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血热毒盛型小儿鼻衄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12547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血热毒盛型小儿鼻衄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血热毒盛型小儿鼻衄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鼻衄或称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中医学认为该病多由火热迫血妄行所致,其中以肺热,胃热为最常见,《景岳全书 血证》说“血本阴精,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盖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济生方.吐衄》篇说“夫血之妄行,未有不因热之所发。盖血得热则溢,血气俱热,血随气上乃吐衄也。”。而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发育未熟,脏腑未充,樊篱疏松,卫外不固,鼻腔黏膜脆弱,加之时令干燥,易感风邪热燥,侵肺积肝,一旦照顾不周,易受燥热之外邪所犯,上蒸鼻窍出血,而为血热毒盛型小儿鼻衄之证。多于春季或伴流感发作,为小儿常见病。因此治疗血热毒盛型小儿鼻衄需从清热凉血,泻火止血入手,并针对小儿生理特点对小儿肺、肾、肝、脾等脏腑进行去热解毒,达到根治血热毒盛型小儿鼻衄的目的。西医认为鼻衄的病因较复杂,有局部原因,主要是外伤、擤鼻、挖鼻、喷嚏、插管、手术、鼻腔肿瘤,鼻及鼻窦的急慢性炎症等;也有全身原因,主要是循环系统疾病、血液病、急性传染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等。因此,西医治疗一般采用纱条填塞,肌注立止血,口服维生K等。此外,通过鼻内镜直视找到隐匿的出血点,直视下微波热凝,使小动脉或小静脉断端凝结可达到止血目的,但易复发。对比而言,西医治疗方法简单易行,但患者痛苦大,有时止血效果欠佳,甚至会出现严重并发症,若对小儿进行治疗,对其今后的成长和发育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目前治疗小儿鼻衄的中药配方以清热凉血止血为主,有的效果好,但配方复杂、原药价格昂贵,有的易复发,针刺放血对缓解本病有一定的疗效,但多数患儿不易接受。因此针对血热毒盛型小儿鼻衄的疗效好、制备简易、原药易得的中药的研制对相关医学领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血热毒盛型小儿鼻衄的中药。该中药以白茅根为清热凉血的主药,辅以散热解毒的其他中药,达到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可有效治疗血热毒盛型小儿鼻衄。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治疗血热毒盛型小儿鼻衄的中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治疗血热毒盛型小儿鼻衄的中药,该中药由下述按重量份数计的中药原料制成蒲公英9 12份,白茅根20 30份,小蓟6 9份,芦根9 12份,川牛膝3 6份,崩大碗6 9份,生地黄2 6份,芦荟1 2份,大青叶6 9份。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一种治疗血热毒盛型小儿鼻衄的中药由下述按重量份数计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蒲公英9份,白茅根30份,小蓟6份,芦根12份,川牛膝3份, 崩大碗6份,生地黄3份,芦荟1份,大青叶6份。上述治疗血热毒盛型小儿鼻衄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称取蒲公英 9 12份,白茅根20 30份,小蓟6 9份,芦根9 12份,川牛膝3 6份,崩大碗6 9份,生地黄2 6份,芦荟1 2份和大青叶6 9份,混合后加入中药原料总质量8 12倍的50 90°C热水,浸泡1 2小时,加热煎煮,沸后计时,煎煮时间为1 2小时,然后过滤取出药汁,煎煮二次,合并取出的药汁,静置M 48小时,过滤,滤液经减压浓缩得到密度为1. 30 1. 35g/cm3,温度为50 70°C的稠膏,该稠膏经过喷雾干燥,得到喷雾干燥粉,再粉碎至80 120目,得到治疗血热毒盛型小儿鼻衄的中药。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减压浓缩的浓缩条件为压力为-0. 07 -0. 09Mpa, 温度为50 70°C。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喷雾干燥的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60 180°C,出风温度为70 80°C。各种中药原料的药理疗效如下蒲公英性寒,味苦、甘;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白茅根性寒,味甘;归肺、胃、膀胱经;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小蓟性凉,味甘、苦;归心、肝经;凉血止血,祛瘀消肿。芦根性寒,味甘;归肺、胃经;清热生沣,止呕,利尿。川牛膝性平,味苦、甘、酸;归肝、肾经;活血祛瘀,祛风利湿。崩大碗性寒,味苦、辛;归肝、脾、肾经;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生地黄性寒,味甘、苦;归心、肝、肾经;清热生沣,滋阴养血。芦荟性寒,味苦;归肝、大肠经;泻下,清肝,杀虫。大青叶性寒,味苦;归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本发明的原理是方中白茅根善清肺胃之热,入血分,又能凉血止血,故适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出血病证,清热利水清肺胃之热,且其性味甘寒,长于清肺热并能导热下行, 味甘而不腻,性寒而不伤胃,利水而不伤阴,故重用为主药,《校注妇人良方》治鼻衄出血,皆以茅根煎汁服用或捣汁饮用。蒲公英苦、甘、寒,功善清热解毒,并能消痈散结,是治疗外疡及内痈等热毒证的常用药。小蓟甘、凉,凉血止血,解毒消痈,用于血热妄行诸证。芦根甘寒, 甘可生沣,寒则清热,善于清肺热以止咳,清胃热以止呕。川牛膝味苦泄降,能导热下泄,引血下行,以降上炎之火,对于血热上溢的衄血有良好的引血下行、引热下行作用,而发挥较好的止血作用。崩大碗,辛苦寒,有清热解毒、止血、利尿、活血祛瘀之效,用于湿热黄疸,中暑腹泻,砂淋血淋,痈肿疮毒,跌扑损伤;生地黄甘苦寒,清热凉血,养阴生沣,用于热迫血溢之衄血证。芦荟性寒,味苦涩,有清热、止咳、止血功效,可治疗肝火内盛,烦躁头晕,小儿疳积,蛔虫等病症。大青叶苦大寒,归心肺胃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之功,擅长治疗热迫血溢之衄血证。诸药相配,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则鼻衄自止。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以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为依据,针对小儿脾胃虚弱及有伏火的生理特点,多采用甘寒之品,既清热凉血止血,又不伤脾胃,对血热毒盛型小儿鼻衄疗效确切。本中药采用的原料成本低,药源广,而且上述制备方法所得的中药药粉可制备成常见的中药制剂,如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等,携带与服用方便,易为患儿所接受,是治疗血热毒盛型小儿鼻衄的良好中药,值得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 称取蒲公英90g,白茅根300g,小蓟60g,芦根120g,川牛膝30g,崩大碗60g,生地黄30g,芦荟IOg和大青叶60g,混合后加8倍量90°C热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沸后计时,煎煮时间为1.5小时,过滤取出药汁,煎煮二次,合并取出的药汁,静置M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压力为-0. 08Mpa,温度为60°C )至密度为1. 30g/cm3,温度为50°C的稠膏,将得到的稠膏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60°C,出风温度为80°C ),得喷雾干燥粉,再粉碎至100 目,即得治疗血热毒盛型小儿鼻衄的中药药粉。按每粒胶囊含0.3克中药药粉分装。患者口服,每日2次,每次3粒胶囊,7天为一个疗程,服用1 2个疗程,病情会有明显好转。实施例2 称取蒲公英120g,白茅根200g,小蓟90g,芦根90g,川牛膝60g,崩大碗90g,生地黄30g,芦荟20g,大青叶90g,混合后加12倍量80°C热水,浸泡2小时,加热煎煮,沸后计时, 煎煮时间为1小时,过滤取出药汁,煎煮二次,合并取出的药汁,静置36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压力为-0. 07Mpa,温度为50°C )至密度为1. 35g/cm3,温度为60°C的稠膏,将得到的稠膏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70°C,出风温度为75°C ),得喷雾干燥粉,再粉碎至120目, 即得治疗血热毒盛型小儿鼻衄的中药药粉。按每粒胶囊含0. 3克中药药粉分装。患者口服, 每日2次,每次3粒胶囊,7天为一个疗程,服用1 2个疗程,病情会有明显好转。实施例3 称取蒲公英100g,白茅根280g,小蓟70g,芦根100g,川牛膝50g,崩大碗80g,生地黄20g,芦荟15g和大青叶80g,混合后加10倍量50°C热水,浸泡1. 5小时,加热煎煮,沸后计时,煎煮时间为2小时,过滤取出药汁,煎煮二次,合并取出的药汁,静置48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压力为-0. 09Mpa,温度为70°C )至密度为1. 32g/cm3,温度为70°C的稠膏,将得到的稠膏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80°C,出风温度为70°C ),得喷雾干燥粉,再粉碎至80 目,即得治疗血热毒盛型小儿鼻衄的中药药粉。按每粒胶囊含0.3克中药药粉分装。患者口服,每日2次,每次3粒胶囊,7天为一个疗程,服用1 2个疗程,病情会有明显好转。实施例4 用实施例1制备的胶囊临床治疗血热毒盛型小儿鼻衄125例,均为门诊治疗,其中男79例,女46例,就诊年龄均在1岁 9岁。起病年龄1岁 5岁45例,5岁 6岁31 例,6岁 9岁49例。患者口服,每日2次,每次3粒胶囊,7天为一个疗程,一般患儿连服 1 2个疗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鼻衄”的疗效评定标准对该中药进行疗效判定。具体标准为治愈鼻出血停止,其他症状消失,随访3 月无复发 ’好转鼻出血量及出血次数减少;无效鼻出血症状无改善。临床治疗结果为治愈105例;好转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6%。实施例5
临床治疗4例病症分析1、王某,男,6岁。鼻出血间断发作1个月,每周发作1 2次,鼻血鲜红,伴有面红目赤,便秘,小便黄赤,舌尖红,苔黄,脉数。服用实施例2制备的胶囊1个疗程,每日2次, 每次3粒胶囊,治愈,便秘、苔黄亦消失。6个月后随访,无复发,无不良反应。2、吴某,女,7岁。鼻出血1年,每月发作2 3次,血色鲜红,心烦易怒,口苦,尿黄,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服用实施例3制备的胶囊2个疗程,每日2次,每次3粒胶囊,治愈,口苦、尿黄消失。4个月后随访,无复发。3、刘某,男,5岁。鼻出血4个月,反复发作,每周1次,腹痛,便秘,目赤,舌红,脉数。前后用鼻孔填塞未止。服用实施例1制备的胶囊2个疗程,每日2次,每次3粒胶囊, 治愈,便秘及目赤消失。4个月后随访,无复发。4、范某,男,8岁。反复左侧鼻出血10天,血色鲜红,质地粘稠,行左前后鼻孔填塞, 仍有间断出血,舌红,脉细数。口苦,尿黄。服用实施例2制备的胶囊1个疗程,每日2次, 每次3粒胶囊,治愈,口苦、尿黄消失。7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无不良反应。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 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血热毒盛型小儿鼻衄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由下述按重量份数计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蒲公英9 12份,白茅根20 30份,小蓟6 9份,芦根9 12份, 川牛膝3 6份,崩大碗6 9份,生地黄2 6份,芦荟1 2份,大青叶6 9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血热毒盛型小儿鼻衄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由下述按重量份数计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蒲公英9份,白茅根30份,小蓟6份,芦根12份, 川牛膝3份,崩大碗6份,生地黄3份,芦荟1份,大青叶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血热毒盛型小儿鼻衄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称取蒲公英9 12份,白茅根20 30份,小蓟6 9份,芦根9 12份,川牛膝3 6份,崩大碗6 9份,生地黄2 6份,芦荟1 2份和大青叶6 9份, 混合后加入中药原料总质量8 12倍的50 90°C热水,浸泡1 2小时,加热煎煮,沸后计时,煎煮时间为1 2小时,过滤取出药汁,煎煮二次,合并取出的药汁,静置M 48小时,过滤,滤液经减压浓缩得到密度为1. 30 1. 35g/cm3,温度为50 70°C的稠膏,所得稠膏经喷雾干燥,得到喷雾干燥粉,再粉碎至80 120目,得到治疗血热毒盛型小儿鼻衄的中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浓缩的浓缩条件为压力为-0. 07 -0. 09Mpa,温度为 50 70"C。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干燥的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60 180°C,出风温度为70 80°C。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血热毒盛型小儿鼻衄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由下述按重量份数计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蒲公英9~12份,白茅根20~30份,小蓟6~9份,芦根9~12份,川牛膝3~6份,崩大碗6~9份,生地黄2~6份,芦荟1~2份,大青叶6~9份。制备方法是将中药原料混合加水进行二次煎煮后,取出药汁并将其合并,药汁经过减压浓缩后依次进行喷雾干燥和粉碎得到。可将得到的中药药粉制成各种中药制剂,如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等。该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用,临床应用表明其用于治疗血热毒盛型小儿鼻衄疗效好,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是预防和根治小儿鼻衄的良好中药。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2228633SQ20111017405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4日
发明者李恩庆, 陈孝银 申请人:暨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