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物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物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慢性湿疹发病率在发达国家可高达10% 20%。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对我国7岁至20岁青少年人群的慢性湿疹发病率进行的调查显示,总患病率高达0.69%,我国目前约有超过230万青少年受到慢性湿疹的困扰。随着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可以预见未来慢性湿疹作为一种现代病在中国的发病率将显著增加。2.当前慢性湿疹西医治疗主要依赖于4种类别的药物,分别是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组胺剂和保湿润肤剂。西药治疗湿疹疗效较好,但在治疗慢性湿疹时存在治疗不彻底、易复发、副作用大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标本兼治、疗效快、效果好、复发率低、副作用少,原料广、成本低,临床广泛运用的治疗慢性湿疹的药物及其制造方法:
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物,它是由有效成分和辅料组成,其中制成药物的原料及重量配比为:
红活麻15 30,露蜂房18 25,苦参5 15,白蒺藜5 15,蛇床子5 15,生地5 15,赤芍5 15,牡丹皮5 15,白鲜皮5 15,枯矾5 20。其优选配方为 :其制成药物的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合制成:
红活麻15 25,露蜂房18 20,苦参5 10,白蒺藜5 10,蛇床子5 10,生地5 10,赤芍5 10,牡丹皮5 10,白鲜皮5 10,枯矾5 15。其优选配方为:其制成药物的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合制成:
红活麻20,露蜂房20,苦参10,白蒺藜10,蛇床子10,生地10,赤芍10,牡丹皮10,白鲜皮10,枯矾10。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物,其制造方法为:
(1)制浓缩液:按重量配比称量红活麻、露蜂房、白蒺藜、蛇床子、生地、赤芍、牡丹皮、白鲜皮,加总药量5 10倍重量的水,浸泡0.25 I小时,煎煮2 4次,每次30 120min,将提取药液合并,过滤,浓缩至体积为原药材质量的1.5 2.5倍,备用;
(2)取按重量配比称量好的苦参,粉碎,过80 100目筛,灭菌,备用;
(3)称取(I)步骤的浓缩液重量的I 3%的淀粉,冲浆,备用;
(4)制混合液:将淀粉浆与苦参粉末混匀,加入步骤(I)所得的浓缩液中,搅拌均匀,备
用;
(5)制灭菌液:将按重量配比称量好的枯矾加入步骤(4)所得的混合液,灭菌,备用;(6)量取步骤(5)所得的灭菌液,于灭菌环境中灌装,即得。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物,其制造方法为:
(1)制浓缩液:按重量配比称量红活麻、露蜂房、白蒺藜、蛇床子、生地、赤芍、牡丹皮、白鲜皮,加总药量10倍重量的水,浸泡I小时,煎煮3次,每次90min,将提取药液合并,过滤,浓缩至体积为原药材质量的1.5 2倍,,备用;
(2)取按重量配比称量好的苦参,粉碎,过80目筛,灭菌,备用;
(3)称取(I)步骤的浓缩液重量的2%的淀粉,冲浆,备用;
(4)制混合液:将淀粉浆与苦参粉末混匀,加入步骤(I)所得的浓缩液中,搅拌均匀,备
用;
(5)制灭菌液:将按重量配比称量好的枯矾加入步骤(4)所得的混合液,灭菌,备用;
(6)量取步骤(5)所得的灭菌液,于灭菌环境中灌装,即得。红活麻:祛风除湿,利湿消肿。露蜂房:祛风止痛;攻毒消肿;杀虫止痒。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白蒺藜:平肝解郁,祛风明目。蛇床子: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生地:清热、生津、润燥、凉血、活血。赤芍:活血、凉血、消肿、止痛。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枯矾:燥湿,解毒,杀虫。本发明合理搭配,取长补短,红活麻祛风除湿止痒;生地、赤芍、牡丹皮养血凉血滋阴润燥,正应中医“治风先治血”理论;白鲜皮、露蜂房、白蒺藜、蛇床子、苦参、枯矾祛风止痒,露蜂房尚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全方红活麻、生地为君,赤芍、牡丹皮、白鲜皮、蛇床子、苦参、枯矾为臣,露蜂房为佐,白蒺藜引入肝经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养血凉血、滋阴润燥、祛风止痒之功。本发明涉及慢性湿疹即血虚风燥型的常见症状有:瘙痒无度,皮肤干燥脱屑,粗糙发裂,很少糜烂流水,多对称而局限,皮损有鳞屑,结血痂,大便秘,小便黄,舌质偏红,苔薄白或净,脉弦数。其病因病机分析:因七情过度,致心火炽盛,内扰心营,暗耗心血,血虚风胜,交织于肌肤,致肌腠失荣,疮疹叠起,故有瘙痒无度,皮肤干燥脱屑,粗糙发裂,皮损有鳞屑,搔抓后结血痂。大便秘,小便黄,舌质偏红,苔薄白或净,脉弦数等为阴血亏虚而内热之象。以下给出临床数据
治疗组男72例,女78例,年龄(39.13±11.45)岁,病程(5.38±1.71)年;对照组男74例,女76例,年龄(40.00±9.96)岁,病程(5.49±1.55)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瘙痒计分、苔藓化计分、皮损积分和总积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年龄18 60岁,男女不限。排除急性亚急性湿疹患者;合并有中重度心、肝、肺、肾等内脏疾病;合并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及癌证病史;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年龄18周岁以下或65周岁以上者;治疗期间随意中止或更换药物及方法者;文盲,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已知有精神病疾患,身体残疾者。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观察治疗前后的自我症状即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皮损形态包括红斑、丘疹、苔藓化、表皮剥蚀。疗效评定以瘙痒、皮损面积、皮损形态,病期加权系数的总积分计算出疗效率,分四级判定。治疗前后总积分=(皮疹面积积分+皮疹形态积分十瘙痒程度积分)X病期加权系数;积分减少率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公式为积分减少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积分]X 100%。临床痊愈:皮损完全消退,症状消失,积分值减少> 95% ;显效:皮损大部分消失,症状明显减轻,95% >积分值减少^ 70% ;有效:皮损部分消退,症状有所改善,70% >积分值减少> 50% ;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症状未减轻或反而恶化,积分值减少不足50%。治疗方法:将慢性湿疹血虚风燥型共3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内服养血祛风汤,药物组成:熟地12g,当归10g,白芍10g,丹参15g,秦艽10g,防风10g,蝉蜕5g,生地30g,胡麻仁9g,白鲜皮9g,白蒺藜15g,蛇床子9g。日I剂,水煎3次混合分3次温服。治疗组外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涂擦皮损处,早中晚各I次。对照组外用尿素软膏,3次/日。疗程为4周。观察临床症状变化及临床疗效。统计分析方法:将资料输入spssie.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采用均数土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符合正态分布者用t检验,或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用非参数检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且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外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见表I,表2。
表I血虚风燥型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有效成分和辅料组成,其中制成药物的原料及重量配比为: 红活麻15 30,露蜂房18 25 ,苦参5 15,白蒺藜5 15,蛇床子5 15,生地5 15,赤芍5 15,牡丹皮5 15,白鲜皮5 15,枯矾5 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制成药物的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合制成: 红活麻15 25,露蜂房18 20,苦参5 10,白蒺藜5 10,蛇床子5 10,生地5 10,赤芍5 10,牡丹皮5 10,白鲜皮5 10,枯矾5 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制成药物的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合制成: 红活麻20,露蜂房20,苦参10,白蒺藜10,蛇床子10,生地10,赤芍10,牡丹皮10,白鲜皮10,枯矾10。
4.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物,其制造方法为: (1)制浓缩液:按重量配比称量红活麻、露蜂房、白蒺藜、蛇床子、生地、赤芍、牡丹皮、白鲜皮,加总药量5 10倍重量的水,浸泡0.25 I小时,煎煮2 4次,每次30 120min,将提取药液合并,过滤,浓缩至体积为原药材质量的1.5 2.5倍,备用; (2)取按重量配比称量好的苦参,粉碎,过80 100目筛,灭菌,备用; (3)称取(I)步骤的浓缩液重量的I 3%的淀粉,冲浆,备用; (4)制混合液:将淀粉浆与苦参粉末混匀,加入步骤(I)所得的浓缩液中,搅拌均匀,备用; (5)制灭菌液:将按重量配比称量好的枯矾加入步骤(4)所得的混合液,灭菌,备用; (6)量取步骤(5)所得的灭菌液,于灭菌环境中灌装,即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物,其制造方法为: (1)制浓缩液:按重量配比称量红活麻、露蜂房、白蒺藜、蛇床子、生地、赤芍、牡丹皮、白鲜皮,加总药量10倍重量的水,浸泡I小时,煎煮3次,每次90min,将提取药液合并,过滤,浓缩至体积为原药材质量的1.5 2倍,,备用; (2)取按重量配比称量好的苦参,粉碎,过80目筛,灭菌,备用; (3)称取(I)步骤的浓缩液重量的2%的淀粉,冲浆,备用; (4)制混合液:将淀粉浆与苦参粉末混匀,加入步骤(I)所得的浓缩液中,搅拌均匀,备用; (5)制灭菌液:将按重量配比称量好的枯矾加入步骤(4)所得的混合液,灭菌,备用; (6)量取步骤(5)所得的灭菌液,于灭菌环境中灌装,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物及其制造方法。当前慢性湿疹西医治疗主要依赖于4种类别的药物,分别是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组胺剂和保湿润肤剂。西药治疗湿疹疗效较好,但在治疗慢性湿疹时存在治疗不彻底、易复发、副作用大等缺点。本发明将红活麻、露蜂房、苦参、白蒺藜、蛇床子、生地、赤芍、牡丹皮、白鲜皮、枯矾经加工制药剂用棉签攒取适量搽涂于患处,具有标本兼治、疗效快、效果好、复发率低、副作用少,原料广、成本低,临床广泛运用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P17/00GK103239557SQ20131020222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8日
发明者易东阳, 李勇华, 余甘霖 申请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