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鼻衄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5193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鼻衄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制剂,尤其是治疗鼻衄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中医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血从清道出于鼻,称为鼻衄,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主要由于肺、胃、肝火热偏盛,迫血妄行,以致血溢清道,从鼻孔流出而成鼻衄,也就是常见的出鼻血。鼻衄一般可分为两类,由鼻局部原因所致的鼻衄和作为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之症状性鼻衄。尤以症状性鼻衄更为常见,其发病率约为前者的2倍。局部因素引起的鼻衄大多为单侧性,出血多发生在鼻中隔前部富于毛细血管前动脉的部位。此处组织弹性较低、遭受刺激时(如挖鼻、干燥、粉尘等),粘膜血管容易破裂,导致出血。鼻粘膜溃疡、鼻息肉和鼻腔恶性肿瘤更是引起出血的原因。症状性鼻衄可见于血管和肾疾病(如血管壁损害、尿毒症等)。出血素质和某些传染病(如流感、麻疹、白喉、伤寒等)。遗传性出血性末梢血管扩张症患者的血管壁先天性薄弱,稍有扩张则可破裂出血
对鼻出血病人,治疗上要遵照“急则治其标”之原则,使用各种止血方法,使鼻衄停止。常用的外用止血法如下:1.冷敷法以冷水浸湿的毛巾或冰袋敷于患者的前额或颈部;2.压迫法用手指揉按患者入前发际正中线1-2寸处,或紧捏一侧或两侧鼻翼,以达止血目的;3.导引法令病人双足浸于温水中,或以大蒜捣烂,敷于足底涌泉穴上,有引热下行,协助止血的功效;4.滴鼻法用香墨研浓汁,滴人鼻中,也可用滴鼻灵或1% 3%麻黄素液等滴鼻;5.吹鼻法用血余炭、马勃、百草霜、三七末、云南白药等药末吹人鼻腔,也可将上述药物放在棉片上,贴于出血处,或填塞鼻腔;6.鼻`腔填塞法用上述方法而未能止血者,可用明胶海绵或凡士林纱条填塞患侧鼻腔;若仍未达止血目的,可行后鼻孔填塞法。在已有治疗鼻衄的药物中,中国专利CNlOl 199694于2088年公开了一种名为“一种治疗鼻衄的外敷药物”,由谷精草,穿心莲,吴茱萸,食醋组成,组方过于简单,且其为外敷药,不如口服药效果显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治疗鼻衄的略有不足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鼻衄的中药制剂,具有易操作、疗效显著的特点,并且它采用地方上较为常见的中药材作为原料,成本低廉。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鼻衄的中药制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10-20份,桔梗3-9份,白芷3-10份,赤芍6-12份,川芎3-9份,苍耳子3_10份,防风5_10份,蒲公英10-30份,升麻3-6份,甘草2-6份,藿香10-30份,辛夷花15-30份,薄荷10-25份,地榆炭10-16份,棕榈炭8-12份,血余炭1-3份,青黛1-3份,大蓟3_15份(优选的,大蓟3.5-14.5份)。一种治疗鼻衄的中药制剂,更加优选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12-18份,桔梗4-7份,白芷5-8份,赤芍8_10份,川芎4_7份,苍耳子4_8份,防风6-8份,蒲公英15-25份,升麻3.5-5份,甘草3_5份,藿香15-25份,辛夷花18-25份,薄荷12-20份,地偷炭12-14份,掠榈炭9-11份,血余炭1.5-2.5份,青黛1.5-2.5份,大蓟5-12 份。一种治疗鼻衄的中药制剂,其更优选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15份,桔梗6份,白£ 7份,赤芍9份,川弯6份,苍耳子6份,防风7份,蒲公英20份,升麻4份,甘草4份,藿香20份,辛夷花20份,薄荷15份,地榆炭13份,棕榈炭10份,血余炭2份,青黛2份,大蓟8份。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①取干净的金银花置于锅内,文火清炒至呈淡棕色,取出晾凉至室温,制成炒金银花;
②将苍耳子置于预热好的容器内,用中火炒至表面深黄色且刺焦,内部浅黄色时取出晾凉至室温,碾去刺,制成炒苍耳子;
③将防风置于锅内微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至室温,制成炒防风;
④将藿香、辛夷花、薄荷打成粗粉过80-120目筛,然后用适量水浸泡,再直接加热蒸馏或通入水蒸气蒸馏,使挥发油与水一同蒸馏出来,收集蒸馏液,蒸馏液冷却后分取油层,油层加热到100°C保持4-8min杀菌,冷却后装入密封瓶备用;
⑤将炒好的金银花、苍耳子、防风与桔梗,白芷,赤芍,川芎,蒲公英,升麻,甘草,地榆炭,棕榈炭,血余 炭,青黛和大蓟一起置于非铁质容器内浸泡20-40分钟,水没过药材2寸为宜,然后武火煎开转文火煎25-35分钟,滤出药液;
⑥余渣兑凉水再次武火煎开,文火煎15-25分钟后滤出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合,再滴入2滴④中制好的挥发油搅拌均匀,分装待用。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④将藿香、辛夷花、薄荷打成粗粉过80-120目筛(优选90-110目筛,更加优选100目筛),然后用适量水浸泡。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④油层加热到100°C保持4-8min (优选5_7min,更加优选6min)杀菌。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⑤一起置于非铁质容器内浸泡20-40分钟(优选25-35分钟,更加优选30分钟)。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⑤水没过药材2寸为宜,然后武火煎开转文火煎25-35分钟(优选28-32分钟,更加优选30分钟)。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⑥余渣兑凉水再次武火煎开,文火煎15-25分钟(优选18-23分钟,更加优选20分钟)后滤出药液。使用方法:药液每天两次,于每日早晚饭后半小时服用,挥发油每日三次,每次滴入鼻内2滴。该中药制剂对鼻衄效果显著,不仅有快速止血的功效,还能够根治鼻衄之症,一般口服2天明显见效,坚持用药15天病人基本都能痊愈。本发明多选用地方常见药材,价格低廉,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分别为:
金银花:味甘、微苦,性微寒。有清热解毒,透邪外出,和胃止呕的功效,用于邪热壅阻,胃气不和,发热烦躁。桔梗:味苦、辛,性微温。有祛痰止咳,宣肺排脓,利五脏,补气血的功效,用于咽喉肿痛,胸满胁痛。白芷:味辛,性温。为解表,祛风药。有祛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功效,用于感冒头疼,鼻塞,鼻渊。赤芍:味酸、苦,性凉。有散瘀止痛,凉血消肿的功效,用于腹痛,胁痛,肠风下血,目赤,痈肿。川弯:味辛,性温。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用于血瘀气滞痛症,头疼之症。苍耳子:味辛、苦,性温。有散风除湿,通鼻窍的功效,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

防风:味辛、甘。性温。有解表祛风,胜湿的功效,永远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蒲公英:味甘、微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用于咽炎,上呼吸道感染。升麻:味辛、微甘,性微寒。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风热头疼,咽喉肿痛。甘草:味甘,性平。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咽喉肿痛之症。藿香:味辛,性微温。有祛暑解表,化湿和胃,止呕,止痛的功效,用于寒热头疼,呕吐泄泻,鼻渊。辛夷花:味辛,性温。有祛风寒,通鼻窍的功效,用于鼻塞,风寒头痛,鼻渊。薄荷:味辛,性凉。有宣散风热,清头目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地偷炭:味古,性凉。为地偷饮片炮制加工广品,有凉血止血, 与火敛疮的功效,用于血热妄行之症。棕榈炭:味苦,性平。为棕榈皮炮制加工产品,有收敛止血的功效,用于咯血,吐血,衄血等症状。血余炭:味苦,性平。有止血化瘀的功效,用于吐血,咯血,衄血。本发明中药制剂基于中医中药治疗鼻衄的原理。选用的药材制成内服汤剂药和外用嗅抹挥发油,内外同时施治,治疗更加全面以清热解毒,快速止血为主要治疗方向,属于内外兼顾,标本兼治的组方,对鼻衄有极好的治疗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实施例1
金银花10克,桔梗3克,白芷3克,赤芍6克,川芎3克,苍耳子3克,防风5克,蒲公英10克,升麻3克,甘草2克,藿香10克,辛夷花15克,薄荷10克,地榆炭10克,棕榈炭8克,血余炭I克,青黛I克,大蓟3克。①取干净的金银花置于锅内,文火清炒至呈淡棕色,取出晾凉至室温,制成炒金银花;
②将苍耳子置于预热好的容器内,用中火炒至表面深黄色且刺焦,内部浅黄色时取出晾凉至室温,碾去刺,制成炒苍耳子;
③将防风置于锅内微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至室温,制成炒防风;
④将藿香、辛夷花、薄荷打成粗粉过80目筛,然后用适量水浸泡,再直接加热蒸馏或通入水蒸气蒸馏,使挥发油与水一同蒸馏出来,收集蒸馏液,蒸馏液冷却后分取油层,油层加热到100°C保持4min杀菌,冷却后装入密封瓶备用;
⑤将炒好的金银花、苍耳子、防风与桔梗,白芷,赤芍,川芎,蒲公英,升麻,甘草,地榆炭,棕榈炭,血余炭,青黛和大蓟一起置于非铁质容器内浸泡20分钟,水没过药材2寸为宜,然后武火煎开转文火煎25分钟,滤出药液;
⑥余渣兑凉水再次武火煎开,文火煎15分钟后滤出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合,分装待用。实施例2
金银花12克,桔梗4克,白芷5克,赤芍8克,川芎4克,苍耳子4克,防风6克,蒲公英15克,升麻3.5克,甘草3克,藿香15克,辛夷花18克,薄荷12克,地榆炭12克,棕榈炭9克,血余炭1.5克,青黛1.5 克,大蓟5克。①取干净的金银花置于锅内,文火清炒至呈淡棕色,取出晾凉至室温,制成炒金银花;
②将苍耳子置于预热好的容器内,用中火炒至表面深黄色且刺焦,内部浅黄色时取出晾凉至室温,碾去刺,制成炒苍耳子;
③将防风置于锅内微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至室温,制成炒防风;
④将藿香、辛夷花、薄荷打成粗粉过90目筛,然后用适量水浸泡,再直接加热蒸馏或通入水蒸气蒸馏,使挥发油与水一同蒸馏出来,收集蒸馏液,蒸馏液冷却后分取油层,油层加热到100°C保持5min杀菌,冷却后装入密封瓶备用;
⑤将炒好的金银花、苍耳子、防风与桔梗,白芷,赤芍,川芎,蒲公英,升麻,甘草,地榆炭,棕榈炭,血余炭,青黛和大蓟一起置于非铁质容器内浸泡25分钟,水没过药材2寸为宜,然后武火煎开转文火煎28分钟,滤出药液;
⑥余渣兑凉水再次武火煎开,文火煎18分钟后滤出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合,分装待用。实施例3
金银花18克,桔梗7克,白芷8克,赤芍10克,川芎7克,苍耳子8克,防风8克,蒲公英25克,升麻5克,甘草5克,藿香25克,辛夷花25克,薄荷20克,地榆炭14克,棕榈炭11克,血余炭2.5克,青黛2.5克,大蓟12克。①取干净的金银花置于锅内,文火清炒至呈淡棕色,取出晾凉至室温,制成炒金银花;
②将苍耳子置于预热好的容器内,用中火炒至表面深黄色且刺焦,内部浅黄色时取出晾凉至室温,碾去刺,制成炒苍耳子;
③将防风置于锅内微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至室温,制成炒防风;
④将藿香、辛夷花、薄荷打成粗粉过110目筛,然后用适量水浸泡,再直接加热蒸馏或通入水蒸气蒸馏,使挥发油与水一同蒸馏出来,收集蒸馏液,蒸馏液冷却后分取油层,油层加热到100°c保持7min杀菌,冷却后装入密封瓶备用;
⑤将炒好的金银花、苍耳子、防风与桔梗,白芷,赤芍,川芎,蒲公英,升麻,甘草,地榆炭,棕榈炭,血余炭,青黛和大蓟一起置于非铁质容器内浸泡35分钟,水没过药材2寸为宜,然后武火煎开转文火煎32分钟,滤出药液;
⑥余渣兑凉水再次武火煎开,文火煎23分钟后滤出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合,分装待用。实施例4
金银花20克,桔梗9克,白芷10克,赤芍12克,川芎9克,苍耳子10克,防风10克,蒲公英30克,升麻6克,甘草6克,藿香30克,辛夷花30克,薄荷25克,地榆炭16克,棕榈炭12克,血余炭3克,青黛3克,大蓟15克。①取干净的金银花置于锅内,文火清炒至呈淡棕色,取出晾凉至室温,制成炒金银花;
②将苍耳子置于预热好的容器内,用中火炒至表面深黄色且刺焦,内部浅黄色时取出晾凉至室温,碾去刺,制成炒苍耳子;
③将防风置于锅内微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至室温,制成炒防风;
④将藿香、辛夷花、薄荷打成粗粉过120目筛,然后用适量水浸泡,再直接加热蒸馏或通入水蒸气蒸馏,使挥发油与水一同蒸馏出来,收集蒸馏液,蒸馏液冷却后分取油层,油层加热到100°C保持8min杀菌,冷却后装入密封瓶备用;
⑤将炒好的金银花、苍耳子、防风与桔梗,白芷,赤芍,川芎,蒲公英,升麻,甘草,地榆炭,棕榈炭,血余炭,青黛和大蓟一起置于非铁质容器内浸泡40分钟,水没过药材2寸为宜,然后武火煎开转文火煎35分钟,滤出药液;
⑥余渣兑凉水再次武火煎开,文火煎25分钟后滤出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合,分装待用。实施例5
金银花15克,桔梗6克,白芷7克,赤芍9克,川芎6克,苍耳子6克,防风7克,蒲公英20克,升麻4克,甘草4克,藿香20克,辛夷花20克,薄荷15克,地榆炭13克,棕榈炭10克,血余炭2克,青黛2克,大蓟8克。①取干净的金银花置于锅内,文火清炒至呈淡棕色,取出晾凉至室温,制成炒金银花;
②将苍耳子置于预热好的容器内,用中火炒至表面深黄色且刺焦,内部浅黄色时取出晾凉至室温,碾去刺,制成炒苍耳子;
③将防风置于锅内微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至室温,制成炒防风;
④将藿香、辛夷花、薄荷打成粗粉过100目筛,然后用适量水浸泡,再直接加热蒸馏或通入水蒸气蒸馏,使挥发油与水一同蒸馏出来,收集蒸馏液,蒸馏液冷却后分取油层,油层加热到100°C保持6min杀菌,冷却后装入密封瓶备用;
⑤将炒好的金银花、苍耳子、防风与桔梗,白芷,赤芍,川芎,蒲公英,升麻,甘草,地榆炭,棕榈炭,血余炭,青黛和大蓟一起置于非铁质容器内浸泡30分钟,水没过药材2寸为宜,然后武火煎开转文火煎30分钟,滤出药液;
⑥余渣兑凉水再次武火煎开,文火煎20分钟后滤出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合,分装待用。使用方法:药液每天两次,于每日早晚饭后半小时服用,挥发油每日三次,每次滴入鼻内2滴。典型病例一
张XX,男,28岁,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症状:鼻内干燥,干咳,烦渴引饮,且患者在运动、感冒时常流鼻血,一滴滴的流量也不多,经医院诊断为鼻衄。病龄:1年。来诊时间:2011年3月13日;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药液每天两次,于每日早晚饭后半小时服用,挥发油每日三次,每次滴入鼻内2滴。使用3天,鼻内干燥,干咳症状减轻;使用10天,烦渴引饮消失,流鼻血次数明显减少;使用15天,各项不良症状消失,病愈;后又使用本发明中药汤剂巩固5天,停药至今无复发。典型病例二
刘XX,女,46岁,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症状:头晕眼花,心悸,口干少津,流鼻血次多量大但短时间就止住,经医院诊断为鼻衄。病龄:6个月。来诊时间:2010年12月10日;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药液每天两次,于每日早晚饭后半小时服用,挥发油每日三次,每次滴入鼻内2滴。使用3天,口干津少、心悸症状减轻;使用8天,头晕眼花好转,流鼻血次数减少;使用13天,各项不良症状均消失,病愈;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期间无副作用产生。典型病例三
安XX,女,27岁,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症状:鼻子不定期出血,出血前头部感觉压力大,且伴有胸闷。近来还出现经常头晕的症状,鼻腔干燥掀热感,咳嗽,经医院诊断为鼻衄。病龄:3个月。来诊时间:2011年7月21日;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药液每天两次,于每日早晚饭后半小时服用,挥发油每日三次,每次滴入鼻内2滴。使用当天,头晕症状减轻;使用5天,鼻内干燥掀热与胸闷症状消失,鼻子出血次数明显减少;使用15天,各项不适症状完全消失,病愈;后又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巩固疗效5天,停药至今无复发。为了验证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效果,我们进行了药物的实验(实施例5),并精确的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和数理分析。具体实验结果如下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鼻衄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10-20份,桔梗3-9份,白芷3-10份,赤芍6-12份,川芎3-9份,苍耳子3-10份,防风5-10份,蒲公英10-30份,升麻3-6份,甘草2-6份,藿香10-30份,辛夷花15-30份,薄荷10-25份,地榆炭10-16份,棕榈炭8-12份,血余炭1_3份,青黛1_3份,大蓟3_15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上述中药制剂的优选配比为:金银花12-18份,桔梗4-7份,白]E 5-8份,赤苟8-10份,川弯4-7份,苍耳子4_8份,防风6_8份,蒲公英15-25份,升麻3.5-5份,甘草3-5份,藿香15-25份,辛夷花18-25份,薄荷12-20份,地榆炭12-14份,棕榈炭9-11份,血余炭1.5-2.5份,青黛1.5-2.5份,大蓟5_12份。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上述中药制剂的最佳配比为:金银花15份,桔梗6份,白芷7份,赤芍9份,川芎6份,苍耳子6份,防风7份,蒲公英20份,升麻4份,甘草4份,藿香20份,辛夷花20份,薄荷15份,地榆炭13份,棕榈炭10份,血余炭2份,青黛2份,大蓟8份。
4.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 ①取干净的金银花置于 锅内,文火清炒至呈淡棕色,取出晾凉至室温,制成炒金银花; ②将苍耳子置于预热好的容器内,用中火炒至表面深黄色且刺焦,内部浅黄色时取出晾凉至室温,碾去刺,制成炒苍耳子; ③将防风置于锅内微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至室温,制成炒防风; ④将藿香、辛夷花、薄荷打成粗粉过80-120目筛,然后用适量水浸泡,再直接加热蒸馏或通入水蒸气蒸馏,使挥发油与水一同蒸馏出来,收集蒸馏液,蒸馏液冷却后分取油层,油层加热到100°C保持4-8min杀菌,冷却后装入密封瓶备用; ⑤将炒好的金银花、苍耳子、防风与桔梗,白芷,赤芍,川芎,蒲公英,升麻,甘草,地榆炭,棕榈炭,血余炭,青黛和大蓟一起置于非铁质容器内浸泡20-40分钟,水没过药材2寸为宜,然后武火煎开转文火煎25-35分钟,滤出药液; ⑥余渣兑凉水再次武火煎开,文火煎15-25分钟后滤出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合,分装待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④将藿香、辛夷花、薄荷打成粗粉过80-120目筛(优选90-110目筛,更加优选100目筛),然后用适量水浸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④油层加热到100°C保持4-8min(优选5-7min,更加优选6min)杀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⑤一起置于非铁质容器内浸泡20-40分钟(优选25-35分钟,更加优选3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⑤水没过药材2寸为宜,然后武火煎开转文火煎25-35分钟(优选28-32分钟,更加优选3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⑥余渣兑凉水再次武火煎开,文火煎15-25分钟(优选18-23分钟,更加优选20分钟)后滤出药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鼻衄的中药制剂,主要由金银花,桔梗,白芷,赤芍,川芎,苍耳子,防风,蒲公英,升麻,甘草,藿香,辛夷花,薄荷,地榆炭,棕榈炭,血余炭,青黛,大蓟组成,具有止血的功效,对治疗鼻衄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文档编号A61P11/02GK103110774SQ20131003814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1日
发明者李浩成, 张敏 申请人:李浩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