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疗仪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274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电疗仪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布了电疗仪固定支架,包括上端外壁上设有螺纹的立柱、夹持盘、固定块和底座,立柱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夹持盘上开有螺纹通孔,夹持盘通过螺纹孔转动设置在立柱的上端,所述固定块上开有通孔和垂直设置的放置槽;立柱的下端设有螺旋凸起,在通孔内设置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沿立柱上螺旋凸起的旋转方向分布在通孔内壁,在支撑杆底部开有凹槽,凹槽内转动设置有滚轮,滚轮与所述立柱上的螺旋凸起配合。夹持盘与固定块通过通孔和螺纹通孔转动设置在立柱上,能够自由旋转而实现上下移动调节的功能,在工作中断时可将夹持盘与固定块旋转合拢至一起,减小空间的占用,方便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快速调节。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工具,具体是指电疗仪固定支架。 电疗仪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临床治疗各种急慢性伤口时,预防感染、促进愈合一直是医护人员面临的首 要问题,如何有效、快捷、微创或是无创、减痛或是无痛清创是伤口治疗的第一步,也是促进 伤口愈合的关键步骤。目前临床所采取的人工清创方法均达不到理想的要求,市面上的伤 口治疗有的可以携带,有的不能随意携带或是移动,主要是用于急性创面的清理,但是用于 伤口治疗的负压治疗机机体体积较大、机身重量大,无法携带;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设备需 要固定放置在合适的位置进行伤口治疗,且占用的空间较大,另外伤口治疗仪需要连接积 液罐来吸收伤口废物,当积液罐盛满需要更换,其更换过程繁杂,给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疗仪固定支架,将治疗仪稳定安放,在减少空间占用的 同时,能够快速实现治疗仪积液罐的更换。
[0004]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电疗仪固定支架,包括上端外壁上设有螺纹的立柱、夹持盘、固定块和底座,立柱固定 在底座上,所述夹持盘上开有螺纹通孔,夹持盘通过螺纹孔转动设置在立柱的上端,所述固 定块上开有通孔和垂直设置的放置槽;立柱的下端设有螺旋凸起,在通孔内设置有多个支 撑杆,所述支撑杆沿立柱上螺旋凸起的旋转方向分布在通孔内壁,在支撑杆底部开有凹槽, 凹槽内转动设置有滚轮,滚轮与所述立柱上的螺旋凸起配合。本发明工作时,将治疗仪固定 在夹持盘上,夹持盘与固定块分别通过螺纹孔和通孔转动设置在立柱上,能够自由旋转而 实现上下移动调节的功能,在工作中断时可将夹持盘与固定块旋转合拢至一起,减小空间 的占用,方便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快速调节;固定块上开有放置槽,与治疗仪连接使用的 积液罐置于放置槽中,用于收集伤口废物,本发明的放置槽采用自锁式机械固定,当积液罐 放入放置槽后实现自锁功能,保证积液罐的稳定固定,方便在积液罐盛满时快速更换。固定 块在上升或是下降时,通孔内壁上的支撑杆置于立柱上相邻的两个螺旋凸起之间,且位于 凹槽内的滚轮与螺旋凸起的上表面线接触,由于支撑杆沿螺旋凸起的旋转方向分布在通孔 内壁上,因此固定块转动时,滚轮沿螺旋凸起的上表面向上移动,避免出现传统的升降方式 中出现立柱脱丝的可能,滚轮的设置可对支撑杆与螺旋凸起之间的瞬时的冲击力起到缓冲 作用,将立柱与支撑杆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大大降低了立柱的受损程度,提高了 固定块的工作稳定性能。
[0005] 所述放置槽的槽底为倾斜设置的圆弧面,在固定块上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 的端部转动设置有挡板,挡板的一侧上安装有侧挡板,挡板的另一侧底部通过扭转弹簧与 固定块连接。积液罐的一侧外壁与倾斜的圆弧面接触,使得积液罐的中心降低,挡板的原始 位置处于水平状态,挡板的中部通过销轴转动设置在支撑块的一侧端部,而挡板的通过扭 转弹簧与固定块连接,当积液罐沿倾斜的圆弧面向下放置时,积液罐的重力作用到挡板上 使得挡板的一端向下移动,同时扭转弹簧被压缩,挡板另一端端部的侧挡板则与积液罐的 另一侧外壁接触,防止积液罐发生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当积液罐更换时,积液罐被取出,挡 板在扭转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原状。
[0006] 在所述固定块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扭转弹簧设置在压力传感器上,压力传 感器通过导线与外部的治疗仪连接。压力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固定在夹持盘上的治疗仪连 接,积液罐中的伤口废液快盛满时,积液罐以及罐内的废液总量达到最大,积液罐通过挡板 作用在压力传感器上,当总重量达到压力传感器的限定值,压力传感器控制治疗仪停止工 作,以方便人工对积液罐进行更换,为治疗仪的使用提供预警作用,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发生 中止行为,提高治疗仪的实用性。
[0007] 所述侧挡板为圆弧形。圆弧形的侧挡板能够与积液罐的外壁良好接触,避免在使 用过程中积液罐发生侧向偏移,保证积液罐的稳定工作。
[0008]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凹槽内的滚轮与螺旋凸起的上表面线接触,由于支撑杆沿螺旋凸起的旋转方 向分布在通孔内壁上,因此固定块转动时,滚轮沿螺旋凸起的上表面向上移动,避免出现传 统的升降方式中出现立柱脱丝的可能,滚轮的设置可对支撑杆与螺旋凸起之间的瞬时的冲 击力起到缓冲作用,将立柱与支撑杆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大大降低了立柱的受 损程度,提高了固定块的工作稳定性能; 2本发明,当积液罐沿倾斜的圆弧面向下放置时,积液罐的重力作用到挡板上使得挡板 的一端向下移动,同时扭转弹簧被压缩,挡板另一端端部的侧挡板则与积液罐的另一侧外 壁接触,防止积液罐发生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当积液罐更换时,积液罐被取出,挡板在扭转 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原状; 3本发明,当总重量达到压力传感器的限定值,压力传感器控制治疗仪停止工作,以方 便人工对积液罐进行更换,为治疗仪的使用提供预警作用,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中止行 为,提高治疗仪的实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块的截面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夹持盘、2-立柱、3-固定块、4-底座、5-通孔、6-凹槽、7-扭转弹簧、8-挡板、9-支撑 块、10-侧挡板、11-支撑杆、12-滚轮、13-螺旋凸起、14-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1]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上端外壁上设有螺纹的立柱2、夹持盘1、固定块3和 底座4,立柱2固定在底座4上,所述夹持盘1上开有螺纹孔,夹持盘1通过螺纹孔转动设置 在立柱2的上端,所述固定块3上开有通孔5和垂直设置的放置槽6 ;立柱2的下端设有螺 旋凸起13,在通孔5内设置有多个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沿立柱2上螺旋凸起13的旋 转方向分布在通孔5内壁,在支撑杆11底部开有凹槽,凹槽内转动设置有滚轮12,滚轮12 与所述立柱2上的螺旋凸起13配合。本发明工作时,将治疗仪固定在夹持盘1上,夹持盘1 与固定块2分别通过螺纹孔和通孔5转动设置在立柱2上,能够自由旋转而实现上下移动 调节的功能,在工作中断时可将夹持盘1与固定块3旋转合拢至一起,减小空间的占用,方 便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快速调节;固定块3上开有放置槽6,与治疗仪连接使用的积液罐 置于放置槽6中,用于收集伤口废物,本发明的放置槽6采用自锁式机械固定,当积液罐放 入放置槽6后实现自锁功能,保证积液罐的稳定固定,方便在积液罐盛满时快速更换。固定 块3在上升或是下降时,通孔5内壁上的支撑杆11置于立柱2上相邻的两个螺旋凸起13之 间,且位于凹槽内的滚轮12与螺旋凸起13的上表面线接触,由于支撑杆11沿螺旋凸起13 的旋转方向分布在通孔5内壁上,因此固定块3转动时,滚轮12沿螺旋凸起13上表面向上 移动,避免出现传统的升降方式中出现立柱脱丝的可能,滚轮12的设置可对支撑杆11与螺 旋凸起13之间的瞬时的冲击力起到缓冲作用,将立柱2与支撑杆11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 滚动摩擦,大大降低了立柱2的受损程度,提高了固定块3的工作稳定性能。
[0012] 所述放置槽6的槽底为倾斜设置的圆弧面,在固定块3上安装有支撑块9,所述支 撑块9的端部转动设置有挡板8,挡板8的一侧上安装有侧挡板10,挡板8的另一侧底部通 过扭转弹簧7与固定块3连接。积液罐的一侧外壁与倾斜的圆弧面接触,使得积液罐的中 心降低,挡板8的原始位置处于水平状态,挡板8的中部通过销轴转动设置在支撑块9的一 侧端部,而挡板8的通过扭转弹簧7与固定块3连接,当积液罐沿倾斜的圆弧面向下放置 时,积液罐的重力作用到挡板8上使得挡板8的一端向下移动,同时扭转弹簧7被压缩,挡 板8另一端端部的侧挡板10则与积液罐的另一侧外壁接触,防止积液罐发生水平方向上的 移动;当积液罐更换时,积液罐被取出,挡板8在扭转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原状。
[0013]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所述固定块3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4, 所述扭转弹簧7设置在压力传感器14上,压力传感器14通过导线与外部的治疗仪连接。压 力传感器14通过导线与固定在夹持盘1上的治疗仪连接,积液罐中的伤口废液快盛满时, 积液罐以及罐内的废液总量达到最大,积液罐通过挡板8作用在压力传感器14上,当总重 量达到压力传感器14的限定值,压力传感器14控制治疗仪停止工作,以方便人工对积液罐 进行更换,为治疗仪的使用提供预警作用,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中止行为,提高治疗仪的 头用性。
[0014] 作为优选,所述侧挡板10为圆弧形。圆弧形的侧挡板10能够与积液罐的外壁良 好接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积液罐发生侧向偏移,保证积液罐的稳定工作。
[001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 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电疗仪固定支架,包括上端外壁上设有螺纹的立柱(2)、夹持盘(1)、固定块(3)和底 座(4),立柱(2)固定在底座(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盘(1)上开有螺纹通孔(4),夹持 盘(1)通过螺纹孔转动设置在立柱(2)的上端,所述固定块(3)上开有通孔(5)和垂直设置 的放置槽(6);立柱(2)的下端设有螺旋凸起(13),在通孔(5)内设置有多个支撑杆(11),所 述支撑杆(11)沿立柱(2 )上螺旋凸起(13 )的旋转方向分布在通孔(5 )内壁,在支撑杆(11) 底部开有凹槽,凹槽内转动设置有滚轮(12),滚轮(12)与所述立柱(2)上的螺旋凸起(13) 配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疗仪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6)的槽底为倾 斜设置的圆弧面,在固定块(3)上安装有支撑块(9),所述支撑块(9)的端部转动设置有挡 板(8),挡板(8)的一侧上安装有侧挡板(10),挡板(8)的另一侧底部通过扭转弹簧(7)与 固定块(3)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疗仪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块(3)上安装有压 力传感器(14),所述扭转弹簧(7)设置在压力传感器上,压力传感器(14)通过导线与外部 的治疗仪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疗仪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10)为圆弧形。
【文档编号】A61M27/00GK104117134SQ201410362908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9日
【发明者】张文 申请人:成都千里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