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获取人类皮肤病变区域准确信息的实用比色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1633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获取人类皮肤病变区域准确信息的实用比色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像处理和计算几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获取人类皮肤病变部位准确信息的实用比色尺。病变部位的准确信息包括:皮肤的颜色、纹理、面积以及皮肤表面包块、赘生体的颜色、形状、体积等。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移动医疗、远程会诊越来越普及,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就医难题,推动了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同时受到广大医生患者的欢迎。众多疾病中,单纯性的皮肤疾病是最适合通过远程医疗完成辅助诊断的,医生通过患者发送的照片、视频即可获取诊断所需的主要信息,达到最接近面诊的效果。但是由于拍照环境、相机质量、拍照经验等因素影响,数码相片常出现偏色、变形、聚焦模糊等现象,不能反映真实的皮肤信息从而干扰医生做出诊断。因此如何矫正干扰获取皮肤的真实信息远程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

职业摄像师们通常在拍摄的场景中放置一块含有多个颜色块的标准比色板,将比色板也一起拍入照片中,通过后期处理校准真实色彩。而由于专业颜色校正比色板体积大、成本高,并不适合向广大患者推广应用。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一些反映皮肤健康的图像信息,都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来获取和传输。如:新生儿皮肤的黄色程度能反映出血液中胆红素的浓度(黄疸),皮肤上异常的黑色区域大小以及黑色的程度反映出诱发皮肤黑色素瘤的风险,银屑病人的病变皮肤区域颜色、纹理以及面积大小的变化则直接反映了病程的变化。因此,设计一种使用方便、准确、低成本的比色尺,用于获取皮肤病变区域的准确颜色、纹理、面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发明中的比色尺,能够获取皮肤病变区域的颜色、纹理、尺寸信息,同时保证比色尺在拍照的时能够紧贴皮肤。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能够分析出比色尺与皮肤区域的映射关系,从而准确计算皮肤病变区域的形状和面积大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发明了一种使用方便准确低成本的用于获取皮肤病变区域颜色纹理以及长度面积准确值的可贴合折叠比色尺。本发明的比色尺同时也可以印刷在纸张上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可折叠比色尺由比色尺框架和色块组成。其中比色尺框架为中部可折叠结构,中部可折叠的比色尺框架可随病变区的边缘形状做任意角度的张合以保证精准测量,比色尺从中部折叠部分拆分成两个独立的比色尺进行使用。同时,比色尺还可以进行形变紧贴皮肤表面。比色尺由各种颜色的色块。色块为片状材质,表面为印刷给定具体色值的颜色区域(如:黑色、白色、红色、绿色、蓝色或者黑色、白色、青色、品红色,黄色)。比色块一共有三种类型:1、单独颜色的色块,2、两种颜色嵌套的色块,3、纯黑纯白线条或方格交替出现的色块。用于检测拍照设备的抖动和失焦,保证皮肤的纹理清晰。通过判断黑色和白色边缘的清晰程度则可以判断拍照时是否发生抖动和失焦。若边缘清晰、过渡明显则表明没有明显抖动成像有效。若边缘呈灰色,并且过渡模糊,则表明过于抖动成像无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比色尺结构的主视图。该比色尺呈可折叠的张合形状。同时,比色尺还可改变形状紧贴皮肤表面。图中标号:1.比色尺的结构框架部分;2.折叠点;3.色块;4.用于显示皮肤的部分。

图2是:色块类型包括单独颜色的色块,两种颜色嵌套的色块,纯黑纯白交替出现的色块。a、单独颜色的色块,b、两种颜色嵌套的色块,c、纯黑纯白线条交替出现的色块,d和e、黑白方格交替出现的色块。图中标号:1.嵌套色块的外层颜色区域;2.嵌套色块的内层颜色区域。

图3是:可折叠比色尺的使用图,可折叠成不同角度使用,使用时保证比色尺和皮肤病变区域被包含在同一张图像中。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为将比色尺放置在待拍照的皮肤上,轻触比色尺,让其尽量贴合皮肤表面,调整比色尺张合角度保证比色尺和待拍照皮肤病变区域能够被包含在同一张图像中,然后使用数码相机或智能手机进行拍照。

同时,比色尺上还带有刻度,作为计算尺寸面积的参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