缩小)呈比例地前进。通过这种构成,能够在主指状件(21)的进退移动过程中,抑制在副指状件(23)的前端与输液管(T)的外周面之间产生间隙的情况。由此,能够防止输液管(T)的折曲,能够抑制输送液体的流量精度的降低。
【专利说明】输液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在将医疗用的药液注入至体内的情况下等使用的输液泵。
【背景技术】
[0002]作为输液泵,例如具有指压式(蠕动式)输液泵。指压式输液泵在输液管配置在多个指状件和管推压板(推压板)之间的状态下,使各指状件相对于输液管进退驱动而由各指状件依次压溃输液管由此送出输送液体的方式(全压(full press)方式)的输液泵。在这种全压方式的输液泵中,会产生输液管的塌瘪(输液管的扁平状变形),因此存在单位时间内的输送液体流量降低的课题。
[0003]作为要减少这种输液管的塌瘪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中间推压方式(半封闭方式)的输液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该专利文献I所述的输液泵中,在泵机构中以能够独立驱动的方式设置多个指状件,以仅将输液管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完全压溃的方式推压,对于该上游侧和下游侧之间的输液管,则不是完全压溃而是压溃到途中,由此减少了输液管的塌瘪情况。根据这种半封闭方式的输液泵,与全压方式的输液泵相比虽然能够改善输送液体流量的降低,但无法完全消除输送液体流量降低的情况。
[0004]作为将管等的塌瘪强制复原的技术,有如下的技术:包括推压管的主指状件、和在与该主指状件的推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的副指状件,通过副指状件来将管复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这种技术中,作为副指状件的驱动方法,具有将副指状件经由连杆机构而连结于主指状件并与主指状件的驱动连动地驱动副指状件的方法。另外,作为其他驱动方法,有对主指状件和副指状件各自独立驱动的方法、和使主指状件及副指状件分别为凸轮驱动方式,将2根凸轮轴由同步带连结来驱动主指状件和副指状件的方法等。
[0005]在先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595136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2-119690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55-005485号公报
[0010]但是,在具有主指状件和副指状件的输液泵中,将副指状件经由连杆机构连结于主指状件来驱动的方法中,难以使主指状件的移动和副指状件的移动成为线形关系,无法在主指状件的进退移动过程中与输液管的变形配合地移动副指状件。由此,在主指状件的进退移动过程中,无论如何都会在副指状件的前端和输液管的外周面之间产生间隙,因此存在输液管在主指状件的前端和管推压板之间折曲(相对于输送液体的输送方向的折曲)的情况。一旦成为这种状况,输送液体的流量精度就会降低。
[0011]另外,在上述的对主指状件和副指状件各自独立驱动的方法、和通过凸轮轴分别驱动主指状件以及副指状件的方法中,存在主指状件的移动与副指状件的移动之间的相位错开的情况,也存在因上述输液管折曲所导致的流量精度降低成为问题的情况。而且,在这些方法中,需要主指状件和副指状件2个驱动系统,具有导致成本变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12]本发明是考虑了这种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输送液体流量精度的降低的输液泵。
[0013]本发明是一种输液泵,该输液泵具有推压输液管来输送该输液管内的输送液体的泵机构,在该输液泵中,所述泵机构具有:主指状件,以能够相对于输液管进退的方式设置,且在前进移动时推压输液管;驱动机构,使所述主指状件沿进退方向移动;和副指状件,仅能够在相对于所述主指状件的进退移动方向正交的一个方向上进退移动。而且,在所述主指状件上设有相对于所述进 退移动方向斜向倾斜的倾斜面,并且,在所述副指状件上设有能够与所述主指状件的倾斜面滑动、且通过与该主指状件的倾斜面滑动而使该副指状件沿所述正交的一个方向移动的倾斜面,并且构成为:在所述主指状件进退移动时,该主指状件的倾斜面与所述副指状件的倾斜面滑动,所述副指状件与所述主指状件的移动连动地沿所述正交的一个方向移动。
[0014]接着,说明本发明的作用。
[0015]首先,如图24(A)所示,若将正圆状态的输液管T的外径(直径)设为d,则其圆周长为CU。另一方面,如图24(B)所示,若压溃输液管T而将该压溃量设为Ad,则输液管T的圆弧部长度为[(d-Ad) ],输液管T的直线部长度Wl为
[0016]Wl = [dJ1-(d-Ad) 3i]/2 = Λ cU/2。而且,输液管 T 的整体宽度 W2 为
[0017]W2 = AdJi/2+(d_ Ad) = ( π/2-1) Δ d+d...(I)。
[0018]由该数式(I)可知,输液管T的整体宽度W2与压溃量Ad呈比例(假设输液管的周长不变)。即,在主指状件的相对于最大后退位置的移动位置(压溃量)、和因该主指状件而变形的输液管T的整体宽度(包括副指状件的前端在内的部分的宽度)之间具有比例例关系。
[0019]着眼于该点而在本发明中,使副指状件与因主指状件的进退移动而变形的输液管的整体宽度变化连动地进退移动。
[0020]具体地,在主指状件上设置相对于进退移动方向斜向倾斜的倾斜面(该倾斜面具有考虑了上述数式(I)的关系的倾斜角),并且,在副指状件上设有能够与主指状件的倾斜面滑动的倾斜面。而且,构成为,在主指状件前进移动时,副指状件与输液管的整体宽度的变化(增大)呈比例地后退移动,并在主指状件后退移动时,副指状件与输液管的整体宽度的变化(缩小)呈比例地前进移动。通过这种构成,能够在主指状件的进退移动过程中,抑制在副指状件的前端与输液管的外周面之间产生间隙的情况,因此,能够防止输液管在主指状件的前端与管推压板之间折曲。由此,能够提高输送液体的流量精度。
[0021]而且,通过主指状件与副指状件之间的滑动(倾斜面的滑动)使副指状件移动,因此,指状件的驱动系统只有一个(仅有主指状件的驱动系统)即可,能够谋求成本的降低。另外,与上述以往的驱动方法,即对主指状件和副指状件各自独立驱动的方法、和通过凸轮轴分别驱动主指状件以及副指状件的方法相比,还具有不容易在主指状件的移动和副指状件的移动之间产生相位错位的优点。
[0022]本发明中,优选构成为,在主指状件处于最大后退位置时,该主指状件的前端配置在与输液管的外周面对应的位置,并且,副指状件的前端配置在与输液管的外周面对应的位置。
[0023]本发明中,还可以为,相对于主指状件设置一个副指状件。另外,还可以为,相对于主指状件设置2个副指状件。在该情况下,在主指状件上设有相对于进退移动方向以彼此相反朝向倾斜的渐缩状的一对倾斜面,并且,设置有一对副指状件,该一对副指状件具有能够与该主指状件的各倾斜面滑动的倾斜面。
[0024]在本发明中,还可以构成为,具有将副指状件的倾斜面向主指状件的倾斜面推压的弹性部件(例如,压缩螺旋弹簧),在主指状件后退时,通过所述弹性部件的弹力使副指状件的倾斜面推压在主指状件的倾斜面上,从而使主指状件的倾斜面和副指状件的倾斜面滑动。
[0025]另外,还可以设置将主指状件和副指状件滑动自如地连结的连结机构,并构成为在主指状件后退移动时,通过所述连结机构的连结使主指状件的倾斜面和副指状件的倾斜面滑动。在该情况下,作为连结机构能够列举出T型槽和T型滑块组合的机构、和燕尾槽和燕尾型滑块组合的机构等。
[0026]作为本发明的具体构成,能够列举出在主指状件的输送液体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设有用于将输液管开闭自如地封闭的指状阀的构成(例如半封闭方式的泵机构)。在该情况下,在上游侧指状阀与下游侧指状阀之间可以设置一个主指状件,也可以设置多个主指状件。若在上游侧指状阀与下游侧指状阀之间配置多个主指状件,则能够降低在送液时发生的脉动。
[0027]作为其他的具体构成,能够列举出如下构成,即,泵机构具有:多个主指状件,能够相对于输液管进退移动,且在前进移动时推压输液管;和驱动机构,使多个所述主指状件沿进退方向各自独立移动,该泵机构为通过相对于输液管进退驱动各所述主指状件而以蠕动运动的方式送出输送液体的泵机构(例如全压方式的泵机构),相对于该泵机构的各主指状件分别设有所述副指状件。
[0028]发明的效果
[0029]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具有主指状件和副指状件的输液泵中,在主指状件上设有相对于进退移动方向斜向倾斜的倾斜面,并且,在副指状件上设有能够与主指状件的倾斜面滑动的倾斜面,所以,在主指状件的进退移动过程中,副指状件与输液管的整体宽度的变化连动地移动。由此,能够抑制因输液管的折曲而导致的输送液体的流量精度的降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输液泵的一例的外观立体图。
[0031]图2是表不本发明的输液泵的一例的概略构成图。在该图2中表不输液泵的门打开的状态。
[0032]图3是适用在图1的输液泵中的泵机构的主视图。此外,在图3中将局部剖切表
/Jn ο
[0033]图4是图3的X-X向视图。此外,在图4中将局部剖切表示。
[0034]图5是构成泵机构的上游侧阀部、管推压部以及下游侧阀的侧视图。
[0035]图6是仅将构成管推压部的主指状件以及副指状件抽出表示的立体图。
[0036]图7是图5所示的泵机构的动作说明图。[0037]图8是图5所示的泵机构的动作说明图。
[0038]图9是图4所示的管推压部的主指状件以及副指状件的动作说明图。
[0039]图10是图4所示的管推压部的主指状件以及副指状件的动作说明图。
[0040]图11是表示将主指状件和副指状件滑动自如地连结的连结机构的例子的剖视图。
[0041]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输液泵的其他例子的主要部分构成的图。 [0042]图13是图12所示的管推压部的主指状件以及副指状件的动作说明图。
[0043]图14是图12所示的管推压部的主指状件以及副指状件的动作说明图。
[0044]图15是表不本发明的输液泵的其他例子的概略构成图。在该图15中表不输液泵的门打开的状态。
[0045]图16是适用在图15的输液泵中的泵机构的主视图。此外,在图16中将局部剖切表不。
[0046]图17是表示适用在图15的输液泵中的泵机构的构成的剖视图。此外,图17表示用沿着泵机构的凸轮轴的面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0047]图18是图16的Y向视图。此外,在图18中将局部剖切表示。
[0048]图19是图15的输液泵的主指状件的动作说明图。此外,图19是将各主指状件用与凸轮轴正交的面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0049]图20是图17所示的泵机构的动作说明图。
[0050]图21是图17所示的泵机构的动作说明图。
[0051]图22是图18所示的管推压部的主指状件以及副指状件的动作说明图。
[0052]图23是图18所示的管推压部的主指状件以及副指状件的动作说明图。
[0053]图24是输液管的压溃量Λ d与整体宽度W2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0054]图25是图4所示的管推压部的主指状件以及副指状件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的说明图。
[0055]图26是图12所示的管推压部的主指状件以及副指状件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6]以下,基于【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57][实施方式I]
[0058]参照图1~图10来说明本发明的输液泵的一例。
[0059]本例的输液泵I为半封闭方式的输液泵,具有泵主体(壳体)11、和将该泵主体11的前表面侧(管安装位置)封闭的门12。门12经由铰链13、13摆动自如(旋转自如)地支承在泵主体11上,并能够在从将泵主体11的前表面侧完全封闭的位置到完全开放位置(例如,180°打开的位置)之间摆动。
[0060]在泵主体11以及门12上设有用于在将门12关闭时保持该封闭状态的门锁机构
14。门锁机构14由门锁杆141以及钩部件142等构成,在将门12封闭的状态下转动操作门锁杆141而将其钩挂到钩部件142上,由此能够将门12锁定为封闭状态。
[0061]在泵主体11上设有管安装引导部(引导槽)111。管安装引导部111从输送液体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依次包括上游侧引导部111a、从该上游侧引导部111扩大为矩形的泵部111b、以及下游侧引导部111c。后述的泵机构2的上游侧指状阀31、主指状件21、一对副指状件23、23、以及下游侧指状阀41面对着泵部111b。此外,在泵主体11的前表面壁110上,在与主指状件21以及一对副指状件23、23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开口部IIOa,另外,在与上游侧指状阀31以及下游侧指状阀41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有开口部110b、110c。
[0062]管安装引导部111的上游侧引导部Illa在横向上以弯曲形状(曲折形状)形成。另外,泵部Illb的下游侧的下游侧引导部Illc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以直线状延伸的形状。上游侧引导部Illa的槽宽度以及下游侧的下游侧引导部Illc的槽宽度分别为与连接在药液袋上的输液管(例如,聚氯乙烯或聚丁二烯制)T的外径对应的大小,通过将输液管T嵌入至这些上游侧引导部Illa以及下游侧引导部Illc中,能够将输液管T安装在输液泵I上。
[0063]在上游侧引导部Illa上设有管夹持器112。管夹持器112是在将管向输液泵I安装时将输液管T临时保持的部件,在管安装后且门12已关闭时夹持被自动地解除。此外,在管夹持器112的附近设有夹持器杆(未图示),在输液管T的安装时,通过操作该夹持器杆而能够使管夹持器112为开放状态。
[0064]在门12的内表面侧设有管推压板6。管推压板6设在与泵机构2 (上游侧指状阀
31、主指状件21以及下游侧指状阀41等)对应的位置上。该管推压板6在门12关闭的状态下,相对于处于最大后退位置的状态下的主指状件21以及各指状阀31、41的前端以隔开与输液管T的外径对应的间隔的方式相对。此外,管推压板6隔着缓冲片61而保持在基板62上(参照图4等)。
[0065]在将输液管T设置在以上构成的输液泵I上时,打开门12,并将与药液袋连接的输液管T以[上游侧引导部Illa]—[管夹持器112]—[泵部Illb]—[下游侧引导部Illc]的顺序嵌入,由此安装输液管T。在这样的管安装完成之后,将门12关闭,并由门锁机构14将门12锁定在封闭状态,由此完成输液管T的设置。此外,在本例中,如上述那样地,在将门12封闭的状态下使上游侧引导部Illa的管夹持器112开放。另外,在输液完成后等,在将门12打开时,通过管夹持器112使输液管T封闭,从而防止输送液体的自由落下即自由流动(free flow)。
[0066]-泵机构-
[0067]接着,参照图3~图6来说明泵机构2的具体例子。
[0068]泵机构2具有管推压部20、上游侧阀部30、以及下游侧阀部40等。
[0069]管推压部20由主指状件21、致动器22、左右一对副指状件23、23、滑动支承部件
24、24、以及压缩螺旋弹簧25、25等构成。
[0070]主指状件21是截面为矩形的部件,在左右的侧面上设有一对倾斜面21a、21a。该一对倾斜面21a、21a是相对于主指状件21的进退移动方向(中心轴CLl方向)以彼此相反朝向倾斜的倾斜面,是随着趋向主指状件21的前端而两面间距离缩小的渐缩状的倾斜面。该主指状件21的倾斜面21a、21a为彼此朝向相反的倾斜面,但其倾斜角度(相对于中心轴CLl的倾斜角度)相同。关于这些倾斜面21a、21a的倾斜角度将在后说明。
[0071]主指状件21使其中心轴CLl沿着上述泵主体11的前后方向(与安装在泵主体11上的输液管T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与泵主体11的前表面壁110正交的方向))配置。主指状件21滑动自如地支承在引导部件5 (参照图5)上,从而能够沿上述泵主体11的前后方向进退移动。引导部件5支承固定在泵主体11上。
[0072]在主指状件21的后端部上连结有致动器22。通过该致动器22的驱动而使主指状件21进退移动(前进移动或者后退移动),在主指状件21位于最大后退位置时,如图4以及图5所示,主指状件21的前端面21b配置在与安装在上述泵主体11上的输液管T (正圆状态)的外周面接触的位置(与输液管T的外周面对应的位置)上。另外,若主指状件21从该状态(位于最大后退位置的状 态)前进移动,则在其前进移动过程中推压输液管T。在此,本例的输液泵I为半封闭方式,因此,设定了通过致动器22实现的主指状件21的进退移动的行程,使得在主指状件21位于最大前进位置的状态时,如图8(A)以及图9(C)所示地完全封闭输液管T。
[0073]作为致动器22,例如能够列举出将进退驱动主指状件21的凸轮和旋转驱动其凸轮轴的电动机组合而成的机构(例如,参照图19)、将电动机和旋转-平动机构(例如齿条齿轮)组合而成的机构。另外,能够列举出将螺线管作为驱动源的致动器等。
[0074]一对副指状件23、23配置在主指状件21的侧方(隔着主指状件21的两侧)。一对副指状件23、23具有相同的形状、尺寸,左右对称地配置。各副指状件23、23是截面为矩形的部件,在其前端部(主指状件21侧的端部)设有与上述主指状件21的倾斜面21a、21a滑动的倾斜面23a、23a。关于该副指状件23、23的倾斜面23a、23a的倾斜角度将在后说明。
[0075]副指状件23、23使其中心轴CL2沿着与上述主指状件21的中心轴CLl正交的方向(与泵主体11的前表面壁Iio平行的方向)配置。另外,在副指状件23、23上设有沿着中心轴CL2延伸的引导孔23c、23c。该各引导孔23c、23c的内径设定为,与后述的引导杆242、242的外径相比仅大规定量,副指状件23、23能够相对于引导杆242、242滑动。在各引导孔23、23中设有能够供后述的滑键243、243滑动的键槽23d、23d。
[0076]副指状件23、23滑动自如地支承在滑动支承部件24、24上。滑动支承部件24、24的底座部件241、241和引导杆242、242 —体地设置。引导杆242、242的中心沿着中心轴CL2。底座部件241、241支承固定在泵主体11上。
[0077]在引导杆242、242上加工有键槽242a、242a,在该键槽242a、242a内嵌入有滑键243,2430引导杆242、242插入至上述副指状件23、23的引导孔23c、23c中,而且,引导杆242,242的滑键243、243插入至引导孔23c、23c的键槽23d、23d中。由此,限制了副指状件23、23以引导杆242、242为轴的移动(旋转),副指状件23、23能够仅在相对于引导杆242、242的轴向、即主指状件21的进退移动的方向(管推压方向)正交的一个方向上滑动移动(进退移动)。
[0078]而且,在以上的副指状件23、23的后端面与底座部件241、241之间夹入有压缩螺旋弹簧(弹性部件)25、25,通过该压缩螺旋弹簧25、25的弹力而向着主指状件21推压副指状件23、23,该副指状件23、23的倾斜面23a、23a分别以被推压在主指状件21的倾斜面21a、21a上的状态与其抵接。
[0079]这样,由压缩螺旋弹簧25、25推压副指状件23、23,由此,主指状件21在最大后退位置与最大前进位置之间进退移动的过程中,以该主指状件21的倾斜面21a、21a与副指状件23、23的倾斜面23a、23a接触的状态滑动,副指状件23、23的倾斜面23a、23a不会从主指状件21的倾斜面21a、21a离开,副指状件23、23与主指状件21的进退移动连动地移动。[0080]具体地,在主指状件21前进移动时,主指状件21的倾斜面21a、21a和副指状件23,23的倾斜面23a、23a滑动,各副指状件23、23与主指状件21的移动连动地后退(一对副指状件23、23以彼此背离的朝向移动)。另一方面,在主指状件21后退移动时,由压缩螺旋弹簧25的弹力向着主指状件21推压副指状件23、23,使该主指状件21的倾斜面21a、21a与副指状件23、23的倾斜面23a、23a滑动,从而使各副指状件23、23与主指状件21的移动连动地前进(一对副指状件23、23以接近的朝向移动)。
[0081 ]-指状件倾斜面的倾斜角度-
[0082]接着,参照图25说明上述主指状件21的倾斜面21a以及副指状件23的倾斜面23a的倾斜角度。
[0083]首先,当将正圆状态的输液管T的外径(直径)设为d,将输液管T的压溃量设为Ad时,如上所述,输液管T的整体宽度W2为[W2= ( π/2-1) Λ d+d]。另外,主指状件21的倾斜面21a、21a的倾斜角度(相对于中心轴CLl的倾斜角度)Θ I能够表示为[tan Θ I =sl/ Ad]。
[0084]在此,
[0085]sl = W2/2-d/2 = [ ( π /2-1) Δ d+d] /2_d/2 = ( π /2-1) Δ d/2,
[0086]tan θ I 为
[0087]tan θ I = [(ji/2-1) Ad/2]/ Ad = π/4_1/2。
[0088]而且,θ I为
[0089]θ I = tan-1 ( η /4-1/2) = 15.9°。
[0090]根据该计算结果,将主指状件21的倾斜面21&、2^的倾斜角度设为“15.9° ”,将与该主指状件21的倾斜面2la、2Ia滑动的副指状件23、23的倾斜面23a、23a的倾斜角度(相对于主指状件21的中心轴CLl的倾斜角度)也设为“15.9° ”,由此,副指状件23、23与因主指状件21的进退移动而变形的输液管T的整体宽度的变化[(π/2-1) Λ d+d]呈比例地移动(向CL2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在王指状件21的进退移动过程中抑制在副指状件23,23的前端面23b,23b与输液管T的外周面之间产生间隙的情况。此外。左右一对副指状件23、23的进退移动的移动量Λ α是相同的,该2倍的移动量(2Χ Λ α )与输液管T的整体宽度的变化[(^/2-1) Λ d+d]呈比例。
[0091]在此,主指状件21的倾斜面21a以及副指状件23的倾斜面23a的倾斜角度可以精准地设为“15.9° ”,另外,例如,还可以为16° 土β(β为公差)。
[0092]-阀部-
[0093]接着,参照图3及图5等说明上游侧阀部30以及下游侧阀部40。
[0094]首先,上游侧阀部30由上游侧指状阀31以及致动器32等构成。
[0095]上游侧指状阀31设在上述主指状件21的输送液体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上游侧指状阀31是截面为矩形的部件,沿着与上述主指状件21的中心轴CLl平行的方向配置。另外,在上游侧指状阀31的前端部分设有突部31a。
[0096]上游侧指状阀31滑动自如地支承在引导部件5 (与主指状件21相同的引导部件)上,与上述主指状件21同样地,能够沿泵主体11的前后方向(与泵主体11的前表面壁110正交的方向)进退移动。
[0097]在上游侧指状阀31的后端部连结有致动器32。通过该致动器32的驱动而使上游侧指状阀31进退移动(前进移动或者后退移动),在上游侧指状阀31处于最大后退位置时,如图5以及图7的(A)所示,上游侧指状阀31的前端(突部31a的前端)配置在与安装于上述泵主体11上的输液管T (正圆状态)的外周面接触的位置(与输液管T的外周面对应的位置)。另外,当上游侧指状阀31从该状态(位于最大后退位置的状态)前进移动时,在其前进移动过程中推压输液管T,如图7的(B)所示,在上游侧指状阀31到达最大前进位置的状态下,输液管T完全封闭。
[0098]作为该上游侧指状阀31的致动器32,同样能够列举出例如将对上游侧指状阀31进行进退驱动的凸轮和对其凸轮轴进行 旋转驱动的电动机组合而成的机构(例如,参照图19)、和将电动机和旋转-平动机构(例如齿条齿轮)组合而成的机构。另外,能够列举出将螺线管作为驱动源的致动器等。
[0099]另外,下游侧阀部40由下游侧指状阀41及致动器42等构成。
[0100]下游侧指状阀41设在上述主指状件21的输送液体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下游侧指状阀41是截面为矩形的部件,沿着与上述主指状件21的中心轴CLl平行的方向配置。另外,在下游侧指状阀41的前端部分设有突部41a。
[0101 ] 下游侧指状阀41滑动自如地支承在引导部件5 (与主指状件21相同的引导部件)上,与上述主指状件21同样地能够沿泵主体11的前后方向(与泵主体11的前表面壁110正交的方向)进退移动。
[0102]在下游侧指状阀41的后端部连结有致动器42。通过该致动器42的驱动而使下游侧指状阀41进退移动(前进移动或者后退移动),当下游侧指状阀41位于最大后退位置时,如图7的(C)所示,下游侧指状阀41的前端(突部41a的前端)配置在与安装于上述泵主体11上的输液管T (正圆状态)的外周面接触的位置(与输液管T的外周面对应的位置)上。另外,当下游侧指状阀41从该状态(位于最大后退位置的状态)前进移动时,在其前进移动过程中推压输液管T,如图8(B)所示,在下游侧指状阀41到达最大前进位置的状态下,输液管T完全封闭。
[0103]作为该下游侧指状阀41的致动器42,同样能够列举出例如将对下游侧指状阀41进行进退驱动的凸轮和对其凸轮轴进行旋转驱动的电动机组合而成的机构(例如,参照图19)、和将电动机和旋转-平动机构(例如齿条齿轮)组合而成的机构。另外,能够列举出将螺线管作为驱动源的致动器等。
[0104]以上的主指状件21的致动器22、上游侧指状阀31的致动器32、以及下游侧指状阀41的致动器42的各驱动由控制部7控制。此外,从内置于输液泵I内的电池或者商用电源对各致动器22、32、42(电动机等)供给电力。
[0105]在此,在主指状件21的致动器22、上游侧指状阀31的致动器32、以及下游侧指状阀41的致动器42是将对各指状件21、31、32进行进退驱动的凸轮和对其凸轮轴进行旋转驱动的电动机组合而成的机构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各致动器22、32、42的凸轮轴作为通用的轴,由一个电动机对该凸轮轴进行旋转驱动。
[0106]-控制部_
[0107]控制部7是以微型计算机等为主体而构成的。虽未图示,但在控制部7上连接有对混入至安装在泵主体11上的输液管T内的气泡进行检测的气泡传感器(例如,超声波传感器)、检测门12的封闭状态等的开闭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这些各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向控制部7输入。
[0108]此外,上述距离传感器是检测在门12的封闭状态下位于最大后退位置的主指状件21的前端面21b与门12侧的管推压板6之间的间隔(距离)的传感器。作为距离传感器例如能够列举出反射型的光电传感器、静电电容式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等。
[0109]控制部7根据通过显示操作部120的操作面板122 (参照图1)的操作所设定(输入)的输送液体流量(单位时间内的输送液体的输送量)的设定值,通过后述的动作来控制泵机构2的各致动器22、32、42,并且,控制其送液循环的周期(后述),由此来可变地调整输送液体流量。在本例子中,例如能够将输送液体流量在lmL/h~1200mL/h的范围内以[lmL/h]为单位设定。
[0110]而且,控制部7构成为在显示操作部120的显示面板121上显示“输送液体流量(注入量)”和“注入累计时间”等动作信息,另外,还在显示包含“气泡混入异常”、“门已打开”等各种警告的同时,使警告蜂鸣装置动作。
[0111]-泵机构的动作说明-
[0112]接着,参照图7以及图8说明泵机构2的动作。此外,在图7以及图8中,以未截断的状态表示各指状件。
[0113][SI]首先,图7的㈧的状态是表示将输液管T安装到泵主体11上且将门12关闭的状态(初始状态)的图。在该初始状态下,仅下游侧阀部40的下游侧指状阀41位于最大前进位置,通过该下游侧指状阀41的突部41a完全封闭输液管T。
[0114][S2]从图7的(A)的状态驱动上游侧指状阀31的致动器32,将上游侧指状阀31移动至最大前进位置,从而将管推压部20的主指状件21的上游侧(输送液体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输液管T完全封闭(图7的(B))。
[0115][S3]如图7的(C)所示,驱动下游侧指状阀41的致动器42,将位于最大前进位置的下游侧指状阀41移动至最大后退位置,从而将主指状件21的下游侧(输送液体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输液管T开放。
[0116][S4]从图7的(C)所示的状态驱动主指状件21的致动器22,使主指状件21前进而推压输液管T (图8的(A))。通过该主指状件21所进行的输液管T的推压,使输液管T内的输送液体向下游侧送出。在此,由于本例的输液泵I为半封闭方式,因此,即使主指状件21到达最大前进位置,如图8的(A)以及图9的(C)所示输液管T也没被完全压溃。
[0117][S5]从图8的(A)的状态驱动下游侧指状阀41的致动器42,将下游侧指状阀41移动至最大前进位置,从而将主指状件21的下游侧的输液管T完全封闭(图8的(B))。
[0118][S6]从图8的(B)的状态驱动上游侧指状阀31的致动器32,将上游侧指状阀31移动至最大后退位置,从而将主指状件21的上游侧的输液管T开放(图8的(C))。
[0119][S7]从图8的(C)的状态驱动主指状件21的致动器22,将主指状件21移动至最大后退位置,从而返回至图7的(A)所示的初始状态。
[0120]通过以上的动作完成了送液的一个循环,通过依次重复这种循环,能够向下游侧连续地送出输液管T内的输送液体。而且,该输送液体流量能够通过控制上述送液循环的周期来可变地调整。
[0121]-主指状件以及副指状件的动作说明-
[0122]接着,参照图9以及图10来说明构成管推压部20的主指状件21以及一对副指状件23、23的动作。此外,在图9以及图10中,以未截断的状态表示推压指状件21等。
[0123][S11]首先,如图9的㈧所示,当主指状件21位于最大后退位置(初始位置)时,该主指状件21的前端面21b以及一对副指状件23、23的前端面23b,23b配置在与输液管T的外周面接触的位置(与输液管T的外周面对应的位置)。另外,管推压板6与输液管T的外周面接触。
[0124][S12]当从图9的(A)的状态驱动主指状件21的致动器22(参照图4)而使主指状件21前进时,输液管T由主指状件21的前端面21b推压而输液管T被压溃(图9的
(B)) ο另外,在主指状件21的前进过程中,通过该主指状件21的倾斜面21a、21a与各副指状件23、23的倾斜面23a、23a之间的滑动,各副指状件23、23在与管推压方向正交的方向(图4所示的中心轴CL2方向)上以抵抗压缩螺旋弹簧25、25的弹力的方式移动(后退)。此时,由于一对副指状件23、23如上所述地与因主指状件21的前进移动而变形的输液管T的整体宽度(图25所示的整体宽度:(π /2-1) Δ d+d))的变化(增大)呈比例地移动(后退),因此,在主指状件21的前进移动过程中,副指状件23、23的前端面23b,23b始终配置在与输液管T的外周面(侧面)对应的位置上。
[0125][S13]当主指状件21从图9的(B)的状态进一步前进而到达最大前进位置时,输液管T被进一步推压而成为图9 (C)所示的状态。即,即使主指状件21位于最大前进位置,输液管T也处于没有被完全压溃的状态(半封闭状态),因此,能够抑制输液管T的塌瘪。另外,在这样的主指状件21向最大前进位置移动的过程中,一对副指状件23、23也与输液管T的整体宽度的变化(增大)呈比例地移动(后退),因此,在主指状件21到达最大前进位置的状态下,各副指状件23、23的前端面23b,23b配置在与被压溃的输液管T的外周面(侧面)对应的位置。
[0126]此外,[S12]以及[S13]的步骤(主指状件21的前进移动)是与上述步骤[S4]对应的。
[0127][S14]将主指状件21从图9的(C)的状态(最大前进位置)向与推压时相反的朝向驱动而使主指状件21后退。随着该主指状件21的后退移动,处于被压溃状态的输液管T通过其管自身的复原力(弹力)而向原本的形状恢复(图10的(A))。
[0128]在此,副指状件23、23的倾斜面23a、23a通过压缩螺旋弹簧25、25的弹力而推压在主指状件21的倾斜面21a、21a上,从而维持与该主指状件21的倾斜面21a、21a的滑动状态,因此,当主指状件21后退移动时,一对副指状件23、23通过压缩螺旋弹簧25、25的弹力而移动(前进)。此时,一对副指状件23、23与因主指状件21的后退移动而变形(复原)的输液管T的整体宽度(图25所示的整体宽度:(/2-1) Δ d+d)的变化(缩小))成比例地前进,因此,在主指状件21的后退移动过程中,副指状件23、23的前端面23b,23b始终配置在与复原过程中的输液管T的外周面(侧面)对应的位置上。由此,即使在输液管T的复原状态不良的状况下,由于该输液管T的侧面受副指状件23、23推压,因此,输液管T也能够复原。
[0129][S15]当主指状件21从图10的㈧的状态进一步后退而到达最大后退位置时,成为图10的(B)所示的状态。即,输液管T完全复原为原本的形状(大致正圆形状)。另外,在这样的主指状件21向最大后退位置移动的过程中,一对副指状件23、23也与输液管T的整体宽度的变化(缩小)呈比例地移动,因此,在主指状件21到达最大后退位置的状态下,副指状件23、23的前端面23b、23b配置在与复原的输液管T的外周面(侧面)对应的位置。由此,即使在输液管T的复原状态不良的状况下,该输液管T的侧面也能够由副指状件23、23强制地推压,因此,能够使输液管T复原至大致正圆状态。此外,[S14]以及[S15]的步骤(主指状件21的后退移动)是与上述的步骤[S7]对应的。
[0130]如上所述,根据本例的输液泵1,在主指状件21的进退移动过程中,一对副指状件23,23与输液管T的整体宽度变化呈比例地移动,因此,能够抑制在各副指状件23、23的前端面23b,23b与输液管T的外周面(侧面)之间产生间隙的情况。由此,能够防止输液管T在主指状件21的前端面21b与管推压板6之间折曲,能够提高输送液体的流量精度。
[0131]而且,通过主指状件21与副指状件23、23之间的滑动(倾斜面的滑动)来使副指状件23、23移动,因此,指状件的驱动系统由一个系统(仅主指状件21的驱动系统)实现即可,能够谋求成本的降低。与上述以往的驱动方法,即将主指状件和副指状件各自独立驱动的方法、和通过凸轮轴分别驱动主指状件以及副指状件的方法相比,还具有主指状件21的移动与副指状件23、23的移动不容易产生相位错位的优点。
[0132]此外,在以上的例中,也可以设置引导部件,以避免产生主指状件21与副指状件
23、23之间的错位(安装在泵主体11上的输液管T的长度方向上的错位(图3的上下方向上的错位))。
[0133]在此,在以上的例中,在上游侧指状阀31与下游侧指状阀41之间设有一个主指状件21,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上游侧指状阀31与下游侧指状阀41之间设置多个主指状件21…21。
[0134]在以上的例中,构成为,通过压缩螺旋弹簧25将副指状件23、23 (倾斜面23a、23a)推压在主指状件21的倾斜面21a、21a上,在主指状件21后退移动时,通过该压缩螺旋弹簧25的弹力,使主指状件21的倾斜面2la、2Ia与副指状件23、23的倾斜面23a、23a滑动,也可以取而代之而构成为,设置将主指状件21和副指状件23、23滑动自如地连结的连结机构,在主指状件21后退移动时,主指状件的倾斜面21a、21a与副指状件23、23的倾斜面23a、23a滑动。
[0135]作为该连结机构的具体构成,例如能够列举出如下构成:如图11的(A)所示,在主指状件21上形成T型槽21f,并且,在副指状件23上设置T型滑块23f,从而将主指状件21和副指状件23滑动自如地连结。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副指状件23侧设置T型槽而在主指状件21侧设置T型滑块。另外,能够列举出如下的构成:如图11的(B)所示,在主指状件21上形成燕尾槽21g,并且在副指状件23上设置燕尾型滑块23g,从而使主指状件21和副指状件23滑动自如地连结。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副指状件23侧设置燕尾槽而在主指状件21侧设置燕尾型滑块。
[0136]另外,作为能够使副指状件23相对于泵主体11滑动移动(中心轴CL2方向上的滑动移动)的构造,并不限于图4的构造,也可以采用其他构造。例如,能够列举出在引导杆242上加工有花键的构造,或者利用图11所示的连结机构(T型槽与T型滑块组合的连结机构,燕尾槽与燕尾型滑块组合的转结机构)来将副指状件23滑动自如地支承在泵主体11上的构造。
[0137]此外,在本例中,表示了将本发明适用在半封闭方式的输液泵I中的示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能够适用于由主指状件21将输液管T完全封闭的全压方式的输液泵中。[0138][实施方式2]
[0139]参照图12~图14来说明本发明的输液泵的其他例。
[0140]在本例的输液泵中,除了以下说明的管推压部220(泵机构)的构成以外,均与上述[实施方式I]基本相同,因此省略其具体的说明。
[0141]管推压部220由主指状件221、致动器222、副指状件223、固定指状件230、滑动支承部件240、以及压缩螺旋弹簧225等构成,其特征在于相对于一个主指状件221设有一个副指状件223这一点。
[0142]主指状件221是截面为矩形的部件,在一个侧面上设有倾斜面221a。该倾斜面221a是相对于主指状件221的进退移动方向(中心轴CLl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关于倾斜面221a的倾斜角度将在后说明。主指状件221的另一个侧面为与进退移动方向(中心轴CLl方向)平行的面(直平面221c)。该直平面221c能够与支承固定在泵主体11 (参照图2)上的固定指状件230的前端面230a滑动。该固定指状件230的前端面230a作为限制输液管T的侧面位置的限制面而发挥作用。
[0143]主指状件221使其中心轴CL21沿着上述泵主体11 (参照图2)的前后方向(与安装在泵主体11上的输液管T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与泵主体11的前表面壁110正交的方向))配置。主指状件221滑动自如地支承在与图5所示的引导部件5同样的部件(未图示)上,从而能够在上述泵主体11的前后方向上进退移动。
[0144]在主指状件221的后端部连结有致动器222。通过该致动器222的驱动而使主指状件221进退移动(前进移动或者后退移动),在主指状件221位于最大后退位置时,如图12以及图13的(A)所示,主指状件221的前端面221b配置在与安装在上述泵主体11上的输液管T(正圆状态)的外周面接触的位置(与输液管T的外周面对应的位置)。另外,当主指状件221从该状态(位于最大后退位置的状态)前进移动时,在其前进移动过程中,输液管T被推压。在此,本例的输液泵I为半封闭方式,因此,设定由致动器222实现的主指状件221的进退移动行程,使得在主指状件221位于最大前进位置的状态时,如图13的
(C)所不输液管T未被完全封闭。
[0145]作为致动器222,例如能够列举出将电动机和旋转-平动机构(例如齿条齿轮)组合而成的致动器、和将螺线管作为驱动源的致动器等。此外,致动器222与上述[实施方式I]同样地由控制部7控制。控制部7的构成以及控制动作等与[实施方式I]基本相同,因此,省略其具体说明。
[0146]副指状件223配置在主指状件221的侧方。副指状件223是截面为矩形的部件,在其前端部(主指状件221侧的端部)设有与上述主指状件221的倾斜面221a滑动的倾斜面223a。关于该副指状件223的倾斜面223a的倾斜角度将在后说明。
[0147]副指状件223使其中心轴CL22沿着与上述主指状件221的中心轴CL21正交的方向(与泵主体11的前表面平行的方向)配置。另外,在副指状件223上设有沿着中心轴CL22延伸的引导孔223c。该引导孔223c的内径设定为与后述的引导杆242的外径相比仅大规定量,副指状件223能够相对于引导杆242滑动。在引导孔223c中设有能够供后述的滑键243滑动的键槽223d。
[0148]副指状件223滑动自如地支承在滑动支承部件240上。滑动支承部件240的底座部件241和引导杆242 —体设置。弓丨导杆242的中心沿着上述副指状件223的中心轴CL22。底座部件241支承固定在泵主体11上。
[0149]在引导杆242上加工有键槽242a,在该键槽242a中嵌入有滑键243。引导杆242插入在上述副指状件223的引导孔223c中,而且,引导杆242的滑键243插入至引导孔223c的键槽223d中。由此,限制副指状件223以引导杆242为轴的移动(旋转),副指状件223仅能够在引导杆242的轴向、即相对于主指状件221的进退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滑动移动(进退移动)。
[0150]而且,在以上的副指状件223的后端面与底座部件241之间夹入有压缩螺旋弹簧(弹性部件)225,通过该压缩螺旋弹簧225的弹力而向着主指状件221推压副指状件223,该副指状件223的倾斜面223a以被推压在主指状件221的倾斜面221a上的状态与之抵接。
[0151]这样,由压缩螺旋弹黃225推压副指状件223,由此,在王指状件221在最大后退位置与最大前进位置之间进退移动的过程中,该主指状件221的倾斜面221a与副指状件223的倾斜面223a以接触的状态滑动,副指状件223的倾斜面223a不会从主指状件221的倾斜面221a离开,副指状件223与主指状件221的进退移动连动地移动。
[0152]具体地,在主指状件221前进移动时,主指状件221的倾斜面221a与副指状件223的倾斜面223a滑动,副指状件223与主指状件221的移动连动地后退(以相对于固定指状件230背离的朝向移动)。另一方面,在主指状件221后退移动时,通过压缩螺旋弹簧225的弹力而向着主指状件221推压副指状件223,使该主指状件221的倾斜面221a和副指状件223的倾斜面223a滑动,使副指状件223与主指状件221的移动连动地前进(以向固定指状件230接近的朝向移动)。 [0153]-指状件倾斜面的倾斜角度-
[0154]接着,参照图26说明上述主指状件221的倾斜面221a以及副指状件223的倾斜面223a的倾斜角度。
[0155]首先,当将正圆状态的输液管T的外径(直径)设为d,并将输液管T的压溃量设为Λ d时,如上所述,输液管T的整体宽度W2为[W2 = (JI /2-1) Δ d+d]。另外,主指状件221的倾斜面221a的倾斜角度(相对于中心轴CL21的倾斜角度)Θ 2能够表示为[tan Θ 2=s2/Δd]。
[0156]在此,
[0157]s2 = [ ( π /2-1) Δ d+d] -d = (Ji /2-1) Δ d,
[0158]tan θ 2 为
[0159]tan θ 2 = ( π/2—1) Δ d/Δ d = π/2_1。
[0160]而且,Θ2为
[0161]θ 2 = tarf1 ( π/2-1) =29.7。。
[0162]根据该计算结果,将主指状件221的倾斜面221a的倾斜角度设为“29.7° ”,将与该主指状件221的倾斜面221a滑动的副指状件223的倾斜面223a的倾斜角度(相对于主指状件221的中心轴CL21的倾斜角度)也设为“29.V ”,由此,副指状件223与因主指状件221的进退移动而变形的输液管T的整体宽度的变化[(Ji/2-1) Λ d+d]呈比例地移动(向CL22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在主指状件221的进退移动过程中,抑制在副指状件223的前端面223b与输液管T的外周面之间产生间隙的情况。在此,主指状件221的倾斜面221a以及副指状件223的倾斜面223a的倾斜角度可以精准地为“29.V ”,另外,例如,也可以为30° 土 β(β为公差)。
[0163]-主指状件以及副指状件的动作说明-
[0164]接着,参照图13以及图14来说明构成管推压部220的主指状件221以及副指状件223的动作。
[0165][S21]首先,如图13的(A)所示,在主指状件221位于最大后退位置(初始位置)时,该主指状件221的前端面221b以及副指状件223的前端面223b配置在与输液管T的外周面接触的位置(与输液管T的外周面对应的位置)上。另外,固定指状件230的前端面230a与输液管T的外周面接触,管推压板6与输液管T的外周面接触。
[0166][S22]当从图13的⑷的状态驱动主指状件221的致动器222 (参照图12)而使主指状件221前进时,输液管T由主指状件221的前端面221b推压而使输液管T被压溃(图13的(B))。此外,在主指状件221的推压过程中,输液管T的侧面(与副指状件223为相反侧的侧面)由固定指状件230的前端面230a限制。
[0167]另外,在该主指状件221的前进过程中,通过主指状件221的倾斜面221a与副指状件223的倾斜面223a之间的滑动,副指状件223在与管推压方向正交的方向(图4所示的中心轴CL2方向)上以抵抗压缩螺旋弹簧225的弹力的方式移动(后退)。此时,副指状件223如上所述地与因主指状件221的前进移动而变形的输液管T的整体宽度(图26所示的整体宽度:/2-1) Ad+d))的变化(增大)呈比例地移动(后退),因此,在主指状件221的前进移动过程中,副指状件223的前端面223b始终配置在与输液管T的外周面(侧面)对应的位置上。
[0168][S23]当主指状件221从图13的(B)的状态进一步前进而到达最大前进位置时,输液管T被进一步推压而成为图13的(C)所示的状态。即,即使主指状件221位于最大前进位置,输液管T也没有成为被完全压溃的状态(半封闭状态),因此,能抑制输液管T的塌瘪。另外,在这样的主指状件221向最大前进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副指状件223同样地与输液管T的整体宽度的变化(增大)呈比例地移动(后退),因此,在主指状件221到达最大前进位置的状态下,副指状件223的前端面223b配置在与被压溃的输液管T的外周面(侧面)对应的位置上。
[0169][S24]从图13的(C)的状态(最大前进位置)向与推压时相反的朝向驱动主指状件221的致动器222,而使主指状件221后退。随着该主指状件221的后退,处于被压溃状态的输液管T通过其管自身的复原力(弹力)而向原本的形状恢复(图14的(A))。
[0170]在此,副指状件223的倾斜面223a被压缩螺旋弹簧225的弹力向主指状件221的倾斜面221a推压,从而维持与该主指状件221的倾斜面221a的滑动状态,因此,当主指状件221后退移动时,副指状件223由压缩螺旋弹簧225的弹力而移动(前进)。此时,副指状件223与因主指状件221的后退移动而变形(复原)的输液管T的整体宽度(图26所示的整体宽度:(η/2-1) Λ d+d))的变化(缩小)呈比例地前进,因此,在主指状件221的后退移动过程中,副指状件223的前端面223b始终配置在与复原过程中的输液管T的外周面(侧面)对应的位置。由此,即使在输液管T的复原状态不良的状况下,该输液管T的侧面也由副指状件223推压,因此,使输液管T复原。
[0171][S25]当主指状件221从图14的(A)的状态进一步后退而到达最大后退位置时,成为图14的(B)所示的状态。即,输液管T完全复原至原本的形状(大致正圆形状)。另外,在这样的主指状件221向最大后退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副指状件223同样地与输液管T的整体宽度的变化(缩小)呈比例地前进,因此,在主指状件221到达最大后退位置的状态下,副指状件223的前端面223b配置在与复原的输液管T的外周面(侧面)对应的位置。由此,即使在输液管T的复原状态不良的状况下,该输液管T的侧面也被副指状件223强制地推压,因此,能够使输液管T复原至大致正圆状态。
[0172]如上所述,根据本例的输液泵,在主指状件221的进退移动过程中,副指状件223与输液管T的整体宽度变化呈比例地移动,因此,能够抑制在副指状件223的前端面223b与输液管T的外周面(侧面)之间产生间隙的情况。由此,能够防止输液管T在主指状件221的前端面221b与管推压板6之间折曲,从而能够提高输送液体的流量精度。
[0173]而且,通过主指状件221与副指状件223之间的滑动(倾斜面的滑动)而使副指状件223移动,因此,指状件的驱动系统通过一个系统(仅主指状件221的驱动系统)实现即可,能够谋求成本的降低。另外,与上述以往的驱动方法,即对主指状件和副指状件各自独立驱动的方法、和通过凸轮轴分别驱动主指状件以及副指状件的方法相比,还具有在主指状件221的移动和副指状件223的移动之间不容易产生相位错位的优点。
[0174]此外,在以上的例中,也可以设置引导部件,以避免发生主指状件221与副指状件223之间的错位(安装在泵主体11上的输液管T的长度方向上的错位)。
[0175]在此,在以上的例中,在上游侧指状阀31与下游侧指状阀41 (参照图3以及图5)之间设有一个主指状件221,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上游侧指状阀31与下游侧指状阀41之间设置多个主指状件221...221。 [0176]另外,在以上的例中,也可以代替压缩螺旋弹簧225的构成,而采用与图11的(A)以及图11的(B)同样的连结构造(将主指状件221与副指状件223滑动自如地连结的连结构造([T型槽+T型滑块]、[燕尾槽+燕尾型滑块])。
[0177]另外,作为能够使副指状件223相对于泵主体11滑动移动(中心轴CL2方向上的滑动移动)的构造,并不限于图12的构造,也可以采用其他构造。例如,能够列举出在引导杆242上加工有花键的构造,或者利用图11所示的连结机构(T型槽与T型滑块组合的连结机构,燕尾槽与燕尾型滑块组合的转结机构)来将副指状件23滑动自如地支承在泵主体11上的构造。
[0178]此外,在本例中,表示了将本发明适用在半封闭方式的输液泵I中的示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能够适用于由主指状件221将输液管T完全封闭的全压方式的输液泵中。
[0179][实施方式3]
[0180]参照图15~图23来说明本发明的输液泵的其他示例。此外,在图17、图19~图21中,以未截断的状态表示偏心凸轮322a。
[0181]本例的输液泵300与上述[实施方式I]同样具有泵主体11、将该泵主体11的前表面侧(管安装位置)封闭的门12。门12经由铰链13、13摆动自如(旋转自如)地支承在泵主体11上,能够在从将泵主体11的前表面侧完全封闭的位置到完全开放位置(例如以180°打开的位置)之间摆动。
[0182]在本例的输液泵300中,除了以下说明的构成以外,均是与上述[实施方式I]基本相同的构成,因此省略其具体说明。
[0183]本例的输液泵300为蠕动指压式(全压方式)的输液泵,具有泵机构302。[0184]泵机构302由以下部分构成:沿一个方向(沿着安装在上述泵主体11上的输液管T的方向)排列的多个(在图17所示的例中为7个)主指状件321...321 ;用于分别对该各主指状件321各自独立地进行进退驱动的偏心凸轮322a…322a ;使各偏心凸轮322a旋转的凸轮轴322 ;按各主指状件321设置的副指状件323...323 ;管推压板330 ;保持框340 ;以及引导部件341等。
[0185]泵机构302的主指状件321...321以及副指状件323...323隔着泵主体11的前表面壁Iio的开口部IlOd而面对着泵主体11的前表面侧。另外,在门12上设有管推压板330。管推压板330设在与泵机构302 (主指状件321...321等)对应的位置上。管推压板330在将门12关闭的状态下,相对于上述泵机构302的主指状件321 (最大后退位置的主指状件321)的前端以隔开规定间隔(与输液管T的外径对应的间隔)的方式相对。
[0186]主指状件321...321为板状部件,能够在上述泵主体11的前后方向(与安装在泵主体11上的输液管T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与泵主体11的前表面壁110正交的方向))上各自独立地进退移动(前进移动或者后退移动)。
[0187]主指状件321...321保持在保持框340上。在保持框340的前表面侧,在与各主指状件321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开口部340a…340a,各主指状件321的前端部通过该开口部340a而与保持框340的前表面侧(输液管T侧)面对。另外,在保持框340的后侧安装有引导部件341,通过该引导部件341以及保持框340的开口部340a间的壁体来限制主指状件321...321的轴向(凸轮轴322的轴心方向)上的移动。
[0188]在各主指状件321上分别形成有凸轮孔32lc。在该各凸轮孔32Ic中分别嵌入有圆板状的偏心凸轮322a。各偏心凸轮322a能够在凸轮孔321c内旋转,这些偏心凸轮322a…322a 一体旋转地安装在上述凸轮轴322上。
[0189]各偏心凸轮322a的圆板的中心相对于凸轮轴322偏心,如图19所示,凸轮轴322旋转一周(旋转360° )时,主指状件321的前端部在最大前进位置(管封闭位置)和最大后退位置(管完全开放位置)之间往复一次。而且,这些多个偏心凸轮322a…322a相互具有规定的相位差(凸轮轴322的旋转方向的相位差)地被安装在凸轮轴322上。具体来说,偏心凸轮322a…322a以使得沿凸轮轴322的轴向并列的多个主指状件321...321的前端部321b…321b沿着大致正弦波排列的相位差(360° /偏心凸轮322a的数量)被安装在凸轮轴322上。此外,图19示出了凸轮轴322每旋转90°的主指状件321的位置。
[0190]如图17所示,上述泵机构302的凸轮轴322沿着上下方向(多个主指状件321...321的排列方向)而设。
[0191]凸轮轴322的下端部通过设在保持框340上的轴承362而旋转自如地支承。凸轮轴322的上侧部分将保持框340的壁体贯穿而向上方突出。在该凸轮轴322的贯穿部分上设有轴承361,通过该轴承361而旋转自如地支承凸轮轴322的上侧部分。
[0192]在凸轮轴322的上端部,一体旋转地安装有正时带轮(从动带轮)371。在该凸轮轴322的正时带轮371、与一体旋转地安装在电动机(例如步进电机)350的旋转轴351上的正时带轮(驱动带轮)372之间卷绕有同步带373,通过该电动机350的驱动而使凸轮轴322旋转。电动机350由控制部307驱动控制(转速控制)。此外,在本例中,从内置在输液泵I内的电池或者商用电源对电动机350供给电力。
[0193]而且,当通过电动机350的驱动而使凸轮轴322旋转时,各偏心凸轮322a在主指状件321的凸轮孔321c内旋转。随着该偏心凸轮322a的偏心旋转,各主指状件321从上游侧(输送液体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到下游侧依次前进、后退。具体地,如图20的(A)、(B)以及图21的(A)、⑶所示,主指状件321的前端321b从上游侧向下游侧以蠕动波状移动。通过这种主指状件321...321的进退移动(往复移动),对配置在这些主指状件321...321的前端32Ib…32Ib与管推压板330之间的输液管T付与螺动运动,从而使该输液管T内的输送液体从上游侧向下游侧送出。此外,在本例中,为了减轻输液管T从主指状件321...321受到的过负荷,在管推压板300与基板332之间设有缓冲片331。
[0194]-控制部-
[0195]控制部307是以微型计算机等为主体而构成的。虽未图示,但在控制部3077上连接有对混入至安装在泵主体11上的输液管T内的气泡进行检测的气泡传感器(例如,超声波传感器)、检测门12的封闭状态等的开闭传感器、后述的距离传感器等,这些各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向控制部307输入。
[0196]此外,控制部307根据通过显示操作部120的操作面板122(图1参照)的操作所设定(输入)的输送液体流量(单位时间内的输送液体的输送量)的设定值,控制泵驱动机构302的电机350的转速,由此来可变地调整输送液体流量。在本例中,输送液体流量例如能够在lmL/h~1200mL/h的范围内以[lmL/h]为单位设定。
[0197]而且,控制部307构成为,在显示操作部120的显示面板121 (参照图1)上显示“输送液体流量(注入量)”和“注入累计时间”等动作信息,另外,在显示包含“气泡混入异常”和“门已打开”等各种警告的同时,使警告蜂鸣装置动作。 [0198]-特征部分_
[0199]接着,说明本例的输液泵300的特征部分。
[0200]在本例的输液泵300中,相对于各个主指状件321配置有左右一对的副指状件223、223。此外,多个主指状件321...321、以及按该各主指状件321设置的多对副指状件323,323的构成是相同的,因此,以下说明一个主指状件321和一对副指状件323、323。
[0201]在主指状件321的左右侧面设有一对倾斜面321a、321a。该一对倾斜面321a、321a是相对于主指状件321的进退移动方向(中心轴CL31方向)以彼此相反的朝向倾斜的倾斜面,且是随着趋向主指状件321的前端而两面间距离缩小的渐缩状的倾斜面。倾斜面321a、321a的倾斜角度(相对于中心轴CL31的倾斜角度)为与上述[实施方式I]相同的值(“15.9° ”或者“16。土 β ”)。
[0202]主指状件321使其中心轴CL31沿着上述泵主体11的前后方向(与安装在泵主体11上的输液管T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与泵主体11的前表面壁110正交的方向))配置。
[0203]主指状件321如上所述地通过偏心凸轮332a的旋转而进退移动(前进移动或者后退移动),在主指状件321位于最大后退位置时,如图18以及图22的(A)等所示,主指状件321的前端321b配置在与安装于上述泵主体11上的输液管T (正圆状态)的外周面接触的位置(与输液管T的外周面对应的位置)。另外,当主指状件321从该状态(位于最大后退位置的状态)前进移动时,在该前进移动过程中推压输液管T。在此,本例的输液泵I为全压方式,因此,在主指状件321处于最大前进位置的状态时,如图22 (C)所示,输液管T完全封闭。[0204]一对副指状件323、323配置在主指状件321的侧方。一对副指状件323、323为相同形状、尺寸,左右对称地配置。各副指状件323、323为板状部件,在其前端部(主指状件321侧的端部)设有与上述主指状件321的倾斜面321a、321a滑动的倾斜面323a、323a。该副指状件323的倾斜面323a、323a的倾斜角度(相对于主指状件321的中心轴CL31的倾斜角度)为与上述[实施方式I]相同的值(“15.9° ”或者“16° 土 β”)。
[0205]副指状件323、323使其中心轴CL32沿与上述主指状件321的中心轴CL31正交的方向(与泵主体11的前表面平行的方向)配置。另外,在副指状件323、323上设有与中心轴CL32平行的2个引导孔323c,323c以及323c、323c。这2个引导孔323c,323c配置在隔着副指状件323的中心轴CL32的上下位置处。另外,各引导孔323c的内径设定为,与后述的引导杆342b的外径相比仅大规定量,副指状件323能够相对于引导杆324b滑动。
[0206]副指状件323、323滑动自如地支承在滑动支承部件324、324上。滑动支承部件324,324使底座部件324a,324a和2根引导杆324b,324b以及324b,324b 一体设置。各引导杆324b的中心沿着与中心轴CL32平行的方向。底座部件241、241支承固定在泵主体11上。
[0207]各滑动支承部件324的2根引导杆324b、324b配置在隔着副指状件323的中心轴CL32的上下位置处。由此,限制了副指状件323、323绕中心轴CL32的移动(旋转),副指状件323、323仅能够在引导杆324b、324b的轴向、即相对于主指状件321的进退移动的方向(中心轴CL31)正交的方向上滑动移动(进退移动)。
[0208]而且,在以上的副指状件323、323的后端面与底座部件324a、324a之间夹入有压缩螺旋弹簧(弹性部件)325、325,通过该压缩螺旋弹簧325、325的弹力而向着主指状件321推压副指状件323、323,该副指状件323、323的倾斜面323a、323a以分别推压在主指状件321的倾斜面32la、32I a上的状态抵接。
[0209]这样,由压缩螺旋弹簧325、325推压副指状件323、323,由此,在主指状件321在最大后退位置与最大前进位置之间进退移动的过程中,以该主指状件321的倾斜面321a、321a与副指状件323、323的倾斜面323a、323a接触的状态滑动,副指状件323、323的倾斜面323a、323a不会从主指状件321的倾斜面321a、321a离开,副指状件323、323与主指状件321的进退移动连动地移动。
[0210]具体地,在主指状件321前进移动时,主指状件321的倾斜面321a、321a与副指状件323、323的倾斜面323a、323a滑动,各副指状件323、323与主指状件321的移动连动地后退(一对副指状件323、323向相互背尚的朝向移动)。另一方面,在王指状件321后退移动时,通过压缩螺旋弹簧325的弹力而使主指状件321的倾斜面321a、321a和副指状件323,323的倾斜面323a、323a滑动,各副指状件323、323与主指状件321的移动连动地前进(一对副指状件323、323向接近的朝向移动)。
[0211]-主指状件以及副指状件的动作说明-
[0212]接着,参照图22以及图23来说明主指状件321以及一对副指状件323、323的动作。
[0213][S31]首先,如图22的(A)所示,在主指状件321位于最大后退位置(初始位置)时,该主指状件321的前端321b、以及一对副指状件323、323的前端面323b、323b配置在输液管T的外周面(与外周面对应的位置)。另外,管推压板330与输液管T的外周面接触。[0214][S32]当主指状件321从图22的(A)的状态前进时,输液管T由主指状件321的前端321b推压,输液管T被压溃(图22的(B))。另外,在主指状件321的前进过程中,通过该主指状件321的倾斜面321a、321a与各副指状件323、323的倾斜面323a、323a之间的滑动,而使一对副指状件323、323在与管推压方向正交的方向(图18所示的中心轴CL32方向)上抵抗着压缩螺旋弹簧325、325的弹力移动(后退)。此时,一对副指状件323、323如上所述地与因主指状件321的前进移动而变形的输液管T的整体宽度(图26所示的整体宽度:(η /2-1) Δ d+d)的变化(增大)呈比例地移动,因此,在主指状件321的前进移动过程中,副指状件323、323的前端面323b、323b始终配置在与输液管T的外周面(侧面)对应的位置上。
[0215][S33]当主指状件321从图22的(B)的状态进一步前进而到达最大前进位置时,输液管T被进一步推压而成为图22的(C)所示的状态。即,由主指状件321封闭输液管T。另外,在这样的主指状件321向最大前进位置移动的过程中,一对副指状件323、323同样与输液管T的整体宽度的变化(增大)呈比例地移动(后退),因此,在到达主指状件321的最大前进位置的状态下,各副指状件323、323的前端面323b、323b配置在与被压溃的输液管T的外周面(侧面)对应的位置。
[0216][S34]当主指状件321从图22的(C)的状态(最大前进位置)以与推压时相反的朝向移动(后退)时,随着该主指状件321的后退,被压溃状态的输液管T通过其管自身的复原力(弹力)而向原本的形状恢复(图23的(A))。
[0217]在此,副指状件323、323的倾斜面323a、323a通过压缩螺旋弹簧325、325的弹力而被推压在主指状件321的倾斜面221a,221a上,维持与该主指状件321的倾斜面2la、2Ia的滑动状态,因此,当主指状件321后退移动时,一对副指状件323、323通过压缩螺旋弹簧325,325的弹力而移动(前进)。此时,一对副指状件323、323与因主指状件321的后退移动而变形(复原)的输液管T的整体宽度(图26所示的整体宽度:(π /2-1) Δ d+d))的变化(缩小)呈比例地前进,因此,在主指状件321的后退移动过程中,副指状件323、323的前端面323b、323b始终配置在与复原过程中的输液管T的外周面(侧面)对应的位置上。由此,即使在输液管T的复原状态不良的状况下,该输液管T的侧面也由副指状件323、323推压,因此,输液管T会复原。
[0218][S35]当王指状件321从图23 (A)的状态进一步后退而到达最大后退位直时,成为图23(B)所示的状态。即,输液管T完全复原至原本的形状(大致正圆形状)。另外,在这样的主指状件321向最大后退位置移动的过程中,一对副指状件323、323也与输液管T的整体宽度的变化(缩小)呈比例地移动,因此,在主指状件321到达最大后退位置的状态下,副指状件323、323的前端面323b、323b配置在与复原的输液管T的外周面(侧面)对应的位置。由此,即使在输液管T的复原状态不良的状况下,该输液管T的侧面也会被副指状件323、323强制地推压,因此,能够使输液管T复原为大致正圆状态。
[0219]如上所述,根据本例的输液泵300,在主指状件321的进退移动过程中,一对副指状件323、323与输液管T的整体宽度变化呈比例地移动,因此,能够抑制在各副指状件323、323的前端面323b、323b与输液管T的外周面之间产生间隙的情况。由此,即使为全压方式的输液泵300,也能够防止输液管T在主指状件321的前端321b与管推压板330之间折曲,从而能够提高输送液体的流量精度。[0220]而且,由于通过主指状件321与副指状件323、323之间的滑动来使副指状件323、323移动,所以指状件的驱动系统由一个系统(仅主指状件321的驱动系统)实现即可,能够谋求成本的降低。另外,与上述以往的驱动方法,即对主指状件和副指状件各自独立驱动的方法、和通过凸轮轴分别驱动主指状件以及副指状件的方法相比,还具有不容易在主指状件321的移动和副指状件323、323的移动之间产生相位错位的优点。
[0221]此外,在以上的例中,还可以设置引导部件,以免产生主指状件321与副指状件323之间的错位(安装在泵主体11上的输液管T的长度方向上的错位(图16的上下方向上的错位))。
[0222]在以上的例中,隔开间隔地配置多个主指状件321,但也可以以使多个主指状件321相互接触的状态(可滑动状态)配置。
[0223]另外,在以上的例中,将主指状件321的个数设为7个,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为任意多个。
[0224]另外,在以上的例中,相对于一个主指状件321设有2个副指状件323、323,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相对于一个主指状件321设置一个副指状件323。
[0225]工业实用性
[0226]本发明能够利用于在将医疗用药液注入至体内的情况下等所使用的输液泵中。
[0227]附图标记说明
[0228]1、300 输液 泵
[0229]11 泵主体
[0230]12 门
[0231]2、302 泵机构
[0232]20、220管推压部
[0233]21、221、321 主指状件
[0234]21a、221a、321a 倾斜面(滑动面)
[0235]22、222 致动器
[0236]23、223、323 副指状件
[0237]23a、223a、323a 倾斜面(滑动面)
[0238]25、225、325压缩螺旋弹簧(弹性部件)
[0239]30上游侧阀部
[0240]31上游侧指状阀
[0241]40下游侧阀部
[0242]41下游侧指状阀
[0243]6、330管推压板
[0244]7、307 控制部
[0245]350电动机
[0246]T 输液管
【权利要求】
1.一种输液泵,具有推压输液管来输送该输液管内的输送液体的泵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机构具有:主指状件,以能够相对于输液管进退的方式设置,且在前进移动时推压输液管;驱动机构,使所述主指状件沿进退方向移动;和副指状件,仅能够在相对于所述主指状件的进退移动方向正交的一个方向上进退移动, 在所述主指状件上设有相对于所述进退移动方向斜向倾斜的倾斜面,并且,在所述副指状件上设有能够与所述主指状件的倾斜面滑动、且通过与该主指状件的倾斜面滑动而使该副指状件沿所述正交的一个方向移动的倾斜面,并且构成为:在所述主指状件进退移动时,该主指状件的倾斜面与所述副指状件的倾斜面滑动,所述副指状件与所述主指状件的移动连动地沿所述正交的一个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构成为, 在所述主指状件前进移动时,所述副指状件与输液管的整体宽度的变化呈比例地后退移动,在所述主指状件后退移动时,所述副指状件与输液管的整体宽度的变化呈比例地前进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指状件上设有相对于所述进退移动方向以彼此相反朝向倾斜的渐缩状的一对倾斜面,并且,包括一对副指状件,该一对副指状件具有能够与该主指状件的各倾斜面滑动的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所述副指状件的倾斜面向所述主指状件的倾斜面推压的弹性部件,且构成为,在所述主指状件后退时,通过所述弹性部件的弹力而使所述主指状件的倾斜面与所述副指状件的倾斜面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所述主指状件和所述副指状件滑动自如地连结的连结机构,且构成为,在所述主指状件后退移动时,通过所述连结机构的连结而使主指状件的倾斜面与副指状件的倾斜面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机构具有:所述主指状件以及副指状件;将所述主指状件的输送液体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的输液管开闭自如地封闭的上游侧指状阀;和将所述主指状件的输送液体的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输液管开闭自如地封闭的下游侧指状阀。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机构具有:多个主指状件,以相对于输液管能够进退移动的方式设置,且在前进移动时推压输液管;和驱动机构,使多个所述主指状件沿进退方向各自独立地移动,且所述泵机构是通过相对于输液管进退驱动各所述指状件而以蠕动运动的方式送出输送液体的机构,相对于该泵机构的各主指状件分别设有所述副指状件。
【文档编号】A61M5/142GK103974730SQ201280057853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6日
【发明者】上田满隆, 赤井良一, 高桥秀典 申请人:尼普洛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