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便血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11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治疗便血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便血的中药制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白头翁10-35g,生地10-45g,伏龙肝10-40g,铁苋菜10-70g,藤黎根10-30g,煅花蕊石10-40g,降香10-50g,苎麻根10-60g。本发明的中药制剂诸药配伍,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治疗便血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不复发,且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
【专利说明】治疗便血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便血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便血是下消化道出血的特殊症状,指大便带血,或全血便,如出血时间较长(超过8小时),也可呈黑便。一般来说,肛门及直肠、结肠、小肠、急性感染性疾病、血液与血管疾病、代谢与营养紊乱以及中毒性疾病,均能导致便血的发生。
[0003]中医的“肠风”、“脏毒”、“结阴”三者均指便血。或先血后便,或先便后血,或单纯下血。《金匮》有远血、近血之分。《景岳全书》进一步阐明远血者,或在小肠,或在胃;近血者,或在大肠,或在肛门。《证治要诀》以血色清而鲜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圣济总录》谓阴气内结者为结阴,痔疾亦包括在内。大凡便血,致病原因有二,一是脾虚不能统血,二是湿热下注伤损大肠阴络。
[0004]脾气虚弱证见 下血质稀色淡,淋浙不断,或便血紫黯,伴见面色不华、神疲懒言、眩晕耳鸣、腹痛隐隐、喜热畏寒,苔薄白质淡或有齿痕。属脾虚气弱,统摄失职,宜温中健脾法。
[0005]湿热下注大便下血如溅,如质清色鲜、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者,属热迫大肠,伤及血络,宜凉血止血法;若血下污浊、质稠量多、大便不畅、小便热涩,多为大肠湿热,用清热利湿解毒法;如便血日久,湿热未清,营阴已亏者,治当虚实兼顾,和营清热。
[0006]现有的治疗便血的西药副作用大、价格昂贵,且愈后容易复发。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治愈率高、愈后不复发的治疗便血的中药制剂。
[0008]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治疗便血的中药制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白头翁10_35g,生地10-45g,伏龙肝10-40g,铁觅菜10_70g,藤黎根10_30g,煅花蕊石10_40g,降香10_50g,芒麻根 10-60g。
[0010]优选的,治疗便血的中药制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白头翁20g,生地30g,伏龙肝30g,铁觅菜50g,藤黎根30g,煅花蕊石IOg,降香30g,芒麻根30g。
[0011]用法:水煎服,日I剂,早晚2次分服。
[0012]本发明各中药原料的药理活性如下:
[0013]白头翁,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主治热毒痢疾,鼻紐,血痔,带下,阴痒,痈疮,瘰疬。
[0014]生地,甘,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心烦,舌绛,血热吐衄,斑疹紫黑,热病伤阴,消渴多饮。
[0015]伏龙肝,味辛、微温,归脾、胃、肝经,温中燥湿,止呕止血。治呕吐反胃,腹痛泄泻,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妇女妊娠恶阻,崩漏带下,痈肿溃疡。[0016]铁苋菜,性凉,味苦、涩。清热解毒,利湿,收敛止血。用于肠炎,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外治痈疖疮疡,皮炎湿疹。
[0017]藤黎根,酸、涩,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防肿瘤抗癌,祛风除湿,利尿止血,解毒消肿,消化不良、呕吐、风湿痹痛、风湿骨痛、消化道癌肿、消化道肿瘤、痈疡疮疖、风湿骨痛及
黄疸等症。
[0018]煅花蕊石,酸,涩,平,归肝经,化瘀;止血。主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妇血晕;死胎;胞衣不下;金疮出血。
[0019]降香,辛,温,归肝、脾经,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用于脘腹疼痛,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损伤,外伤出血。
[0020]苎麻根,甘,寒,归心、肝经,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治热病大渴、大狂,血淋,癃闭,吐血,下血,赤白带 下,丹毒,痈肿,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0021]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中药制剂诸药配伍,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治疗便血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不复发,且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3]实施例1
[0024]治疗便血的中药制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白头翁10g,生地45g,伏龙肝20g,铁觅菜IOg,藤黎根20g,煅花蕊石40g,降香40g,芒麻根10g。
[0025]实施例2
[0026]治疗便血的中药制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白头翁35g,生地10g,伏龙肝40g,铁觅菜30g,藤黎根IOg,煅花蕊石30g,降香IOg,芒麻根60g。
[0027]实施例3
[0028]治疗便血的中药制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白头翁30g,生地20g,伏龙肝IOg,铁觅菜70g,藤黎根20g,煅花蕊石20g,降香50g,芒麻根40g。
[0029]实施例4
[0030]治疗便血的中药制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白头翁20g,生地30g,伏龙肝30g,铁觅菜50g,藤黎根30g,煅花蕊石IOg,降香30g,芒麻根30g。
[0031]方中,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生地清热凉血、益阴生津;伏龙肝温中止血;铁苋菜清热解毒,利湿,收敛止血;藤黎根清热解毒,清热利湿;花蕊石收敛止血;降香行气活血,止血,止痛;苎麻根清热解毒;诸药配伍,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
[0032]利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对94例便血患者临床治疗观察,10天内治愈83例,其余11例患者症状均明显好转,均于15剂内痊愈,治疗期间无不适反应,治愈后随访均无复发。
[0033]疗效判断标准:
[0034]治愈:便血症状消失;
[0035]好转:便血次数减少或便血量减少;
[0036]无效:便血症状未见好转。[0037]典型病例I
[0038]宋**,女,48岁,发现大便带有血丝,近日加重,疑是痔疮,到肛肠科检查排除。观其面色苍白,身疲,纳呆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细。为湿热下注,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经用此方加减治疗,10剂即愈。嘱其注意少吃或不吃辛辣之品,多吃蔬菜。随访3年未见复发。
[0039]典型病例2
[0040]崔**,男52岁,便血,一日二次,时伴恶臭,体质渐渐消瘦,食欲不振,刻下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大便带血,气味 恶臭,日趋加重,舌红苔黄白腻,脉沉滑数。用本发明中药制剂进行治疗,8剂后便血症状明显好转,继服5剂而愈,嘱其少吃或不吃辛辣之品,后随访5年未发作。
【权利要求】
1.治疗便血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白头翁10-35g,生地10-45g,伏龙肝10-40g,铁苋菜10_70g,藤黎根10_30g,煅花蕊石10_40g,降香10-50g,苎麻根 10-60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便血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白头翁20g,生地30g,伏龙肝30g,铁觅菜50g,藤黎根30g,煅花蕊石IOg,降香30g,苎麻 根30g。
【文档编号】A61K36/804GK104000930SQ201410235576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30日
【发明者】王行美 申请人:王行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