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提挤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969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免提挤奶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挤奶器,更详细地说,无需产妇用手抓住也能戴在前胸而自由挤奶的免提挤奶器。



背景技术:

孕产妇分娩后的头一周内,初乳变成成熟乳而乳房上充满母乳,之后的3日~5日内逐渐减少,若未能及时将这种母乳喂给乳儿(乳兒),乳房会出现变得坚硬且感到灼痛的乳房充血(Breast engorgement)症状。因此,为了预防产妇的乳房充血,需要每天哺乳约8次~12次,若错过哺乳的机会,应人工挤出母乳而排出。如所述,为了人工挤出产妇(或哺乳母)的母乳,普遍使用挤奶器(或吸奶器)。

一般地说,挤奶器是产妇分娩后挤初乳或强制挤出哺乳后剩余的母乳的装置。根据挤奶的方式,分为按住滴管形态的真空具挤出母乳的手动挤奶器及利用电动泵挤出母乳的自动挤奶器。手动挤奶器是用一只手抓住紧贴产妇乳房的漏斗形态吸附部的状态下,用另一只手周期性地按住滴管形态真空具来挤奶的方式,因手动挤奶器挤奶量少、需要较大力气,最近普遍使用自动挤奶器。

但是,自动挤奶器也与手动挤奶器一样,产妇在挤奶的过程中,需要用手一直抓住漏斗形态的吸附部,因此使用上存在不便,挤奶的时间内无法做其他事情,而且无论是手动或自动,使用时需要暴露身体,因此除了家中或规定场所之外,无法再其他地方使用,因此使用上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已公开了产妇无需用手抓住、能够戴在前胸而自由挤奶的与胸罩相结合的多种结构的免提挤奶器,包括:大韩民国注册专利10-0947668号(注册日:2010.03.08)、大韩民国注册专利10-1333536号(注册日:2013.11.21)、美国注册专利US8,137,153号(注册日:2012.03.20)、美国注册专利US8,307,463号(注册日:2012.11.13)、美国注册专利US6,764,377号(注册日:2004.07.20)、美国注册专利US8,192,247号(注册日:2012.06.05)及美国注册专利US8,500,679号(注册日:2013.08.06)等。

但是,根据所述在先技术,在挤奶的过程中,为了使吸附部维持紧贴产妇乳房的状态,利用绳子或胸罩形态的结构物,因此占用挤奶器之外的面积,有些需要专用胸罩或除此之外的其他服装,因此会提高购买费用。并且,有些在先技术是在胸罩上打孔来使吸附部紧贴乳房并在外部设置母乳筒,因此随着母乳挤奶量的增加,母乳筒会向前倾斜,母乳筒上装满一定量的母乳后,需要用手抓住母乳筒,因此使用上仍纯在不便。

除此之外,关于免提挤奶器,根据美国注册专利US8,702,646号(注册日:2014.04.22)及大韩民国公开专利10-2011-0009666号(公开日:2011.01.28),无需胸罩形态的固定装置,在产妇的胸罩内侧设置挤奶器而降低了制造费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使用上的不便,但是,美国注册专利US8,702,646号为了使吸附部紧贴到产妇乳房而需要另外的粘附性材质,因此会增加制造费用;大韩民国公开专利10-2011-0009666号因与产妇乳房之间的附着力不足,仍然存在使用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为了解决以往技术的问题点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提挤奶器,因被粘贴到产妇乳房的状态下,通过胸罩固定,产妇无需用手抓住而能够自由挤奶。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用于达成所述目的的一方面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免提挤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形状的吸附部,包括:吸附面,紧贴产妇乳房;及吸入筒,垂直于所述吸附面,向所述吸附面的后方突出,在内侧下部,向与所述吸附面水平的方向,具备第一吸入孔;吸入腔室,包括:延长筒,能够插入所述吸入筒的后方部而与其结合,上部的一侧部具备与吸入线路结合的连接管,下部具备与第一吸入孔连通且相对于所述吸附面向水平方向或向后方倾斜20°~50°的第二吸入孔;及第一结合部,在所述延长筒的下部延长,具备与所述第二吸入孔连通的第三吸入孔;逆流防止部,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下部结合;及保存容器,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下部结合而与所述吸附面向水平方向并列或相对于所述吸附面向后方倾斜20°~50°,保存通过所述逆流防止部排出的母乳。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合部包括:第一连接器,具备所述第三吸入孔;第二连接器,围住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外径而布置,与所述第一连接器以一定间隔隔离,结合到所述保存容器的上部;所述逆流防止部包括:第二结合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螺丝结合;一对逆流防止膜,设置于所述第二结合部的下部,防止保存到所述保存容器的母乳逆流到所述吸入腔室。

优选地,所述吸附部还包括:整列片,设置于所述吸入筒的后方,嵌入到具备于所述延长筒的内侧部的整列槽;所述整列片形成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对应于所述整列片,所述整列槽形成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在所述整列片插入结合到所述整列槽内部的状态下,所述吸入腔室是固定的,不会因所述吸入筒而旋转。

优选地,所述吸附腔室,还包括:连接部,相互连接所述延长部与所述第一结合部,使得所述第二吸入孔与所述第三吸入孔向垂直方向相互连通,外径小于所述第三吸入孔的内径,具有与所述第二吸入孔的内径相同的内径。

优选地,还包括:前面盖,中心部与所述吸附部结合;及后面盖,前面部可拆卸地结合到所述前面盖的后面部,后面部具备曲面,下部具备插入槽部,从而与所述前面盖结合的状态下,能够将所述保存容器插入其内部而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结合。

(发明的效果)

如上述,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免提挤奶器,紧贴产妇乳房的吸附部与用于保存由所述吸附部挤出的母乳的保存容器被布置成以水平方向或后方倾斜一定角度,能够在被粘贴到产妇乳房的状态下,通过胸罩稳定地固定,从而产妇无需用手抓住而能够自由地挤奶。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免提挤奶器的组装立体图。

图2是图1图示的免提挤奶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示向上下方向切割图2图示的免提挤奶器的剖面立体图。

图4是从一侧面观察图1图示的免提挤奶器的侧面图。

图5是图示通过胸罩固定图1图示的免提挤奶器的状态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通过本发明实施例1的免提挤奶器挤出的母乳从吸附部排向保存容器的母乳的挤奶路径的图。

图7是图示图6图示的免提挤奶器与电动泵相结合的状态的图。

图8是图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免提挤奶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从另一侧面观察图8图示的免提挤奶器的立体图。

图10是图8图示的免提挤奶器的组装剖面图。

图11是图示通过胸罩固定图8图示的免提挤奶器的状态的图。

图12是图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免提挤奶器的组装立体图。

图13是图12图示的免提挤奶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图示向上下方向切割图13图示的免提挤奶器的剖面立体图。

图15是从一侧面观察图12图示的免提挤奶器的侧面图。

图16是图示通过胸罩固定图12图示的免提挤奶器的状态的图。

优选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免提挤奶器,包括:漏斗形状的吸附部,包括:吸附面,紧贴产妇乳房;及吸入筒,垂直于所述吸附面,向所述吸附面的后方突出,在内侧下部,向与所述吸附面水平的方向,具备第一吸入孔;

吸入腔室,包括:延长筒,能够插入所述吸入筒的后方部而与其结合,上部的一侧部具备与吸入线路结合的连接管,下部具备与第一吸入孔连通且相对于所述吸附面向水平方向或向后方倾斜20°~50°的第二吸入孔;及第一结合部,在所述延长筒的下部延长,具备与所述第二吸入孔连通的第三吸入孔;

逆流防止部,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下部结合;及

保存容器,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下部结合而与所述吸附面向水平方向并列或相对于所述吸附面向后方倾斜20°~50°,保存通过所述逆流防止部排出的母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点及特征,以及达成这些的方法,可通过参照附图和详细说明的实施例而明确理解。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是以多种形态体现。

本发明中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使本发明公开完整,并向本发明所述技术领域具有一般知识的人完整地告知本发明的范畴。而且,本发明根据权利要求的范围而定义。因此,为了避免本发明被模糊解释,不具体说明几个实施例中熟知的构成要素,熟知的动作及熟知的技术。

并且,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参照符号表示相同的构成要素。另外,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涉及的)用语是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除了有特殊说明的以外,本说明书中的单数型包括复数型。并且,用“包括(或具备)”表达的构成要素及动作并不排除一个以上的其他构成要素及动作的存在或增加。

若无其他定义,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及科学用语)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一般知识的人所一般理解的具有相同的意思,并且一般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用语除了有特殊定义的以外,不可异常或过度地解释。

下面,参照附图而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征。

图1是图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免提挤奶器的组装立体图,图2是图1图示的免提挤奶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示向上下方向切割图2图示的免提挤奶器的剖面立体图。

如图1至图3所图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免提挤奶器10包括吸附部11、吸入腔室12、逆流防止部13及保存容器14。

吸附部11如图2及图3,紧贴产妇的乳房,其中心部包括向后方侧下陷的漏斗形状或杯子形状的吸附面111,从而能够收容产妇的乳房。这时,吸附面111由柔软的挠性材质构成而对应女性乳房的形状。例如,由硅胶形成。

并且,吸附部11包括向吸附面111的后方突出的吸入筒112。吸入筒112如图3,向吸附面111的垂直方向延长,内部形成为空筒结构,其内侧下部具备第一吸入孔112a,其向吸附面111的水平方向,即向垂直于吸入筒112的突出方向开口。据此,从产妇的乳房挤出的母乳通过吸入筒112的第一吸入孔112a传递到吸入腔室12。

吸入腔室12如图2及图3,通过吸入线路2(参照图7)连接到电动泵1(或手动泵(滴管真空具等))而根据电动泵1(参照图7)的动作而成为真空状态,据此,根据吸入腔室12内部的压力差,已收容到吸附部11内部的产妇乳房被吸附部11勒紧而排出母乳。

吸入腔室12如图2及图3,包括延长部121,吸入筒112的后方部能够插入到其内部而与其结合。这种延长部121的上部一侧部具备用于连接吸入线路2的连接管121-1,内侧下部具备向吸入筒112的第一吸入孔112a的垂直方向整列而相互连通的第二吸入孔121a。

并且,吸入腔室12如图3,包括:第一结合部122,在延长部121的下部,向垂直方向延长,逆流防止部13与保存容器14结合,内侧下部具备向第二吸入孔121a的垂直方向整列的第三吸入孔122a。

并且,吸入腔室12如图2,包括连接部123,相互连接延长部121与第一结合部122。连接部123是使第二吸入孔121a与第三吸入孔122a向垂直方向相互连通的管,可具有小于第三吸入孔122a内径的外径,具有与第二吸入孔121a的内径相同的内径。

另外,构成吸入腔室12的延长部121、第一结合部122及连接部123通过利用一个模具的射出工艺(或双重射出工艺)形成为一体,或者,相互独立地射出成型后,通过螺丝结合方式相互结合。

第一结合部122如图3,具备:第一连接器122-1,与逆流防止部13的上部结合,具备向第二吸入孔121a的垂直方向整列而连通的第三吸入孔122a;第二连接器122-2,围住第一连接器122-1的外径地布置,与第一连接器122-1以一定间隔隔离而与保存容器14的上部结合。这时,第一及第二连接器122-1、122-2分别在内周面形成螺丝扣,能够与逆流防止部13及保存容器14的外周面螺丝结合。

逆流防止部13如图2及图3,与第一结合部122向垂直方向结合。即,向垂直于吸附部11的吸附面111的方向布置地结合。这种逆流防止部13包括:第二结合部131,与第一结合部122的第一连接器122-1螺丝结合;一对逆流防止膜132,设置于第二结合部131的下部,防止保存到保存容器14的母乳逆流到吸入腔室12。

逆流防止膜132如图2及图3,是比较薄的薄膜,例如,硅胶材质的薄膜,根据电动泵1的动作而封闭保存容器14与吸入腔室12之间或解除封闭。例如,通过电动泵1产生吸入力后,相互密贴而封闭保存容器14与吸入腔室12之间,压缩状态(非吸入力状态)下解除封闭,将挤出的母乳传递到保存容器14。

保存容器14为母乳筒,用于保存从产妇乳房挤出的母乳,上部与第一结合部122的第二连接器122-2螺丝结合。据此,保存容器14中充满母乳时,使用者能够将其从吸入腔室12分离而保管。

如图2,保存容器14的外面标有刻度,能够确认保存到内部的母乳量。并且,虽然未图示,可在一侧部设置温度传感器,能够感应保存到内部的母乳的温度。这时,所述温度传感器可以是状态变化温度传感器(用颜色表示温度变化的记录标签)。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保存容器14以母乳筒为例进行了说明,这只是一例,可使用母乳袋而代替母乳筒。这时,以围住第一结合部122的第二连接器122-2的外周面地插入所述母乳袋的入口处并通过其外周面上的弹性材质的带固定到第二连接器122-2的外周面。

如图3,吸附部11还可包括:整列片113,设置于吸入筒112的后方而被嵌入具备于吸入腔室12的延长部121内侧部的整列槽121-2。

整列片113的至少一侧部形成为直线切割的结构,整体上形成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对应于此,整列槽121-2也形成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在整列片113插入整列槽121-2内部而结合的状态下,吸入腔室12被固定而不会根据吸入筒112旋转。

图4是从一侧面观察图1图示的免提挤奶器的侧面图,图5是图示通过胸罩固定图1图示的免提挤奶器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4及图5,本发明实施例1的免提挤奶器10是吸附部11、吸入腔室12、逆流防止部13及保存容器14相互结合的结构物,以吸附部11的吸附面111为基准而向垂直方向布置吸入腔室12,向平行于吸附面111的方向布置保存容器14。

即,从吸附部11连接到保存容器14的整体结构大致呈现字形状,通过胸罩30稳定地紧贴固定到产妇的乳房。

一般地说,至今公开的大部分免提挤奶器的吸附部与保存容器的结合结构并不具有字形状,而是具有以一定角度即大约倾斜45°的倾斜结构,因此用胸罩固定的情况下,会弯曲吸附部与保存容器而无法稳定地支撑。与此相反,本发明实施例1的免提挤奶器10的从吸附部11连接到保存容器14的整体结构大致形成字形状,连接部123的外径小于延长部121及第一结合部122的外径,随着结构物上形成颈部(neck),胸罩30的下端部能够插入连接部123而稳定地固定到产妇的乳房。

图6是用于说明通过本发明实施例1的免提挤奶器挤出的母乳从吸附部排向保存容器的母乳的挤奶路径的图,图7是图示图6图示的免提挤奶器与电动泵相结合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2、图6及图7,运转电动泵1而将吸附腔室12的内部成为真空或大气压状态,压缩插入到吸附腔室12内部的吸附部11,据此,乳房B受到吸附部11刺激而从乳房B排出母乳。从乳房B排出的母乳经由吸入筒112的第一吸入孔112a及第二吸入孔122a而通过逆流防止部13排向保存容器14。

即,电动泵1的吸入力按照“吸入线路2→吸入腔室12→吸附部11→乳房B”的顺序传递,周期性地刺激乳房B而挤出母乳。这时,逆流防止部13的一对逆流防止膜132相互紧贴而封闭吸入腔室12与保存容器14之间,据此,从乳房B排出的母乳临时聚集到吸附部11与逆流防止膜132的上部。这种状态下,根据电动泵1而消除吸入力,产生压缩力时,逆流防止膜132根据圧缩力而相互隔离,挤出的母乳排向保存容器14的内部而被保存。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动泵1如图7,包括显示窗1-1、多个控制按钮1-2及控制部(未图示)。并且,还可包括用于显示运作状态的灯。

举例来说,显示窗1-1可以是LCD窗,可实时显示电动泵的运作状态,挤奶时间、挤奶量等。并且,可通过真空压力、另外的温度传感器(可设置于保存容器或吸入线路)实时显示测出的母乳温度等。

多个控制按钮1-2可包括电源按钮、停止按钮、调整真空压的真空压调整按钮、调整挤奶时间的挤奶时间调整按钮、挤奶时间设置按钮或挤奶量设置按钮等。

所述控制部回应多个控制按钮1-2而控制电动泵1的动作。例如,所述控制部基于挤奶时间和真空压大小算出挤奶量并将其显示在显示窗1-1上。并且,可在显示窗1-1上实时显示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感应的温度。

图8是图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免提挤奶器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从另一侧面观察图8图示的免提挤奶器的立体图,图10是图8图示的免提挤奶器的组装剖面图,图11是图示通过胸罩固定图8图示的免提挤奶器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8至图1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免提挤奶器与图1至图3图示的免提挤奶器10相同,包括吸附部11、吸入腔室12、逆流防止部13及保存容器14,其运转方式也与实施例1相同。但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免提挤奶器与图1至图3所图示的免提挤奶器10不同,还包括前面盖21及后面盖22。

即,本发明实施例2的免提挤奶器在后方部被胸罩30固定的状态下,对应于吸入腔室12后方部的形状,为了防止胸罩30变形而影响美观,在被胸罩30覆盖的部位具备具有一定曲面的后面盖22,为了固定该后面盖22,还包括可拆卸地结合后面盖22的前面盖21。

前面盖21如图8,中心部与吸附部11结合。这种前面盖21的前面部紧贴产妇的乳房而挤奶,因此为了防止异物感及压缩事故等,前面部由比较柔软的材质形成,后面部由相对较硬的材质形成而与后面盖22稳定地结合。例如,前面盖21由较硬的刚性合成树脂材料(塑料)构成,前面部由粘贴软质硅胶的层叠结构形成。

后面盖22如图9及图11所图示,优选地,后方部具有一定的曲面,其下部具备用于插入保存容器14的插入槽部22a,保存容器14在前面盖21与后面盖22结合的状态下插入其内部而与第一结合部122的第二连接器122-2稳定地结合。这种后面盖22在后方部根据胸罩30固定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其变形,可由具备较大硬度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免提挤奶器在根据胸罩30固定的后方部布置具备一定曲面的后面盖22,从而在固定胸罩30时,随着后面盖22的曲面(峰状)直接投影到胸罩30,从产妇的前方看,使得胸罩30具有峰状而能够改善美观。

图12是图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免提挤奶器的组装立体图,图13是图12图示的免提挤奶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4是图示向上下方向切割图13图示的免提挤奶器的剖面立体图。

参照图12至图14,本发明实施例3的免提挤奶器40与实施例1的免提挤奶器10相同,包括吸附部11、吸入腔室42、逆流防止部13及保存容器14。但是吸入腔室42的结构不同于实施例1,因此下面主要说明吸入腔室42。

本发明实施例3的免提挤奶器40的吸入腔室42如图13及图14,与实施例1的吸入腔室12相同地包括延长部421。

这种延长部421的上部具备用于连接吸入线路2(参照图7)的连接管421-1,内侧下部具备与吸入筒112的第一吸入孔112a相互连通的第二吸入孔121a。

并且,吸入腔室42如图14,包括:第一结合部422,在延长部421的下部,与逆流防止部13与保存容器14结合,内侧下部具备与第二吸入孔421a连通的第三吸入孔422a。并且,如图13,包括连接部423,从延长部421的下部向后方倾斜一定角度,大致20~50°,优选30~45°,使延长部421与第一结合部422相互连接。

如图14,连接部423是使第二吸入孔421a与第三吸入孔422a相互连通的管,其从延长部421的下部向后方倾斜一定角度,大致20~50°,优选30~45°,可具有小于第三吸入孔422a内径的外径,具有与第二吸入孔421a的内径相同的内径。

另外,如图14,连接部423的外侧还可具备挂接槽部423-1,其向内侧凹陷,从后方侧插入胸罩30的下端部后能够被挂接槽部挂住。据此,胸罩30的下端部被插入后,被挂接槽部423-1挂住,挤奶器40可根据胸罩30的弹力固定到产妇的乳房而稳定地紧贴乳房。

另外,构成吸入腔室42的延长部421、第一结合部422及连接部423通过利用一个模具的射出工艺(或双重射出工艺)形成为一体,或者,相互独立地射出成型后,通过螺丝结合方式相互结合。

第一结合部422如图13,具备:第一连接器422-1,与逆流防止部13的上部结合,具备向第二吸入孔421a的垂直方向整列而连通的第三吸入孔422a;第二连接器422-2,围住第一连接器422-1的外径地布置,与第一连接器422-1以一定间隔隔离而与保存容器14的上部结合。这时,第一及第二连接器422-1、422-2分别在内周面形成螺丝扣,能够与逆流防止部13及保存容器14的外周面螺丝结合。

图15是从一侧面观察图12图示的免提挤奶器的侧面图,图16是图示通过胸罩固定图12图示的免提挤奶器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15及图16,本发明实施例3的免提挤奶器为吸附部11、吸入腔室42、逆流防止部13及保存容器14相互结合的结构物,吸入腔室42的连接部423从延长部421的下部向后方倾斜一定角度,大致20~50°,优选30~45°。即,以吸附面111为基准,向后方倾斜20~50°。在此,连接部423的外侧还具备挂接槽部423-1,其向内侧凹陷,从后方侧插入胸罩30的下端部后能够被挂住。据此,胸罩30的下端部被插入后,被挂接槽部423-1挂住,从而能够稳定地挂到胸罩30而紧贴固定到产妇的乳房。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3的免提挤奶器40也与实施例2相同,如图8及图9,还可包括前面盖21及后面盖22。这时,随着实施例4中以向后方倾斜一定角度地布置保存容器14,为对应保存容器14的布置结构,后面盖22的插入槽部22a的形状不仅是布置在后面盖22的下侧部,也可从后面盖22的下侧部向后方侧部延长而扩张。

如上述,通过优选实施例具体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但所述优选实施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发明,而是为了说明。在该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专家能够理解到:在本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结合而实现多种实施例。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适用于挤奶器领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