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背部的矫形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294172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用于治疗背部的矫形装置的制造方法
用于治疗背部的矫形装置本申请为申请日为:2010年02月26日、申请号为:201080009576.4、发明名称为:用于治疗背部的矫形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于用于治疗下背部的矫形装置。所述装置的实施例经例示为用于在腰骶矫形器的特定配置中进行腰部矫形管理。

背景技术:
很多人常常经历慢性下背部疼痛。下背部疼痛通常通过休息、止痛剂、消炎药、物理治疗法以及腰部支撑件形式的矫形装置或矫形器来处理。可使用各种类型的腰部支撑件,包括骶骨间(SIO)、腰骶(LSO)和胸腰骶(TLSO)矫形器。使用腰部支撑件的典型指征包括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术后稳定、稳定且非移位的脊椎骨折、脊椎滑脱、椎骨脱离和衰退性脊椎病变。这些腰部支撑件所采用的一种作用机制包括通过抵抗弯曲、延伸、骨盆倾斜、脊椎旋转和侧向弯曲来固定下背部。另一机制是骨盆稳定,其中腰部支撑件维持骨盆相对于脊椎恰当对准,且减少腰骶区中的疼痛。又一机制是液体静升力,其在轻轻压缩腹腔且增大腹内压力时发生。在再一机制中,腰部支撑件引入脊柱前凸支撑件或维持腰部支撑件以便提供正确的腰部脊柱前凸以实现疼痛缓解、脊椎稳定和姿势改善。手部患有关节炎的患者往往无法灵活地收紧和调整腰部支撑件以及其它类型的矫形装置。已使用各种形式的闭合系统(例如,钩环、带扣和系带)来促进闭合这些支撑件且将其保持于佩戴者身上。然而,这些已知形式的闭合系统中有许多无法让人足够容易地调整腰部支撑件,这导致无法在佩戴者的背部上施加足够压缩。已提议了一些闭合系统,其包括通过一系列导引元件(例如,滑轮、柱、环或眼孔)牵拉张紧元件(例如,条带、缆线或软绳)以便形成机械优势。但,这些已知系统中有许多遭受在调整张紧元件时在导引元件上产生摩擦力的缺陷。另一缺点是在许多已知腰部支撑件中,在佩戴者的单侧上提供单个张紧元件或两个张紧元件,这又导致在调整张紧元件时腰部支撑件在佩戴者躯体上旋转。此旋转可引起佩戴者在佩戴者腰部区的最佳区域外部施加压力的风险。已知腰部支撑件所具有的另一缺陷是因为人体体型不一,所以诊所必须保存许多不同尺码的支撑件。即使备有恰当尺码的支撑件,佩戴者的解剖学形状和体型也可能在佩戴所述装置的同时随治疗过程而改变。一些腰部支撑件包括尺寸通用的板,往往不太适合患者。这样的话,因为在佩戴者的脊椎区和椎旁肌肉组织上施加的压力不一致或不适当,所以会造成支撑不充分和不适。美国专利申请案公开号2007/0179417A1、2005/0059917A1以及2005/0054960A1分别揭露腰部支撑件,然而这些专利都没有揭露其中带部件经由柔性带附件而可移除地被固定至一闭合系统以便容许带部件长度减小而不会阻碍闭合系统的腰部支撑件,以及揭露一种闭合系统,其以可滑动和线性的方式经由位在一板的区域中的狭槽而备安装至一板,其对应于穿戴者的椎旁肌肉组织以提供均匀压力分布于穿戴者的背部上。鉴于已知腰部支撑件的缺点,需要一种矫形装置,其使用简单但能够抵靠着佩戴者施加压缩以有效地治疗和稳定下背部和其它疲软组织,尺码可定制,且提供能够服务各种各样的解剖学轮廓和治疗等级的充足解剖学支持。

技术实现要素:
在本发明的矫形装置的实施例中,所述矫形装置为腰骶矫形器或腰部支撑件。矫形装置包括板、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分的第一细长带部件以及将第一带部件耦合到板的闭合系统。闭合系统以可滑动方式安装到板且经布置以在第一与第二线性方向之间相对于板移动第一带部件。第一带附件紧固到闭合系统且柔性地从其延伸。第一带附件以可移除方式紧固到第一带部件的第二端部分。在优选实施例中,闭合系统包括滑轮系统和第一细长张紧元件,所述第一张紧元件具有连接到滑轮系统的第二端。滑轮系统优选地具有四比一的比率,但也可以此优选比率的变型来提供。滑轮系统包括第一滑轮连接器,其包括以可滑动方式啮合由板形成的细长狭槽的插销。第一张紧元件经布置以相对于板移动第一带部件,且张紧元件的第一端可以可调整方式紧固到第一带部件。张紧元件可为缆线、软绳、条带或其它合适元件,其用以允许使用者经由闭合系统在背部的腰部区上施加张力和压力。闭合系统可包括剂量计,其具有代表闭合系统的收紧设定的指示特征。在示范性实施例中,矫形装置还包括第二带部件,其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分。第二带部件的第二端部分经由闭合系统连接到第一带部件的第二端部分。闭合系统包括对应于第一和第二带部件的第一和第二张紧元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张紧元件经布置以分别朝向第一和第二带部件的第一端部分延伸。第一和第二带部件的第一端部分经布置为以可移除方式紧固到彼此。在此变型中,闭合系统包含滑轮系统,其包括安装于板上的第一和第二滑轮连接器以便在第一和第二线性方向上滑动。第一和第二张紧元件各自紧固到第一和第二滑轮连接器。闭合系统优选地在板上延伸以便向板自身上施加压力,进而在矫形装置收紧在佩戴者的腰部区上时在佩戴者的腰部区上均匀地分布压力。滑轮系统产生机械优势,且有利地采用四比一的比率以便减少张紧元件的行程。滑轮系统内部的轴承减少摩擦力且促进远离闭合系统牵拽张紧元件。此外,在采用两个带部件的情况下,矫形装置使用第一和第二张紧元件,其对应于第一和第二带部件且在相反方向上延伸。通过平衡用以在腰部区上收紧所述装置所需要的负荷,装置消除旋转且减少每一张紧元件所需要的负荷。通过这些特征的组合,矫形装置可不费力气地用以施加腹内压力以便对脊椎进行减负和固定且提供有效的疼痛缓解。第一把手紧固到第一张紧元件的第一端,且可以可调整方式紧固到第一带部件。第一把手具有第一端部分和第二端部分,所述第二端部分比所述第一端部分更刚性。第一张紧元件啮合把手的第二端部分。在把手的示范性实施例中,所述把手具有第一把手部分,其界定预定解剖学形状且由至少一种弹性材料形成。把手具有第二把手部分,其比第一部分更刚性。优选地,第一和第二把手部分一体式紧固到彼此,且由聚合材料组成。第一把手部分优选地经配置以在佩戴者的形体上弯曲且在处于未使用或未弯曲配置中时返回到预定解剖学形状。可在把手上在内表面或面向带部件的表面上提供钩材料。优选地,第一带部件的外表面的大致全部由可接纳钩的材料形成,以便允许把手紧固在第一带部件的任何部分上。归因于第一把手部分的柔性和弹性,把手允许容易地由佩戴者调整。把手轮廓的设计符合解剖学,以使得其可在佩戴在佩戴者身上时完全紧固到带部件,而不会突出或对佩戴者造成不适。第二把手部分为更刚性的,这使得把手更耐用以在从闭合系统牵拽张紧元件时经受住负荷。在优选实施例中,带部件具有第一预定长度,且其长度可从第二端部分减小。第一带部件具有多个间隔区段,所述间隔区段经布置以用工具切断以便减小带的长度。这些间隔区段可从具有较厚和较薄部分的热成形区界定,其中每一较厚部分界定预定定尺码尺寸,且其中所述较薄部分优选地为沿其对所述区段进行切断或切割以便减小带部件的长度的位置。第一带部件具有外表面,使得不管减小的带部件的长度如何,新的端部分经布置为以可移除方式啮合第一带附件。外表面可由能够紧固到可提供于带附件上的钩材料的环材料形成。为了促进减小带部件的尺码,带部件界定多个厚度减小的区段,其按对应于带部件的不同预定长度的预定顺序布置。第一带部件的外表面大致全部可由可接纳钩的材料形成,第一带部件的在与所述内表面相对的侧面上且朝向佩戴者指向的内表面大致全部可由通气三维织物形成。根据带部件的这些特征,带部件可通用地定尺码,因此通过减小带部件的特定长度来适应多种腰围。取决于佩戴者的体型,临床医生可修改带部件的长度以便配合个别佩戴者,且随治疗周期,容易根据佩戴者的体型变化来对带进行重新定尺码。所述板可为柔性的且在解剖学上经定形以对应于人体背部的腰部区。具体地说,所述板经布置以通过具有大体上远离人体背部的脊椎区突出的向外指向的弯曲来缓解脊椎区上的压力。所述板还经配置以通过具有在人体背部的椎旁肌肉组织上延伸的向内指向的轮廓来在椎旁肌肉组织上施加均匀压力。板经配置有狭槽以适应闭合系统,使得狭槽至少大致位于佩戴者的脊椎区之外的椎旁肌肉组织上。鉴于板的柔性和形状以及闭合系统安装于板上的位置,优选地仅在椎旁肌肉组织上施加压力,进而提供矫形装置在佩戴者的腰部区上的轻轻接触。因而,在佩戴者的腰部区上避免压力尖峰,而仍提供对佩戴者的下背部的有效固定。刚性面板可以枢转方式连接到板,这允许髋部生长且进一步帮助自动适应各种形体。在面板为后部面板的情况下,后部面板界定大体上远离脊椎区突出的向外指向的弯曲。后部面板通过具有在人体背部的椎旁肌肉组织上延伸的向内指向的轮廓来在椎旁肌肉组织上施加均匀压力。刚性面板也可经布置以用于前部应用,借此所述面板适于支撑佩戴者的腹部区域且紧固到带部件的第一端部分中的至少一者。刚性面板可紧固到矫形装置的内表面,优选地沿着板的内表面。在变型中,所述板由纺织盖子覆盖,所述盖子由透气材料构成。刚性面板在附接点处连接到纺织盖子,使得其以枢转方式连接到板,进而经布置以适应佩戴者的髋部移动,同时维持对佩戴者的腰部区的支撑。板和刚性面板两者均可为可热成形的且可修整的,以适应大多数体型。其优选地用衬垫材料包围且界定通风开口。板和刚性面板经定形以配合佩戴者的形体,且在解剖学上经轮廓设计以较好地固定脊椎且使患者舒适度达到最大。板和刚性面板的特定轮廓防止手术位置上的压力且在椎旁肌肉组织上提供压力。附图说明参看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矫形装置,附图展示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将注意到,仅借助于实例来说明附图中所揭示的装置。下文中所描述以及附图中所说明的各种元件和元件组合可以不同方式布置和组织,得出的实施例仍属于本文中所描述的装置的精神和范围。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矫形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前视平面图。图2为展示图1的实施例的后视平面图。图3为展示根据图1的实施例的背板和闭合系统的变型的实施例的示意性平面图。图4A为展示背板的实施例的侧面正视图。图4B为展示图4A的背板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C为展示在佩戴者的下背部上的装置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其为压力映射的示意性表示。图4D为展示来自图4D的压力映射栅格的示意图。图5为展示图1的装置中的或供与图1的装置一起使用的板或刚性面板的实施例的平面图。图6为展示图1的装置中的或供与图1的装置一起使用的板或刚性面板的另一变型的平面图。图7为展示图1的装置中的或供与图1的装置一起使用的板或刚性面板的另一变型的平面图。图8为矫形装置的条带盖子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图9为矫形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前视图。图10为图1的矫形装置的后视图。图11为供在图9的矫形装置中使用的把手的实施例的俯视平面图。图12为图11中的把手的后视图。图13为图11中的把手的侧视图。图14为图11中的把手的前视图。图15为图11中的把手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A.概述结合附图阅读以下描述,可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参考符号指代相同元件。尽管本发明可具有各种修改和替代构造,但在图式中展示以及在下文中详细描述某些说明性实...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