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用放射源的拆卸源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070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医用放射源的拆卸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至少包括可沿相交于沽源(a)轴线方向作往复直线动作的拔源导杆(10);所述拔源导杆(10)由热室(b)外贯穿热室(b)并延伸至热室(b)以内,且拔源导杆(10)与热室(b)室壁间构成可转动的回转配合;拔源导杆(10)的位于热室(b)内的端部处设置拉绳(20),拉绳(20)上的相对固定和缠绕拔源导杆(10)所在端的另一绳端与机械手处钩形夹头(c)间彼此固接;拔源导杆(10)转动并带动拉绳(20)产生绕拔源导杆(10)杆身的缠绕动作时,拉绳(20)相对机械手处钩形夹头(c)的施力方向与机械手处钩形夹头(c)拔出沽源(a)的施力方向同向;本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拔源导杆(10)作往复直线动作的升降驱动部以及控制拔源导杆(10)作回转动作的回转驱动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用放射源的拆卸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源导杆(10)轴线或铅垂或水平布置,热室(b)的相应室壁处布置供拔源导杆(10)贯穿的回转孔;所述回转驱动部包括与回转孔间同轴的从动齿轮(31),从动齿轮(31)沿其轴向延伸有筒状的延伸段(31a),该延伸段(31a)穿入回转孔内,且该延伸段(31a)的外壁处同轴套设使延伸段外壁与回转孔孔壁间形成转动配合的第一轴承(32);从动齿轮(31)上沿其径向穿设有定位销(40),拔源导杆(10)杆身处沿自身轴向延伸布置有键槽(11),该定位销(40)与键槽(11)间构成键连接配合;回转驱动部还包括布置于热室(b)外壁处的用于提供拔源导杆(10)转动动力的动力轴(33),动力轴(33)上同轴布置用于与从动齿轮(31)间形成齿轮啮合配合的主动齿轮(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医用放射源的拆卸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热室(b)上的动力轴(33)所在外壁处布置有轴承座(35)及动力轴支撑板(36),动力轴(33)轴线穿设于该轴承座(35)及动力轴支撑板(36)上以形成简支梁式回转轴结构;动力轴(33)与拔源导杆(10)间彼此轴线垂直,所述主动齿轮(34)与从动齿轮(31)构成锥齿轮啮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医用放射源的拆卸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轴(33)的相对布置主动齿轮(34)的另一端部处布置便于操作的手轮部(37)。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医用放射源的拆卸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回转孔的孔壁处衬设有轴套(50),第一轴承(32)外壁与轴套(50)间构成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医用放射源的拆卸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部包括固定于热室(b)外壁处并沿拔源导杆(10)轴向向外延伸的导杆支架(61),导杆支架(61)的顶端布置转向轮(62)或转向轴;拔源导杆(10)的位于热室(b)室外的端部同轴的内凹有沉孔,沉孔孔壁与第二轴承(66)外圈间构成过盈配合,第二轴承(66)内圈处过盈配合有锁紧轴头(63);所述升降驱动部还包括牵引绳(64),牵引绳(64)固定于上述锁紧轴头(63)的吊环(63a)上,该牵引绳(64)经由上述转向轮(62)或转向轴变向后连接外部驱动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医用放射源的拆卸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热室(b)外壁处还固接有用于系紧牵引绳(64)以定位拔源导杆(10)高度的固定环(65),所述固定环(65)以吊环螺钉固定于热室外壁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医用放射源的拆卸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源导杆(10)的用于固接和缠绕拉绳(20)的一端布置有U形卡环(70),U形卡环(70)两直线边沿拔源导杆(10)外壁的切线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悬置段;拉绳(20)与U形卡环(70)间构成固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医用放射源的拆卸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20)的用于固接机械手处钩形夹头(c)的一端为一分二的叉状绳构造;构成机械手处钩形夹头(c)的两根专用钳体处分别穿设有一个固定孔(c1),上述叉状绳构造的两段绳体分别与其中一个固定孔(c1)间构成固接配合。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