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705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选取的原料药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连翘10-20克、红藤10-20克、败酱草10-20克、金铃子5-10克、蒲公英10-20克、苦参根8-12克、延胡索8-15克、当归尾10-20克、青皮8-12克、莪术5-10克、元胡10-20克、知母5-10克、鸡内金8-12克、三棱8-12克、坤草8-12克、紫花地丁8-12克、旱莲草5-10克。诸药互伍共奏健脾化湿,清热解毒,行气活血,软坚散结,消炎灭菌之功效,用于治疗盆腔炎见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且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包括子宫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可一处或几处同时发病,是妇女常见病之一。由于输卵管,卵巢统称附件,且输卵管发炎时常波及“近邻”的卵巢。因此,又有附件炎之称。
[0003]盆腔是女性内生殖器的聚集处,极易受到病菌感染引起盆腔炎。盆腔炎是子宫、卵巢、输卵管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炎症的统称,常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下腹疼痛、尿频尿急、畏寒发热等症状。盆腔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盆腔炎的危害更大。女性一旦有了性生活,感染机会将大增,更易患上盆腔炎,如治疗不及时甚至会引发不孕症,因此,一定要积极的治疗。
[0004]盆腔炎的治疗方法很多,一般情况下会采用抗生素药物疗法、物理疗法对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但由于盆腔炎细菌易攻,药物难防的特点,单一的药物疗法和物理疗法治疗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且往往会将有益菌和致病菌同时杀灭,造成多重感染。现有中药大多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调理内分泌,调整女性体质,但起效较慢、针对性不强,容易导致“慢兵对强敌”,引发炎症病原体的扩散、发展,从而耽误了病情。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克服了目前在治疗盆腔炎方面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见效快、疗效确切、无副作用且治愈率高的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
[0006]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07]连翘10-20克、红藤10-20克、败酱草10_20克、金铃子5_10克、蒲公英10_20克、苦参根8-12克、延胡索8-15克、当归尾10-20克、青皮8_12克、莪术5_10克、元胡10-20克、知母5-10克、鸡内金8-12克、三棱8-12克、坤草8_12克、紫花地丁 8_12克、旱莲草5_10克。
[0008]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0009]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10]连翘10克、红藤10克、败酱草10克、金铃子5克、蒲公英10克、苦参根8克、延胡索8克、当归尾10克、青皮8克、莪术5克、元胡10克、知母5克、鸡内金8克、三棱8克、坤草8克、紫花地丁 8克、旱莲草5克。
[0011]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0012]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13]连翘15克、红藤15克、败酱草15克、金铃子8克、蒲公英15克、苦参根10克、延胡索12克、当归尾15克、青皮10克、莪术8克、元胡15克、知母8克、鸡内金10克、三棱10克、坤草10克、紫花地丁 10克、旱莲草8克。
[0014]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0015]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16]连翘20克、红藤20克、败酱草20克、金铃子10克、蒲公英20克、苦参根12克、延胡索15克、当归尾20克、青皮12克、莪术10克、元胡20克、知母10克、鸡内金12克、三棱12克、坤草12克、紫花地丁 12克、旱莲草10克。
[0017]上述中药制剂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按照传统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每日I剂,分2?3次口服。7剂为I疗程。
[0018]上述中药制剂的原料中药:
[0019]连翘,味苦,性微寒;归肺、心、胆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效。
[0020]红藤,味苦,性平;归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效。
[0021]败酱草,味辛、苦,性微寒;归胃、大肠、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功效。
[0022]金铃子,味苦,性寒;归肝、小肠、膀胱经。具有疏泄肝热,行气止痛之功效。
[0023]蒲公英,味甘、微苦,性平;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行水利尿之功效。
[0024]苦参根,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健脾利尿之功效。
[0025]延胡索,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脾经。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效。
[0026]当归尾,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功效。
[0027]青皮,味苦、辛,性温;归肝、胆、胃经。具有疏肝破气,散结消滞之功效。
[0028]莪术,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祛风除湿之功效。
[0029]元胡,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理气止痛,活血散瘀之功效。
[0030]知母,味苦,甘,性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之功效。
[0031]鸡内金,味甘,性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具有健胃消食,固精止遗之功效。
[0032]三棱,味苦,性平;归肝、脾经。具有破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效。
[0033]坤草,味辛、苦,性微寒;归心、肝、膀胱经。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之功效。
[0034]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
[0035]旱莲草,味甘、酸,性寒;归肝、肾经。具有滋阴益肾,凉血止血的作用。
[0036]中医认为,盆腔炎伤于风、寒、湿之邪,或饮食七情之变,致脾肾功能失调,气机阻滞,淤血、痰饮、湿浊之邪相续而生,积聚胞宫而发病。故治疗应坚持针对病灶、切中病机、标本兼治的原则。
[0037]本发明中药制剂中,连翘、蒲公英、红藤、败酱草、紫花地丁搭配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化瘀;当归尾、坤草可益气活血,调经止痛;金铃子、苦参根可清热燥湿,疏泄肝热,行气止痛;延胡索、三棱、元胡可破血化瘀,行气止痛;莪术、青皮可破血行气,消坚散结;知母、鸡内金、旱莲草可补益肾气,凉血止血,固精止遗。诸药配伍精良,具有清除湿热邪气,消散经脉郁结,补气养血,平补阴阳之功效,从而达到气血双盛,标本兼治之功效,可以快速清除子宫内膜及阴道残留的有毒物质,清除真菌病毒感染源,彻底使女性生殖器官内全面清洁环保,对盆腔炎有非常独到的治疗作用,可以彻底根治不复发。
[0038]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选择了 120例女性患者进行临床试验,年龄19-51岁,平均35岁,病程4个月-6年,平均27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患病时间、发病症状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0039]诊断标准:排除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内科合并症、外科疾病、药物过敏、非自愿接受中药治疗者,患者出现下腹部的坠痛、性交痛、腰骶部的胀痛、痛经、白带异常等盆腔炎的发作症状;妇检时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在子宫旁及输卵管一侧或双侧,手可扪及索状物,盆腔结缔组织炎时一侧或双侧有片状增厚,并有轻压痛或扪及包块。
[0040]治疗方法:
[0041]治疗组服用实施例2的中药制剂,加水煎制后服用,每日I剂,分2~3次口月艮,7剂为I疗程;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用药,一般采用给予患者头孢呋辛4.0g加入250mL0.9%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替硝唑0.4g,每日一次静脉滴注,每日一次,7天为I疗程。
[0042]疗效标准:
[0043]治愈:患者阳性症状全部消失,体征正常;
[0044]显效:患者大部分症状消失,体征基本正常,妇科检查结果显示改善明显,B超提示炎性包块明显缩小;
[0045]有效:患者症状、体征均有改善,B超提示盆腔症状、体征均有改善;
[0046]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检查结果显示病情无变化或有进展。
[0047]疗效结果:
[0048]两组病例治疗后的疗效对照结果见表1。治疗后,治疗组痊愈32例(53.3% ),显效17例(28.3% ),好转7例(11.7% ),无效4例(6.7% ),总有效率达93.3% ;对照组痊愈18例(30.0% ),显效20例(33.3% ),好转8例(13.3),无效14例(23.3%),总有效率为76.7% ;治疗组治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相比P <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49]表1:两组病例治疗后的疗效对照结果表
[0050]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连翘10-20克、红藤10-20克、败酱草10-20克、金铃子5_10克、蒲公英10-20克、苦参根8-12克、延胡索8-15克、当归尾10-20克、青皮8_12克、莪术5_10克、元胡10-20克、知母5-10克、鸡内金8-12克、三棱8-12克、坤草8_12克、紫花地丁 8_12克、旱莲草5_10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连翘10克、红藤10克、败酱草10克、金铃子5克、蒲公英10克、苦参根8克、延胡索8克、当归尾10克、青皮8克、莪术5克、元胡10克、知母5克、鸡内金8克、三棱8克、坤草8克、紫花地丁 8克、旱莲草5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连翘15克、红藤15克、败酱草15克、金铃子8克、蒲公英15克、苦参根10克、延胡索12克、当归尾15克、青皮10克、莪术8克、元胡15克、知母8克、鸡内金10克、三棱10克、坤草10克、紫花地丁 10克、旱莲草8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连翘20克、红藤20克、败酱草20克、金铃子10克、蒲公英20克、苦参根12克、延胡索15克、当归尾20克、青皮12克、莪术10克、元胡20克、知母10克、鸡内金12克、三棱12克、坤草12克、紫花地丁 12克、旱莲草10克。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4127814SQ201410353587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7日
【发明者】刘冰, 董月霞 申请人:刘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