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新原料土贝母总皂苷消除臭汗症臭味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6479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Maxim.)Franquet(Cucurbitaceae)]是一种传统中药,载于清代赵学敏氏所编《本草纲目拾遗》,药用部分为其鳞茎。在古代用它来治疗乳岩、乳痈、乳腺增生和瘰疬等各种疾患,临床上显示出明显的散结毒、消痈肿效果。中医用它来治疗食道癌、胃癌等,其消除梗阻、减小肿块、延长生命效果显著。

土贝母总皂苷(简称总皂苷)由土贝母苷甲、苷乙和苷丙(简称苷甲、苷乙、苷丙)组成,其标志性成分土贝母苷甲的含量>30%。苷甲、苷乙和苷丙是从土贝母块茎中分离纯化出的三种单体皂苷,其化学结构已经确定(图1),其相对分子量分别为1318,1334和1364。三种土贝母皂苷中以苷甲的含量最高,苷乙和苷丙次之。上述土贝母皂苷均为具有独特结构的五环三萜类皂苷,酸水解后释放出贝咢苷元(bayogenin)和四种糖:葡萄糖、鼠李糖、木糖和阿拉伯糖。苷甲与苷乙化学结构的唯一区别是:苷甲16位碳上连-H,而苷乙16位碳上连-OH。苷丙的的化学结构与苷甲的区别是:苷丙A位碳上连-OH,苷甲A位碳上连-H;苷丙B位碳上连-OH,苷甲B位碳上连-O;苷丙C位碳上连-CH2O,苷甲C位碳上连-H。苷甲、苷乙水溶性和稳定性都好。皂苷易容于水和85%(及以下)乙醇。

臭汗症(bromhidrosis,osmidrosis)分小汗腺臭汗症和大汗腺臭汗症2型。①大汗腺臭汗症:发生在大汗腺分布部位,即腋窝、乳晕、脐窝、阴部和肛门等处。以腋窝部的臭味最明显,称为腋臭。女性多于男性,与遗传有关。其汗液可为黄、绿、红或黑色。汗液经皮肤表面的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的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发出臭味。由于大汗腺到青春期才开始活动,老年期逐渐退化,故腋臭主要见于青壮年。②小汗腺臭汗症:常与多汗症伴发,有全身性臭汗症和局限性臭汗症2种。全身性臭汗症可 因卫生习惯不良或食用大蒜、洋葱、麝香而发生,亦有属于生理性者。局限性臭汗症以足部臭汗症最常见,由于足部多汗使皮肤角质层浸软被细菌分解而发臭,称为足臭。

发明概要

本发明涉及土贝母总皂苷(Bolbostemma total saponins)消除臭汗症臭味的用途。本发明还涉及土贝母苷甲、苷乙、苷丙单独,或其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消除臭汗症臭味的用途。本发明也涉及土贝母总皂苷,土贝母苷甲、苷乙、苷丙单独,或其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作为除臭剂与任何香料香精组成化妆品的用途。

一、本发明涉及的土贝母总皂苷的工业化生产工艺

1、原料

1.1产地:陕西省大荔县。

1.2选料:选择饱满、个大、红棕色、质坚实、有亮光、半透明的土贝母块茎,去除不饱满、质地轻、黑或暗黄色的块茎及其他杂物。

1.3原料中苷甲含量的测定

按照我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P16)土贝母项下《含量测定》操作,水分测定依照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P52)IX H水分测定法第一法(烘干法)操作。

2、工业化生产工艺

2.1水提取

粉碎土贝母块茎,过8mm圆孔工业筛,得土贝母粗粉。以6~12倍体积(倍数为水体积与土贝母质量之比)的饮用水,保持一定压力(0.02~0.10MPa)、温度(100~120℃),不回流或回流(回流提取效果更好)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3h、2h、2h。合并提取液,过300目工业筛,回收滤液。减压浓缩,回收浓缩液。

2.2大孔吸附树脂分离

2.2.1大孔吸附树脂NKA-9(苯乙烯骨架型)对于总皂苷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树脂柱的径高比为1∶7。

2.2.2上样液:水提取浓缩液(相当于土贝母生药含量150~300g/L)。

2.2.3上样量:NKA-9树脂(干重)∶土贝母生药(干重)=1∶0.5~1.0。

2.2.4上样流速:1.5BV/h。

2.2.5洗脱:先用6~10BV的蒸馏水洗脱,然后用4~8BV 15~30%乙醇洗脱,洗脱流速为3BV/h。再以3~4BV的70~90%乙醇洗脱,洗脱流速为1~2BV/h。薄层层析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部,土贝母项下的[鉴别]进行操作,定性检测洗脱液是否含苷甲。开始洗脱液为褐色,洗至终点时,洗出液澄清透明,微黄。

2.2.6收集、合并70~90%乙醇洗脱液中苷甲检测阳性部分。回收乙醇,减压浓缩并喷雾干燥,得干燥细粉。

2.2.7检测:总皂苷含量采用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脱水硫酸为显色剂,90℃加热显色,分光光度法在54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苷甲含量按照我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P16)土贝母项下《含量测定》操作;大孔吸附树脂残留物或裂解物采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苯、二甲苯、苯乙烯、二苯乙烯、烷烃类等。有机溶剂残留量按照我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VE,附录31-32)所载气相色谱法检测。

2.2.8检测结果:产品中总皂苷含量>75%;苷甲含量>30%;未检出大孔吸附树脂残留物;未检出残留有机溶剂(乙醇)。

3、土贝母总皂苷的稳定性

土贝母总皂苷的无菌水溶液室温保存1.5年、75%乙醇溶液室温保存2年,其组成无明显改变、活性无明显降低。

二、本发明涉及的土贝母总皂苷消除臭汗症臭味的用途

以下列举观察案例,以资作为土贝母总皂苷可消除腋臭症、足臭症和全身性臭汗症臭味,而又不影响汗液正常分泌的证据。

1、土贝母水煎剂、土贝母乙醇冷浸提取液用于腋臭症、足臭症的初步观察

1.1土贝母粗粉100g,加饮用水,武火煮沸,文火煎1h,冷却,过滤,滤液,得滤液100ml左右。

1.2土贝母粗粉100g,60%加乙醇,冷浸3次,每次8h,过滤并回收滤液,得滤液100ml左右。

1.3每日沐浴后,以棉球或纱布蘸取土贝母水煎剂滤液或土贝母乙醇冷浸滤液,均匀并充分涂布于臭汗症患者的腋窝、足掌、足趾部皮肤。

1.4结果

腋臭症4例、足臭症6例臭味明显减轻。上述两种滤液的应用均对皮肤无任何刺激,无过敏表现,也不影响汗液的正常分泌。

2、土贝母总皂苷用于腋臭症、足臭症的初步观察

2.1材料

土贝母总皂苷喷雾干燥细粉,公司自制,配制成10mg/ml、20mg/ml、30mg/ml的土贝母总皂苷水溶液和75%乙醇溶液。

2.2观察对象

腋臭症10例(男4,女6),足臭症男10例,20~50岁

2.3使用方法

2.3.1局部涂抹:全身沐浴后,根据臭汗症的严重程度(轻、中、重),分别选用10mg/ml、20mg/ml、30mg/ml的土贝母总皂苷水溶液或75%乙醇溶液,以棉球或纱布蘸取,均匀涂布于腋窝、足掌、足趾部皮肤。

2.3.2局部喷洒:全身沐浴后,根据臭汗症的严重程度(轻、中、重),分别选用10mg/ml、20mg/ml、30mg/ml的总皂苷水溶液或75%乙醇溶液,局部涂抹或喷洒于腋窝、足掌、足趾部皮肤。

3、结果

腋臭症(7/10)、足臭症(6/10)臭味消失,其余腋臭症(3/10)、足臭症(4/10)的臭味明显减轻。轻度腋臭症、足臭症人群涂布1次后,如能保持卫生,可维持1~3日无臭或臭味减轻,即便是重度臭汗症人群,涂 布1次,在夏季也可维持1~2日无臭或臭味减轻。土贝母总皂苷的应用对皮肤无任何刺激,无过敏表现,也不影响汗液的正常分泌。

土贝母苷甲、苷乙、苷丙单独,或其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显示类似效果。

三、本发明涉及的土贝母总皂苷的安全性评估

以下列举实验,以资作为评估土贝母总皂苷局部皮肤应用安全的证据。

1、土贝母总皂苷的急性毒性试验

采用成年ICR健康小鼠,雌雄各半,常规方法做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土贝母总皂苷肌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35.3mg/kg,腹腔注射的LD50为20.7mg/kg,灌胃的LD50为308.8mg/kg。

土贝母皂苷的标志性成分土贝母苷甲肌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40.28mg/kg,灌胃的LD50为315.80mg/kg。

2、土贝母总皂苷对实验兔的皮肤刺激性试验

委托湖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湖南省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实施土贝母总皂苷实验兔的皮肤刺激性试验。按照国家GLP规范要求,取背部脱毛处理的检疫合格实验兔8只,雌雄各半,按性别体重采用区段随机方法分为完整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每组4只,完整皮肤组在每只实验兔背部左侧已去毛的完整皮肤上均匀涂布土贝母总皂苷75%乙醇溶液(20mg/ml)0.5ml,在每只实验兔背部右侧已去毛的完整皮肤涂布溶剂75%乙醇0.5ml;破损皮肤组在每只实验兔背部左侧已去毛的破损皮肤上均匀涂布土贝母总皂苷75%乙醇溶液(20mg/ml)0.5ml;在每只实验兔背部右侧已去毛的破损皮肤均涂溶剂75%乙醇0.5ml。均用玻璃纸、两层纱布和无刺激胶布固定,药物接触皮肤时间为4h,然后除去包裹物,并用温水清洁给药部位,每天按上法给药一次,连续5天在同一部位给药。给药期在去除药物后1h以及再次涂布前分别观察及记录每只实验兔给药部位红斑、水肿、色素沉着、出血点、皮肤粗糙或皮肤菲薄情况,以及其发生 和消退时间,并对红斑及水肿进行评分。末次涂布后,在去除药物后30-60min,24、48和72h肉眼观察并记录涂敷部位有无红斑和水肿等情况。

结果显示,土贝母总皂苷完整皮肤给药侧、破损皮肤给药侧,75%乙醇完整皮肤对照侧、破损皮肤对照侧,涂布局部皮肤表面肉眼观察均未见红斑、水肿、糜烂、坏死,皮下组织亦未见水肿、坏死等变化。

结论:土贝母总皂苷((20mg/ml),每天给药1次(0.5ml/只),同一部位连续给药5天,对实验兔皮肤无明显刺激性反应。

3、土贝母总皂苷给予豚鼠的主动皮肤过敏试验

委托湖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湖南省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实施土贝母总皂苷对豚鼠的主动皮肤过敏试验。按照国家GLP规范要求,选取检疫合格的体重300~400g的白色豚鼠18只,雌雄各半,分为3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土贝母总皂苷组。实验前一天进行脱毛处理。在第0天、第7天和第14天,将75%乙醇、1%2,4-二硝基氯苯70%乙醇溶液和土贝母总皂苷75%乙醇溶液(20mg/ml),分别涂在相应的动物左侧背部脱毛区,0.5ml/只,玻璃纸和二层纱布覆盖,再用无刺激性胶布和绷带加以固定。每只动物分笼饲养,6h后用温水去掉药物。末次给受试物致敏后14天,在激发接触阶段,将75%乙醇、0.1%2,4-二硝基氯苯70%乙醇溶液、土贝母总皂苷75%乙醇溶液(20mg/ml),分别涂于相应的动物右侧脱毛区,0.5ml/只,玻璃纸和二层纱布覆盖,再用无刺激性胶布和绷带加以固定。6h后用温水去掉药物,即可比较观察皮肤过敏反应情况,然后于24h、48h、72h再次观察。观察土贝母总皂苷对豚鼠主动皮肤过敏反应。结果显示,涂布1%2,4-二硝基氯苯的阳性对照组,过敏反应致敏反应率为100%(6h)、100%(24h)、50%(48h)和16.7%(72h),皮肤致敏性评价分别为极度致敏性(6h)、极度致敏性(24h)、中度致敏性(48h)和轻度致敏性(72h);涂布75%乙醇的阴性对照组,过敏反应6h、24h、48h和72h致敏反应率均为0,皮肤致敏性评价均为无致敏性;涂 布土贝母总皂苷组,过敏反应6h、24h、48h和72h致敏反应率均为0,皮肤致敏性评价均为无致敏性。

结论:土贝母总皂苷(20mg/ml)对豚鼠未见明显主动皮肤过敏反应。

四、土贝母总皂苷作为除臭剂与任何香料香精组成化妆品的用途。

1、香水:10%~30%香精,0.2%~0.5%土贝母总皂苷,溶解于脱臭乙醇。

上述配方的香水,兼有除臭和散发香气两种作用,用来喷洒于衣襟、手帕及发际,散发出悦人的香气。

2、古龙水:2%~5%香精,0.2%~0.5%土贝母总皂苷,溶解于脱臭乙醇和精制水。

上述配方的香水,兼有除臭和散发香气两种作用,可用于手帕、床巾等,散发出令清新、舒适、愉快的香气。

3、花露水:除花露水本身的成分外,加0.5%~1.0%土贝母总皂苷。涂于蚊叮、虫蛟之处,有止痒、消肿之效,涂在患痱子的皮肤上亦能止痒,且有凉爽、舒适之感。

4、化妆水:5%~15%香精,0.2%~0.5%土贝母总皂苷,加化妆水的其他成分。

上述配方的化妆水,兼有除臭和散发香气两种作用。因此,有臭汗症或异常体味人群喷洒或涂抹这种化妆水后,浑身则随风散发出阵阵香精的幽香,而不是臭汗症的臭味与化妆水的幽香混合所产生的带有一股股异味的“香味”。

香精可选用单体香型或复合香型。单体香型,如玫瑰、茉莉、檀香、桂花......;复合香型,如香奈儿5号、美好......。

土贝母苷甲、苷乙、苷丙单独,或其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作为除臭剂与任何香型的香料香精组成化妆水或香水显示类似效果。

附图说明

图1土贝母苷甲、苷乙和苷丙的化学结构图

五、实施例

1、水剂和酊剂

土贝母总皂苷100g、200g、300g、400g分别加灭菌去离子水或75%医用乙醇20000ml;得5mg/ml、10mg/ml、15mg/ml、20mg/ml总皂苷水溶液或总皂苷75%乙醇溶液,无菌分装,每安瓶5ml。

上述配方土贝母总皂苷酊剂或水剂分别用于不同程度(轻、中、重)的臭汗症患者。

土贝母苷甲、苷乙、苷丙单独,或其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与土贝母总皂苷同法配方组成酊剂或水剂。

2、粉剂

按0.5~2.0%土贝母总皂苷的比例,将其加入市售的各种爽身粉,赋予爽身粉以消除臭汗症人群体臭的功能。

土贝母苷甲、苷乙、苷丙单独,或其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与土贝母总皂苷同法配方组成爽身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