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04754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中药【技术领域】。该中药制剂是由麻黄、细辛、土丁桂、羊奶果、半夏、陈皮、通光散、蟾皮、茯苓、山药、雪参、黄芪、大枣、款冬花、牡荆子、石链子、榆叶、远志、炙甘草等19味中药材原料制成。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哮喘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制备工艺简便、制剂稳定性好、方便携带服用,易于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0002]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 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 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但症状可自行或经治疗缓解。全世 界约有一亿哮喘患者,哮喘已成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一种主要慢性疾病,我国哮喘的患 病率约为1%,儿童可达3%,据测算全国约有1千万以上哮喘患者。
[0003] 本病的病因较复杂,大多认为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 重影响。研究表明,哮喘其遗传度约在70%?80%;其环境激发因素有:吸入物、感染、食物、 气候改变、精神因素和运动等。
[0004] 目前,治疗哮喘的西药有:阿托品、东莨菪碱、654-2和异丙托溴铵和地尔硫草、维 拉帕米、硝苯吡啶等,但是其大多只针对哮喘的一种或几种症状,且长期服用的毒副作用较 大,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0005] 中医认为,哮喘是由于肺失宣降、气机不利、久郁化火、火热灼津为痰、致气机痹 阻、滞久则成瘀。近年来,更强调内外因的协同作用使哮喘反复发作。内因是肺、脾、肾三脏 亏虚,卫表不固,痰浊内生;外固是六淫、七情、饮食劳倦及与病人不相容的某些物质等。本 发明正是依据以上辨证,兼顾多种证候,精心配伍而成。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质量稳定、疗效可靠的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本发明的 目的还在于提供该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该工艺要简便可行、符合口服药物体内吸收过程, 使最终制得的中药制剂稳定性好,疗效可靠。
[0007] 本发明的发明人依据中医对哮喘的辨证认识和自身多年的中医临床实践,在总结 传统验方的基础上,重新配伍药材,并在临床实践中反复摸索调整,终于获得一个对哮喘具 有显著治疗效果的中药组方;发明人根据口服制剂的吸收特点和现代制剂工艺的优势,发 明了工艺简便、兼顾稳定性和疗效的现代制剂工艺。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中药组方为(以重 量份计):麻黄10-14份、细辛8-12份、土丁桂10-14份、羊奶果10-14份、半夏8-12份、陈 皮15-18份、通光散8-12份、蟾皮4-8份、茯苓8-12份、山药10-14份、雪参8-12份、黄芪 15-18份、大枣8-12份、款冬花8-12份、牡荆子10-14份、石链子8-12份、榆叶15-20份、远 志8-12份、炙甘草20-25份。
[0008] 临床实践中有2个配比治疗效果最为显著,这2个配比分别为(以重量份计): 1、麻黄12份、细辛10份、土丁桂12份、羊奶果12份、半夏11份、陈皮16份、通光散10 份、蟾皮7份、茯苓10份、山药12份、雪参10份、黄芪16份、大枣10份、款冬花10份、牡荆 子12份、石链子10份、榆叶17份、远志10份、炎甘草23份; 2、麻黄13份、细辛11份、土丁桂11份、羊奶果12份、半夏10份、陈皮17份、通光散9 份、蟾皮6份、茯苓10份、山药13份、雪参11份、黄芪17份、大枣10份、款冬花11份、牡荆 子12份、石链子10份、榆叶18份、远志11份、炎甘草24份。
[0009] 本发明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为以下步骤: 按本发明中药组方称取麻黄、细辛、土丁桂、羊奶果、半夏、陈皮、通光散、蟾皮、茯苓、山 药、雪参、黄芪、大枣、款冬花、牡荆子、石链子、榆叶、远志、炙甘草等药材,分别粉碎,混合, 加入6-10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1-3小时,过滤;滤渣加入4-8倍初始药材重量的纯化 水,回流煎煮1-2小时,过滤,将两次滤液混合,浓缩为原体积的1/4,即得提取液,将该提取 液浓缩至密度为1.20-1.36(70-801:测),即为中药浸膏,然后,将中药浸膏添加辅料制成成 品中药制剂。
[0010] 本发明中药制成的制剂,其剂型可以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液体制 齐U、口含剂、冲剂。
[0011] 本发明所用中药材的性质及功效: 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 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选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 黄的干燥草质茎。
[0012] 细辛:祛风,散寒,行水,开鸾。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选马 兜铃科植物细辛的干燥根茎。
[0013] 土丁桂:止咳平喘,清热利湿,散淤止痛。用于支气管哮喘,咳嗽,黄疸,胃痛,消化 不良,急性肠炎,痢疾,泌尿系感染,白带,跌打损伤,腰腿痛。选旋花科土丁桂属植物土丁桂 全草入药。
[0014] 羊奶果:止咳平喘,收敛止泻。主治哮喘,虚咳,慢性支气管炎,肠炎,腹泻,跌打肿 痛,风湿疼痛,黄疸。还可治吐血,咯血,咽喉肿痛,感冒,小儿惊风,疮癣等症。选胡颓子科 羊奶果,以根、果、叶入药。
[0015]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 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选天南星科 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0016]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选芸香科植物橘 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0017] 通光散:止咳平喘,通乳利尿,抗癌。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乳 汁不通,小便不利,癌肿;叶外用治痈疖疮疡。选萝蘑科牛奶菜属植物通光散以藤茎入药。
[0018] 蟾皮: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痈疽;肿毒;瘰疬;肿瘰;疳积腹胀;慢性气管炎。选 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除去内脏的干燥体。
[0019]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 功用。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0020] 山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 频数。选薯蓣科植物山药的块茎。
[0021] 雪参:补气;益肾。主久泻;脱肛;食欲不振;便血;浮肿;久咳;哮喘;眩晕及夜盲 症。选罂粟科植物总状绿绒蒿的根。
[0022]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 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选豆 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0023] 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选鼠李科枣属植 物枣的干燥成熟果实。
[0024] 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用于新久咳嗽,喘咳痰多,劳嗽咳血。选菊科植物款 冬的干燥花蕾。
[0025] 牡荆子:化湿祛痰;止咳平喘;理气止痛。主咳嗽气喘;胃痛;泄泻;痢疾;疝气痛; 脚气肿胀;白带;白浊。选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果实。
[0026] 石链子:润肺止咳;养胃生津;续筋接骨。主咳嗽咯血;慢性咽痛;慢性胃炎;跌打 损伤;骨折。选兰科植物伏生石豆兰的全草。
[0027] 榆叶:清热利尿;安神;祛痰止咳。主水肿;小便不利;石淋;尿浊;失眠;暑热困 闷;痰多咳嗽;酒(查皮)鼻。选榆科植物榆树的叶。
[0028] 远志:味苦、辛、性温;归心、肾、肺经;安神益智,祛痰,消肿。本品为远志科植物远 志或卵叶远志的干燥根。
[0029] 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选甘草 的炮制加工品,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黄色至深黄 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质稍黏。具焦香气,味甜。
[0030] 本发明中药在药材选择上以止咳平喘,燥湿化痰为主,兼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 功效,诸位中药配伍后增进药效,达到治疗哮喘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药制剂 具有治疗效果好、无毒副作用、患者身体调理的好、抗病力增强等显著技术优势,具体可见 实施例中临床试验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实施例1、 按本发明中药组方实际生产中药胶囊剂,胶囊剂编号A、B为2个优选方案配比制剂,胶 囊剂编号C、D为组方最小、最大范围配比制剂,每种胶囊剂原料配比如表1所示。
[0032] 表1胶囊剂原料配比表(单位:kg)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麻黄10-14 份、细辛8-12份、土丁桂10-14份、羊奶果10-14份、半夏8-12份、陈皮15-18份、通光散 8-12份、蟾皮4-8份、茯苓8-12份、山药10-14份、雪参8-12份、黄芪15-18份、大枣8-12 份、款冬花8-12份、牡荆子10-14份、石链子8-12份、榆叶15-20份、远志8-12份、炙甘草 20-25 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 成:麻黄12份、细辛10份、土丁桂12份、羊奶果12份、半夏11份、陈皮16份、通光散10份、 蟾皮7份、茯苓10份、山药12份、雪参10份、黄芪16份、大枣10份、款冬花10份、牡荆子 12份、石链子10份、榆叶17份、远志10份、炎甘草23份。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 成:麻黄13份、细辛11份、土丁桂11份、羊奶果12份、半夏10份、陈皮17份、通光散9份、 蟾皮6份、茯苓10份、山药13份、雪参11份、黄芪17份、大枣10份、款冬花11份、牡荆子 12份、石链子10份、榆叶18份、远志11份、炎甘草24份。
4. 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下工艺步骤:按重量份称取麻黄、细辛、土丁桂、羊奶果、半夏、陈皮、通光散、蟾皮、茯苓、 山药、雪参、黄芪、大枣、款冬花、牡荆子、石链子、榆叶、远志、炙甘草,分别粉碎,混合,加入 6-10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1-3小时,过滤;滤渣加入4-8倍初始药材重量的纯化水, 回流煎煮1-2小时,过滤,将两次滤液混合,浓缩为原体积的1/4,即得提取液,将该提取液 浓缩至70-80°C测密度为1. 20-1. 36,即为中药浸膏,然后,将中药浸膏添加辅料制成成品 中药制剂。
5.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为片剂、 胶囊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液体制剂、口含剂或冲剂。
【文档编号】A61P7/06GK104491318SQ201510030667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5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5年1月22日
【发明者】崔合芳 申请人:崔合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