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9819阅读:12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水肿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体内水液运行障碍,水湿停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 部、四肢、甚至全身浮肿的病症,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其临床表现为:初起多从眼睑开始,继则延及头面、四肢、腹背;也有先从下肢足胫开始,然后及于全身者。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肿处按之凹陷,其凹陷或快或慢皆可恢复。如肿势严重,可伴有胸腹水而见腹部膨胀,胸闷心悸,气喘不能平卧等症。水肿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与肺、脾、肾、三焦各脏腑密切相关。目前,临床上治疗水肿主要采用传统的强心利尿药外,加用肾上腺髓质素、利钠肽类等药物以增强其利尿效应。虽然见效快,但加重了肾脏与心脏的负担,且存在副作用大的不足。

祖国医学认为水肿多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等,使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所致。

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水肿的发病机理,采用补肝益肾、补肺健脾、清热解毒、利水渗湿、活血消肿的治法,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治疗水肿存在副作用大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兰花双叶草10-30份、水葫芦根5-25份、虎刺5-25份、棒棒草5-20份、白茅根5-25份、糯米藤5-25份、大戟5-20份、白花蛇舌草5-25份、仙茅5-25份、刺龙牙5-25份、灯心草5-20份、矮地茶5-25份、黄毛榕5-25份、卵叶水芹5-25份、浮萍5-20份、丝瓜络5-25份、泽兰5-25份、红筷子5-20份、榔榆皮5-25份、翠羽草5-25份、海藻5-20份、番泻叶5-25份、槟榔5-15份。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兰花双叶草20份、水葫芦根15份、虎刺15份、棒棒草10份、白茅根15份、糯米藤15份、大戟10份、白花蛇舌草15份、仙茅15份、刺龙牙15份、灯心草10份、矮地茶15份、黄毛榕15份、卵叶水芹15份、浮萍10份、丝瓜络15份、泽兰15份、红筷子10份、榔榆皮15份、翠羽草15份、海藻10份、番泻叶15份、槟榔10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兰花双叶草具有补肝益肾、明目利尿的功效;水葫芦根具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瘀痛的功效;虎刺具有祛风利湿、活血消肿的功效;棒棒草具有补肺健脾、养阴生津的功效;白茅根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效;糯米藤具有清热解毒、健脾消积、利湿消肿、散瘀止血的功效;大戟具有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的功效;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的功效;仙茅具有补肾助阳、益精血、强筋骨、行血消肿的功效;刺龙牙具有益气补肾、祛风利湿、活血止痛的功效;灯心草具有利水通淋、清心降火的功效;矮地茶具有止咳平喘、清利湿热、活血化瘀的功效;黄毛榕具有健脾益气、活血祛风的功效;卵叶水芹具有补气益血、止血、利尿的功效;浮萍具有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丝瓜络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凉血止血的功效;泽兰具有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的功效;红筷子具有利水渗湿、理气消胀、活血调经的功效;榔榆皮具有清热利水、解毒消肿、凉血止血的功效;翠羽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瘀止血的功效;海藻具有软坚消痰、利水退肿的功效;番泻叶具有泻热行滞、通便利水的功效;槟榔具有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截疟的功效。本发明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互佐助,共奏补肝益肾、补肺健脾、清热解毒、利水渗湿、活血消肿的功效,对水肿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

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7.5%,治愈率77.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兰花双叶草20g、水葫芦根15g、虎刺15g、棒棒草10g、白茅根15g、糯米藤15g、大戟10g、白花蛇舌草15g、仙茅15g、刺龙牙15g、灯心草10g、矮地茶15g、黄毛榕15g、卵叶水芹15g、浮萍10g、丝瓜络15g、泽兰15g、红筷子10g、榔榆皮15g、翠羽草15g、海藻10g、番泻叶15g、槟榔10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兰花双叶草15g、水葫芦根25g、虎刺10g、棒棒草20g、白茅根5g、糯米藤25g、大戟12g、白花蛇舌草20g、仙茅5g、刺龙牙25g、灯心草12g、矮地茶20g、黄毛榕5g、卵叶水芹25g、浮萍12g、丝瓜络20g、泽兰5g、红筷子15g、榔榆皮10g、翠羽草20g、海藻5g、番泻叶25g、槟榔12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兰花双叶草25g、水葫芦根10g、虎刺20g、棒棒草5g、白茅根25g、糯米藤10g、大戟20g、白花蛇舌草5g、仙茅25g、刺龙牙10g、灯心草20g、矮地茶5g、黄毛榕25g、卵叶水芹10g、浮萍20g、丝瓜络5g、泽兰25g、红筷子12g、榔榆皮20g、翠羽草5g、海藻15g、番泻叶10g、槟榔15g。

实施例4

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兰花双叶草10g、水葫芦根20g、虎刺5g、棒棒草15g、白茅根10g、糯米藤20g、大戟5g、白花蛇舌草25g、仙茅10g、刺龙牙20g、灯心草5g、矮地茶25g、黄毛榕10g、卵叶水芹20g、浮萍5g、丝瓜络25g、泽兰10g、红筷子20g、榔榆皮5g、翠羽草25g、海藻12g、番泻叶20g、槟榔5g。

实施例5

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兰花双叶草30g、水葫芦根5g、虎刺25g、棒棒草12g、白茅根20g、糯米藤5g、大戟15g、白花蛇舌草10g、仙茅20g、刺龙牙5g、灯心草15g、矮地茶10g、黄毛榕20g、卵叶水芹5g、浮萍15g、丝瓜络10g、泽兰20g、红筷子5g、榔榆皮25g、翠羽草10g、海藻20g、番泻叶5g、槟榔8g。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4厘米,水沸后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

本发明以实施例1所给出的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做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80例,男47例,女33例,年龄30~85岁。

二、诊断依据:

(1)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全身;

(2)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

(3)严重者可见尿闭,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齿衄鼻衄,甚则头痛,抽搐,神昏谵语等危象;

(4)作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常规,血沉,血浆白蛋白,血尿素氮,肌酐,体液免疫,以及心电图,心功能测定,B超等实验室检查,以助明确诊断。

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五天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

四、疗效标准:

(1)治愈:水肿全部消退,其他症状消失;

(2)有效:水肿及其他症状减轻;

(3)无效:水肿及其他症状无变化。

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3-6个疗程,痊愈62例,随访未见复发;有效16例,无效2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六、典型病例:

病例1:

车某,男,49岁。全身皆肿,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小便略少,伴有胸闷心悸、恶心呕吐等症。诊见 :舌质淡白,苔薄,脉沉弦。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小便正常,水肿减轻,胸闷心悸、恶心呕吐消失;继续服用2个疗程,水肿全部消退,治愈。

病例2:

常某,女,64岁。面部、上肢、腹部、下肢均有水肿,胸闷气短,不能平卧,口干,小便少,色红。诊见:舌质淡白,苔略薄腻,脉沉滑微数。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4个疗程,水肿明显减轻,小便通畅,胸闷气短消失;继续服2个疗程,所有症状完全消失,治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