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18837阅读:77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

背景技术:
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病因:1.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其首要病因,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已知有100多种病毒可引起本病,最常见的是鼻病毒,其次是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及黏液和副黏液病毒等。病毒传播方式主要是经过呼吸道吸入,其次是通过被污染体或食物进入机体。2.遗传因素。有变态反应家族史者易患此病。3.鼻黏膜易感性。易感性的产生源于抗原物质的经常刺激,但其易感程度则视鼻黏膜组织中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和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4.抗原物质。刺激机体产生IgE抗体的抗原物质称为变应原。该变应原物质再次进入鼻黏膜,便与相应的IgE结合而引起变态反应。引起本病的变应原按其进入人体的方式分为吸入性和食物性两大类。(1)吸入性变应原如花粉、真菌、屋尘螨、动物皮屑、室内尘土。(2)食入性变应原。指由消化道进入人体而引起鼻部症状的变应原物质。临床表现:1.症状:(1)鼻塞。鼻塞特点为间歇性。在白天、天热、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鼻塞的另一特点为交替性。如侧卧时,居下侧之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良好。由于鼻塞,间或有嗅觉减退、头痛、头昏、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等症状。(2)多涕。常为黏液性或黏脓性,偶成脓性。脓性多于季发性感染后出现。(3)嗅觉下降。多为两种原因所致,一为鼻黏膜肿胀、鼻塞,气流不能进入嗅觉区域;二为嗅区黏膜受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嗅觉功能减退或消失。(4)头痛、头昏。(5)全身表现。多数人有头痛、食欲不振、易疲倦、记忆力减退及失眠等。鼻炎症状有很多种,依据鼻炎的种类不同,鼻炎症状也有所不同:(1)慢性鼻炎。长期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导致头晕脑胀,严重影响睡眠、工作和学习。黏脓性鼻涕常倒流入咽腔,出现咳嗽、多痰。(2)急性鼻炎。初期1~2天:病人常有全身不适、畏寒、发热、食欲不振、头痛等。鼻腔及鼻咽部干燥、灼热感,鼻内发痒,频发喷嚏。急性期2~5天:原有症状加重。成人体温38℃左右,小儿高达39℃以上,常因高热出现呕吐、腹泻、昏迷甚至抽搐。(3)药物性鼻炎。长期使用各种伤害鼻黏膜的鼻炎药物或激光、手术,导致鼻腔持续性鼻塞,时常流鼻血。(4)萎缩性鼻炎。呼吸恶臭、鼻腔分泌物呈块状、管筒状脓痂,不易擤出,用力抠出干痂时,有少量鼻出血。现有治疗鼻炎的中西药很多,但西药治疗效果差,成本高,副作用大;中药治疗周期长,治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以解决现有中药治疗周期长,治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它包含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辛荑20-30份、苍耳子20-30份、麻黄4-6份、细辛6-12份、薄荷15-25份、白芷10-20份、蒲公英5-15份、大小蓟6-12份、牛蒡子8-12份、藳本6-12份、蔓荆子8-12份、浮萍8-12份、木贼6-12份、甘草15-25份、紫苏叶6-12份、香油150-200份。本发明优选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辛荑25份、苍耳子25份、麻黄5份、细辛9份、薄荷20份、白芷15份、蒲公英10份、大小蓟9份、牛蒡子10份、藳本9份、蔓荆子10份、浮萍10份、木贼9份、甘草20份、紫苏叶10份、香油180份。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按照以下制备方法进行制作:(1)将辛荑、苍耳子、麻黄、细辛、薄荷、白芷、蒲公英、大小蓟、牛蒡子、藳本、蔓荆子、浮萍、木贼、甘草、紫苏叶侵入香油中,密闭、封存、静置于阴凉避光处36-48小时;(2)将上述药物文火加热10-15分钟,过滤即可得到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本发明在使用时用滴管滴取3-5滴于鼻腔中,一日三次。本发明原料药中辛荑,苍耳子有散风除湿,通鼻窍之功为君药;麻黄、细辛有祛风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为臣药;薄荷、白芷、蒲公英、大小蓟、牛蒡子、藳本、蔓荆子、浮萍、木贼有祛风散寒,清热解毒,利咽透疹,疏肝行气,通窍止痛,活血排脓,燥湿止带,消肿散结,利尿通淋,明目退翳,凉血止血为佐药;甘草、紫苏叶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发汗解表,缓和药性等调和诸药为使药。本发明各组份的药性及其功效如下:辛荑,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入肺、胃经。功能主治:有散风寒、通鼻窍之功,为治鼻渊或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鼻塞等病症的要药。《本草纲目》言“辛荑之辛温,走气而入肺,能助胃中清阳上行,所以能温中,去面目鼻之病”。苍耳子,性味归经:性温,味苦、甘,归肺经。功能主治:散风除湿,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麻黄,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微苦,入肺经。功能主治: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可治疗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等病症。细辛,性味归经:性温,味苦,入肺、肾经。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薄荷,性味归经:性凉,味辛,入肺经、肝经。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主治咽喉肿痛,头痛目赤,皮肤瘙痒,透发不畅等。白芷,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肺、胃经。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燥湿止带。主治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蒲公英,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归肝、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大小蓟,性味归经:味甘,性凉。归肝、脾二经。功能主治:破血行瘀,凉血止血,怯痰消肿,保精养血,退热补虚,坐补诸经之血,主治吐血,衄血,尿血,崩中下血,创伤出血,疮毒痈肿。牛蒡子,性味归经:性寒,味辛、苦。归肺,胃经。功能主治: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主治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藳本,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膀胱经。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巅顶疼痛,风湿肢节痹痛。蔓荆子,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辛、苦。归膀胱、肝、胃经。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主治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头晕目眩。浮萍,性味归经:性寒,味辛。入肺、膀胱经。功能主治:宣散风热,利尿消肿。主治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水肿尿少。木贼,性味归经:性平,味甘、苦,入肺、肝、胆三经。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明目退翳,.凉血止血。主治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血痢,脱肝,疟疾,喉痛,痈肿。甘草,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心、脾、肺、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主治:脾胃虚弱,气短乏力,心悸怔忡,咳嗽痰少,热毒疮疡,药食中毒,脘腹急痛,四肢挛痛。紫苏叶,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肺、脾经。功能主治:发汗解表,行气宽中,主治:风寒表证,脾胃气滞,胸闷,呕吐,妊娠呕吐。本发明的药物具散风除湿,宣肺平喘,疏肝行气,祛风散寒,清热解毒,利咽透疹,通窍止痛,活血排脓,燥湿止带,消肿散结,利尿通淋,明目退翳,凉血止血的效果,且无副作用、安全可靠、疗效确切、见效快、治愈率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实施例1—原料药用量:辛荑25g、苍耳子25g、麻黄5g、细辛9g、薄荷20g、白芷15g、蒲公英10g、大小蓟9g、牛蒡子10g、藳本9g、蔓荆子10g、浮萍10g、木贼9g、甘草20g、紫苏叶10g。制备方法如下:(1)将辛荑、苍耳子、麻黄、细辛、薄荷、白芷、蒲公英、大小蓟、牛蒡子、藳本、蔓荆子、浮萍、木贼、甘草、紫苏叶侵入180g香油中,密闭、封存、静置于阴凉避光处36-48小时;(2)将上述药物文火加热10-15分钟,过滤即可得到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3)使用方法:使用时用滴管滴取3-5滴药液于鼻腔中,一日三次。本实施例效果最佳。实施例2—原料药用量:辛荑30g、苍耳子30g、麻黄6g、细辛12g、薄荷25g、白芷20g、蒲公英15g、大小蓟12g、牛蒡子12g、藳本12g、蔓荆子12g、浮萍12g、木贼12g、甘草25g、紫苏叶12g。制备方法如下:(1)将辛荑、苍耳子、麻黄、细辛、薄荷、白芷、蒲公英、大小蓟、牛蒡子、藳本、蔓荆子、浮萍、木贼、甘草、紫苏叶侵入200g香油中,密闭、封存、静置于阴凉避光处36-48小时;(2)将上述药物文火加热10-15分钟,过滤即可得到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3)使用方法:使用时用滴管滴取3-5滴药液于鼻腔中,一日三次。本实施例适用于病症较重者。实施例3—原料药用量:辛荑20g、苍耳子20g、麻黄4g、细辛6g、薄荷15g、白芷10g、蒲公英5g、大小蓟6g、牛蒡子8g、藳本6g、蔓荆子8g、浮萍8g、木贼6g、甘草15g、紫苏叶6g。制备方法如下:(1)将辛荑、苍耳子、麻黄、细辛、薄荷、白芷、蒲公英、大小蓟、牛蒡子、藳本、蔓荆子、浮萍、木贼、甘草、紫苏叶侵入150g香油中,密闭、封存、静置于阴凉避光处36-48小时;(2)将上述药物文火加热10-15分钟,过滤即可得到治疗鼻炎的中药滴液。(3)使用方法:使用时用滴管滴取3-5滴药液于鼻腔中,一日三次。为进一步表明本发明药物的疗效,取120例患者对本发明药物进行观察。120例患者中,全部使用本发明进行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疗效判定:(1)显效:鼻塞、流涕、嗅觉下降、头痛、头昏、食欲不振、易疲倦、记忆力减退及失眠等表现消失;(2)有效:鼻塞、流涕、嗅觉下降、头痛、头昏、食欲不振、易疲倦、记忆力减退及失眠等表现减轻;(3)无效:鼻塞、流涕、嗅觉下降、头痛、头昏、食欲不振、易疲倦、记忆力减退及失眠等表现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本发明疗效情况见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药物治疗鼻炎的效果明显,有效率:一个疗程为92.5%,两个疗程为95.8%。表1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总有效率(%)一个疗程7239992.5两个疗程9322595.8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