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豆兰超微粉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301107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豆兰超微粉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豆兰超微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预处理:取新鲜或干燥石豆兰药材,除去杂质,用水洗净,切成片或段或丝;(2)低温冷冻;(3)低温粉碎得40~100目的粗粉;(4)低温真空微波干燥;(5)低温气流粉碎至200目以下;(6)低温共振超微粉碎至300目以下;分装与包装,制得石豆兰超微粉成品。本发明方法经济、环保,有效利用石豆兰药材,提高其药效。
【专利说明】—种石豆兰超微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超微粉碎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石豆兰超微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石豆兰属(Bulbophyllum)是兰科中最大的属,全世界约有1000多种,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热带地区。我国有98种3变种,其中常作民间药用的有十多种,包括芳香石豆兰(B.ambrosium)、麦斛(B.1nconspicuum)、广东石豆兰(B.kwangtungense)、密花石豆兰(B.0doratissimum)齿瓣石豆兰(B.1evinei)等。虽然石豆兰属植物尚未被收入中国药典,但一些地方规范,如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已将其收载。石豆兰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止咳化痰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外感发热、风热咽痛、阴虚内热、风湿痹痛、疮疖肿痛等。石豆兰主要成分有菲类、联苄、苯丙素、黄酮、留体等,包括毛兰菲、24,24-二甲基环木菠萝烷-3-醇、双氢松柏醇、β -谷留醇等化合物。药理活性也表明,石豆兰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抗稻瘟霉、抑制巨嗜细胞NO释放等作用。菲类和联苄类是近年来石斛属植物中发现的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成分,而石豆兰中此类成分含量也非常丰富,因此对石豆兰进行深入的开发和研究,有利于扩 大药用植物范畴、发现新的活性成分,对新产品、新药用制剂的开发也很有裨益。
[0003]超微粉碎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非常迅速的一项新技术,它具有一般颗粒所不具有的一些特殊的理化性质,如良好的溶解性、分散性、吸附性、化学反应活性等。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制药行业中的应用虽然起步较晚,但已显露出特有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中药超微粉细胞破壁率高,有利于药物的释放和吸收;增加药物吸收率,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减少剂量,节省原料,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此外,中药超微粉还有利于配制新的剂型,不仅可用于散剂配方,还可用于胶囊剂、片剂、口服液等内服剂型及多种外用剂型。
[0004]目前石豆兰临床应用基本都是以水煎内服的方式或鲜品捣烂外敷,利用率很低,很多有效成分未能溶出,造成石豆兰资源的极大浪费,且水煎煮的方式对大部分极性小的成分(如菲类、联苄)的提取率很低,可能使应有的药效降低。超微粉碎技术为石豆兰的利用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如开发适宜的粉碎方法,不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也有效地利用了中药材,保护中药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济、环保的石豆兰超微粉的制备方法,有效利用石豆兰药材,提高其药效。
[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石豆兰超微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I)预处理:取新鲜或干燥石豆兰药材,除去杂质,用水洗净,切成片或段或丝;
[0009](2)低温冷冻:将步骤(1)获得的石豆兰摊开进行冷冻,冷冻温度为一 5~一 80°C;[0010](3)低温粉碎:将步骤(2)获得的石豆兰在O~一 80°C的低温条件下进行粉碎,过筛,得40~100目的粗粉;
[0011](4)低温真空微波干燥:将步骤(3)获得的石豆兰粗粉进行低温真空微波干燥,微波功率~80kw,温度:一 5~一 50°C,真空度:0.04~0.09Pa,微波干燥总时间,0.1~2h ;
[0012](5)低温气流粉碎:将步骤(4)获得的石豆兰干燥粉在O~一 40°C的低温条件下进行超细粉碎,至200目以下;
[0013](6)低温共振超微粉碎:控制温度在20°C以下,将步骤(5)获得的石豆兰超细粉进行共振超微粉碎,使其粒径达到300目以下(其粒径的检测可以通过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等方法进行检测);
[0014](7)分装与包装:取步骤(6)制得的超微粉,经微波灭菌后在无菌分装室进行分装,按照每包I~5克的规格进行分装及外包装,制得石豆兰超微粉成品。
[0015]作为优选,步骤(2)中冷冻温度在一 10~一 25°C。
[0016]作为优选,步骤(3)中粉碎温度在一5~一25°C。
[0017]作为优选,步骤(4)中微波干燥过程中可以采取间隔30~90s,加热30~60s的微波处理方式(即每加热30~60s就停止加热30~90s然后再继续加热30~60s再停止加热30~90s,依次循环),也可以连续加热,但应随时观察温度变化情况,只要温度不超过一 5°C就行。未免石豆兰粉受热过快而破坏有效成分和焦化,低温微波处理的总时间优选在0.5~2小时。
[0018]作为优选,步骤(5)中低温气流粉碎温度在O~一 5°C。
[0019]作为优选,步骤(6)中低温共振超微粉碎温度不能超过20°C。
[0020]作为优选,步骤(7)中无菌分装室温度在18~26°C,相对湿度在65%以下。这样处理的目的是避免粉末吸湿和染菌。
[0021]作为优选,步骤(7)中所述的微波灭菌为在功率I~3kw,频率2450~3000MHZ的微波条件下灭菌2~lOmin。
[0022]经本发明制得的石豆兰超微粉因其粒径小、溶解性好,易于提取,可以通过提取分离的方式富集各种有效成分或得到有效成分含量高的不同药效部位,为进一步的制剂或产品开发提供基础。此外,经本发明制得的石豆兰粉无污染、纯度高,因此还可以作为口服中药饮片直接服用,使石豆兰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快速、高效的吸收,大幅度提高作用与疗效。
[0023]本发明能使石豆兰中所含的菲类、联苄、苯丙素、黄酮、留体等水不溶性成分成为稳定的纳米颗粒,更便于服用、吸收和发挥疗效。[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优点:1、加工过程中不添加其它辅料,使用纯物理法加工,超微粉无污染、纯正、服用安全;2、本发明所利用的石豆兰药材是全草入药,包括其根、假磷茎、叶,即石豆兰全株均可利用,既充分利用了石豆兰的各个部位,又能节约石豆兰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3、本发明方法能使石豆兰的细胞壁结构被完全粉碎,有利于细胞内药效成分的充分释放,溶出度得到极大提高,使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吸收显著增加,以利于发挥药效;4、本发明制得的石豆兰超微粉储存方便,质量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002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0026]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采用的原料和设备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0027]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料液配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0028]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石豆兰药材是新鲜的石豆兰全草。
[0029]实施例1:
[0030](I)预处理:取石豆兰药材,除去杂质,用水洗净,切成2~4mm饮片;
[0031](2)低温冷冻:将步骤(1)获得的石豆兰饮片摊开进行冷冻,冷冻温度为一 5°C。
[0032](3)低温粉碎:将步骤(2)获得的石豆兰饮片在一 5°C的低温条件下进行粉碎,过筛,得40~100目的粗粉。
[0033](4)低温真空微波干燥:将步骤(3)获得的石豆兰粗粉放入真空微波干燥箱中,开启电源,进行低温真空微波干燥,调整微波功率:lkw,微波干燥总时间,2h,干燥温度:一20°C;真空度:0.04Pa。微波干燥过程中可以采取间隔30s,加热30s的微波处理方式(即每加热30s就停止加热30s然后再继续加热30s再停止加热30s,依次循环), [0034](5)低温气流粉碎:将步骤(4)获得的石豆兰干燥粉在0°C以下的低温条件下进行超细粉碎,至200目以下。
[0035](6)低温高频振动粉碎:将步骤(5)获得的石豆兰超细粉在低温高频振动粉碎机中进行超微粉碎,控制温度在一 5°C左右,使其粒径达到0.2_~Inm之间(其粒径的检测可以通过扫描电镜、进行检测)。
[0036](7)分装与包装:取步骤(6)制得的超微粉,经微波功率Ikw频率2450MHZ微波灭菌2分钟,放至室温后,在温度18~26°C,湿度65%以下的无菌分装室进行分装,按照每包I~5克的规格进行分装及外包装,制得成品。制得的石豆兰超微粉为黄绿色的极细粉末,手捻无颗粒感,显微镜下未见完整的细胞。电镜下测得平均粒径为22.6um。
[0037]实施例2:
[0038](I)预处理:取石豆兰药材,除去杂质,用水洗净,切成2~4mm饮片;
[0039](2)低温冷冻:将步骤(1)获得的石豆兰饮片摊开进行冷冻,冷冻温度为一 80°C。
[0040](3)低温粉碎:将步骤(2)获得的石豆兰饮片在一 80°C的低温条件下进行粉碎,过筛,得40~100目的粗粉。
[0041](4)低温真空微波干燥:将步骤(3)获得的石豆兰粗粉进行低温真空微波干燥,微波功率:80kw,微波干燥总时间,0.lh,温度:一 50°C ;真空度:0.09Pa。微波干燥过程中可以采取间隔60s,加热60s的微波处理方式(即每加热60s就停止加热60s然后再继续加热60s再停止加热60s,依次循环),
[0042](5)低温气流粉碎:将步骤(4)获得的石豆兰干燥粉在一 50°C的低温条件下进行粉碎,至200目以下。
[0043](6)低温高频振动粉碎:将步骤(5)获得的石豆兰超细粉在高频共振磨粉碎机或其它超微粉碎机械中进行超微粉碎,使其粒径达到0.2mm~Inm之间(其粒径的检测可以通过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等方法进行检测)。[0044](7)分装与包装:取步骤(6)制得的超微粉,经微波功率Ikw频率2450MHZ微波灭菌2分钟,放至室温后,在温度18~26°C,湿度65%以下的无菌分装室进行分装,按照每包I~5克的规格进行分装及外包装,制得成品。制得的石豆兰超微粉为黄绿色的极细粉末,手捻无颗粒感,显微镜下未见完整的细胞。电镜下测得平均粒径为28.3um。
[0045]实施例3:
[0046](I)预处理:取石豆兰药材,除去杂质,用水洗净,切成2~4mm饮片; [0047](2)低温冷冻:将步骤(1)获得的石豆兰饮片摊开进行冷冻,冷冻温度为一 40°C。
[0048](3)低温粉碎:将步骤(2)获得的石豆兰饮片在一 40°C的低温条件下进行粉碎,过筛,得40~100目的粗粉。
[0049](4)低温真空微波干燥:将步骤(3)获得的石豆兰粗粉进行低温真空微波干燥,微波功率:40kw,微波干燥总时间,0.6h,温度:一 35°C ;真空度:0.07Pa。微波干燥过程中可以采取间隔90s,加热900s的微波处理方式(即每加热90s就停止加热90s然后再继续加热90s再停止加热90s,依次循环),
[0050](5)低温气流粉碎:将步骤(4)获得的石豆兰干燥粉在一 20°C的低温条件下进行超细粉碎,至200目以下。
[0051](6)低温高频振动粉碎:将步骤(5)获得的石豆兰超细粉在高频共振磨粉碎机或其它超微粉碎机械中进行超微粉碎,使其粒径达到0.2mm~Inm之间(其粒径的检测可以通过扫描电镜方法进行检测)。
[0052](7)分装与包装:取步骤(6)制得的超微粉,经微波功率Ikw频率2450MHZ微波灭菌2分钟,放至室温后,在温度18~26°C,湿度65%以下的无菌分装室进行分装,按照每包I~5克的规格进行分装及外包装,制得成品。制得的石豆兰超微粉为黄绿色的极细粉末,手捻无颗粒感,显微镜下未见完整的细胞。电镜下测得平均粒径为26.9um。
[0053]实施例4:
[0054](I)预处理:取石豆兰药材,除去杂质,用水洗净,切成2~4mm饮片;
[0055](2)低温冷冻:将步骤(1)获得的石豆兰饮片摊开进行冷冻,冷冻温度为一 5°C。
[0056](3)低温粉碎:将步骤(2)获得的石豆兰饮片在一 5°C的低温条件下进行粉碎,过筛,得40~100目的粗粉。
[0057](4)低温真空微波干燥:将步骤(3)获得的石豆兰粗粉进行低温真空微波干燥,微波功率:lkw,微波干燥总时间,2h,温度:一 20°C ;真空度:0.04Pa。微波干燥过程中可以采取间隔30s,加热30s的微波处理方式(即每加热30s就停止加热30s然后再继续加热30s再停止加热30s,依次循环),
[0058](5)低温气流粉碎:将步骤(4)获得的石豆兰干燥粉在0°C以下的低温条件下进行超细粉碎,至300目以下。
[0059](6)分装与包装:取步骤(6)制得的超微粉,经微波功率Ikw频率2450MHZ微波灭菌2分钟,放至室温后,在温度18~26°C,湿度65%以下的无菌分装室进行分装,按照每包I~5克的规格进行分装及外包装,制得成品。制得的石豆兰超微粉为黄绿色的极细粉末,手捻无颗粒感,显微镜下未见完整的细胞。电镜下测得平均粒径为26.2um。
[0060]实施例5:
[0061](I)预处理:取石豆兰药材,除去杂质,用水洗净,切成2~4mm饮片;[0062](2)低温冷冻:将步骤(1)获得的石豆兰饮片摊开进行冷冻,冷冻温度为一 40°C。
[0063](3)低温粉碎:将步骤(2)获得的石豆兰饮片在一 40°C的低温条件下进行粉碎,过筛,得40~100目的粗粉。
[0064](4)低温真空微波干燥:将步骤(3)获得的石豆兰粗粉进行低温真空微波干燥,微波功率:40kw,微波干燥总时间,0.6h,温度:一 35°C ;真空度:0.07Pa。微波干燥过程中可以采取间隔60s,加热60s的微波处理方式(即每加热60s就停止加热60s然后再继续加热60s再停止加热60s,依次循环),
[0065](5)低温高频振动粉碎:将步骤(4)获得的石豆兰超细粉在高频共振磨粉碎机中进行超微粉碎,使其粒径达到0.2_~Inm之间(其粒径的检测可以通过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等方法进行检测)。
[0066](6)分装与包装:取步骤(6)制得的超微粉,经微波功率Ikw频率2450MHZ微波灭菌2分钟,放至室温后,在温度18~26°C,湿度65%以下的无菌分装室进行分装,按照每包I~5克的规格进行分装及外包装,制得成品。制得的石豆兰超微粉为黄绿色的极细粉末,手捻无颗粒感,显微镜下未见完整的细胞。电镜下测得平均粒径为28.lum。
[0067]实施例6:
[0068](I)预处理:取石豆兰药材,除去杂质,用水洗净,切成2~4mm饮片;
[0069](2)低温冷冻:将步骤(1)获得的石豆兰饮片摊开进行冷冻,冷冻温度为一 40°C。
[0070](3)低温粉碎:将 步骤(2)获得的石豆兰饮片在一 40°C的低温条件下进行粉碎,过筛,得40~100目的粗粉。
[0071](4)低温真空微波干燥:将步骤(3)获得的石豆兰粗粉进行低温真空微波干燥,微波功率:40kw,微波干燥总时间,0.6h,温度:一 35°C ;真空度:0.07Pa。微波干燥过程中可以采取间隔90s,加热90s的微波处理方式(即每加热90s就停止加热90s然后再继续加热90s再停止加热90s,依次循环),
[0072](5)低温高频振动粉碎:将步骤(4)获得的石豆兰干燥粗粉在高频共振磨粉碎机中进行超微粉碎,使其粒径达到200目以下
[0073](6)低温气流粉碎:将步骤(5)获得的石豆兰干燥粉在一 20°C的低温条件下进行超细粉碎,至0.2_~Inm之间。(其粒径的检测可以通过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等方法进行检测)。
[0074](7)分装与包装:取步骤(6)制得的超微粉,经微波功率Ikw频率2450MHZ微波灭菌2分钟,放至室温后,在温度18~26°C,湿度65%以下的无菌分装室进行分装,按照每包I~5克的规格进行分装及外包装,制得成品。制得的石豆兰超微粉为黄绿色的极细粉末,手捻无颗粒感,显微镜下未见完整的细胞。电镜下测得平均粒径为26.7um。
[0075]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
【发明内容】
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石豆兰超微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处理:取新鲜或干燥石豆兰药材,除去杂质,用水洗净,切成片或段或丝;(2)低温冷冻:将步骤(1)获得的石豆兰摊开进行冷冻,冷冻温度为一5~一 80°C ; (3)低温粉碎:将步骤(2)获得的石豆兰在O~一80°C的低温条件下进行粉碎,过筛,得40~100目的粗粉;(4)低温真空微波干燥:将步骤(3)获得的石豆兰粗粉进行低温真空微波干燥,微波功率:1~80kw,温度:一5~一50°C,真空度:0.04~0.09Pa,微波干燥总时间,0.1~2h ; (5)低温气流粉碎:将步骤(4)获得的石豆兰干燥粉在O~一40°C的低温条件下进行超细粉碎,至200目以下; (6)低温共振超微粉碎:控制温度在20°C以下,将步骤(5)获得的石豆兰超细粉进行共振超微粉碎,使其粒径达到300目以下; (7)分装与包装:取步骤(6)制得的超微粉,经微波灭菌后在无菌分装室进行分装,按照每包I~5克的规格进行分装及外包装,制得石豆兰超微粉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豆兰超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冷冻温度在一10 ~一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豆兰超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粉碎温度在一5 ~一25°C。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豆兰超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微波干燥过程中采取加热30~60s,间隔30~90s的微波处理方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豆兰超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低温微波处理的总时间在0.5~2小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豆兰超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低温粉碎温度在O~一5°C。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豆兰超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无菌分装室温度在18~26°C,相对湿度在65%以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豆兰超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述的微波灭菌是在功率I~3kw、频率2450~3000MHZ的微波条件下灭菌2~lOmin。
【文档编号】A61K36/898GK103948799SQ201410105526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0日
【发明者】李明焱, 董忠静, 李振皓, 崔玉海, 朱仙莲, 徐靖, 王瑛 申请人:武义寿仙谷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