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99857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青竹标、谷芽、阿魏、紫云英、莴笋、茵陈、照山白、夜关门、鮧鱼、千只眼、银耳、樱桃叶、雪胆、仙人掌、芜菁和胡椒;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祛风解表、降逆止呕、润肺养胃、消食化积之功效,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功能性胃滞留、胃下垂等所致的恶心、呕吐、嗳气、消化不良、胃部胀满、胃酸过多等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耐受性好,无任何毒副作用,成本低,见效快,愈后不复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0002]反流性食管炎(RE)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内镜下表现为食管黏膜的破损,即食管糜烂和食管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成人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西方国家的发病率高,而亚洲地区发病率低。这种地域性差异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但近二十年全球的发病率都有上升趋势。中老年人、肥胖、吸烟、饮酒及精神压力大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高发人群。
[0003]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包括:(I)抗反流屏障的破坏;(2)食管酸廓清功能的障碍;
[3]食管黏膜抗反流屏障功能的损害;(4)胃十二指肠功能失常;(5)裂孔疝;(6)妊娠呕吐;(7)其他疾病的病变。
[0004]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表现有胃食管反流的典型症状,但也可无任何反流症状,仅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等消化不良的表现。严重的食管炎患者临床表现并不一定很严重。典型症状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烧心)、反流和胸痛。烧心是指胸骨后向颈部放射的烧灼感,反流指胃内容物反流到咽部或口腔。反流症状多发生于饱餐后,夜间反流严重时影响病人睡眠。疾病后期食管瘢痕形成狭窄,烧灼感和烧灼痛逐渐减轻,但出现永久性咽下困难,进食固体食物时可引起堵塞感或疼痛。严重食管炎者可出现食管黏膜糜烂而致出血,多为慢性少量出血。长期或大量出血均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0005]反流性食管炎 除可致食管狭窄、出血、溃疡等并发症外,反流的胃液尚可侵袭咽部、声带和气管而引起慢性咽炎、慢性声带炎和气管炎,临床上称之Delahunty综合征。胃液反流和吸入呼吸道尚可致吸入性肺炎。近年来的研究已表明GER与部分反复发作的哮喘、咳嗽、夜间呼吸暂停、心绞痛样胸痛有关。
[0006]目前治疗食管炎的西药很多,如抗菌消炎肌注用的青霉素、链霉素,还有。这些西药的长期服用,对人体的器官会产生一定副作用,长期服用伤害更大。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选择一种中药制剂来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能彻底解决肥胖、吸烟、饮酒及精神压力大带来的痛苦。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祛风解表、降逆止呕、润肺养胃、消食化积之功效,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功能性胃滞留、胃下垂等所致的恶心、呕吐、嗳气、消化不良、胃部胀满、胃酸过多等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耐受性好,无任何毒副作用,成本低,见效快,愈后不复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0009]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剂,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0]
青竹标20~44份谷芽20~44份阿魏20~41份紫云英17~39份
莴笋17~39份茵陈13~35份照山白10~34份夜关门8~32份
銕鱼7~31份千只眼7~31份银耳6~30份樱桃叶5~29份
雪胆4~28份仙人掌4~28份芜菁3~25份胡椒3~21份。
[0011]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2]
青竹标25~39份谷芽25~39份阿魏24~37份紫云英20~34份
莴笋20~34份茵陈18~32份照山白15~29份夜关门13~27份
銕鱼12~26份千只眼12~2b份银耳11~25份樱桃叶10~24份
雪胆9~23份仙人掌9~23份芜菁8~21份胡椒6~18份。
[0013]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4]
青竹标29~35份谷 芽29~35份阿魏27~33份紫云英23~30份
莴笋24~30份茵陈22~28份照山白19~25份夜关门17~23份
銕鱼16~22份千只眼16~22份银耳15~21份樱桃叶14~20份
雪胆13~19份仙人掌13~19份芜菁11~P份胡椒9~1.5份。
[0015]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6]
青竹标32份谷芽32份阿魏30份紫云英27份
莴笋27份茵陈25份照山白22份夜关门20份
銕鱼19份千只眼19份银耳18份樱桃叶17份
雪胆16份仙人掌16份芜菁14份胡椒12份。
[0017]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18](I)将青竹标、紫云英、茵陈、照山白、夜关门、銕鱼、千只眼、银耳、樱桃叶和雪胆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I~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C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0019](2)将谷芽和阿魏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0020](3)将莴笋、仙人掌和芜菁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0021](4)将胡椒洗净,浸入5倍量的90%的乙醇溶液浸泡I~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C下相对密度为1.12~1.16的稠膏,备用;[0022](5)将上述步骤(1)~(4)所制得的稠膏、细粉以及汁液混合,制成胶囊,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剂。
[0023]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0024]青竹标:味苦,性寒。清肺止咳,续筋接骨。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百日咳,心绞痛,跌打损伤,骨折,筋骨疼痛。《云南中草药选》载:“续筋接骨,活血,润肺止咳。治骨折,跌打损伤,风湿麻木,支气管炎,百日咳。”
[0025]谷芽:味甘,性平;归脾、胃经。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炒谷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饥食少,焦谷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消。《本草经疏》载:“蘖米即稻蘖也,具生化之性,故为消食健脾、开胃和中之要药,脾胃和则中自瘟,气自下,热自除也。”
[0026]阿魏:味苦、辛,性温;归脾、胃经。化症消积,杀虫截疟。主治症瘕痞块,虫积,食积,胸腹胀满,冷痛,疟疾,痢疾。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阿魏有刺激性祛痰作用,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0027]紫云英:味辛、性平、无毒。破血,止血,生肌,利养五脏,明耳目,祛热风,止热疟,活血平胃。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紫云英具有活血、聪耳明目、轻身等功能,使人肌肤润泽,精力充沛,并能够抗衰老。
[0028]莴笋:味甘、微苦,性凉;入肠、胃经。利五脏,通经脉,清胃热,清热利尿。现代临床医学,莴笋还有增进食欲、刺激消化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等功能,可增强胃液、消化腺的分泌和胆汁的分泌,从而促进各消化器官的功能。
[0029]茵陈: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肝、胆经。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药理学研究证实,茵陈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弗氏痢疾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脑膜炎双球菌、枯草杆菌等有 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0030]照山白:味酸、辛,性温,有大毒。祛风通络,调经止痛,化痰止咳。用于慢性气管炎,风湿痹痛,腰痛,痛经,产后关节痛。《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载:“治支气管炎,赤白痢疾,麻醉镇痛,外敷骨折。”
[0031]夜关门:味苦、辛,性微温;入肝、肺、肾三经。补肝肾,益肺阴,散瘀消肿。主治遗精,遗尿,白浊,白带,哮喘,胃痛,劳伤,小儿疳积,泻痢,跌打损伤,视力减退,目赤,乳痈。体外试验证明,夜关门全草煎剂在6.25~25%以上浓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甲链球菌及卡他球菌均有抑菌作用,对白色葡萄球菌、甲链球菌也有抑制作用。
[0032]銕鱼:味甘,性平;归脾经。滋阴开胃,催乳利尿。治虚损不足,乳汁不多,水气浮肿,小便不利。《医林纂要》载:“滋阴补虚,和脾养血。”
[0033]千只眼:味辛、微苦,性微温。祛风解表,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用于感冒发热,支气管炎,哮喘,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跌打瘀血肿痛,皮肤瘙痒,湿疹,毒蛇咬伤,疟疾,胃痛,水肿等。
[0034]银耳:味甘、淡,性平,无毒;归肺、胃、肾经。滋补生津、润肺养胃。珍珠囊》载:“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手太阴肺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银耳中含有蛋白质、脂肪和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及肝糖,属胶性真菌,富含硒等微量元素,有防辐射之功能,同时祛斑美容效果好;适用于五脏虚弱、气血不足、面色无华、毛发不泽;银耳能使人的新陈代谢增强,血液循环旺盛,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得到改善,皮肤的弹性增强,皮下组织丰满,皱纹变浅甚至消失,皮肤变得细嫩光滑。
[0035]樱桃叶:味甘、苦,性温,无毒;归肝、脾、肺经。温中健脾,止咳止血,解毒杀虫。主治胃寒食积,腹泻,咳嗽,吐血,疮疡肿痈,蛇虫咬伤,阴道滴虫。《本草再新》载:“养肝助火,健脾开胃,除胃脘之积寒,消食破滞。”
[0036]雪胆:味苦,性寒,有小毒。清热解毒,健胃止痛。用于胃痛,溃疡病,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细菌性痢疾,肠炎,泌尿系统感染,败血症及其他多种感染。《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载:“健胃,止痛,消炎,止血。治腹胀,痢疾,肝炎,前列腺炎,外伤出血。”
[0037]仙人掌:味苦,性凉;入心、肺、胃三经。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健胃止痛,镇咳。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痢疾,咳嗽;外用治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痈疖肿毒,蛇咬伤,烧烫伤。《陆川本草》载:“消炎解毒,排脓生肌。主治疮痈疖肿,咳嗽。”
[0038]芜菁:味苦、辛、甘,性温;归心、肺、脾、胃经。开胃下气,利湿解毒。治食积不化,黄疸,消渴,热毒风肿,疔疮,乳痈。《饮膳正要》载:“温中益气,去心腹冷痛。”
[0039]胡椒:味辛、辣。温中下气,消痰解毒。治寒痰食积,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清水,泄泻,冷痢。并解食物毒。《海药本草》载:“去胃气虚冷,宿食不消,霍乱气逆,心腹卒痛,冷气上冲,和气。”
[004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1]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祛风解表、降逆止呕、润肺养胃、消食化积之功效,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功能性胃滞留、胃下垂等所致的恶心、呕吐、嗳气、消化不良、胃部胀满、胃酸过多等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耐受性好,无任何毒副作用,成本低,见效快,愈后不复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0043]实施例1
[0044]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45]
青竹标39g谷芽39g阿魏37g紫云英34g
莴笋34g茵陈32g照山白29g夜关门27g
銕鱼26g千只眼26g银耳25g樱桃叶24g
雪胆23g仙人掌23g宪菁21g胡椒18g。
[0046]—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47](1)将青竹标、紫云英、茵陈、照山白、夜关门、銕鱼、千只眼、银耳、樱桃叶和雪胆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C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0048](2)将谷芽和阿魏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0049](3)将莴笋、仙人掌和芜菁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0050](4)将胡椒洗净,浸入5倍量的90%的乙醇溶液浸泡I~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C下相对密度为1.12~1.16的稠膏,备用;
[0051](5)将上述步骤(1)~(4)所制得的稠膏、细粉以及汁液混合,制成胶囊,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剂。
[0052]用法用量:口服即可,每日2次,早晚各I次,每次2粒(每粒0.5g),饭后温开水送服;8天为I个疗程,3~4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0053]实施例2
[0054]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55]
青竹标35g谷芽35g阿魏33g紫云英30g
莴笋30g茵陈28g照山白25g夜关门23g
銕鱼22g千只眼22g银耳21g樱桃叶20g
雪胆19g仙人掌19g宪菁17g胡椒15g。
[0056]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57]实施例3
[0058]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59]
青竹标32g谷芽32g阿魏30g紫云英27g
莴笋27g茵陈25g照山白22g夜关门20g
銕鱼19g千只眼19g银耳ISg樱桃叶17g
雪胆16g仙人掌16g芜菁14g胡椒12g。
[0060]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61]实施例4
[0062]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63]
青竹标29g谷芽29g阿魏27g紫云英23g
莴笋24g茵陈22g照山白19g夜关门17g
銕鱼16g千只眼16g银耳15g樱桃叶14g
雪胆13g仙人掌13g宪菁Ilg胡椒9g。
[0064]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65]实施例5
[0066]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67]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青竹标20~44份谷芽20~44份阿魏20~41份紫云英17~39份 莴笋17~39份茵陈13~35份照山白10~34份夜关门8~32份 銕鱼7~31份千只眼7~31份银耳6~30份樱桃叶5~29份 雪胆4~28份仙人掌4~28份芜菁3~25份胡椒3~2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青竹标25~39份谷芽25~39份阿魏24~37份紫云英20~34份 莴笋20~34份茵陈18~32份照山白15~29份夜关门13~27份 銕鱼12~26份千只眼12~26份银耳11~25份樱桃叶10~24份 雪胆9~23份仙人掌9~23份芜菁8~21份胡椒6~1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青竹标29~35份谷芽29~35份阿魏27~33份紫云英23~30份 莴笋24~30份茵陈22~28份照山白19~25份夜关门17~23份 銕鱼16~22份千只眼16~22份银耳15~21份樱桃叶14~20份 雪胆13~19份仙人掌13~19份芜菁11~17份胡椒9~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青竹标32份谷芽32份阿魏30份紫云英27份 莴笋27份茵陈25份照山白22份夜关门20份 銕鱼19份千只眼19份银耳18份樱桃叶17份 雪胆16份仙人掌16份芜菁14份胡椒12份。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青竹标、紫云英、茵陈、照山白、夜关门、銕鱼、千只眼、银耳、樱桃叶和雪胆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C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2)将谷芽和阿魏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3)将莴笋、仙人掌和芜菁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4)将胡椒洗净,浸入5倍量的9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C下相对密度为1.12~1.16的稠膏,备用; (5)将上述步骤(1)~(4)所制得的稠膏、细粉以及汁液混合,制成胶囊,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剂。
【文档编号】A61P1/04GK103816421SQ201410082826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7日
【发明者】王娟, 王玲 申请人:王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