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冠心病及预防脑中风的纯中药制剂与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9761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及预防脑中风和脑中风后康复治疗的纯中药制剂与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病因是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造成心肌缺血,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常伴发冠状动脉痉挛,痉挛可使原有的管腔狭窄程度加剧,甚至导致供血的中断,引起心肌缺血及相应的心脏病变(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并可成为心源性猝死。

目前,冠心病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是心脏搭桥手术,风险大,预后不佳,因为没有从发病机理上治疗,容易很快就复发。中医也有一些通脉的方子,但大多效果慢,疗效不显著,治愈率低,往往反复治疗,贻误病情,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冠心病及预防脑中风和脑中风后康复治疗的纯中药制剂与制备方法。本发明系纯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养心通脉,具有扩张心脑血管和全身体循环血管,消融血栓,营养心肌,强身健体的功效。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冠心病及预防脑中风的纯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纯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材组成A组:天麻三份、熟地四份、杜仲二份、制首乌三份、柏仁五份。并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材组成B组:党参四份、全蝎一份、决明子四份、红花三份、茵陈五份、茯神三份、野菊花五份、罗布麻叶四份、益母草四份、银杏叶六份、五味子四份、女贞子三份、刺五加四份、绞股蓝四份、酸枣仁二份、白芍三份、甘草五份、丹参三份、三七三份、当归二份、黄芪六份、葛根六份。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及预防脑中风和脑中风后康复治疗的纯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纯中药制剂为丸剂。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精选所有药材,去除杂质,杀菌消毒,烘干;

步骤2, A组药材的萃取:

(1)将A组原料药材,即天麻、熟地、杜仲、制首乌、柏仁五种药材, 按重量份数比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10 倍的浓度为75%的乙醇,加热回流7小时,提取,过滤后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6倍的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回流5小时,提取,过滤后获得第二提取液;

(2)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3)将上述干膏置于超微粉碎机中粉碎3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以上的超微细粉;

步骤3,将B组原料药材按重量份数比混合,混掺均匀,机械研磨成至300目细粉;

步骤4,将上述A、B两组细粉混掺均匀后得原料药材细粉;

步骤5,制丸,将原料药材细粉与蜂蜜按一比一的比例进行勾兑,搅拌均匀,送入制丸机内,制成每粒0.5克的圆状颗粒,每粒相当于0.3克的原生药。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在现代中医学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治疗冠心病及预防脑中风和脑中风后康复治疗,选择合适的中草药,在上述诸药的共同作用下,达到活血化瘀,养心通脉,具有扩张心脑血管和全身体循环血管,消融血栓,营养心肌,强身健体的功效。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胸闷、心悸、气短,气虚乏力。以及预防脑中风和脑中风后的康复治疗。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制剂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冠心病及预防脑中风和脑中风后康复治疗的纯中药制剂与制备方法,纯中药制剂包括以下原料药材: 天麻三份、熟地四份、杜仲二份、制首乌三份、柏仁五份。党参四份、全蝎一份、决明子四份、红花三份、茵陈五份、茯神三份、野菊花五份、罗布麻叶四份、益母草四份、银杏叶六份、五味子四份、女贞子三份、刺五加四份、绞股蓝四份、酸枣仁二份、白芍三份、甘草五份、丹参三份、三七三份、当归二份、黄芪六份、葛根六份。

本发明根据冠心病的发病机理与临床症状,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为了提高疗效,采用了以黄芪,葛根,全蝎为君药,以丹参、天麻、三七、熟地、杜仲为臣药,配合其余药物为佐使,在上述诸药的共同作用下,对冠心病及预防脑中风取得了相当好的疗效。

所述中草药制剂中各原料药理如下:

丹参

性味归经: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能祛瘀止痛、活血调经、降脂减肥、清心,除烦,凉血,安神。

天麻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经. 息风止痉,平肝潜阳。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对冠状动脉、外周血管有一定程度的扩张作用。

三七

性味归经:味甘、微苦、性温。归胃;心经;肺经;大肠经。

功能主治:扑瘀肿,胸痹绞痛,症瘕;血瘀经闭。

熟地

性味归经:味甘;性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血滋润;益精填髓,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不止;肝肾阴亏;潮热盗汗;遗精阳痿;不育不孕;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头目昏花;须发早白;消渴;便秘;肾虚喘促。

当归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党参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全蝎

性味归经:辛,平;有毒。归肝经。

功能主治: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决明子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降脂明目,治疗便秘及高血脂,高血压。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有缓泻作用,降血压降血脂。

红花

性味归经:辛,温。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腿脚麻木或青紫等淤血症。

杜仲

性味归经:甘微辛,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茵陈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能增加心脏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热平喘。

茯神

性味归经:平、甘,淡。归心、脾经。

功能主治:渗湿、健脾、宁心。用于痰饮、水肿、小便不利、泄泻、心悸、眩晕。

制首乌

性味归经:苦、甘、涩,微温。归肝、心、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呜,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高脂血症。

黄芪

性味归经:味甘微温:归肺、脾经。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

功能主治: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

葛根

性味归经:性凉,味甘、辛。入脾、胃经。

功能主治: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伤寒温热、头痛项强(颈僵)、烦热消渴、泄泻、痢疾、麻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

野菊花

性味归经:微寒;辛、苦;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疔疮;痈疽;丹毒;湿疹;皮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高血压病。

罗布麻叶

性味归经:甘、苦,凉。归肝经。

功能主治:平肝安神,清热利水。用于肝阳眩晕,心悸失眠,浮肿尿少;高血压病,神经衰弱,肾炎浮肿。

益母草

性味归经:味辛微苦,无毒。入心、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调经,消水。治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

柏仁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补心养血,润肠通便,盗汗自汗。用于血不养心的惊悸怔忡、虚烦不眠,思虑过度、心脾受损,阴虚血少的肠燥便秘,阴虚多汗。

银杏叶

性味归经:性味甘、苦、涩、平。归心肺经,

功能主治:敛肺,平喘,活血化淤,止痛。用于肺虚咳喘;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抗凝固。

五味子

性味归经:温、酸、甘,归肺、心、肾经。

功能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肺肾虚损之咳喘,消渴尿多, 气虚自汗,阴虚盗汗, 改善心血不足、心气虚、心肾不交之失眠心悸。

女贞子

性味归经:甘、苦,凉。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

刺五加

性味归经:味辛、微苦、性微温。归脾、肾、心经。

功能主治: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腰痛,阳痿,脚弱脚气,疮疽肿毒,跌打劳伤。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用于脾肾脏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

绞股蓝

性味归经:味甘、苦,性微寒。归肺经、脾经、肾经。

功能主治:益气,安神,降血压,清热解毒,止咳祛痰。

酸枣仁

性味归经:甘,平。心经;脾经;肝经;胆经。

功能主治:宁心安神;养肝;敛汗。虚烦不眠;惊悸怔忡;体虚自汗、盗汗。

白芍

性味归经:苦酸,凉。入肝、脾经。

功能主治: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

甘草:

性味归经:味甘甜,性平和,入心、脾、肺、胃四经。

功能主治: 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

以下简述本发明的临床应用以及效果:

选择病例110人,年龄在45岁至77岁之间。

分为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和服用西药对照组。其中:中药组60人,男性40人,女性20人,年龄45-77岁。服用西药对照组50人。所有收治病人就诊时都有不同成度的胸闷、心悸、气短,体力不支、并伴有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等,冠心病症状。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的60人中,按照每天给服两次,早、晚各给服一次。每次给服相当于8克的原中药的剂量,服用10天见效,服用20天病情减轻,连续服用60天,病症消失。

服用本发明中药组的60人患者中有效率达到100%,其中:治愈52人,占86.7%,有效未愈8人,13.3%。治愈停药后不易复发。服用西药对照组50人患者,虽说也有疗效,但治愈率仅有12人,占24%,停药后容易复发。

病例1:高血压性心脏病

男性,61岁,渐进性活动后呼吸困难三年,三年前,因跑步时突感心悸、气短、胸闷,休息约1小时稍有缓解。以后自觉体力日渐下降,稍微活动即感气短、胸闷,夜间时有憋醒,无心前区痛。就诊时诊断为心律不齐,服西药后病情好转,停药后再次发作。血压(160/90mmHg),查体:T36.1℃, P73次/分,R19次/分,Bp 160/88mmHg,诊断为冠心病,随后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60天,痊愈。

病例2:已经确诊为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女性,68岁,患心脏病十六年,不能做任何的体力劳动,步行500米中途就要休息两次,时常出现胸骨后的压榨感、闷胀感、气紧、焦虑、心绞痛发作时痛疼发散到左侧臂部、肩部、下颌、咽喉部、背部。持续3到5分钟,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缓解,已经服用西药多年,症状未好转。开始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服药七天,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连续服用60天,上述症状全部消失,活动自如。

病例3:粥样硬化性心血管腔狭窄心脏病已放支架

男性,48岁,因冠状动脉,进行心脏置入支架手术,放支架三个,术后一直服用西药,两年后冠心病再次复发,出现胸闷、憋气、胸痛、心悸,症状。当即给服本发明中药制剂,服用10日见效,服用60天,症状消失。之后,再服60天彻底康复。

本药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无任何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都可能利用上述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进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根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进,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