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3139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楼梯升降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楼梯升降机。

详细而言,所涉及的楼梯升降机用于将伤残人士沿着直楼梯或螺旋楼梯升高或降低。更详细而言,该楼梯升降机还有利地用于将伤残人士移动用的普通轮椅升高或降低。

现有技术

楼梯升降机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所述楼梯升降机包括框架、升降单元和一对滑动轮,所述升降单元使楼梯升降机本身沿着楼梯升高或降低,当所述楼梯升降机沿着楼梯的升高步骤或降低步骤完成时,所述一对滑动轮相对于楼梯在上层地面或下层地面上滑动所述楼梯升降机。上述滑动装置包括便于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底部的轮子。

例如,本申请的申请人所拥有的专利文献ITMC2008A043描述了一种设有框架的楼梯升降机,两个可360°旋转的曲柄连接到该框架。为了楼梯升降机的移动,在两个曲柄的自由端处两个惰轮对应其中心枢转。当楼梯升降机接近梯级时,两个曲柄旋转360°,使各自的惰轮处于该梯级本身的支承面上。当两个曲柄继续旋转时,两个惰轮开始使楼梯升降机本身升高,因此两个惰轮用作为楼梯升降机本身的升高装置。

这样的楼梯升降机虽然很简单和非常有效,但要求熟练的操作员一直在场,该熟练的操作员自己处于楼梯升降机的后部,在楼梯升降机沿着楼梯的升高步骤和降低步骤期间都使楼梯升降机保持平衡。

再者,也是本申请的申请人所拥有的专利文献ITPG2010A000034描述了一种楼梯升降机,该楼梯升降机包括至少一个升降单元,该升降单元使所述楼梯升降机从楼梯中的一梯级的下平台升高到楼梯中的一级的上平台,或者使所述楼梯升降机从楼梯中的一级的上平台降低到楼梯中的一级的下平台。该升降单元包括可旋转地被约束于楼梯升降机的框架的第一脚,并且在旋转期间的一段时间内,该第一脚直接或间接地抓紧梯级的上平台的第一区域以使楼梯升降机升高或降低。此外,该升降单元设有可相对于楼梯升降机旋转平移的第二脚和同步装置,并且在该第二脚旋转平移期间的一段时间内,该第二脚直接或间接地抓紧梯级的下平台的第二区域以使楼梯升降机升高或降低,该同步装置用于当第一脚和第二脚已抓紧时旋转平移第一脚和第二脚。

然而,这样的楼梯升降机具有一些缺点。首先,当楼梯升降机须沿着与楼梯中的一级的支承平面不同的支承平面(例如在楼梯本身的上方或下方的平表面)滑动时,第二支撑脚被证明为非常笨重。同步机构以及第一和第二支撑脚的形状和尺寸须做成,当第一脚和第二脚不运作时,第一脚和第二脚皆处于比同一支撑平面高的位置,否则第一脚和第二脚会一直被推动,亦即当楼梯升降机在滑动平面上时会一直被升高或降低。

此外,这样的解决方案没有证明可完全不依赖熟练的操作员,该熟练的操作员必须在楼梯升降机沿着楼梯的升高或降低期间,具体地说,当楼梯升降机及其一对滑动轮到达楼梯中的一级的平台时保持楼梯升降机的平衡。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一种楼梯升降机,该楼梯升降机的结构较现有技术的楼梯升降机简单,并且同时设有升降单元,该升降单元确保楼梯升降机沿着楼梯的每个升高或降低步骤的完全稳定性。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实现一种楼梯升降机,该楼梯升降机设有空间节省的升降单元,该升降单元主要用于将该升高和降低步骤转变为沿着楼梯的上方或下方的任何平表面的简单滑动步骤。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实现一种楼梯升降机,该楼梯升降机不会大量使用电气/电子部件于其升高或降低功能,反而几乎完全是机械部件。



技术实现要素:

这些及其他目的通过一种楼梯升降机来达成,所述楼梯升降机包括框架,所述框架设有至少一个升降单元和至少一对滑动轮,所述至少一个升降单元使所述楼梯升降机沿着楼梯升高或降低,所述至少一对滑动轮用于沿着一平面滑动所述楼梯升降机,所述至少一个升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可移动地直接或间接地被约束于所述框架的第一脚,,以使所述楼梯升降机沿着所述楼梯升高或降低,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脚成形成,在所述楼梯升降机沿着所述楼梯升高或降低期间的至少一段时间内,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脚同时接触所述楼梯的至少两个支承面,所述至少两个支承面具有不同高度。

实际上,在根据本发明的楼梯升降机的升高步骤或降低步骤期间,所述楼梯升降机总是接触两个随后的梯级的至少两个平台,以便改善所述楼梯升降机沿着所述梯级升高或降低期间的稳定性。这通过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脚合宜地成形来达成。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脚做成L形,以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脚可用优选地设置在“L”的自由端的至少两个不同的区域接触两个不同且连续的梯级的平台。根据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脚的自由端包括至少一个圆柱形接合元件。

根据本发明,所述至少一个升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在第一铰接点铰接到所述框架的第一曲柄和至少一个在第二铰接点铰接到所述框架的第二曲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脚可旋转地被约束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曲柄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曲柄。因此,最终所述框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曲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曲柄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脚限定了四连杆机构,使得当所述楼梯升降机沿着所述楼梯的升高或降低期间,所述第一脚本身可在所述两个曲柄中的一个曲柄被驱动旋转之后相对于所述框架进行360°旋转平移。所述驱动旋转可例如由于驱动该曲柄旋转的电动马达、液压马达或其他类型的马达的存在而发生。由于所述第一脚相对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曲柄的自由旋转允许调整所述第一脚的倾斜度,以致于至少当所述楼梯升降机在上升阶段时(亦即所述一对滑动轮和所述框架完全上升至离开任何支承面),所述第一脚可一直与两个不同梯级的支承面保持接触,因此所建议的解决方案也允许解决当所述楼梯的梯级配置在非固定高度时将会出现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所述至少一个升降单元还包括可移动地直接或间接地被约束于所述框架的至少一个第二脚,以及至少一个同步机构,在所述楼梯升降机沿着所述楼梯升高或降低期间的至少一段时间内,所述至少一个同步机构用于同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脚的位移,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脚的控制下以及由于所述同步机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相对于所述楼梯的所述多个支承面中的至少一个支承面改变其角位置,并且取决于力的方向,至少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接触所述楼梯的支承面或接触所述楼梯中的一级的竖板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承受一力矩,所述力矩适于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封锁在适当的位置,以便至少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脚不接触所述处于不同高度的至少两个支承面时支撑所述楼梯升降机,或者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推向弯曲位置,以便所述楼梯升降机滑动。

又根据本发明,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脚的控制下以及由于所述同步机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的角位置因而相对于所述多个支承面中的至少一个支承面在第一角位置与第二角位置之间变化,以致于:

-至少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接触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时,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角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承受一力矩,所述力矩适于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封锁在适当的位置,以便至少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脚不接触所述处于不同高度的至少两个支承面时支撑所述楼梯升降机;以及

-至少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接触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时,在所述第二角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承受一力矩,所述力矩适于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推向弯曲位置,以便所述楼梯升降机滑动。

因此,实际上,当所述第二脚接触支承面时,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脚承受一力矩,该力矩将所述第二脚保持封锁在适当的位置,从而防止所述楼梯升降机的任何进一步向前位移,此外,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脚在具有不同高度的两个表面上重新定位期间(亦即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脚没有实际接触所述至少两个不同表面的时候),所述第二脚还充当支撑件。相反地,当所述第二脚碰到支承面时,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脚承受一相反力矩,该相反力矩把所述第二脚带到弯曲位置,以免阻碍所述楼梯升降机在所述楼梯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滑动。

同样地,还当所述第二脚接触所述楼梯中的最后一级的竖板时,以及所述楼梯升降机向后移动时,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脚仍然承受一力矩,该力矩将所述第二脚带到弯曲位置,以免阻碍所述楼梯升降机在所述楼梯的上表面上滑动。因此,其实这样的第二脚不但在所述楼梯升降机沿着所述楼梯升高或降低步骤期间(亦即在所述楼梯升降机的上升阶段期间)使所述楼梯升降机更加稳定,而且也能够弯曲以辅助所述楼梯升降机沿着所述楼梯的上平台或下平台滑动。这样,避免了所述升降单元妨碍或阻碍所述楼梯升降机本身滑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接触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以及承受适于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封锁在适当的位置的力矩时,所述至少一对滑动轮接触额外的支承面,所述额外的支承面所处的高度与支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的所述支承面的高度不同,以便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脚不接触处于不同高度的所述至少两个支承面时支撑所述楼梯升降机。具体而言,至少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接触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以及处于所述第一角位置时,所述至少一对滑动轮接触额外的支承面,所述额外的支承面所处的高度与支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的所述支承面的高度不同。这解决方案导致在任何升高或降低步骤中,并且因而也当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脚从地面升高以在处于不同高度的两个其他支承面处重新定位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脚时,所述楼梯升降机一直接触处于不同高度的两个支承面,所以在任何升高步骤中所述楼梯升降机的最大稳定性得到保证。

详细而言,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可旋转地被约束于所述框架,并且至少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不接触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在所述第一角位置与所述第二角位置之间以及在所述第二角位置与所述第一角位置之间进行往复旋转运动,优选地由进行旋转平移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脚驱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经过所述第一角位置与所述第二角位置之间的垂直位置。此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脚前面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同步机构包括一装置,其中至少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不接触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时,所述装置驱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脚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之间作同步位移,以及至少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或与所述楼梯中的最后一级的竖板接触,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承受适于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推向弯曲位置以便所述楼梯升降机滑动的力矩时,所述装置阻止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脚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之间作同步位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所述同步机构包括一装置,其中至少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不接触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或者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处于所述第一角位置时,所述装置驱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脚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之间作同步位移,以及至少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处于所述第二角位置并且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接触时,或至少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与所述楼梯中的最后一级的竖板接触时,所述装置阻止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脚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之间作同步位移。

具体而言,根据该实施例,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根连杆和至少一根连接条,所述至少一根连杆可旋转地被约束于所述框架并且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脚同步,所述至少一根连接条用于直接或间接地将所述至少一根连杆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所述至少一根连杆被约束于所述至少一根连接条,使得至少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不接触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时,所述至少一根连杆驱动所述至少一根连接条移动,以带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在所述第一角位置与所述第二角位置之间位移,从而至少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处于所述第二角位置并且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接触时,或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与所述楼梯中的上一级的竖板接触时,所述至少一根连接条相对于所述至少一根连杆滑动,以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移动至所述弯曲位置。有利地,所述至少一根连接条包括至少一条狭槽,至少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面接触并且处于所述第二角位置时,或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与所述楼梯中的上一级的竖板接触时,所述至少一根连杆直接或间接地被约束在所述至少一条狭槽内滑动。因此,这允许当处于所述第二角位置的所述第二脚与所述楼梯的下表面的支承面接触时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脚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释放,以及因此允许辅助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移动至弯曲位置。这允许大大减小所述升降单元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方面,然而应当指出的是,本发明的目的还通过一种楼梯升降机来达到,所述楼梯升降机包括框架,所述框架设有至少一个升降单元和至少一对滑动轮,所述至少一个升降单元使所述楼梯升降机沿着具有多个支承面的楼梯升高或降低,所述至少一对滑动轮用于滑动所述楼梯升降机,所述至少一个升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可移动地直接或间接地被约束于所述框架的第一脚,以使所述楼梯升降机沿着所述楼梯升高或降低、可移动地直接或间接地被约束于所述框架的至少一个第二脚,以及至少一个同步机构,在所述楼梯升降机沿着所述楼梯升高或降低期间的至少一段时间内,所述至少一个同步机构同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脚的位移,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相对于所述楼梯的所述多个支承面中的至少一个支承面改变其自身的角位置,并且取决于力的方向,至少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接触所述楼梯的支承面或接触所述楼梯中的一级的竖板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承受一力矩,所述力矩适于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封锁在适当的位置,以便至少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脚不接触所述楼梯的至少一个支承面时支撑所述楼梯升降机,或者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脚推向弯曲位置,以便所述楼梯升降机滑动。

附图说明

从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并参照附图,本发明的这些及其他方面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更明显,这些优选实施例仅通过示例以非限制的方式提供,其中:

·图1至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楼梯升降机沿着楼梯降低(或上升)期间的侧视图;

·图8至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楼梯升降机在楼梯的下表面附近降低或高升期间的侧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楼梯升降机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这些附图,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楼梯升降机1。

具体而言,如附图所示,楼梯升降机1包括框架2,框架2设有升降单元3和两对滑动轮30,31(图1至图10中只可看到每对滑动轮中的一个轮),升降单元3使楼梯升降机沿着楼梯100升高或降低,两对滑动轮30,31用于沿着楼梯100的下表面100b或上表面100a滑动所述楼梯升降机。升降单元3包括两个第一脚4(图1至图10中只可看到一个第一脚),放置在框架2的两侧2a,2b的两个第一脚4间接地被约束于框架2以使楼梯升降机1沿着楼梯100升高或降低,在附图所示的示例性例子中,楼梯100包括三个梯级101、102和103以及四个支承面或平台100a、102a、103a和100b。应当注意的是上表面100a和下表面100b分别为楼梯100的上平台和下平台,楼梯升降机1沿着楼梯100滑动,而平台102a和103a为梯级102和103的平台。明显地,根据本发明的楼梯升降机1还可在不同形状的楼梯上操作,该不同形状的楼梯例如螺旋楼梯,或具有较多或较小梯级数目的楼梯,该楼梯因而具有不同数目的支承面或平台。

有利地,每个第一脚成形成,在楼梯升降机1沿着楼梯100升高或降低期间的至少一段时间内可同时接触两个支承面,诸如处于不同高度的表面100a和102a或102a和103a或103a和100b。在附图中,这样的两个支承面分别是楼梯100的上平台100a和梯级102的平台102a(如图3至图7所示)、或者楼梯100的下平台100b和梯级103的平台103a(如图8至图10所示)。为了简化,没有示出该两个支承面分别为梯级102的平台102a和梯级103的平台103a的情况,但是这样的情况其实类似图3至图10所示的情况。

第一脚4的形状允许当楼梯升降机1升高和降低时在安全情况下引导楼梯升降机1面向楼梯。实际上,在楼梯升降机1升高或降低期间,亦即该楼梯升降机在上升阶段期间,两个第一脚4通过靠在具有不同高度的两个不同的支承面,从而允许对使用者提供更高的安全保障,而无须任何操作人员在该操作期间保持楼梯升降机1的平衡。

此外,正是由于第一脚4做成L形,每个第一脚4具有两个自由端4a、4b,两个圆柱形接合元件61分别与两个自由端4a、4b连接。

又根据附图中描述的实施例,升降单元3包括用于每个第一脚4的在第一铰接点6a铰接到框架2的第一曲柄6和在第二铰接点7a铰接到框架2的第二曲柄7,其中每个第一脚4在铰接点4c和4d可旋转地被约束于第一曲柄6和第二曲柄7。这样框架2、第一曲柄6、第二曲柄7和第一脚4在框架2的每侧2a、2b限定了真实的四连杆机构。

又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楼梯升降机1包括电动马达(这里未示出),该电动马达固定到框架2且具有放置在第二曲柄7的铰接点7a的传动轴;每个第二曲柄7从而由所述电动马达驱动,以及继而使各自的第一曲柄6旋转和使各自的可旋转地约束于两个曲柄6和7的第一脚4旋转平移。取决于楼梯升降机1须沿着楼梯100升高还是降低,这样的马达可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旋转。应当指出的是,根据已知技术,第一曲柄6和第二曲柄7通过链条相互连接,使得一个曲柄的旋转方式与另一曲柄的旋转方式一致,从而避免两个曲柄6和7可能由于以相反方向旋转而干扰所述四连杆机构的操作。

根据本文中描述的解决方案,升降单元3还包括两个第二脚8,每个第二脚8设置在框架2的侧面2a、2b且设置在第一脚4前面的端位置。每个第二脚8间接地被约束于框架2。此外,升降单元3包括用于同步两个第一脚4与两个第二脚8的位移的同步机构9。因此,实际上,这样的同步机构9允许两个第二脚8限随两个第一脚4的移动以同步的方式移动,两个第一脚4的移动轮流地由第二曲柄7驱动,上述电动马达迫使第二曲柄7旋转。

在两个第一脚4的旋转平移期间,每个第二脚8的角位置相对于楼梯100的支承面100a、102a、103a、100b在第一角位置P1与第二角位置P2之间变化,以致于:

-如果第二脚8处于所述第一角位置P1时接触支承面,该第二脚8承受一力矩,该力矩将该第二脚8封锁在所述第一角位置,以便至少当两个第一脚4不接触处于不同高度的两个支承面时支撑楼梯升降机1;

-当第二脚8处于所述第二角位置P2时接触支承面的情况下,该第二脚8承受一力矩,该力矩适于将该第二脚8推向弯曲位置P3,以免阻碍楼梯升降机1滑动(见图8至图10)。同样的,当两个第二脚8的每一个处于所述第一角位置P1时接触楼梯100的最后一级101的竖板101b(例如向后移动时)的情况下,两个第二脚8的每一个仍然承受一力矩,该力矩将两个第二脚8的每一个带到弯曲位置P3,以免阻碍该楼梯升降机在楼梯100的上表面100a滑动。

实际上,一般而言可以这样说,取决于力的方向(以及因此取决于力矩产生的方向),当每个第二脚8接触楼梯的支承面或接触梯级的竖板时,每个第二脚8保持静止以将楼梯升降机1停留在适当的位置,从而为了楼梯升降机1的下一个升高或降低步骤而允许在处于明显不同高度的两个支承面上将第一脚4重新定位,或者当每个第二脚8接触楼梯的支承面或接触梯级的竖板时,每个第二脚8被同一支承面或该梯级的竖板推向弯曲位置P3(亦即不阻碍该楼梯升降机沿着一般平面滑动的弯曲位置P3)。

应当注意的是,由于该解决方案,当两个第一脚4在上升阶段时(亦即当两个第一脚4不接触任何支承面时),每个第二脚8处于角位置P1时接触楼梯100的支承面的条件得以实现。在已知技术的楼梯升降机中,例如文献ITPG2010A000034中描述的楼梯升降机,在该情况下,绝对需要的是操作员在场保持楼梯升降机1的平衡直到第一脚4接触用于楼梯升降机1的下一次升高或降低的支承面。

此外,必须补充的是,每个第二脚8的自由端8a包括惰轮60。

图1示出了从楼梯100的上表面100a离开的每个第二脚8已于角位置P1接触到梯级102的支承面102a,因此如随后的图2和图3所示,每个第二脚8保持停留在一个位置以允许把两个第一脚4带回到同时接触两个支承面,诸如处于不同高度的表面100a和102a(如图2和图3所示)的位置。

接着,图4、图5、图6和图7示出了不同步骤,其中在两个第一脚4从梯级101的支承面100a移动到梯级102的支承面102a期间由两个第一脚4支撑楼梯升降机1。在这样的步骤期间,两个第二脚8移向接着的下梯级103,从而在第一位置P1到达支承面103a。根据图7所示的所到达的位置,两个第二脚8位于与图1所示的同一位置。必须注意的是,在这样的阶段期间和接触支承面103a之前,两个第二脚8也用作防滚翻元件,因为两个第二脚8总是面向下一个梯级103的支承面103a。

还应当注意的是,在楼梯升降机1处于楼梯100的最后一级103(图8)的情况下,由于楼梯100的下表面100b通常相对于梯级103的表面103a延伸,两个第二脚8不会处于角位置P1时接触支承面103a,而会处于角位置P2时接触楼梯100的下表面100b,因此两个第二脚8承受一力矩,该力矩适于将两个第二脚8推向弯曲位置P3(见图9和图10),以便楼梯升降机1滑动。

在使楼梯升降机1从最上一级101升高到楼梯100的上表面100a的情况下,当位于位置P1时向后移动的每个第二脚8会碰到及接触梯级101的竖板101b,因此两个第二脚8承受一力矩,该力矩将每个第二脚8推向弯曲位置P3。

为了改善楼梯升降机1的稳定性,同步机构9进一步配置成,至少当每个第二脚8接触支承面102a或103a且处于所述第一角位置P1时,位于楼梯升降机1后面的一对滑动轮30接触支承面100a或102a,所述支承面100a或102a若处于较高位置点,其高度与每个第二脚8所接触的支承面的高度不同。这仅于图1和图2示出,但这种情况适用于楼梯100的所有余下的梯级102和103,而楼梯升降机1的稳定性有大幅增加。

如附图所示,每个第二脚8可旋转地被约束于框架2,至少当每个第二脚8不接触任何支承面时,由第一脚4驱动每个第二脚8,且通过同步机构9驱动每个第二脚在第一角位置P1与第二角位置P2之间以及在所述第二角位置(P2)与所述第一角位置(P1)之间进行往复旋转运动。

此外,两个第二脚8经过在所述第一角位置P1与所述第二角位置P2之间的垂直位置v(图2、图8和图9中以虚线示出)。附图中也描绘了角β,第二脚2相对于角β旋转,角β的计算还要考虑以下情况:第二脚8的角位置的评估参考了直线r和惰轮60的铰接点,直线r将每个第二脚8的铰接点8b连接到框架2,惰轮60的铰接点放置在每个第二脚8的端部8a。

又根据附图中描述的实施例,同步机构9包括装置50,其中至少当两个第二脚8不接触任何支承面时或者当两个第二脚8处于所述第一角位置P1时,装置50驱动两个第一脚4与两个第二脚8之间作同步位移,以及至少当两个第二脚8到达来自楼梯100的所有支承面100a、102a、103a和100b的支承面时,处于第二角位置P2时装置50阻止两个第一脚4与两个第二脚8之间作同步位移。在特定的情况下,装置50仅在楼梯100的下表面100b阻止两个第一脚4与两个第二脚8之间作同步位移。当第二脚8在最上一级101接触这样的最后一级的竖板101b时,也会阻止作同步。

详细而言,装置50包括用于每个第一脚4和每个第二脚8的连杆10和连接条11,连杆10可旋转地被约束于框架2且与两个第一脚4同步,连接条11用于将每根连杆10连接到对应的第二脚8。每根连杆被约束于对应的连接条11,使得至少当第二脚8(所述第二脚8通过与同一第二脚8一体化的突出部15与连接条11连接)不接触任何支承面时,连杆10驱动连接条11移动,以带动第二脚8在所述第一角位置P1与所述第二角位置P2之间位移,以及相反地,使得至少当每个第二脚8处于第二位置P2并且与支承面接触时(见图8至图10),连杆10相对于连接条11滑动,以将该第二脚移动至弯曲位置P3。这也可当第二脚8与楼梯100的该最上一级101的竖板101b接触时实现。

具体而言,每根连接条11包括狭槽12,当与连接条11连接的对应的第二脚8与支承面100b接触并且处于第二角位置P2时(又见图8至图10),连杆10被销子(附图中未示出)约束在狭槽12内滑动。实际上,在该第二角位置P2中,与第二脚8一体化的直线r相对于垂直线v位于前面的位置(亦即位于较远离梯级处),第二脚8承受一力矩,该力矩促使第二脚8以一种方式旋转,该方式使得连接条11相对于连杆10滑动,从而在某程度上阻止第一脚4与第二脚8之间作同步连接。当每个第二脚8与楼梯100的最上一级101的竖板101b接触时,也会发生所述连杆沿着连接条11的狭槽12的平移,因为竖板101b在每个第二脚8上产生涉及将每个第二脚8移向弯曲位置P3的力矩(这种情况附图中未示出,但类似于图10所描绘的)。

相反,在第二脚8处于第一角位置P1时接触支承面的情况下,其中与第二脚8一体化的直线r相对于垂直线v向后移(亦即较接近梯级),于是该第二脚8承受的力矩由止动元件(附图中未示出)来平衡,该止动元件与所述框架一体化并且能够以相反于第二脚8到达弯曲位置P3的路径阻碍第二脚8的旋转。

又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所述同步机构9对于每个第一脚4包括第一驱动滑轮80和位于第一脚4上的第二铰接点95b,第一驱动滑轮80由设有第一铰接点95a的臂旋转,第一铰接点95a位于框架2上并且与第一曲柄6的铰接点6a同轴。该第二铰接点95b也与第一曲柄6的铰接点4c同轴,但是该臂95位处第一脚4的一侧,该侧是所述第一曲柄6所处的相反侧。同步机构9还包括第二滑轮81和传输带82(或链条),第二滑轮82可旋转地被约束于框架2中的铰接点81a,传输带82(或链条)用于传输第一滑轮80与第二滑轮81之间的运动。此外,每根连杆10一体化地被约束于对应的第二滑轮81以便对应的第二滑轮81以同步的方式旋转每根连杆10。

由于第一滑轮80与臂95一体化且也共用铰接点95,由此得出结论每根连杆10由对应的第二滑轮81旋转,第二滑轮81随着臂95与第一脚4的同步旋转而由第一滑轮80旋转。

又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所述同步机构还包括推动机构90,至少当两个第二脚不接触任何支承面时,推动机构90将两个第二脚8推到第一角位置P1。详细而言,所述推动机构90包括两个压缩弹簧91(附图中只示出了一个压缩弹簧),每个压缩弹簧91的一端91a可旋转地约束于第二脚8,每个压缩弹簧91的第二端91a可旋转地约束于框架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