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固定钛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695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脊柱固定钛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为克服目前使用的脊柱固定装置在进行多椎管固定时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脊柱固定钛板,该固定钛板由若干块单节椎管固定板组成,所述的单节椎管固定板为两侧带翼的弧形钛板,在两侧翼上设有螺钉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节椎管固定板两侧翼的长度超过弧形钛板的长度,单节椎管固定板之间通过侧翼端部对合铰接。该脊柱固定钛板结构合理,对脊柱的防护效果好,有利于脊柱手术后的快速回复。
【专利说明】脊柱固定钛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脊柱固定钛板。
【背景技术】
[0002]脊柱外伤或椎管狭窄在进行手术后需要对锥节进行固定,以椎管狭窄手术为例,其多是行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手术,手术后椎板缺失,硬膜囊外露,会出现后方软组织形成的疤痕,因此需要采用钛板加以固定。如ZL201020595462.X,在该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脊柱后方保护钛板,该钛板中间部分为向后突出的弧状板状结构,两侧带翼,两侧翼上带有螺钉孔,通过螺钉将该板固定在相应椎骨上。再如ZL200720088096.7,该专利公开了 一种脊柱钉板固定器,该固定器由钛板、椎弓根钉和螺母构成,钛板中部为拱形。使用上述固定装置在实际中发现,当需要对单节椎管固定时,其效果较好,而当对2节或两节以上的椎管进行固定时,一是采用将钛板加长的措施,其二是将单节椎管分别固定。而采用钛板加长的措施,在固定后病人会产生僵硬感,脊柱缓冲性能变差。而采用单节椎管分别固定,椎管与椎管之间的会发生左右错动,该现象尤其在治疗一些多椎管粉碎性骨折的病例中表现尤为突出。

【发明内容】

[0003]为克服目前使用的脊柱固定装置在进行多椎管固定时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脊柱固定钛板。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脊柱固定钛板,该固定钛板由若干块单节椎管固定板组成,所述的单节椎管固定板为两侧带翼的弧形钛板,在两侧翼上设有螺钉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节椎管固定板两侧翼的长度超过弧形钛板的长度,单节椎管固定板之间通过侧翼端部对合铰接。
[0005]所述的单节椎管固定板的块数为2-4块。
[0006]该脊柱固定钛板采用上述结构后,当需要对多节椎管进行固定时,可以按照固定的椎管数量将相应的单节椎管固定板进行连接,每节椎管在由单节椎管固定板固定的同时,节与节椎管之间同时也实现了连接,防止椎管与椎管之间由于活动而发生左右错位,而椎管与椎管之间的弯曲则不受影响。该脊柱固定钛板结构合理,对脊柱的防护效果好,有利于脊柱手术后的快速回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1、单节椎管固定板,2、弧形钛板,3、侧翼,4、螺钉孔,5、铰接套,6、铰接轴。【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0]如附图所示,脊柱固定钛板,该固定钛板由两块单节椎管固定板I连接而成,实际制作时,可根据固定的椎管数量确定单节椎管固定板I的数量,一般以2-4块为宜。
[0011]如附图所示,单节椎管固定板I的结构包括一弧形钛板2,弧形钛板2的两侧端部水平向外延伸成为侧翼3,但是侧翼3的长度要超过弧形钛板2的长度,以使两节单节椎管固定板在弯曲时不受弧形钛板2的限制。在单节椎管固定板I两侧翼3上分别设有螺钉孔4以使固定板与椎管骨固定。
[0012]如附图所示,两节单节椎管固定板侧翼的对接端分别设有卷起的铰接套5,两节单节椎管固定板侧翼端部的铰接套5相互插接通过铰接轴6实现铰接。
[0013]以两节需要固定的连续椎管为例,将该实施例示出的脊柱固定钛板的单节椎管固定板I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椎管后方,两节椎管可实现正常弯曲,实现脊柱的缓冲功能,同时也可避免椎管之间左右错动而造成脊柱康复后弯曲。
【权利要求】
1.脊柱固定钛板,该固定钛板由若干块单节椎管固定板组成,所述的单节椎管固定板为两侧带翼的弧形钛板,在两侧翼上设有螺钉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节椎管固定板两侧翼的长度超过弧形钛板的长度,单节椎管固定板之间通过侧翼端部对合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固定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节椎管固定板的块数为2-4块。
【文档编号】A61B17/70GK203458451SQ201320438546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3日
【发明者】姜连玉 申请人:姜连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